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区位熵与钻石模型的中部地区旅游产业集聚演变研究

2021-08-09张晓兵

市场周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区位旅游业区域

张晓兵

(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湖南 长沙410081)

一、引言

旅游产业逐步集聚是旅游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旅游产业链上下游等综合共同作用的驱使力量。在一定区域内,旅游业的生产要素逐步集聚可增大旅游业的规模,同时显著提升其经济效益,因而已逐步成为旅游相关研究人员的研究焦点。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十三五” 规划》可知,中部地区在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过程中,作用极其显著,然而对于中部地区的旅游产业集聚的相关研究仍然有很大空间。因此文章在讨论分析我国中部地区的旅游产业集聚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中部六省范围内的区域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的相关思路。

国外学者较早地开展了对旅游业集聚的研究。19世纪末,这方面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集聚的表面特征、形成原因,旅游相关企业的绩效、经济效益等相关方面。Porter认为旅游产业是一种适合集聚化发展的产业,因此应该把旅游产业的集聚当作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Glaese提出旅游业是依靠它本身的自然外在的优势逐步形成产业的集聚,同时也更新了集聚测度的相关指数。Yong Yang认为旅游相关产业的集聚化程度对于其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正向的积极作用。Porter认为产业集聚的发展可以进一步地促进区域旅游经济的持续化发展,或有利于发挥旅游产业的竞争力优势,旅游业是归属于具备集聚化性质优势行业领域的一员。

国内的相关研究和国外有些许的差异,其主要涉及的领域有旅游产业集群的相关概念、发展现象及其相关的涉及其发展的影响因素等,一般采用定性或者定量的分析方法来对案例进行探讨并得出相关的重要性结论。陈绍友探讨了重庆市政府应该迅速实施的促进旅游产业集聚化的相关发展方略和措施。邴振华使用产业基尼系数对旅游产业集聚程度和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关系之间的联系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尹长风采用常规化的区位熵指数探索了城市的旅游集聚性程度与其经济的有效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王凯使用有效的回归模型为工具,对旅游产业的集聚程度与其产业效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详细研究。王兆峰主要采用区位熵指数体系,对武陵山区的旅游文化产业的集群程度进行了相关性研究和具体分析。

然而以上国内或者国外的相关理论性研究对象主要是涉及第一、第二产业及信息产业,而且其研究对象也有较大的不同,因此它们仅具有局部代表性特点,与集聚性相关的其他对象仍有较大的研究分析空间。为此,论文主要是以中部六省(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河南、山西)为例展开研究,以便能够为促进旅游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些许的参考性建议。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区位熵

区位熵又称为区域性规模优势测评指数,是由P.Haggett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用来测量某一地区的相关产业的具体集聚化程度或其专业化程度。区位熵计算公式为:

公式中的LQi是代表旅游产业的具体区位熵指数,eij是代表第i年某一区域的旅游产业总收入;ei代表了第i年某一区域的具体第三产业增加值;Eij代表了第i年整个区域的具体旅游产业总收入;Ei代表了第i年整个区域的第三产业增加值。LQi值越大,说明该行业在区域的集聚越性能强,当LQ>1时,代表该区域旅游产业集聚性较佳,形成了优势产业;当LQ=1时,说明该区域旅游产业集聚性一般。当LQ<1时,说明该区域旅游产业不集中,没有竞争优势。

(二)波特钻石理论模型

美国的战略性管理学家Michael Porter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 “国家竞争优势” 理论(也称 “波特钻石理论” ),该理论模型非常适合用来研究一个国家的发展及如何形成企业整体优势,所以在国际上非常具有影响力。该理论认为形成优势产业的前提是以下6个影响因素:①要素条件;②需求条件;③相关支撑产业;④企业战略、结构和同行竞争;⑤机遇;⑥政府。

(三)数据来源

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中部地区六省(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河南、山西),并且将 “旅游总收入” 和 “第三产业产值” 作为数据指标,分析其旅游产业集聚度。这些省份的具体参考数据出自2012~2018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这六省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旅游局有关统计资料等,或者来源于网站资源。

三、中部地区旅游产业集聚时空演变特征

(一)旅游产业集聚的时间变化特征

区域性范围的产业集聚是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强劲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对于中部六省快速发展的战略中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较为重要。通过对区位熵指数的测量和评估,可以分析产业集聚度的变化趋势。使用区位熵法计算得出中部地区旅游产业2012~2018年区位熵指数,如表1所示。基于整体数值来看,中部六省区位熵指数全部都大于1,因此可直观看出六省的旅游产业集聚性很好,比较容易形成区域优势性产业。然而,从区位熵数值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来看,湖北、安徽、河南三个省份区熵指数变化程度较小,且有平稳下降的趋势;江西、湖南、山西三个省份的区位熵指数具体变化较大,其中江西从2012年的2.98上升到2018年的5.13,说明江西省旅游产业集聚性逐步优化,旅游业的发展态势较好,虽然2017~2018年稍有下降,但总体趋势向好;湖南省从2012年的2.44上升到2018年的3.48,其旅游产业集聚度也处于逐年递增状态;山西从2012年的3.66上升到2018年的5.89,其旅游产业集聚效应也很明显且良好,逐年增加,而且具体的旅游产业发展态势相对来说要好于其他对比区域。总的来说,中部六省的旅游产业状况发展良好,但相互之间集聚态势稍微有些不均衡,仍有较大的发展进步空间。

表1 中部地区旅游产业区位熵原始数值

(二)旅游产业集聚的空间变化特征

通过图1可以发现中部六省区域旅游产业分布在空间上呈现较为不均的状态。六省整体的旅游产业区位指数全部大于1,说明集聚效应较好,但各省之间数值差异大,集聚效应的强度具体上是各有不同的。山西、江西和安徽的旅游产业集聚性程度呈现出较强的状态,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安徽的黄山,山西的五台山、平遥古城,江西的庐山以及井冈山等。从旅游收入方面来看,湖南、河南的区位熵虽然数值较低,但总体收入良好,这与湖南的 “网红” 城市长沙以及河南深厚的文化底蕴密切相关。因而,我们可以看出中部地区旅游产业集聚在空间分布上整体较好,但相对不太平衡,必须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形成旅游产业集聚发展合力。

图1 中部地区旅游产业区位熵和旅游收入

四、中部地区旅游产业集聚的竞争态势分析

(一)要素条件

中部地区位于我国内陆,而且六省之间交通便利,有良好的公路、铁路基础和航空条件,为旅游活动提供了较大的便利。独特的区位发展优势有利于中部旅游产业和旅游资源与东部沿海地区、南部沿海地区以及西部内陆区的旅游客源密切相连。而且其自然资源及人文旅游资源存量丰富,有待实现旅游资源整合,形成联合营销,实现旅游资源、旅游客源、旅游交通畅通性、综合性发展。

(二)需求条件

中部六省与南北相连,与东西相系,而且人口众多,因此极具旅游消费潜力。例如河南省地处中部地区交通枢纽地带,人口与其他五省相比人数最多,GDP数量巨大,2018年旅游人次居中部六省首位,达到7.8亿人。21世纪以来,中部六省经济增长显著,人们的精神追求日益强烈,所以该区域人民对旅游资源的需求显著增强,也具有强大的旅游消费能力。

(三)相关支撑行业

近年来,在国内各行各业的领域中,中部地区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和制造型产业加速转型和持续成长。同时中部地区的大部分传统文化行业、传统制造业以及充足的人力资源优势不断显现,且效益突出,可着力于武汉、长株潭、郑洛新、合芜蚌等区域性国家级先行区的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旅游产业链,实现上下游产业链的相互连接和带动作用,为旅游业发展提供相辅相成的助力。

(四)产业结构

我国中部地区的旅游产业结构整体与东部沿海区域相比有待优化。首先,各城市间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性日益突出,极大地限制了旅游产业集聚性的形成和发展。其次,区域旅游类衍生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且以粗制滥造居多,不利于区域性旅游品牌的打造和专业化的发展,所以此类问题应积极解决,促进区域旅游产品或品牌的创新性发展。再次,各地区旅游产品与服务技术层次差异较大。最后,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旅游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有待提高,而且行业需有系统性、规范性的行业规则进行引导性发展。

(五)政府与机遇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十三五” 规划》的发布对于六省旅游业的强劲发展提供了理论性的指导,能促使中部地区南北连接、东西贯通,交通更加的四通八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如山地旅游、江湖海旅游等。2019年,湖南、江西两省签署《湘赣边红色旅游合作框架协议》,联手打造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创新区,为全国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探索可借鉴、可复制的成功经验。可见,政府的支持必不可少,其能为中部地区旅游业及经济的发展提供引导性力量,促使该地区响应号召,整合行业相关资源,为旅游产业的集聚性发展提供机遇。

五、结论与建议

研究发现中部地区旅游产业集聚在时空分布上的发展状况变化较大,其旅游产业集聚态势总体呈现不均衡发展。同时,论文引入波特钻石理论模型分析了中部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对中部地区区域旅游产业集聚发展的建议如下:

第一,区域资源合理化分配。加强优势龙头企业集聚性发展,再以此辐射带领其他区域共同发展,形成以中原、武汉、长株潭、鄱阳湖、皖江、太原为主的六大旅游城市群。减小区域内旅游业发展差距,从而提升该域旅游产业综合性发展,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第二,体制变革迫在眉睫。各省旅游产业发展部门要始终坚持政府为主体、市场为辅,企业坚持合法经营、依法管理的发展理念。快速推进旅游业体制机制有效改革,逐步形成旅游产业管理规范化、市场化、专业化,避免旅游企业的机制冗杂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第三,实施中部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城市旅游圈的综合持续性开发在促进中部区域的快速崛起中发挥着越来越凸出的引领性作用,中部地区要大力发展中原旅游城市群、武汉旅游圈、长株潭旅游圈、太原旅游圈等城市旅游圈。旅游产业的日益集聚有利于促进区域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大幅提升以及旅游服务产业结构的改善,同时发挥中部地区旅游产业的中部辐射西部的带动作用。

猜你喜欢

区位旅游业区域
《经济区位论》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分割区域
擦桌子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区域发展篇
我国旅游信息化与旅游业增长关系的动态计量研究
区位分析专题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