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后并发尿道狭窄的影响因素▲

2021-08-13郭树刚

微创医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尿管导尿管尿道

郭树刚 曾 伟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90医院信阳院区泌尿外科,河南省信阳市 464000)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为中老年男性常见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等症状,部分病情严重者可因输尿管反流而诱发肾功能损害,需及时采取治疗措施[1-2]。目前,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transurethral bipolar plasmakinetic prostatectomy,TUPKP)为临床治疗BPH的主要方案,可通过将前列腺增生组织汽化切成小块后冲出体外,进而改善尿道不通症状[3]。但玉海等[4]研究发现,BPH患者在行电切术后具有一定的尿道狭窄发生率,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因此,早期明确BPH患者TUPKP术后并发尿道狭窄的相关因素,并予以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尤为重要。鉴于此,本研究着重分析BPH患者TUPKP术后并发尿道狭窄的影响因素,旨在为患者的预后评估及临床干预提供指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行TUPKP治疗的98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47~81(69.12±3.88)岁;病程2~9(5.07±0.74)年;前列腺体积49~53(51.84±2.31)cm3。

1.2 纳入、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5]中关于BPH的诊断标准;临床资料保存完整。(2)排除标准:前列腺癌;经腹部B超检查提示前列腺重量≤100 g;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1.3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完善相关检查,采用常规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以0.9%无菌氯化钠注射液为冲洗液,电切功率设为140~160 W,电凝功率为60~80 W,直视下置入膀胱镜并行前列腺切除。使用ELLIC冲洗器冲洗膀胱,术后放置F18~F22型三腔气囊尿管,并持续清洗膀胱直至引流液清亮。术后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

1.4 资料收集和分析 收集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包括年龄、糖尿病史、术前使用抗生素情况、手术时间、术后尿道感染情况、尿管留置时间。当患者出现尿急、尿痛、发热或腰背疼痛等症状,且尿常规检测白细胞水平异常升高,尿液细菌培养为阳性则可认定为尿路感染。糖尿病判定标准参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6]中的相关内容。

1.5 术后尿道狭窄判定 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所有患者尿道狭窄发生情况。参考《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7]中关于尿道狭窄的判定标准:(1)排尿困难,严重尿潴留;(2)继发感染、膀胱感染;(3)有尿道外伤或尿道器械操作史;(4)尿道造影与B超检查显示狭窄。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率[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术后尿道狭窄发生情况 98例BPH患者TUPKP术后发生尿道狭窄7例,发生率为7.14%(狭窄组),91例(92.86%)未发生狭窄(非狭窄组)。

2.2 狭窄组与非狭窄组的基线资料对比 狭窄组与非狭窄组的年龄、糖尿病患者比例、术前使用抗生素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狭窄组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术后尿道感染发生率均长/高于非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狭窄组与非狭窄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比

2.3 TUPKP术后并发尿道狭窄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BPH患者术后尿道狭窄发生情况为因变量,发生为“1”,未发生为“0”;以基线资料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为自变量并赋值,见表2。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手术时间长、术后存在尿道感染、尿管留置时间长是术后并发尿道狭窄的影响因素(均P<0.05)。见表3。

表2 变量赋值说明

表3 BPH患者TUPKP术后并发尿道狭窄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 讨 论

TUPKP为临床治疗BPH的常用术式,其可利用等离子体进行有效的切割和止血,治疗效果显著[8]。但有研究显示,少数患者在行TUPKP术后可能出现尿道狭窄,导致排尿中断甚至不能排尿,需及时分析术后并发尿道狭窄的影响因素并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9]。

本研究结果显示,98例BPH患者TUPKP术后发生尿道狭窄7例,发生率为7.14%,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手术时间长、术后存在尿道感染、尿管留置时间长是BPH患者TUPKP术后并发尿道狭窄的影响因素(均P<0.05)。分析上述因素:(1)BPH患者的前列腺组织被切除后,腺窝创面不能缝合止血,其上皮化过程约需3个月,而此阶段容易引发菌尿症或脓尿症;尿道遭受病菌感染可诱发局部组织炎性粘连,最终诱发尿道狭窄;术后尿路感染可引起尿道黏膜水肿,周围肉芽组织增生,黏膜上皮覆盖异常,并形成尿道黏膜瘢痕化,增加术后尿道狭窄发生的风险[10-11]。因此,在术后应定期观察患者的创口感染情况,对于尿道口的分泌物应及时使用碘伏擦洗干净,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抗生素的使用剂量。(2)手术时间的长短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手术难度与术中出血量,而术中出血量增多可造成尿道黏膜血流量下降。TUPKP手术时间过长一方面可直接导致黏膜水肿,引起术后尿路狭窄;另一方面,内镜操作时间延长可加重尿道黏膜受损、坏死,进而诱发医源性尿道狭窄,这与王鹏桥[12]的研究结果一致。因此,TUPKP术前应仔细完善手术方案,术中谨慎操作,在彻底清除前列腺组织的同时尽可能加快手术进程,这对于预防术后尿道狭窄的发生极为重要。(3)留置导尿管时,由于男性尿道的特殊解剖结构,导尿管在耻骨下弯前壁、尿道外口处压迫尿道,牵拉导尿管时可产生弓弦效应,引起尿道黏膜受压、水肿、破溃,尤其是对于部分尿道口较小的患者可能出现严重裂伤,最终引起尿道狭窄[13-14];术后长时间的尿管留置可直接刺激尿道黏膜,削弱尿道组织对细菌的抵抗力,从而增加病菌入侵的风险,致使尿道引流不畅[15]。因此,临床可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缩短导尿管的留置时间;在患者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用优质导尿管。

综上所述,BPH患者行TUPKP术后发生尿道狭窄受手术时间长、术后存在尿道感染、尿管留置时间长的影响,故临床可据此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以减少尿道狭窄的发生。

猜你喜欢

尿管导尿管尿道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陌生的尿道肉阜
拔管提醒单对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的研究
介绍1种预防留置尿管堵塞的方法
剖宫产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机的探讨
女性尿道憩室的诊断和治疗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小儿尿道下裂疗效观察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