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打击乐《鼓威》演奏技巧分析

2021-08-15陈诗序

黄河之声 2021年13期
关键词:打击乐演奏者音色

陈诗序

大堂鼓是我国民族打击乐中的瑰宝,其形似花盆,旧称“花盆鼓”。对于民族打击乐演奏者来说,大堂鼓是一种基础、易于操作的民族乐器,因其形制与发声机理简单,演奏时所运用的技巧及方法为打击乐的初级技能,但是大堂鼓演奏需要持之以恒的练习与坚毅的品质,如果只追求演奏熟练,忽视方法技巧的灵活应用、经验总结与教训反思,将无法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大堂鼓的魅力,在大堂鼓独奏中音响效果不佳,在伴奏中又于乐队的整体演奏效果脱节。因此,大堂鼓的演奏是一个精益求精的过程,下文将以具有代表性的《鼓威》为例从多方面阐释大堂鼓演奏技巧与方法,以供参考。

一、大堂鼓演奏艺术形式概述

大堂鼓是一种无固定音高的民族打击乐器,旧称缸鼓、南堂鼓、花盆鼓。其以木质结构为主,双面皆有蒙皮[1]。与小堂鼓、板鼓等民族打击乐器相比,大堂鼓形制较大,在演奏上可通过调整力度、速度及击打的位置等改变音色,演奏方法与技巧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并且变化丰富。大堂鼓演奏时一般采用双脚分开站立的姿势,双手呈半握拳状态,以拇指、食指及中指握住鼓吹,双手腕竖直相对,手臂微微抬起与鼓面保持一定的距离,双手手肘部分向外,手腕向内,整体呈“八”字型。以鼓槌敲击鼓边及鼓芯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因此其表现力丰富、层次分明。大堂鼓演奏一般用于乐器合奏或独奏。合奏时为整体的演奏增添低音色彩,使得音响效果层次分明,宽广辽阔;大堂鼓独奏时大气磅礴,音量时高时低、鼓点时疏时密、力度时强时弱,可将大堂鼓的厚实感展现得淋漓尽致。但大堂鼓独奏一般以单鼓为主,其音色会十分明显,鼓点也应当清晰、错落有致,演奏时需保证音色饱满、浑厚、结实、有力,才能够体现大堂鼓的神韵。同时,我国民族打击乐演奏时一般不会借助麦克风放大音量,因此大堂鼓独奏对于演奏者击打力度的把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若在演奏中力度把握不到位,便会导致音量发虚,声音断断续续、缺乏张力,无法表现出大堂鼓的独特魅力。

总体来看,大堂鼓独奏难度略高,虽然演奏方法及技巧较为简单,但是想要体现出肢体动作与鼓声鼓韵的协调美感、演绎出大堂鼓的魅力、体现出民族打击乐作品所蕴含的民族气节及精神绝非易事,演奏者还需深入领会民族打击乐作品的深刻内涵,体会其中流露出的民族情愫,理解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在此基础上熟练掌握大堂鼓独奏技法,注重力度、速度的把控,并增强演奏的表演性、可视性,才能够在演奏时做到收放自如、淋漓展现。

二、《鼓威》演奏艺术特色分析

《鼓威》是由我国民族打击乐协会会长王以东先生所作的大堂鼓独奏作品。王以东先生始终在中国民族打击乐领域深耕细作,其所创作的《鼓威》、《鼓点乐拍》民族打击乐作品致力于展现大堂鼓的魅力,也将这种动作豪迈热烈、精神风貌深厚、音响效果丰富且极具震撼力、冲击力的民族乐器推向世界舞台,走入人们的视野与文化生活[2]。不仅如此,王以东先生组织并参与了中国民族打击乐教材的编写,其著作《中国打击乐教程》详细介绍了大堂鼓在我国民族乐器中的重要地位,以《鼓威》作品为例阐释了大堂鼓演奏技法的练习方式,为大堂鼓的传习奠定了坚实有力的基础。

1993年3月,王以东先生举办了《鼓威》打击乐专长音乐会,以铿锵有力的曲风、清晰且疏密交织的鼓点、富有音乐性的音响效果、行云流水般的演奏动态、强弱对比及强烈的旋律感获得受众的认可与青睐,该作品一经问世便开辟了大堂鼓传承的新路径,其也被列为比赛的大堂鼓独奏曲目。从演奏层面来看,《鼓威》技巧性较高,虽然强调技巧与方法的娴熟运用,但不失节奏感、旋律感及音乐性,力度的把控、鼓芯与鼓边击打方法的运用、持槌与击打姿势的摆放等均服务于作品内涵的彰显,从中人们可以看到民族的力量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可以说是大堂鼓独奏的典范与极佳意境。

三、《鼓威》演奏方法及其技巧

由上文论述可知,《鼓威》演奏技巧性较高,但注重艺术性与技术性的高度统一,唯有在熟练掌握演奏方法及技巧的基础上融入自身对作品的感悟及民族情愫,才能够完美诠释《鼓威》,体现大堂鼓的魅力。

(一)分段处理与整体效果把握方法及技巧

《鼓威》大体上可以分为开头、中间及结束三个部分,其中中间部又包括多种演奏技法的交织融合。为此,文章该部分从《鼓威》的结构入手分析其分段演奏处理方法及把握整体演奏效果的技巧。开头部分最初的两次击打为鼓芯滚奏与单击,起到“先入为主”的作用。接下来是鼓芯与鼓边击打的交织,需保持初始速度始终,随时间推移速度逐渐加快,但需要控制加速的过程。当准备阶段演奏完成后,迎来开头部分的第一个技巧段落,依然采用鼓芯与鼓边交织击打的技法,速度快、力量弱,在开头部分结束之前力度渐强,为下一部分的过渡衔接奠定基础。技巧段落结束后,进入旋律段落,此时的演奏需平稳、舒缓,带给受众别样的视听觉体验,开头部分的结束应干净利落,切忌拖泥带水。中间部分演奏方法及技巧集中,大致可以分为鼓边、边击及鼓芯三种类型。其中鼓边部分的演奏需采用“磕边”技法,在平稳自由的击打后收紧击打节奏,体现出磕边与鼓面击打之间的强弱的对比,在保证二者音色协调统一的基础上突出音响效果的层次性;边击部分的演奏技巧性较强,难度较高,也是整部作品的主题部分,在边击部分有简短的开头及结尾,开头的演奏需把握好音色与音量,结尾的演奏需快速、准确,以此完整呈现出作品的主题。除此之外,边击部演奏需要综合运用鼓边、鼓面及磕边技法,需注处理好动作与声音之间的关系,动作停止时鼓点也应停止,这样才能够产生和谐的美感;鼓芯部分的演奏具有音乐性与旋律感,虽为弱进,但是重点突出了重音的作用,所有鼓点集中在鼓芯击打上,需保持音色饱满明亮、热烈高亢,以此调动受众的情绪与情感。在经历了情绪高涨、声音高亢的中间部后,整个演奏来到了结束部分,此时节奏较为自由,演奏难度较低,重点在于突出肢体动作的协调性与美感,尤其是在结尾部分,应保持滚奏收尾利落大方,给人以余音绕梁之感[3]。

从整体演奏效果的把握来看,需要演奏者保持力度均匀适中、鼓点错落有致、声音此起彼伏,鼓边、边击及鼓芯击打技巧的运用需衔接流畅,对比鲜明但音乐协调。在处理各部分的开头与结尾时需保证有序系统,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

(二)肢体动作与鼓声鼓韵掌握方法及技巧

《鼓威》演奏音色丰富且富于变化、曲风大气磅礴、声音张弛有度。但单纯依靠声音无法将大堂鼓的风韵体现得淋漓尽致。若想充分展现大堂鼓的魅力及《鼓威》所体现的民族打击乐文化精髓,便需要演奏者在深入领会作者创作意图、理解作品内涵与思想情感的基础上借助声音与肢体的协调与配合表达情感、推进情绪的宣泄、推动音乐的进行。从作品层面来看,《鼓威》蕴含着中华民族顽强不屈、坚韧不拔的气节,隐含着中华儿女对艺术、对美的不懈追求,因此在演奏中,演奏者的神态应自信刚毅,眼神中充满了希望与憧憬。同时,为体现出大堂鼓的气势,演奏者需要将自身代入到情境之中,感受着大堂鼓的力量与气韵,在演奏时保证呼吸均匀结实,情感饱满准确,情绪起伏与鼓声相契合,这样才能够给受众带来极佳的视听体验。综合来看,《鼓威》演奏中演奏者需要掌握的肢体动作与鼓声鼓韵的协调技法如下:在演奏开头部分时,演奏者应适当加大自身的动作幅度,以预备姿势提醒受众演奏即将开始,精彩后续衔接。同时,手臂尽量开展、双脚张开距离略大于肩宽,展现出阳刚之气与强大力量[4]。在演奏中间部分时,应技巧综合、繁杂,演奏者可能出现只顾技巧而忽视肢体动作的问题,建议演奏者在日常训练时将自身的演奏过程录制下来,尽量减少习惯性动作对身体姿态美感的负面影响。在演奏时需遵循“粗中有细”的原则,应大堂鼓声音浑厚低沉,较少表现细腻的情感,但这并不意味着演奏时越粗放越好,而是需要根据作品的情感情绪把握住音色、音量的细微变化,再借助肢体动作配合音量的渐弱渐强或音色的改变,以此增强演奏的感染力与吸引力;在演奏结束部分时,一方面需要神采飞扬,保持动作一气呵成,另一方面在收尾时保持手臂、腿部等原本的姿态,以精彩的结尾与豪迈的姿势提升演奏的整体效果。

四、《鼓威》演奏的训练方法

《鼓威》是一部极具震撼力、感染力的大堂鼓独奏作品,虽然从整体上来看演奏技法简单,但是对演奏者体态、技巧的运用能力等有着较高的标准。按照谱面原则击打出声音虽然能够完整呈现出该部作品,但是缺乏长期训练与实践中的调整与改进将会使现场演奏平坦无期,弱化大堂鼓音色特点与民族文化魅力。为此,演奏者需注重《鼓威》演奏训练,通过持之以恒的练习与优化改进逐渐形成个性化的演奏风格,以此将我国民族打击乐、大堂鼓独奏推向更高的台阶。

(一)准备的充分性

作为大堂鼓独奏曲目,《鼓威》现场演奏中舞台上仅有一人一鼓,与排鼓相比在气势上大堂鼓演奏略逊一筹,但是《鼓威》曲风大气磅礴、振奋人心,音响效果热烈高亢、气势高涨,若想以单人单鼓体现出《鼓威》的气势,使台下观众感受到大堂鼓的力量,便需要演奏者在表演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其一为作品理解。理解作品艺术特色,走入作品深处体会其复杂深刻的情愫是《鼓威》演奏的先决条件。演奏者除了要掌握谱面规则之外,还需要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情感表达与情绪宣泄方式。主要原因在于单人单鼓演奏单纯依靠声音所传递的信息十分有限,非语言符号的运用便显得尤为重要。非语言符号向受众传递的信息高达60%以上,具体包括站姿站位、神态表情、肢体动作、手势等。在《鼓威》演奏中,手势这种非语言符号运用较少,一般在开头与结尾之处[5]。站姿站位决定了演奏者与舞台的时空关系,演奏者站姿需英姿飒爽,站位处于舞台中央,与鼓保持始终距离。肢体动作在开头演奏阶段尤为重要,演奏者需保证动作连贯流畅。其二为技巧方法准备,演奏者需在日常训练中熟练掌握《鼓威》演奏技巧及方法,不断练习提升自身演奏的熟练程度,并将技法内化于心,外化为声音与动作的协调。

(二)收放的专业性

《鼓威》演奏是具有表演性的艺术形式,其力度的爆发、音色的虚实对比、滚奏的流畅等需要演奏者把握住“手上技巧”。笔者粗浅地认为,无论是各类演奏技巧及技法的运用,还是肢体动作的调整都需要坚持“收”、“放”自如且平衡的原则。“收”是指收住情感,注重内涵的体现。《鼓威》情感浓烈、情绪激烈,演奏者会不自觉地代入到作品情绪情感之中,被受众、舞台光影效果、鼓声等扰动内心的思绪,如果不能收住情感,正确处理内心情绪与手腕手臂分工、音色及力度等各类音乐要素之间的关系,便会导致现场演奏形式大过内容,不免有“炫技”之嫌。为此,演奏者在演奏时需尽量着装简洁,在日常练习中注意剔除自己冗余、花哨的动作,在保证形式上的美感基础上深化演奏内涵。“放”是指随着音乐的进行、节奏的紧凑放开演奏。如在演奏《鼓威》中间部分时,需要体现演奏技巧及方法的综合性,各类技巧“轮番上阵”、乱中有序,营造出声势浩大的氛围,鼓声隆隆、疏密交织、节奏递进、技巧频繁变化,再加上肢体动作的舒展、面部表情的夸张与动作的精心设计,便可以使受众体验到极致的曲目高潮,以此增强《鼓威》演奏的表现力与感召力。

综上所述,《鼓威》作为一部典型的大堂鼓独奏作品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情感、民族气节。其演奏技巧及方法较为基本,但对演奏者舞台表现力,力度及速度的把控,音色的变化等有着较高的标准。演奏者需在理解作品内涵与情感的基础上注重分段演奏处理及整体演奏效果的把握,处理好肢体动作与鼓声鼓韵之间的关系,保证演奏中收放自如、动作一气呵成,以此为受众打造气势磅礴、豪迈热烈的视听审美空间。■

猜你喜欢

打击乐演奏者音色
器乐演奏舞台艺术实践音乐表演心理调控探究
打击乐在京剧中的作用研究
计算机音乐编曲中音色的复合应用
计算机音乐编曲中音色的复合应用
浅谈不同领域中的打击乐
试论西洋打击乐与民族打击乐的异同及融合
二胡演奏者的合奏技能探究
浅谈打击乐在戏曲中的表现作用
浅析心理活动对钢琴演奏的重要影响
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