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DT协作模式对老年AECOPD患者心理负担、肺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08-06戴春晖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年13期
关键词:协作出院入院

戴春晖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镇江 2120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1〕也被称为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性呼吸道症状及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的常见疾病。相关数据显示〔2-3〕,我国每年因COPD死亡人数约为91万人次,约占全球死亡总人数的31.1%,也是我国疾病负担中位居第一位疾病,这可能与我国进入老龄化时代有关,老年患者往往存在机体免疫力较低、肺组织顺应性低、呼吸肌肌力弱等因素,这也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主要原因。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4〕是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呼吸系统症状出现急性加重,肺功能出现进行性下降,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同时,相关文献指出〔5-6〕,老年AECOPD患者在入院后的有效护理是提高其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关键所在。多学科协作护理作为一种高效、合理的合作护理模式被广泛应用于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当中,其对于患者具有促进效果。基于此,本研究通过MDT协作护理对老年AECOPD患者的心理负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情况影响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老年AECOPD患者的护理做出参考,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1月在该院呼吸内科住院的老年AECOPD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65岁≤年龄≤82岁;②符合《慢性阻塞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2017)》〔7〕中诊断标准,确诊为AECOPD患者;③具备正常交流能力,无智力障碍患者;④患者及家属配合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有其他重要脏器器官疾病住院患者;②住院后抢救无效死亡AECOPD患者;③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衰竭及尿毒症期患者;④伴有精神障碍及精神病史,无法配合研究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随机等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中男51例,女17例;年龄65~79岁,平均(71.3±4.6)岁;病程3~11年,平均(8.2±2.1)年。干预组中男性53例,女性15例;年龄65~82岁,平均(72.4±4.5)岁;病程3~10年,平均(8.1±1.9)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病程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常规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干预内容包括:①一对一进行疾病知识宣教,接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因、发病机制、预后治疗、康复护理等内容,强调康复护理的重要性;②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心理状态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给予相应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指导患者改善情绪的方法及技巧;③介绍康复护理方法及内容,演示操作技巧,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④定时对患者康复训练结果进行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增减训练次数及项目,同时密切观察及了解患者情绪变化,根据患者诉求尽量满足患者需求;⑤定期召开总结会议,对患者康复干预内容进行汇总分析,不断改进护理方法;⑥制定随访方案,将具备条件的患者组织进微信群,定时推送疾病相关知识、护理方法等内容,鼓励患者之间进行经验分享。

1.2.2MDT协作护理干预

1.2.2.1成立MDT协作护理小组 小组成员包括:呼吸内科医师1名,呼吸内科护士长1名,呼吸内科重症病房责任组长1名,病区责任组长2名,呼吸内科、营养专科及疼痛专科护士各1名。护士长负责小组管理协调及监督干预方案实施工作;重症病房责任组长负责疾病知识健康宣教及病房下级护士监督及带教工作;责任组长负责组织会议、资料收集、记录、处理突发事件及延续指导等工作;呼吸内科、营养专科及疼痛专科护士分别负责康复指导、疼痛指导、饮食指导及心理评估等对应专科护理工作。每周组织一次病例讨论会议,由责任组长将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及精神心理状况整理后进行分发,各科护士根据患者资料情况提出专科建议,经讨论结果一致后确定最适合的个性化护理方案。

1.2.2.2护理方案内容 ①健康宣教:由重症病房责任组长每日定时开展健康宣教讲座,以播放视频的方式,通过真人演示及通俗语言表达等形式。同时,将重点内容通过PPT进行单独演示,如心理疏导方法、康复训练方法及技巧、饮食注意事项等内容,鼓励患者及家属积极参与讨论,将传统被动接收式教育改为主动式获取教育,提高患者学习积极性,及时记录宣教过程并进行总结。②康复训练:指导患者体位管理,根据患者活动能力、影像学检查结果来选择适合体位,如频繁采用直立前倾位最大限度扩张肺容积,增加肺流速。指导患者气道廓清方法,包括:咳嗽技巧、呼吸肌训练、腹式呼吸法、缩唇呼吸及吹气球法、呼吸训练操等。③饮食指导:根据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及每日活动量制定热量摄入量,如按蛋白质30%、脂肪30%、糖类40%的比例配置每日食谱,遵循少食多餐原则,并宣教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及目的。④疼痛指导:向患者宣教疼痛相关知识,如疼痛原因、镇痛方法、镇痛目的等,每8 h了解患者疼痛情况,发生急性疼痛时随时进行评估,及时给予适合患者的镇痛干预。⑤心理干预:密切观察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对存在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患者给予更多的关心及安慰,通过心理引导技巧或借助药物帮助患者缓解负性情绪,积极做好心理暗示及疏导工作,提高患者治疗信心。⑥延续指导:责任组长附负责患者出院后延续指导,将患者住院期间的治疗及护理过程进行整理,在患者出院前与患者一起回顾,向患者及家属再次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叮嘱患者出院后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睡眠、禁烟限酒、检测运动等,并保留患者的有效通讯方式,在随后1个月内每周进行1次回访,对患者所提出问题及时给予解答。

1.3 观察指标

①入院时及出院前,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8〕及抑郁自评量表(SDS)〔9〕对两组患者心理负担情况进行评分。其中,焦虑自评量表(SAS)共20个项目,10个正向评分,10个反向评分,≤60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分值越高表明焦虑症状越严重;抑郁自评量表(SDS)共20个项目,10个正向评分,10个反向评分,≤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以上为重度抑郁,分值越高表明抑郁症状越严重。②入院时及出院前,采用肺功能测定仪对两组患者肺功能情况进行测定,包括:FVC、FEV1、FEV1/FVC、MMEF及PEF指标。③入院时及出院前,采用呼吸问题调查问卷(SGRQ)〔10〕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量表包括:活动受限、呼吸症状及疾病影响3个维度,各维度总分范围0~100分,得分越高则说明生活质量越低。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焦虑及抑郁程度评分比较

入院时,两组患者焦虑及抑郁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干预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程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理负担评分比较

2.2 两组患者肺功能情况比较

入院时,两组患者FVC、FEV1、FEV1/FVC、MMEF及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干预组患者的FVC、FEV1、FEV1/FVC、MMEF及PEF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肺功能情况比较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入院时,两组患者呼吸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及SGRQ总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干预组患者的呼吸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及SGRQ总分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疗治疗及护理由“单一”的护理模式逐渐转变为MDT协作护理模式〔11-12〕。MDT协作护理模式的重点为将多个专科护理人员进行组建,根据患者疾病因素及专业学科内容进行护理方案的制定,不仅集中各专科专业理念、技能及经验优势,还可更合理分配现有医疗资源,最大程度地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效果。老年AECOPD患者往往由于文化水平偏低、机体免疫力差等因素对于护理的要求相对更高,而通过MDT协作护理更加专业地对老年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及评估,为其制定出最适宜的个性化护理方案,对提高其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均具有促进效果〔13〕。

余岚〔14〕等研究发现多学科协作的健康护理可以有效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等负性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其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杨蓉〔15〕等研究将多学科合作模式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发现,该方式可以明显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能力,且降低了急性加重次数,从而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齐飞〔16〕等研究发现多学科协作模式可以明显提高老年COPD患者的运动耐力,患者其负性情绪,提高其肺功能能力,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入院时,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干预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入院时,两组患者呼吸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及SGRQ总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前,干预组患者的呼吸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及SGRQ总分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入院时,两组患者FVC、FEV1、FEV1/FVC、MMEF及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干预组患者的FVC、FEV1、FEV1/FVC、MMEF及PEF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结果说明了对老年AECOPD患者采用MDT协作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其心理负担,提高其肺功能能力,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这也与张娇〔17〕等的研究结果一致。MDT协作护理干预已经成为针对慢性病护理的主要干预手段之一,通过各学科专业护理人员的相互协作为患者提供系统、规范、全面及全程的护理干预,有效地促进了老年AECOPD患者的治疗康复效果,这也是本研究的目的所在。

综上所述,MDT协作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AECOPD患者中,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心理负担,提高患者肺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协作出院入院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住院医师入院教育实践与效果探索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团结协作成功易
协作
协作
第五回 痊愈出院
可与您并肩协作的UR3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