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结合介入护理配合对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护理依从性的影响

2021-08-06郑佳丽王欢欢胡傲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年13期
关键词:主动脉瓣置换术依从性

郑佳丽 王欢欢 胡傲

1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45000;2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 450000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是一项新型的心脏介入技术,不仅具有伤口小、预后良好、恢复快等,还具有无须体外循环的优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外科领域中,并受到医患的肯定。该手术主要是对主动脉瓣狭窄严重的患者进行治疗,主动脉瓣狭窄是一种较为多见的心血管疾病,好发于老年患者〔1-2〕。由于大部分老年患者慢性疾病缠身,伴有多种并发症,如高血压、冠心病等,使手术风险、手术治疗难度增加。为了降低手术风险系数,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依从性,有必要提供高效且安全的护理配合。以往常规护理具有一定片面性,护理依从性普遍不高〔3-4〕。鉴于此,在本次研究中,分析临床护理路径结合介入护理配合对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护理依从性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该院收治的36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按照住院单双号均分为两组。对照组18例中,男11例,与女7例;年龄58~84岁,平均(71.26±2.03)岁;心功能分级:Ⅱ级10例、Ⅲ级8例;并发症类型:高血压6例、冠心病8例、陈旧性脑梗死4例;研究组18例中,男10例,女8例;年龄59~83岁,平均(71.05±2.19)岁;心功能分级:Ⅱ级9例、Ⅲ级9例;合并疾病类型:高血压7例、冠心病9例、陈旧性脑梗死2例。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已知情同意,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包括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心理疏导、健康教育、日常生活指导等措施。研究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结合介入护理配合干预,其具体措施如下:(1)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患者入院后,根据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住院患者的治疗与护理特征,同时参照原有的护理标准,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包括术前护理准备、术时护理配合、术后护理配合、出院指导。(2)术前护理准备。①加强访视。本次介入护理人员需在术前24 h加强访视,向患者详细讲解手术内容、步骤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同时做好心理安抚工作,减轻其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压力,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手术成功。②做好术前检查。术前,协助陪同患者完成有关检查,如抗生素过敏试验、交叉配血试验和碘过敏试验等。当天备皮,在符合手术要求时才予以手术,另外在术前半小时给予抗生素。③准备手术用品。护理人员需准备好中心供氧、麻醉机、吸引器、心电监护仪、除颤仪、有创压力监测仪、食道超声、微量泵、体外循环系统、临时起搏器等手术仪器;造影剂、肝素钠以及阿托品、鱼精蛋白注射液、阿拉明、硝酸甘油等抢救药物。此外,还需准备支架瓣膜。在戊二醛内将瓣膜支架取出后,使用无菌生理盐水对其进行3次漂洗,每次漂洗时需轻晃300次。待冰水混合液塑形及压制后,固定在输送装置上,通过肝素盐水对排气进行冲洗,随后放置在常温生理盐水内备用。(3)术时护理配合。①首先需做好安全评估。将患者接入导管室后进行麻醉风险、手术安全以及全身皮肤检查。将其双手固定,使用泡沫贴、大棉垫、水温毯、胶圈坠床,避免压疮。在检查时,为了尽量减少照射剂量,需使用防护用品对其甲状腺、性腺进行遮挡。②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手术取平卧位,暴露术位后,护理人员注意动作缓慢轻柔,并做好保暖护理配合。其次,在手术过程中,连接心电监护仪,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心电、血氧饱和度、心率、心律等体征变化情况,便于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展开紧急处理工作。③麻醉护理配合。建立静脉通路后,放置导尿管,在手术期间观察输液以及导尿管内尿量等情况,测量患者双下肢皮肤温度,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④手术操作护理配合。护理人员需提前将临时起搏器的所有参数仔细做好检查,确认起搏功能无异常后,将仪器系绳挂于左侧床边,测试完成则分离起搏导线和临时起搏器,参数调整起搏频率为每分钟180次,呈备用状态。E、并发症观察。在手术过程中容易出现相关并发症,护理人员需加强观察,一旦出现并发症须立刻通知医生,并配合医生完成紧急处理工作。(4)术后护理配合。①麻醉复苏护理配合。护理人员需协助医师将患者接入麻醉苏醒室,待麻醉苏醒后,观察30 min,确认其体征稳定在送回病房。②伤口护理配合。动静脉鞘管拔出,使用弹力绷带进行包扎止血处理,观察和同步记录患者血氧饱和度、下肢足背动脉搏动变化情况。另外,加强切口换药,观察是否出血渗血、血肿现象,减少活动,促进切口愈合。③预防并发症。回到病房后,密切观察切口敷料情况,及时评估其神志,注意是否存在穿刺部位有血肿、封堵器脱落等现象,如发生异常时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干预,做到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出现。(5)出院指导。患者符合出院标准后,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在出院后应养成良好生活行为习惯,做好饮食运动指导、日常生活指导、用药指导等,嘱其定期复查。

1.3 观察指标

评价及对比两组:①住院时间;②术后并发症,包括切口渗血、血液功能障碍、血象升高;③护理依从性,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对比

研究组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对比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对比

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对比〔n(%)〕

2.3 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对比

研究组的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对比〔n(%)〕

3 讨论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作为一项新型介入手术,可有效避免传统开胸术所造成的风险,降低感染率,且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5-7〕。因此,这对于护理人员的配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对此采用了临床护理路径结合介入护理配合,以术前、术时、术后、出院作为时间纵轴线,将加强访视、心理疏导、术前检查、器械用品准备、手术安全评估、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麻醉护理配合、手术操作护理配合、并发症观察、麻醉复苏护理配合、伤口护理配合、预防并发症以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贯穿于护理全程中。一方面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宗旨,加强注重了患者的心理、生理层面的需求,根据手术治疗特征制定护理措施,也体现了护理方案的个性化、针对性、全面性〔8-10〕。另一方面有效降低了手术风险,尽可能避免在手术中出现并发症及重大安全事故,同时也减轻了手术痛苦,提高了患者对手术治疗及护理的配合度与依从性〔11-13〕。

本研究表明,研究组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提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结合介入护理配合可降低手术风险,改善预后,促进切口愈合,这对缩短住院时间,加速恢复进程具有很大帮助。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提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结合介入护理配合可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引发切口渗血、血液功能障碍、血象升高等并发症,减轻了患者痛苦,继而确保了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研究组的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提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结合介入护理配合可提高患者的耐受程度,从而提高其对治疗及护理的主动配合性与依从性。

综上所述,临床对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结合介入护理配合,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长,加速恢复进程,且并发症少,一方面患者可耐受,另一方面还可提高护理依从性,临床借鉴价值高。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主动脉瓣置换术依从性
22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主动脉瓣下狭窄的再次手术
超高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围术期护理分析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主动脉瓣环扩大联合环上型生物瓣膜替换治疗老年小瓣环主动脉瓣狭窄的近中期结果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反肩置换术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5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