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入情感,构建情智并融的语文课堂

2021-08-09陈兆宏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1年25期
关键词:调动孔乙己文本

陈兆宏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摆脱功利化的教学,加强知、行、情的合一,挖掘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有爱国的情怀、至爱的亲情、真挚的友情等,都散发出美的魅力,教师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去审美,去感知形象之美、品味语言之美、领悟其中意蕴之美,能在审美中引发强烈的共鸣。

一、精心做好情感准备

教师要倾注自己的情感,关心学生、呵护学生,成为学生的挚友,帮助学生解决人生的困惑。教师要激励学生,满足学生被关心、被尊重的需要,让他们感受来自教师的浓浓爱意。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精讲精练,运用多样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情感意识,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让他们释放自己的情感,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想,与文本产生共鸣,从而推动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要运用感化的策略,借助于文本的情感,引导学生思考、想象,释放他们的内心情感,让他们更好地接收文本内容。如在学习《孔乙己》时,教师让学生细细品读场景片段,细细演读孔乙己到酒店喝酒被取笑的两个场景片段,孔乙己只好向孩子说话的两个场景片段,孔乙己被打折了腿及最后一次到酒店的两个场景片段。学生通过演读,能感受场景中运用的叙事方法,能调动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教师要鼓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本,让他们在阅读中注意语速、语调,自然地流露情感,从而能准确地理解文本所表达的内容。教师要鼓励学生齐读、默读,以自己的方式去阅读文本,能读懂内容,感受文本语言所带来的魅力。当学生的情感被激发出来时,教师让学生齐读文本,体会其中语言的精炼、内容的抒情。文学作品的创作离不开情感的灌输,学生在写作中也要自然地释放自己的情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抒发自身情感的平台,调动他们的写作热情,让他们自觉地融入到写作中来。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发言,让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让他们讲述身边的小故事。学生还要学会聆听,能抓住表达的关键信息。教者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诸如“学习的烦恼”“青春的话题”等内容,就会打开学生的话匣子,他们就会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能形成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

教师授课时要精神饱满,调動学生的兴趣,唤醒学生的情感,以真心打动学生。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各部分的衔接,让各部分环环相扣,能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教师的语言要准确、生动、有趣,要以美的语言激励学生上进,点燃学生的情感之火,帮助他们解开人生的困惑。教师要采用启发、探究等方式教学,能开启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想象,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

三、在课外活动中实施情感教育

教师要让学生扮演文本中的角色,体会文中的情感,感受人物的心境。如在学习《孔乙己》一文时,教师让学生分别扮演孔乙己、小伙计、看客等不同的身份,让他们感受人物的心理,让他们感受孔乙己的不幸。教师可以对情节进行改编,以彰显时代特色,让学生能融入自己的情感,能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能更好地理解文本。

教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去表演话剧;可以让学生去朗读诗歌,要读得有感悟,有深度,能引发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可以让学生参与演讲比赛,让他们通过多样的活动,提升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增进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建立作者、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关联,不断地启发、诱导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调动他们的积极情感,能促进知、情、意的融合,能促进学生语言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调动孔乙己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浅谈调动学生数学学习动力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数独驾到
响鼓
孔乙己(下)
孔乙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