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患者抢救效率的影响研究

2021-08-09车静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6期
关键词:急诊科优化

车静

摘  要:目的  研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于患者抢救效率的实际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20年6月景洪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接收的114例患者,依据急诊护理流程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列入传统组和优化组,各组57例;传统组采用常规的急诊护理流程,优化组在传统组方法的前提下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评比两组抢救效率指标及抢救成功率。结果  优化组收诊、分诊评估、心电监护、静脉采血、静脉用药及治疗所需的时间(抢救效率指标)都显著短于传统组(P<0.05);优化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不仅能提升急诊抢救成功率,还可缩短抢救时间,大幅度提高患者的抢救效率,效果确切。

关键词: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抢救效率;急诊科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6-0079-03

作为急危重症患者最集中、抢救工作最繁重的医院科室,急诊科是医疗与护理工作的最前线,该科室接收的患者多病情危重且进展较快,并且接诊患者数量较多,急诊抢救难度相对较大;而急诊抢救效率与质量对后续治疗有直接影响,关系到患者抢救及预后结局[1]。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是基于原有的护理流程,对其进行整合调改,使各个环节之间实现层层相扣,以确保急救护理工作的合理性、系统性和科学性,进而提升急诊工作的整体效率[2]。此文回顾2018年1月~2020年6月景洪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接收的114例患者,主要研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于患者抢救效率的实际影响,详述报道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20年6月景洪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接收的114例患者,依据急诊护理流程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列入传统组和优化组,各组57例;传统组:31例男性,26例女性;年龄21~74岁,平均(54.81±7.30)岁;发病到急诊时间1.5~11.0 h,平均(6.82±2.10)h;疾病类型:19例呼吸系统疾病,17例心血管系统疾病,13例消化系统疾病,8例其他疾病。优化组:30例男性,27例女性;年龄20~75岁,平均(54.93±7.31)岁;发病到急诊时间1.7~10.0 h,平均(6.70±2.10)h;疾病类型:20例呼吸系统疾病,18例心血管系统疾病,12例消化系统疾病,7例其他疾病。该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患者及家属都知情同意并签订了同意书。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疾病类型等基线资料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所选患者均为急诊入院者,未经ICU治疗。

排除标准:自行转诊者,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及严重疾病者;精神异常或无法配合此次研究者。

1.3  方法

传统组采用常规护理流程,在相关人员的帮助下迅速将患者送入急诊室进行分诊和急救,期间动态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发现异常立即进行应急处理,在医生的指导下施以急救药物,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需要埋下静脉留置针等,进行抢救过程中及抢救之后,对患者进行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控。

优化组在传统组方法的前提下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具体措施为:

①加强护理人员业务技能及素质的培养。组织急诊科护理人员定期参加培训、学习活动,着重强化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按照急诊科室的工作特点及内容,制定可行性强、合理规范的护理流程,并将急诊护理的核心内容作为组织培训的主要项目。②优化急诊患者的接诊流程。在急诊中心接到患者之后,精简急诊流程,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操作流程,保证急诊患者可先急救再挂号,第一时间对患者病情进行紧急评估,并实施相应抢救,协助医师完成现场急救,比如,进行止血、心肺复苏等,让患者生命体征及相关指标得以控制。③开设急诊绿色通道。患者进入急诊中心后,为其开设绿色通道,迅速安排急诊室,为患者实施抢救,并及时通知急诊科医师,使患者尽快得到抢救;同时了解患者出现突发事件的具体原因,询问其既往病史、用药史、药物过敏史等,以保证临床抢救有序开展。④做好抢救准备工作。护理人员随时做好抢救准备,包括急诊护理中常用的医疗器械、药物、用品等,尤其是抢救治疗中常用的器械和物品,并对这些器械、物品进行精细化、专人化管理,定期检查用品数量是否充足,对医疗器械、设备等进行定期养护;此外,要求全体护士熟练掌握各种器械、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有关注意事项。⑤优化相关抢救流程。对患者实施抢救时,要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有效的病情评估,安排相关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全程陪同,结合实际病情确定科学的抢救方法,配合医师实施各环节的抢救操作,动态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一有異常状况立即通报主治医师,予以妥善的治疗处理;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有效优化工作流程,以提高患者的抢救效率。

1.4  观察指标

①记录两组抢救效率指标,包括收诊、分诊评估、心电监护、静脉采血、静脉用药及治疗的时间。②统计两组抢救成功率,如果患者经抢救后生命体征趋于平稳,病情无继续恶化表现,视作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抢救成功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3.0软件对该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开展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以(x±s)表示,通过t检测;计数数据以[n(%)]表示,通过χ2检测,若P<0.05即表示比较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抢救效率指标

优化组各项抢救效率指标都显著短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抢救成功率

优化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以来,我国人民的物质及精神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人们对急诊科护理工作质量的要求也在日渐提高,这给急诊护理人员带来了更新、更难的挑战。急诊抢救环节中的护理需按照患者的病情及实际情况来采取最合适的护理方法,故在抢救过程中要先正确判断患者的病情,之后按照具体病情明确抢救治疗及护理的方式,以此提高急诊抢救成功率[3]。鉴于此,在急诊工作的实际开展中,重点要把握最佳的救治时机,有效降低病死率,并最大程度改善患者预后质量;而传统的护理流程已很难满足目前的急诊护理要求,应进一步强化管理和控制,制定系统、科学、合理的护理工作流程。对急诊护理流程进行优化,可实现急诊工作质量的提升及相关护理流程的改善,使护理流程更好地体现出专业性、规范性、程序性,以保障急诊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4]。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后,可结合患者病情及个体差异采用有针对性的急诊护理干预措施,使每个抢救环节都能够有条不紊地实施,同时精简一些不必要的护理流程,让患者得到及时抢救,以提升抢救成功率。与此同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过程中,需对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进行积极提升,使其专业技能、职业素养、护理水平等有效提高,进而改善急诊护理的整體质量,避免或减少医疗纠纷的出现,使医院医疗服务受到广大患者及家属的认可[5]。

该研究结果为:优化组收诊、分诊评估、心电监护、静脉采血、静脉用药及治疗所需时间(抢救效率指标)都显著短于传统组(P<0.05);优化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这一结果说明,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不仅能提升急诊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时间,以保证急救工作的效率性和科学性,有效挽救患者生命。

综合上述,通过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缩短抢救时间,大幅度提高患者的抢救效率,使急诊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显著提升,值得在临床中实施。

参考文献

[1]熊昕,王金鹏,江明辉.流程优化对急诊抢救效率及急救安全的影响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9):2707-2708.

[2]辜凡.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抢救效率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疗,2019,38(5):145-147.

[3]王桂梅,刘正英,田青,等.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在提高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效率的价值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9):160-161.

[4]袁利华.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抢救效率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13):196-198.

[5]吕宏荣.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抢救效率的分析[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0,35(2):89-90.

猜你喜欢

急诊科优化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某院急诊科疼痛药物使用分析
优化问题设计
分析急诊科脑出血昏迷患者抢救治疗的临床效果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CAE软件操作小百科(30)
急诊科平战两用负压病房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