APP下载

面向工程师专业学生的科技法语思辨教学

2021-08-20林立婷萨日娜

大学教育 2021年8期
关键词:工程师课程体系

林立婷 萨日娜

[摘 要]思辨教学是提升学生外语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该文以认知理论为指导,结合北航面向工程师专业的科技法语教学实践,阐述多层级问题设计以及思辨与语言学习、课程思政的融合,旨在为高级科技法语课程以及其他方向的专门用途法语课程思辨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思辨教学;科技法语;工程师;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1)08-0035-03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強调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具有“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2018年4月,我国首次颁布了《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较之以往的外语专业教学大纲,首次提出外语专业学生应该具备思辨能力,这是对中国外语专业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目前外语思辨教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专业英语和大学英语,其原因如下:其一,大学生一般有9~12年的英语学习基础,基础语言训练已经不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可以向专业化、人文性、思辨性更强的领域拓展,而其他语种的学生多为零起点,学习的重心是语言基础知识。其二,英语是重要的必修课,从本科到博士阶段都有英语课,从事英语教育的教师与科研人员人数众多,研究实力强。

其他语种是否也可以与时俱进,借鉴英语研究的成果来开展思辨教学的探索?本文将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文简称北航)工程师法语课程体系中的科技法语课程为例探讨思辨教学问题。

二、北航科技法语课程的设置

在工程师人才培养国际化以及中法工程教育合作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面向工程师专业学生的法语教学应运而生,成为继专业法语、法语二外、大学公共法语之后的法语教学新兴领域。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作为首个中法合作培养工程师的院校,经过十余年探索实践形成了一套工程师培养的法语教学课程体系:在预科阶段,首先保证通用法语的教学,设置了基础法语课。学生在这门课上掌握和一般语言学习者同样的听说读写四会能力,掌握语言的基本知识。同时设置专门用途法语,如科技法语、企业法语、科技文献写作等,与通用法语并行,根据工程师培养的特点,对工程师学生所学习的知识背景语言和工程师职业所需要的行业语言进行教学[1]。

在北航工程师法语课程体系中,科技法语课程是在学生完成了120学时基础法语学习后开设的,为期2学年,每周2学时。根据数理课程及工程师专业课程的设置情况,科技法语课程制定了不同阶段不同的教学目标与内容(详见表1)。

三、科技法语教学融入思辨元素的必要性

科技法语课程面向的是具有初级法语水平的学生,安排这个阶段的学生学习语言基础知识非常重要。为什么有必要在每周仅2学时的课程中融入思辨元素?这是因为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以下情况。

本科一年级:为了衔接法国理科教师从大一第二学期起开设的法语数理课程,一年级的科技法语教学以数理基础为主。由于学生仅有120学时的法语学习基础,其教学材料的专业水平为小学至初中程度,与学生的高级数理认知水平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如果课堂的主要活动仅为法国中小学教材的识记理解、完成数理教材中的习题,专业性的低水平与学生高水平的数理认知不匹配,缺乏挑战度,同时也无法发挥语言课堂各方互动、思想碰撞的优势。

本科二年级:法语课程的总课时从14学时/周减少到8学时/周,法国教师讲授的专业课程课时大幅增加,科技法语课程的任务不再是数理基础,而是与本科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相当的工程师基础和科技科普。部分学生进入二年级之后对法语学习产生了倦怠感,其原因主要有3个。其一,数理学习压力较大,学生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在专业学习。其二,部分学生认为语言仅仅是工具,语言课程就是语言技能学习与训练,没有意识到语言课程对于思维提升、价值塑造所起到的作用。其三,部分学生认为语言课程和数理课程单向传播法国文化,进而对法语学习产生了排斥心理。

经过原因分析后我们发现在基础语言技能训练的同时,有必要从时代及行业新形势、新需求出发,结合《法国工程师学历教育认证指南》对于工程师分析综合、融入团队并推动其发展、在国际环境中工作、将可持续发展原则付诸实践、认识并尊重社会价值、选择职业和融入职业生活等方面的能力要求,设置与学生专业认知水平相当,有创新性和挑战度的任务,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引导学生从单纯地学外语到以外语作为阅读、思考和产出的媒介,同时提升人文素质和跨文化比较的能力[2]。这样不仅能够吸收借鉴国外文化,而且还能弘扬中国文化,发出中国声音[3]。我们在教学中融入思辨元素,力求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工程师素养。

四、科技法语思辨教学的探索

(一)以认知理论为指导,设计不同层级的问题

任何语言材料,只要教师精心设计,都有可能将学生的思辨力水平推向更高的层次[4]。那么什么是思辨力水平?根据1956年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认知过程分为6个层级即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其中识记、理解、运用属于基础思维层级,分析、综合、评价属于高阶思维层级。一般来说,借助原有知识,在原文中直接寻找,做简单的推理判断,将文章学到的单词与语法等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当中,就可以解决基础思维层级问题。而解决高阶思维层级问题则需要透过文字领会作者的意图,分析文本结构、段落逻辑,组织观点与论述,往往还需要检索阅读相关文献,提炼总结,支撑观点。

下文以面向B1~B2水平学生的《中国探月》一课的教学为例,主要的教学材料是选自《科技法语阅读》的文章《Le petit lapin de jade sur la Lune》,讲述嫦娥三号登月器搭载玉兔号月球车成功登月,成为中国探月一大里程碑的故事。根据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将本课问题设置成如表2所示的情形。

通过阶梯式的提问,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由浅入深,对前面层级问题的解答为后面层级问题的解答搭建了脚手架。

(二)将思辨能力培养与语言基础知识学习相融合

本科低年级阶段的法语课程的重心是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思辨能力培养要结合语言教学循序渐进地展开。

学生语言水平处于A1~A2阶段:教学内容主要为数理基础知识,术语、表达方式繁多,传统识记过程较为单调枯燥,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英法比较、联想、关联等方式,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并且在课堂上开展头脑风暴、猜词游戏等能够推动学生积极思考并参与的活动,将“学生向教师要記单词的窍门”变成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通过“勤”+“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堂上使用的数理语境材料的专业认知水平较为初级,如何才能让学生感觉自己身处大学课堂?我们设计了与学生语言水平相当的观察、发现、跨文化比较的内容,从人文视角助力学生理工法语的学习,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收获感。例如:在《数的集合》一节中,以毕达哥拉斯学派对奇偶数的认识为引子,引发学生关于中国文化中数的意义的讨论。在《几何图形》一节中,引导学生用所学几何词汇描述中国园林和法式园林的组成并比较其差异即东方的“和谐、自然、有诗意、感性”和西方的“清晰、对称、有逻辑、理性”,从几何图形的描述过渡到哲学观的思考。讲到“航天员”这个词在法语中的4种表达astronaute、cosmonaute、spationaute、ta?konaute时,结合源于英美(astro)、俄罗斯(cosmo)、欧洲(spatio)、中国(ta?ko)表达“空间”的前缀,尤其是汉语“太空人”ta?konaute一词进入法语,引导学生体会科技发展水平与语言的关系。

学生语言水平处于A2~B1阶段:教学内容主要为工程师基础和科技科普。随着学生语言水平的提升,分析、综合、评价等高阶思辨活动的比例增加。例如分析作者的论述就语言表达形式与表达效果进行探讨:同一个科学原理在大众科普读物、初高中教材中的表述不尽相同,通过对各种表述进行分析和评价,引导学生培养针对不同对象采用不同语言形式的意识。此外,个人∕小组课堂陈述也是训练思辨能力的重要活动,因为需要个人∕小组掌握课堂陈述原则和技巧,需要根据听众水平准备陈述,在准备陈述的过程中就所要陈述的主题进行资料检索∕调研,锻炼检索、阅读、分析、加工、制作PPT、成文的能力,在限时课堂陈述的过程中锻炼公众演讲、倾听听众问题、快速反应的能力。

(三)将思辨能力培养与课程思政相融合

课程思政是为培育时代新人提出的新的课程建设要求,而科技法语课程也正是我国进入21世纪后,在科技合作国际化、科技人才培养多语种化的大环境中诞生的,我们培养的国际化领军工程师人才要具有理想信念、家国情怀,既有国际视野也要坚定中国立场,树立中国自信,能讲好中国故事。说教没有说服力,只有学生经过自己的分析、综合、评价等高阶思维活动后得到的结论,才能被他们内心真正认可并接受。也只有通过这些高阶思维活动,学生才能把自己的观点通过小组讨论、口头陈述、辩论等环节有理有据、条理清晰地表达出来。

例如通过《如何成为工程师》这节课,学生们看到了法国工程师学校学生选拔与培养的严格性和精英化。即使对于母语是法语的学生而言,法国的预科学习难度也非常大。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能考入像中央理工这样的工程师学校是个人甚至家庭的骄傲。引导学生通过与法国预科中学课程、作业、考试、课外活动、氛围的对比,并结合班级榜样同学的课堂陈述,反思个人的学习方法、时间管理、努力程度,大家一起探讨克服困难的办法,互相鼓励,增加班级凝聚力。在上《大气污染》这节课时,结合西方国家对“中国是世界污染第一大国”的论断,引导学生从历史与现状的视角进行数据分析,客观陈述产生污染的原因,同时阐明中国减排的承诺,体现大国担当的责任感。对贴近学生实际、时代热点的主题展开思考和讨论,是一个检索阅读中外文资料,对这些材料进行批判性思考并得出观点总结陈述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教育的过程,使其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相辅相成。

五、思辨教学的实践效果

根据笔者对所教的2017级学生的思辨能力训练进行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估以及学生互评可以看出,84%的学生作科技类法语口语报告的能力得到提升,81%的学生笔头论述能力得到提升,能够就所学的科技主题进行语言正确、逻辑清晰的法语表达,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同时体现国际视野、家国情怀、创新意识、未来精神。

然而问卷调查也显示,25%的学生认为听其他同学做口语陈述有困难,23%的学生承认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思辨活动。思辨学习需要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并且积极参与,即使是法语学习积极性较高、法语成绩相对较好的这届学生,还是会有近1/4的学生只有在轮到自己陈述的时候,才会进行比较充分的准备,而对于其他同学陈述的主题则缺乏先期的基本了解,这就影响了他们对口语报告的理解与参与讨论的效果,这也提示教师应当完善形成性评价机制,比如能够就学生的陈述提出有意义的问题,给予有价值的评价,展开讨论等。

六、小结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时代在发展,学生也在变化,教师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能力,还应当勤于思考,将思辨贯穿于备课、授课、反思的过程当中,进而影响和引导学生通过思辨助力语言学习,助力自我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萨日娜,王梅,崔敏,等.工程师法语教学在中国的探索与实践:以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3):135-143.

[2] 蓝纯.架起技能课和专业课的桥梁:《大学思辨英语教程精读1:语言与文化》教学反思[J].中国外语教育,2017(3):25-31+95.

[3] 王艳.以语言能力、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为目标构建外语听力教学新模式[J].外语教学,2018(6):69-73.

[4] 文秋芳,孙旻.评述高校外语教学中思辨力培养存在的问题[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5(3):6-12+94.

[责任编辑:庞丹丹]

猜你喜欢

工程师课程体系
环保工程师:生来为了“拯救地球”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老年大学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研究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助理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我想做一名桥梁工程师
开心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