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支架在单元整体阅读中的有效运用

2021-08-11樊玉红

语文教学之友 2021年8期
关键词:学习支架有效运用

摘要: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最大的特点是单元主题的“群”学习。这种“群”学习模式打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新视野。无论是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和学习方法都是重大的突破。结合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探讨在单元阅读中有效运用自主性、问题性、混合性阅读支架引导学生进行单元整体阅读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学习支架;单元阅读;有效运用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设置“活动·探究”单元,这对于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来说都是一次变革。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适宜的自主性学习支架,引领学生穿越最近发展区,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同时,教师要利用部编版教材旁批、注释以及补白的知识短文设置适合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并给学生提供恰当的学习支架,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全面提升其语文综合素养。笔者拟结合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探讨学习支架在单元整体学习中的有效运用,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探究,形成独特的见解。

一、阅读前:力行自主性学习支架

单元阅读注重从单篇阅读到多篇联读,符合学生平时阅读的习惯,是一种真实性的阅读。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常态化的自主学习,合理安排学生自主学习的任务,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首先,设置单元阅读主题,寻找阅读目标。有效的预习学习支架可以为学生阅读提供一定的方向,提升阅读效果。比如,部编版语文八年级第一单元是“新闻”,学生可以阅读本单元的几篇文本,明確单元学习任务,了解学习任务的重点和难点。本单元主要有三个学习任务:新闻阅读、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据此,教师引导学生列出学习任务清单:(1)归纳每篇新闻提供的主要信息,把握不同新闻体裁的写作特点;(2)通过采访实践,搜集新闻素材;(3)学习新闻写作方法,尝试撰写消息、通讯、新闻花絮等,能够从新闻专业视角阅读新闻报刊以及网站新闻。由此,学生寻找出本单元学习的要点和难点,清晰地把握单元整体学习的过程。

其次,设置单元预习任务,寻找阅读支架。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适当安排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合理安排学生自主学习的任务,从而促进学生寻找到深度学习的阅读支架。在学习任务驱动的背景下,教师需要把自主学习变成一种常态化学习,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动力。对于部编教材自读课文和语文主题丛书中的文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单元教读课上学到的方法展开自主阅读。以八年级第一单元“新闻阅读”为例,教师可以设置以下预习支架:(1)浏览本单元课文,试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信息;(2)阅读三则消息的导语,概括三则导语的基本特点。学生在阅读支架的引导下,阅读有了方向,前后勾连,从不同的文体特点中获取主要的信息。从三篇文本的标题中可以发现:消息的标题(或副标题)一般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如果标题不能完全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可以通过阅读导语进行概括。而当代社会新闻会选择独特的视角设置亮点,增加感情色彩,引发读者阅读的兴趣,增加消息的趣味性。

由此,教师依据单元主题,寻找阅读目标,设置一定的预习单,寻找有效阅读的支架,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充分发挥学生自主阅读的潜能。

二、阅读中:设计问题性学习支架

部编版语文教材以“群”学习为导向。在学习任务中,结构化的问题能够促进学生对主题单元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同时,部编版语文教材有较为完善的支架系统,如知识支架、方法支架、程序支架等。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学习创造力。

首先,注重建构整体问题链,形成阅读支架。相对于单篇阅读而言,大单元主题学习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全面性。教师需要整体设计问题,形成一定的问题链,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整体的阅读支架。比如,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题为“四季美景”,选取了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刘湛秋的《雨的四季》这三篇文章,教师可以紧扣本单元主题,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的美妙,从而领略四季的美景。笔者在执教时,给学生布置的学习任务是“写给自然的情书”,并且设计了以下主问题支架:(1)阅读三篇文本,摘录出描写自然四季之美的语句,并且绘制表格,谈一谈自己对这三篇作品中“自然之美的初印象”;(2)三篇作品都是写自然之美的,但是侧重点有所不同,请探讨三篇作品作者情感的差异性;(3)三篇作品中你最喜爱哪篇作品所描绘的景色?说明理由;(4)从三篇作品中选择相关的场景,为其写一首礼赞的情书。

其次,抓住文本细节,比较赏析,设置跟进式问题支架。在学生初步了解单元主题内容之后,教师可以抓住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差异,设置跟进式问题支架,帮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比如,以“四季美景”为例,教师可以在前面主问题的基础上,设置以下跟进式问题:(1)比较分析三篇文本在描写景色的方法上有怎样的差异?(2)结合作品的写作时代背景,谈一谈作者情感产生差异的原因。

由此,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深入,从而得出对单元主题的独特见解。比如,有的学生经过梳理和比较发现:面对同一种被关照的客观事物,作者由于境遇的不同、生命状态的不同,其感受也会不一样。

三、阅读后:运用混合性学习支架

在单元主题学习中,教师需要注重综合运用学习支架,帮助学生多角度、多层面提升语文学习的素养。以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学习说明文阅读为例。在研读本单元的时候,笔者把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定位在“领略建筑文明”“介绍文物建筑或者古迹”等方面。围绕这一主要任务,设置了以下混合性学习支架,引导学生开展以下活动:(1)选择一处文化古迹,写一段200字的宣传语;(2)假如你是导游,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文物建筑,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说明文,注意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3)选择当地的文物古迹,拍摄图片并配上脚本。

这三道题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三个任务的指向都重在训练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学生在文本探究的基础上,掌握写作方法。同时,学生能在生活中主动发现美,不断地创造美,最终助推感性思维的生发。在此基础上,教师给出一定的评价标准,要求学生四人组成一小组,互相批改、评价,选出组内最佳作品。

总之,教师需要在单元主题阅读中起到中介作用,结合文本的内容,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架,不断挖掘学生的阅读潜能。

参考文献:

[1]陈诗.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研究[D].广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2]鲍秋萍.用课堂言语活动促进思维发展[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8).

[3]朱红梅.任务驱动下的整本书阅读实施策略研究[J].语文教学之友,2020(11).

作者简介:樊玉红(1981— ) ,女,甘肃省金塔县第四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猜你喜欢

学习支架有效运用
生本理念下初中物理“支架式”教学的实践思考
学习支架在学习支持中的作用探究
“学习支架”的继承与融合
强化支架意识提升学习效能
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的有效运用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教学中PBL的有效运用探析
探究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情境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浅谈微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