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动力负压护创治疗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的临床疗效及价值▲

2021-08-13熊国平付海燕江芳芳秦淑兰

微创医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换药糖尿病足负压

朱 艳 宗 明 熊国平 付海燕 江芳芳 盛 霞 秦淑兰 胡 玲*

(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1 内分泌科,2 急诊重症医学科,江西省南昌市 330000)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患者可出现慢性高血糖,心血管及肾脏等组织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器官损伤和衰竭。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1],属于难治性创面,其特点是致残率高、治疗费用高、病程长,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也是当前临床治疗工作中的难点。近年来,创面处理在糖尿病足治疗中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2]。封闭式负压引流是一种需要借助专用负压治疗仪及材料促进创面愈合的技术,传统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存在费用高、患者依从性低、限制患者活动范围等缺点;普通纱布换药次数频繁,且伤口易粘连敷料、与外界非封闭易感染,给患者造成不便、疼痛及伤口二次感染的可能。而微动力负压技术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全新的临床封闭治疗方法[3],通过在伤口处覆盖新型材料,使用透明膜贴合后形成局部封闭环境,新型材料逐渐吸收创面渗出物,形成微小负压,进而达到创面引流的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微动力负压护创在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中的临床疗效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内分泌科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92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普通纱布换药,n=55)与观察组(微动力负压护创,n=37)。观察组年龄48~73(54.6±8.6)岁;男19例,女18例;BMI(23.84±4.66)kg/m2;糖尿病病程(6.43±2.52)年;空腹血糖(7.26±2.64)mmol/L;足部溃疡面积(1 840.54±125.61)mm2;糖尿病足部溃疡病程2~13(5.36±2.17)个月;Wagner分级:1级18例,2级19例。对照组年龄49~75(55.13±7.22)岁;男29例,女26例;BMI(23.58±5.71)kg/m2;糖尿病病程(6.72±2.96)年;空腹血糖(7.13±3.43)mmol/L;足部溃疡面积(1 836.63±127.82)mm2;糖尿病足部溃疡病程3~12(5.41±2.04)个月;Wagner分级:1级29例,2级2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基层 2型糖尿病筛查专家共识 》中关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标准[4];(2)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3)近2个月未服用过影响机体凝血功能的药物;(4)溃疡分布于小腿中下1/3以下;(5)Wagner分级在1~2级;(6)空腹血糖<8 mmol/L,餐后2 h血糖<12 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8%;(7)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正常;(8)踝肱指数>0.9;(9)足部溃疡创面彻底清创。排除标准:(1)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者;(2)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及严重全身感染者;(3)血清肌酐值>正常上限2.5倍者;(4)近期(3个月内)使用过生长因子、免疫抑制剂者;(5)凝血功能异常者;(6)无法配合完成治疗者。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普通纱布换药。换药方法:采用我科自行专门配置的含胰岛素、依沙吖啶等配置液浸湿的纱布敷料,根据患者创面渗出情况决定换药的频率,1 d或2 d进行一次换药。

1.3.2 观察组 采用微动力负压护创。换药方法:常规处理后,采用微动力负压护创敷料(生产厂家:广州美捷威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覆盖溃疡病灶,而后用半透明膜进行粘贴使创面封闭完好。要求适宜创面大小(敷料多出创面边缘1 cm,与其配套的半透明膜多出负压敷料3 cm)。按照如下标准更换微动力负压护创敷料:(1)肉眼可见敷料上有积聚的渗出物,污染明显;(2)材料渗湿后明显膨起或“指压法”提示已完全渗湿;(3)留置时间超过72 h。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的VAS评分,VAS评分满分为10分[4],10分表示剧痛,0分表示无痛。(2)比较两组治疗后1周、2周的创面愈合率。测量方法为透明方格纸画创面形状法[5],以治疗前第1次测量的创面面积为初始创面面积,以各时间点测量的面积为时相点创面面积;采用Adobe Photoshop CS6软件进行面积计算[6],创面愈合率=(初始面积-未愈合创面面积)/初始面积×100%,创面愈合率达100.00%为完全愈合,记录换药至完全愈合时间。(3)比较两组治疗后 2周换药费用面积比,换药费用面积比=直接换药费用(元)/创面愈合面积(mm2)。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率[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VAS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2周,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VAS评分的比较 (x±s,分)

2.2 创面愈合率的比较 治疗后1周、2周,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2周创面愈合率均较治疗后1周明显提高(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率的比较 (x±s,%)

2.3 愈合情况的比较 两组患者最终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全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愈合情况的比较

2.4 换药费用面积比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换药费用为(1 568.54±124.05)元,换药费用面积比为(5.68±1.21)元/mm2;对照组患者换药费用为(1 204.57±135.35)元,换药费用面积比为(5.73±1.68)元/mm2,两组换药费用面积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饮食习惯的改变,糖尿病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长期处于高水平,对机体神经、血管、肾脏、眼等组织和器官造成慢性、进行性损伤,从而引发功能障碍。若糖尿病患者出现伤口,不仅会延迟伤口愈合,还会增加伤口感染风险,进而出现骨髓炎、败血症等严重后果[7]。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发生肢端坏疽、功能丧失的一种疾病,属于难治性创面,其特点是致残率高、治疗费用高、病程长,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也是当前临床治疗工作中的难点。

既往针对糖尿病足多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进行治疗,该技术使用专用负压治疗仪及特定材料,能够明显加快糖尿病足患者创面的愈合速度。国外开展的一项18个中心参与的关于糖尿病足患者负压伤口治疗的研究显示[7],相较于常规伤口清创换药,负压封闭治疗对复杂的糖尿病足伤口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更高。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8-9],目前普遍认为传统封闭负压引流治疗方式在临床中治疗费用较常规治疗更高,患者普遍难以接受高昂的治疗费用,且该方法需严格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降低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微动力负压技术为糖尿病足患者创面的治疗提供了新可能,既往微动力负压护创主要用于烧伤、手术切口等创面,尽管对急慢性创面修复有一定疗效,但在糖尿病足中应用较少[10],其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有效性、时效性、性价比等方面的临床应用研究国内外也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对92例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分别采用普通纱布换药与微动力负压护创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1周、2周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提示微动力负压护创能够减轻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的疼痛,提高创面愈合率。两组换药费用面积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该技术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适合推广使用。笔者分析后认为,微动力负压护创技术关键点在于应用新型材料覆盖创面后再用医用透明贴膜完全贴合密封,可在创面局部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当新型材料吸收创面渗液逐渐膨胀时,可产生“虹吸效应”和类似注射针筒的“唧筒效应”形成微负压,因而能够快速吸收创面或伤口渗液[11-12],也能达到创面引流的效果。对于创面较浅的患者,其价格较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显著降低,且可门诊操作,便捷快速。

综上所述,微动力负压护创治疗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能够减轻患者疼痛,提高创面愈合率,且不增加治疗费用。

猜你喜欢

换药糖尿病足负压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门诊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的研究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换药处置架在行负压引流术糖尿病足换药中的应用
加强党建 换汤又换药
一种手术负压管路脚踏负压控制开关的研制
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