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乳酸脱氢酶检测在巨幼细胞性贫血伴原位溶血中的临床研究〔1〕

2021-08-12马东升叶芳徐玉秀王萌郭力

临床医药实践 2021年8期
关键词:血细胞原位骨髓

马东升,叶芳,徐玉秀,王萌,郭力

(1.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2.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北京 100022)

巨幼细胞性贫血(MA)是由于血细胞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所致的一种大细胞贫血,其特征是骨髓中红细胞和髓细胞系出现“巨幼变”。叶酸和(或)维生素B12(VitB12)参与细胞核DNA的合成,一种或两种的缺乏是MA的最常见病因[1]。所有的MA均表现出某些一般的临床特征。由于贫血进展缓慢,心肺系统和红细胞可出现代偿性改变[2]。在血细胞比容严重下降时才会出现明显症状,表现为贫血、虚弱、心悸、发冷、头晕和气短。骨髓内的幼红细胞在释放入血液循环之前已在骨髓内破坏,称为原位溶血,可伴有黄疸,其本质是一种血管外溶血,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等。短期大量溶血将引起寒战、发热、腹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周围循环衰竭或休克[3]。因此早期确诊MA,并早期判断MA患者是否发生溶血非常关键。本研究通过检测MA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分析血清LDH在MA伴原位溶血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血液内科住院的112 例依据《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诊断为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患者[4],其中88 例MA患者符合入选标准,其中IBIL增高的MA患者46 例(IBIL增高的MA组)、IBIL正常的MA患者42 例(IBIL正常的MA组)。IBIL增高的MA组中男20 例,女26 例,年龄(60.78±16.05) 岁。IBIL正常的MA组中男22 例,女20 例,年龄(62.52±14.99) 岁。另选取来本院体检的健康者50 例(对照组),其中男22 例,女28 例,年龄(58.88±12.73) 岁。三组患者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年龄18~90 岁;均经病史、临床表现、贫血四项、血常规及骨髓细胞学检查等明确诊断为MA患者;近半个月未补充造血原料(如叶酸、维生素B12)进行治疗,无输血史。排除合并肝炎、心肌损伤、肝肾功能异常、严重活动性感染、恶性肿瘤、溶血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相关疾病[5-8]。

1.3 观察指标

用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酶法测定MA患者血清LDH和IBIL水平。所有患者均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注入促凝试管中,血液凝固收缩后,离心分离血清,比色法检测IBIL水平。采用速率法检测LDH水平。仪器为BECKMAN COULTER 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为KHB科华生物LDH试剂盒。其原理为辅酶Ⅰ氧化还原酶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氧化态)(NAD+)可催化丙酮酸和乳酸之间的可逆反应。LDH在NAD+的作用下还原为丙酮酸,NAD+获得氢离子成为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还原态)(NADH),并使显色剂显色,用光密度计进行检测,计算LDH含量。离心静脉血,使血细胞与血清分离,将血清与试剂结合,利用仪器查看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IBIL的浓度。LDH正常值为109~245 U/L;IBIL正常值0~14.2 μmol/L,若超出参考范围上限则为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血清LDH水平

血清LDH水平:IBIL正常的MA组为(497.15±220.94) U/L,IBIL增高的MA组为(1 103.44±527.15) U/L,对照组为(185.30±69.50) U/L。IBIL正常的MA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更要注意的是IBIL增高的MA组血清LDH水平明显高于IBIL正常的MA组,且高于对照组5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

*表示IBIL正常的MA组与对照组比较t=7.635,P<0.05;**表示IBIL增高的MA组与IBIL正常的MA组比较t=8.41,P<0.05

2.2 MA患者组血清LDH水平与红细胞数量和贫血程度的相关性

MA组的血清LDH水平与白细胞和血小板相关系数(r)分析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进一步分析发现,血清LDH的升高与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呈负相关性。

表1 MA患者组LDH与红细胞数量和贫血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3 讨 论

LDH是一种存在于很多组织或血细胞中的糖酵解酶,在正常人血液中含量很少,但在红细胞中其含量较血清中高1 000倍。当血细胞或组织细胞破坏时,可将该酶释放入血,导致其血清中水平增高[9]。MA是由于叶酸、维生素B12缺乏,使骨髓中幼稚细胞DNA合成障碍,形成巨幼样变,从而缩短了幼红细胞的生存期,因此增加了幼红细胞的破坏,即原位溶血现象。MA患者出现黄疸、LDH增高主要与骨髓原位性溶血、红细胞破坏增加有关,而非肝胆及心肌病变所致。研究[10]表明,血清LDH明显升高,升高幅度与髓内幼红细胞更新速度加快及贫血的严重程度相关。在MA中出现髓内及髓外溶血,红细胞寿命因此缩短30%~50%[11]。本研究表明MA患者血清LDH水平增高,与黄振东等[12]研究一致。因此血清LDH是诊断MA患者是否发生原位溶血的指标。一般情况下诊断溶血的常规指标是IBIL,其主要来源于衰老的红细胞[13]。如果红细胞破坏过多,产生的IBIL过多,肝脏不能完全把它转化为直接胆红素,即会发生溶血性黄疸[13]。因此通常情况下,在无肝脏及胆道系统等相关疾病的情况下,血清IBIL水平升高提示MA患者存在溶血性黄疸。然而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IBIL正常的MA患者中血清LDH水平升高,并且增高主要是幼红细胞、大红细胞在骨髓中的破坏即骨髓原位溶血所致。因此,与血清IBIL相比,血清LDH是诊断MA发生原位溶血的更敏感指标。本研究发现血清LDH水平的升高与红细胞数量和贫血程度呈显著负相关,提示血清LDH水平一定程度上可反映MA患者的贫血程度。MA的幼红细胞浆内LDH水平较成熟红细胞高,当发生原位溶血后可出现血清LDH增高,表明幼红细胞、大红细胞破坏增加,进而推测红细胞生成减少及贫血程度增高。有关血清LDH水平与红细胞数量、贫血程度相关性的具体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显示IBIL正常的MA患者血清LD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IBIL增高的MA患者血清LDH水平明显高于IBIL正常的MA患者。据此推测血清LDH可能是MA伴原位溶血的敏感指标。另外,在MA患者中,血清LDH的水平与患者的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呈负相关,大多数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升高,LDH随之降低,进一步证实其负相关。

猜你喜欢

血细胞原位骨髓
红螯光壳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血细胞生成的初步研究
手指复合组织块原位再植20例疗效分析
18例艾滋病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特点分析
基于热脉冲方法的南方红壤蒸发原位监测
骨髓穿刺会大伤元气吗?
临床检验中血细胞形态学观察与分析
社区管理精神病人全血细胞分析
最后一个夜晚
原位电离小型便携式质谱的研究进展
赞美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