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随笔写作训练与策略

2021-08-09张楠楠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1年25期
关键词:动笔读书笔记读后感

张楠楠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该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贴近学生实际”是写作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易于动笔”的前提。如何贴近实际呢?作为老师,应该做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要深入到学生中间,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生活。

对于初中生来说,我认为写随笔就是很好的方式。随笔的核心是“随”,根本是自由。因为它具有更大的自我表现的空间,所以在学生的随笔里经常会看到“澎湃的激情”和“创意的表达”。

本文结合自己近几年在教学中对学生随笔写作指导的实践,谈谈具体的一些做法与尝试。

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面对多姿多彩的生活视而不见,感悟不深,就是对自己亲力亲为的事写起来依旧无从落笔,因为很多学生还没有练就一双慧眼,没有打开感悟生活的心门。“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因此,我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生活,思考生活,进而感悟人生、陶冶性情。

在学生抱怨自己的生活非常单调、枯燥的时候,我会引导他们:在风景前驻足,细数一枝一叶一花,一片落叶、一块碎石、一缕春风……也许就会激起自己无限的遐想;让他们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发现最值得关注的那个身影。

情感的思绪总是稍纵即逝,每有感触,应该及时捕捉,整理成文,否则,很可能会失之交臂。好文章自然天成,与思维的灵动密切相关,但若无“妙手”及时记录,又岂能“得之”!所以,一定要养成随时动笔、随手记录的好习惯。眼前发生的事情,看起来平淡无奇,但若干年后回过头来再看自己留下的脚印,就会倍感它的珍贵。

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广泛阅读,开阔眼界,是写好随笔的又一个重要前提。无论是文学书籍还是其他门类,无论是指定性阅读还是个人兴趣,无论是专门阅读还是随便翻翻,只要是触动自己心灵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都可以写下来,成为随笔。

大纲规定的名著,我要求学生在寒暑假仔细阅读,并写下读后感悟,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在开学之初,我会和学生用大约一周的时间进行读书心得交流。平时充分利用每周两节作文课和一节阅读课,让学生带有目的地进行一定量的阅读,并要求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包括文章摘抄和赏析感悟两部分。

赏析感悟部分,我引导学生从文章的内容与写法两个方面入手。读了所选的这篇文章后,在内容上给自己的启发,对作品主题的感悟;创作上的精彩、可供借鉴与模仿的写法,篇幅可长可短。在学生刚开始写的时候,可以多写一些读后感式的点评,再逐步增加对文章写法的品析。这样坚持下去,让学生在阅读中逐步积累一些自主理解、品析的方法与经验,更主要的是通过对所选文章的评析,从选文中直接借鉴一定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古今中外,大凡美文的艺术都是相通的。通过阅读时的评析,学生可以在自己进行写作时汲取其中的艺术和技巧。

当学生读到一篇很好的文章,并且深有感触的时候,就可以仿照所读文章的某一点写法,来抒写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情感。可以适当地推荐一些好文章,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赏析与仿写,以便于进行统一的讲评与指导。

通过阅读摘抄,可以积累语言素材,这是学生作文语言表达的基础;文中的生活可以化为学生的生活。只有大量的阅读,才懂得如何去写作,借鉴他人写作的经验。在初中阶段,学生仍处在学习写作方法、尝试写作技巧的时候,这时所进行的有目的、有针对性、有选择、有思考的阅读,能让学生在写作中有一个可供借鉴的载体,为自己写作积累语言和生活素材找到一些可直接模仿的经验,有利于学生在写作中比较顺利地掌握一些文章写作的方法与技巧。

要写好随笔,达到得心应手、“进乎技矣”的高妙境界,就必须奔向生活,去拥抱生活;还要勤于读书,撷取人类智慧的结晶,同时对所感知的进行思考,对所积累的进行精心的提炼。学生从生活和书籍中撷取创作的材料,將随笔作为自己成长的阶梯,作为自己砥砺的基石,习之不辍,定能走向成功的彼岸。

猜你喜欢

动笔读书笔记读后感
爱读书与读书笔记
My Own Official Account 我自己的公众号
如何写读后感
我要写的勒阿越来越少了
“四招”记好读书笔记
师生之间无法言说的梗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读后感”等十七则
毛毛雨
打扮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