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部CT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肝胆外结石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分析

2021-08-09乌云塔娜张晓琴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6期

乌云塔娜 张晓琴

摘  要:目的  探析腹部CT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肝胆外结石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  抽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接收的70例肝胆外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受检者依次进行腹部CT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手术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诊断结石率方面,磁共振胰胆管成像(84.29%)相比于腹部CT(50.00%)高,与腹部CT相比,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更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0例患者中,结石直径≤8 mm有27例,腹部CT诊断阳性率是37.04%,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诊断阳性率是66.67%,同腹部CT相比,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诊断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胆外结石临床诊断过程中,与腹部CT相比,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更为明显,不仅可以清晰显示结石部位,而且能够将细小的结石显示出来,值得临床进一步采纳。

关键词: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肝胆外结石;腹部CT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6-0190-02

肝胆外结石指的是出现在胆囊管、胆总管位置、肝总管部位的结石症状,该病的发生与胆汁合并感染、胆内压力提高、胆道阻塞等存在紧密联系。经调查研究发现,肝胆外结石具有高热、寒战和胆绞痛等临床症状,显著影响患者正常生活。有些病情严重者,出现神智异常、胆囊肿大和肝区叩痛等临床表现,部分甚至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现阶段,临床上建议采用手术方式治疗肝胆外结石,术前影像学检查工作的开展特别重要[1]。而当前常用肝胆外结石诊断方法有腹部CT检查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等,每种检查方法作用机制存在差异。因而本研究针对肝胆外结石患者实施磁共振胰胆管成像与腹部CT诊断效果进行分析,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接收的70例肝胆外结石患者收入本研究中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有37例男性,33例女性;年龄段:20~65岁,平均(53.41±7.23)岁。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已经批准。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2]:①对本次研究目的、过程均知情,且已签署患者同意书;②认知能力、表达能力均正常。

排除原则:①患有精神疾病或是意识模糊;②合并肾、心、肝器官功能不全;③意识模糊;④妊娠期或是哺乳期女性;⑤合并心脏、肾脏等重要脏器疾病;⑥依从性过低。

1.3  方法

1.3.1  腹部CT检查

检查前,要求患者禁食6 h,检查期间,更换体位为仰卧体位,检查仪器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仪,利用该设备准确、有效扫描胰胆管,调整管电压、管电流分别是120 kV与22 mAs,层厚与层距分别设定为5 mm与5 mm。将扫描获取的数据上传到工作站,由其负责重建冠状位与矢状位。

1.3.2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检查前6 h,严禁患者饮食,检查设备为飞利浦Achieva 3.0T磁共振成像扫描仪,调整患者体位到仰卧体位,逐一进行以下序列检查,具体包括三个序列,分别是屏气水脂同方向T1WI序列、横断面呼吸触发T2WI-SPAIR-RT序列、三维高分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磁共振胆胰管成像序列、冠状位平衡全稳快速场回波序列扫描,同时分析成像。由2名具备丰富经验的影像学医师负责阅片。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结石总检出率及≤8 mm的结石检出率,病理检查方式为金标准,阳性指的是检出结石;阴性是无结石。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结果的处理均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以[n(%)]表示计数资料,接受χ2的检验,计量资料(x±s)用t检验,若P<0.05,说明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总检出状况

70例患者经过手术病理检查,均被诊断为肝胆外结石患者,相比于腹部C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出率更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8 mm以下结石检出状况

70例患者中,经病理检出27例结石直径≤8 mm,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组阳性率比腹部CT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阴性率和可疑率方面,两种检查方法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在饮食及生活方式日益变化的同时,我国肝胆外结石患者数越来越多,并呈增加趋势。相关研究表明,肝胆外结石大部分具有显著疼痛、高热、黄疸、寒战等临床症状,其对患者正常生活造成了显著影响。同时随着疾病的发展,病情越来越严重,有些合并胰腺炎、肝脓肿等症状,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所以,准确诊断肝胆外结石特别重要,而且在早期治疗及提高生活质量中具有重要作用[3]。

现阶段,肝胆外结石的诊断以影像学方法为主,常用方法有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腹部CT及腹部B超等。其中,腹部B超具有操作简单、方便、价格低等特点,但是据有关资料显示,肝胆外结石诊断过程中,腹部B超准确性不理想,所以大部分被应用在初步筛查肝胆外结石中。在当前的影像学检查之中,腹部CT这一方法的应用频率相对较高,其被应用于多种腹部疾病诊断中,特别是结石、腹腔感染性疾病、积液、腹部穿孔等。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是近年新出现的一种检查方法,在仪器设备日益提高的背景下,诊断准确率越来越高,而且操作更加简单、方便,进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据有关资料显示,腹部CT检查方法主要利用X线在不同组织中的吸收状况实现三维断层呈现,空间成像和分辨率较高。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方法根据胆汁中及胰液中的水分,对比周围组织,利用信号加权处理,达到组织造成检查的目的[4]。根据肝胆结石形成原因,经腹部CT检查提示存在高密影像、周围密度相对于中密度低混合型结石特征较高。但与此同时,多数肝胆结石均存在胆红素,进而产生的结石,其性质相对复杂。对于肝胆外结石密度较高的,腹部CT能够鉴别诊断[5]。

与腹部CT相对比,采用磁共振单管成像的方式,结石可更加清晰的显示,从不同角度检查,明确具体结石部位。经调查研究发现,磁共振胰胆管成像主要通过胰胆管内和胆囊内液体流动状况成像,成像效果与结石性质和成分等无显著关联,所以在诊断肝胆外结石应用价值较高[6]。研究结果顯示,磁共振胰胆管呈现与腹部CT肝胆外结石诊断阳性率分别是84.29%与50.00%,与腹部CT检查方法相比,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70例患者中,结石直径≤8 mm有27例,磁共振胰胆管成像阳性率比腹部CT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阴性率和可疑率方面,两种检查方法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

综上所述,肝胆外结石临床诊断过程中,与腹部CT相比,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更加明显,不仅可以清晰显示结石部位,而且能够将细小的结石显示出来,值得临床进一步采纳。

参考文献

[1]张成军.常规磁共振成像联合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8,35(3):235-238.

[2]刘威,沈根海,高泉根,等.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胆总管结石的假阴性诊断[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9,31(3):163-165.

[3]罗鸣,贺凯,冯春红,等.单中心569例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诊断和治疗[J].西南国防医药,2018,28(12):22-24.

[4]肖彦,周磊,成伟,等.术中多影像融合介入导航系统在复杂肝胆管结石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20,19(1):99-105.

[5]马晓苏,裴仁明,章婷婷,等.比较彩超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诊断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9,22(3):136-139.

[6]王超,徐锋,戴朝六.超声内镜联合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对可疑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9,35(1):12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