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预测风险因素分析

2021-08-19申金付蒋瑞妹谢树永王卓群程玉芳武林松李科

临床内科杂志 2021年7期
关键词:单发良性恶性

申金付 蒋瑞妹 谢树永 王卓群 程玉芳 武林松 李科

随着诊断技术的提升及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快速增加。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1],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是其最常见类型,占甲状腺癌的90%[2]。尽管大部分PTC恶性程度低,但研究发现仍有部分患者发生复发和转移[3],可见PTC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4-5]。目前不同甲状腺结节指南对甲状腺结节诊疗存在分歧[6-7],但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是指南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甲状腺结节超声诊断和甲状腺功能检查已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近年来,甲状腺结节穿刺细胞学检查[8]和甲状腺结节的基因检测[9]大大提升了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水平,但其对技术条件要求较高,不少医院未开展。本文回顾性分析PTC和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结节超声特点等,探讨其对PTC诊断的预测价值。

对象与方法

1.对象:收集2017年2月~2018年8月于我院经手术确诊的PTC患者(PTC组,147例)和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良性结节组,328例)共475例。纳入标准:(1)首次诊断并进行手术的PTC患者;(2)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分类≥3类,且两次细针穿刺细胞学结果一致;(3)临床资料、细胞学或病例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PTC复发;(2)合并其他肿瘤。475例患者中,男84例,女371例,年龄19~66岁,平均年龄(38.27±10.20)岁。PTC组患者术前均于我院内分泌科门诊行甲状腺结节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FNAC结果提示恶性及可疑恶性乳头状癌的178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结果显示PTC 147例,良性结节31例。所有患者或家属均知情同意。

2.方法

(1)一般资料收集: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结节发现时间(将发现时间≤3个月定义为近期发现)。

(2)甲状腺功能检查: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的Certaur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行甲状腺功能检测,包括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TSH正常值范围为0.50~4.80 μIU/ml,FT3正常值范围为2.62~6.49 pmol/L,FT4正常值范围为9.01~19.04 pmol/L,TPOAb和TgAb正常结果为阴性(定性诊断)。

(3)甲状腺超声检查:应用GE Vivid7 Dimension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行甲状腺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分别由2名医师完成,且结论一致者入组。依据2016年TI-RADS标准[10]对结节进行分型,主要包括甲状腺结节的质地、回声、边缘、微钙化、纵横比、大小、单发灶及TI-RADS分类。结节的质地分为实性和非实性(包括囊性及部分囊性);回声分低回声和非低回声(包括等回声及高回声);边缘分为规则和不规则;钙化分微钙化和非微钙化(包括粗钙化和无钙);最大径为甲状腺结节的最长径;纵横比分为>1和≤1;TI-RADS分类为≥4类和<4类。此外,部分患者有多个甲状腺结节,取良性结节中TI-RADS分类最高的结节和PTC中最大径大者纳入研究。

(4)甲状腺结节FNAC指征及结果评判标准:甲状腺结节FNAC指征包括:甲状腺结节TI-RADS分类≥3类;需病理检查明确或手术治疗。FNAC结果评判标准:两名病理科细胞学诊断医师分别读片和报告,结论一致者入组。参照美国Bethesda甲状腺细针穿刺报告系统的标准[11],可疑恶性或恶性甲状腺结节患者建议手术治疗。

(5)PTC病理诊断标准:甲状腺结节术后病理组织切片见到以下1项或2项:①细胞核有密集、毛玻璃、核沟或假包涵体等变化;②组织结构呈浸润性生长、有砂粒体等。

结 果

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甲状腺功能比较:FNAC结果提示恶性及可疑恶性PTC 178例,准确率为82.6%(147/178)。本研究纳入患者中,男性比例较低(17.7%)。PTC组男性患者比例、年龄、TSH水平及TPOAb、TgAb阳性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甲状腺功能比较

2.两组患者甲状腺超声检查结果比较:PTC组患者的结节质地实性、低回声、边缘不规则、微钙化、纵横比>1、单发灶、TI-RADS分类≥4类比例及结节最大径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甲状腺超声检查结果比较[例,(%)]

3.PTC的临床预测因素分析:以性别、年龄、TSH、TPOAb、TgAb、结节质地、回声、边缘、微钙化、纵横比>1、最大径、单发灶与及TI-RADS分类为自变量,以是否为PTC为因变量行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TSH水平、结节低回声、边缘不规则、微钙化、最大径、单发灶、TI-RADS分类为PTC的临床预测因素(P<0.05)。见表3。

表3 PTC的临床预测因素分析结果

讨 论

本研究发现,PTC组男性患者比例、年龄、TSH水平及TPOAb、TgAb阳性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患者。PTC好发于30~39岁女性,但男性PTC患者也不少见,研究发现男性和年龄≥45岁是PTC的独立危险因素[12]。TSH是促进甲状腺组织细胞分化增殖、参与甲状腺发育和调节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的生长因子之一,TSH参与甲状腺癌细胞DNA的合成,影响细胞生长、分化等[13]。张建等[14]报道甲状腺癌患者的TSH水平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和健康人群。TPOAb和TgAb阳性是桥本甲状腺炎的特异性诊断指标,而桥本甲状腺炎合并PTC的发病率较高,为23.0%~40.1%[15];也有研究发现,PTC患者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的患病率是其他良性甲状腺疾病患者的2.8倍[16],原因可能是两者在免疫学、内分泌及遗传学等方面有一些共同之处,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17]。

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已成为目前甲状腺结节诊断的主要手段,可探测甲状腺结节的形态、位置、数目、大小、性质、钙化、包膜、边缘及血流等。本研究中甲状腺结节超声检查结果示,PTC组患者的质地实性、低回声、边缘不规则、微钙化、纵横比>1、单发灶与及TI-RADS分类≥4类患者的比例明显多于良性结节组,结节最大径也高于良性结节组,与既往研究结果相一致。韩国Na等[18]对2 00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超声特征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发现,对于实性或低回声结节,微钙化、纵横比>l、边缘不规则等可疑超声特征均为结节恶性的独立预测因子,微钙化和边缘不规则是等回声或高回声结节的独立预测因子,而甲状腺结节大小不是PTC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节大可能提示生长快或趋向PTC以外的其他类型恶性结节(滤泡癌、Hurthle或其他类型癌)[19]。既往对甲状腺癌单发灶的发生争论较大。本研究PTC组单发灶发生率多于良性结节组,与黄辉等[20]发现50岁以上男性的单发甲状腺结节恶性比例较高的研究结果一致。超声作为甲状腺结节的首选检查方式,但因超声成像特征判断及描述定义不一等原因,影响超声诊断的准确性,2015年美国甲状腺学会初步规范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并制定TI-RADS标准,使甲状腺结节超声诊断有了定性和定量的评判,大大提升了甲状腺结节超声诊断的准确性[21]。

本研究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TSH水平、结节低回声、边缘不规则、微钙化、最大径、单发灶、TI-RADS分类均是PTC的临床预测因素,与既往研究[4,18]结果基本一致。尽管这些预测影响因素不能确定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但可能为判断甲状腺结节性质提供临床初筛,以及为FNAC检查提供参考。

甲状腺结节FNAC是PTC诊断的金标准[8],本研究纳入的PTC患者术前门诊FNAC结果示恶性及可疑恶性乳头状癌者178例,准确率为82.6%(147/178)。目前认为FNAC联合BRAF V600E基因检查可提高PTC诊断准确性[9],但由于基因检查在大多医院未开展(包括我院),因此未深入研究。本研究存在以下不足:(1)由于甲状腺结节多无症状,发现结节时间不能反映甲状腺结节的真实病程,因此未发现两组患者结节发现时间具有差异;(2)甲状腺球蛋白虽能反映PTC的病情及复发等,但受TgAb影响大,因此未纳入本研究;(3)超声很难确诊淋巴结转移或淋巴结转移由PTC所致,因此未对淋巴结转移情况进一步分析。

总之,PTC的诊断方法较多,其各具临床价值和特点,本研究结果可能为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提供帮助。PTC的诊治涉及多学科如内分泌科、甲状腺外科、超声科、病理科等,尚需多学科、大样本的研究进一步探索。

猜你喜欢

单发良性恶性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探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
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球囊扩张与再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
Bp-MRI灰度直方图在鉴别移行带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应用价值
力挽恶性通胀的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逝世,享年92岁
关于环卫车辆单发底盘动力传动系统的研究
保护措施
肝癌脑转移瘤的CT及MR表现(附8例影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