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及策略探讨

2021-08-09邵英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1年25期
关键词:分析法文言文言文

邵英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言文和诗词更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中蕴含的思想和精神内涵十分丰富。通过学习,我们不仅可以从中了解古人的思想和情感,还能在学习和生活中得到许多借鉴和引导。

如何提高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加强认知是关键。

一、加強引导提高认识,让学生了解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其主动探索学习的精神

一个人愿意学习某种知识,一定要充分认识这一知识的重要意义,了解它乃是社会生活和个人成长的需要。认识了“需要”,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自主学习欲望、自觉坚持和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正如一位教育家曾说过的:“假如知识有教师给予,仅要求学生死记和复现,那么学生就会产生依赖感,变得被动;反之,如果知识来源于学生对现实的亲自观察和理解,他们就会感到有能力来自行掌握知识,他们就会变得积极主动而且善于钻研。”可见,中学生要学好文言文,首先要认识到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性。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自主学习,才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从兴趣入手,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

教师可以在文言文教学时创设出最佳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其主动学习。比如,随着古诗文的积累的要求,学生背的内容很多,在上苏轼的《水调歌头》这首词时,就先播放了歌手唱的《明月几时有》,随着歌手的演唱,让学生去体会歌手是带着怎样的心情来唱的,学生赏析和背诵的兴趣就提高了。此外,讲有关人物传记时,就可以结合历史故事,引起学生的关注。

三、注重策略,找寻有效方法,让学生能更轻松地学好文言文

1.朗读法。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诵是理解的基础,只有读通,读熟,才能理解吃透。每个早自习都让学生大声朗读,熟读成诵。学生读得多了,文言语感形成了,自然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分析法。理解分析法就是一字一句、一层一段地对全文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归纳,从而把握全文中心思想的方法。

3.比较迁移法。授课时,可以将题材相同的文章对比起来学习,或者将课内的字词迁移到课外有相关字词的文段中,这样反复的练习,学生对文言字词的记忆加强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加深了。

4.背诵过关法。学习文言文不只是课堂上的事,学习懂了,时间一长就会忘记,这正是学生听得懂却学不好的关键原因。所以课堂上应让学生反复朗读,熟读成诵;课后人人过关,课课过关。过关检查不可能由教师个人完成,可以分组进行,小组长在老师处背诵,组员在组长处背诵。这样层层落实,并将之常态化,文言文的学习效率就能提高。

总之,文言文是目前初中语文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让学生认识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性,掌握文言文学习的方法更是至关重要。初中语文课堂应该让学生爱上古文,学好古文,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分析法文言文言文
文言文阅读专练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智慧城市得分比较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智慧城市得分比较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活用课外资料 助力文言教学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投资性住房选择模型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投资性住房选择模型
文言之美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