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品管圈活动对直肠癌造口患者自护能力及健康知识水平的影响

2021-08-06罗晓玲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年13期
关键词:造口品管圈直肠癌

罗晓玲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普通外科 73000

直肠属于临床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好发部位,通常采用永久肠造口手术进行治疗。该方法改变了患者排泄部位,生理结构的变化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都带来极大影响〔1〕。患者通常因为不能接受造口带来的变化,对疾病持回避厌恶态度,不能自主了解相关健康知识,从而肠造口患者自护能力通常较低,对疾病预后以及患者更好面对社会带来不利影响〔2〕。自护能力即自我护理能力,患者并非先天具有,指患者可以正确思考并照顾术后自我生活起居的能力。术后较早掌握自护能力对患者预后及社会接受均有益处〔3〕。因此护理人员在造口术后护理中对患者的自护能力培养尤为重要,对治疗效果、预后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4〕。因此为提升直肠造口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有效提升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该院特开展品管圈活动,探究特色护理对患者自护能力,健康知识水平及自我概念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该院妇收治的直肠癌造口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纳入标准:①经该院确诊为直肠癌并进行直肠癌造口手术的患者;②患者无精神障碍,可进行正常语言交流;③患者及患者家属已阅读知情同意书并依从性良好;④患者未发生远处转移;排除标准:①造血或免疫系统障碍;②严重心理障碍;③存在心脑肾肝功能严重障碍;④依从性较差不愿意配合研究者。对照组中男51例,女49例;年龄31~75岁,平均(61.28±7.47)岁。观察组中男42例,女58例;年龄32~75岁,平均(61.35±7.5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各项基本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主要流程包括患者入院前宣传教导有关疾病知识、帮助完成术前准备做好指标检测、做好手术各项基本操作,严密监测患者手术中各项生命体征,术后护理措施包括:引导患者进行排便训练,提供营养支持,定时进行用药指导,告知肛门护理方法,并发症预防措施等。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开展品管圈活动,具体措施如下。

1.2.1成立品管圈活动组 针对直肠癌造口患者术后自护能力较低生存质量较差的情况,该院科室自觉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小组成员包括主治医师2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4名,护士4名。要求通过造口护理专业知识测试,负责定时开展圈内活动,明确分工。

1.2.2确立活动主题 活动组召开品管圈主题会议,根据直肠癌造口患者存在的问题,依据紧迫性,重要性,上级要求以及圈能力要求选题四大原则〔5〕,确定以采取全方面护理干预,提升直肠造口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为主题,展开活动。

1.2.3原因分析 经过小组成员会议讨论,确立从患者,护理方法两大方面找出影响直肠癌造口患者自护能力相对较差,生存质量普遍不高的因素,结果发现直接影响因素有,治疗护理方面:护士存在更换造口袋不规范,造口敷料更换不及时或不标准等基础护理操作未进行规范;护患沟通不及时不深入,未深入了解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存在健康教育不落实等交流问题;医生或存在手术操作的问题;家属方面:存在更换流程不规范,对患者伤口的嫌弃,未有效清洁,相关专业疾病知识掌握较少,不能足够重视造口术对患者带来的影响及术后护理的重要性;患者方面:产生抑郁厌世等负性情绪,造口护理知识掌握较少,并发症处理不当,术后未进行有效正确的膳食运动管理,排便训练不充足未能完全适应人造肛门,术后生活适应不良。

1.2.4活动内容 成立造口人之家,每周进行2~3次的造口课程培训,确保观察组患者出席率,并保证每次培训患者有一位家属进行陪同,培训内容包括:①疾病相关知识:由科室肛肠科主治医师进行授课,向患者宣教关于直肠癌发病机制,造口手术的必要性,造口敷料成分及药物治疗,常见并发症,及术后正常表现。②造口知识讲解:由专业知识丰富且从事临床工作时间较长的主管护师带领讲课,亲手指导患者或家属进行正确造口袋更换,敷料更换。并引导患者家属带领患者进行排便训练,详细讲解造口袋更换时间间隔及注意事项,时刻注意造口是否清洁干燥,引导患者正确认识造口术后排便情况,进行适量锻炼,指导正确膳食。③心理干预:主要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造口术的必要性及及时针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防止患者术后出现抑郁焦虑等情况。课堂上由造口手术恢复良好的患者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心得分享、饮食建议、锻炼情况等,培养患者术后恢复信心,提升配合治疗及自我护理积极性。

1.2.5院外随访干预 患者出院前需经过造口袋更换培训考核,只有通过考核方能出院。对患者进不定期的院外随访,以网络平台交流、电话随访、门诊复查及举办活动等方式,对患者社会适应状态,造口恢复情况及遇到的难题进行有效的相关指导和支持。①网络平台交流:根据患者及其家属自身的网络条件,由护师建立微信群或QQ群,并由品管圈小组成员进行专门负责。每周在群内选择饮食指导、运动指导、药物指导、术后预后指导等专题进行网络健康宣教,并在群内发送与每个主题相关的书籍、网页和专家论坛的链接。同时每周六晚上安排有关专家或主治医生进行一个小时的线上咨询,主要回答患者及其家属在术后造口恢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②电话随访:在患者出院后每个星期对其进行一次电话随访,由患者住院期间负责护士或医师每次进行30 min电话交谈。主要对患者每天的饮食情况、排便情况、造口情况、用药情况进行监测,同时对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进行督促,及时发现患者的问题,并最大限度地给予帮助。③门诊复查:患者回院复查的时候,小组成员对其进行约谈。主要约谈内容包括患者的造口袋更换及敷料更换情况、药物是否按时进行服用、检查患造口是否发炎,清洁,干燥、个人卫生是否良好、是否并发并发症等。并对患者的胃肠道并发症和心理状况进行了解,给予针对性的膳食建议和心理指导。

1.3 观察指标

①选用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6〕从自我概念、健康水平、自我护理技巧、自我责任感等 4 个方面判定,得分越低代表自护能力越差。②使用该院自制的健康知识调查表对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进行评定,从疾病知识、自护知识、用药常识和紧急处理四个维度进行评定,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自护能力得分情况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观察组患者在自我概念,健康水平,自我护理技巧及自我责任感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自护能力得分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健康知识水平得分情况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观察组患者在疾病知识、自护知识、用药常识及紧急处理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健康知识水平得分比较(分,

3 讨论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近五年的恶性肿瘤患者中10.9%为结直肠癌患者〔7〕,结直肠癌发病率仅低于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已成为临床肿瘤治疗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威胁〔8〕,外科手术治疗直肠癌主要为经腹会阴联合切除造口手术,该种治疗方式能够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对患者的肠道造成功能性损伤,患者需要使用永久性肠造口排便〔9〕。永久性结肠造口改变了患者原有生理排便方式,改变患者外在形象,使患者对造口存在恐惧、害怕、陌生等负性心理,进而影响术后患者社会生活质量〔10〕,造口手术恢复初期,患者及家属对造口袋认识不足,同时加剧了患者的负性情绪,导致治疗效果较差,不仅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还容易引起造口附近皮炎、造口坏死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11〕,但目前针对直肠癌造口患者的常规护理片面性较强,无法全面注意患者的肠造口情况,仅仅注重患者饮食及体征方面的护理,在健康宣教及心理干预方面欠缺,并不能起到预防并发症的效果,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12〕,为有效提升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强化患者自我概念,从而提升患者自护能力,帮助患者术后更好面对社会,我院特组织品管圈活动小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下,针对观察组患者全面开展品管圈活动,研究分析如下,品管圈活动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以质量为中心,通过科学工具解决问题让顾客满意,最终达到质量持续改进、使社会受益的目的。其优点是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性思维,进而提高医院服务质量〔13〕,我院在此基础下针对肠造口护理情况及观察组患者个人化特色,将品管圈活动进行延伸改动。通过统计、分析患者恢复情况存在问题及原因,在小组内分析制定针对解决措施,经过会议公决确定最终实施对策可提升工作效率,解决护理各环节问题,增加了患者治疗积极性,提升患者自护能力〔14〕。

本研究在肠造口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开展品管圈活动,通过开设三大基础课程培训:心理护理干预、疾病相关知识、造口相关知识讲解,全方面提升患者对于直肠癌及造口手术的健康知识水平,同时在确保患者及家属准时出席情况下设立培训考核,确保活动开展切实提升患者自护能力,更好恢复。小组成员更将品管圈活动研究从院内延伸至院外,给予患者全方位的特色品管圈活动体验。针对患者的负性情绪,通过对患者及其家属的面对面交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全面了解后给予有效的心理干预,帮助患者更正确认识造口是必须面对的,学会如何术后适应社会。小组不仅通过授课的形式,让患者及其家属全面了解到造口袋的更换方法、注意事项等,并通过网络平台、电话随访、复查约谈等方法对患者的术后恢复能力进行全面的监督。本研究结果显示,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观察组患者在自我概念,健康水平,自我护理技巧及自我责任感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疾病知识、自护知识、用药常识及紧急处理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此研究结果很好的表明,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升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强化患者术后自我概念认识,并全面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与众多同类文献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5-16〕。

综上所述,对直肠癌肠造口患者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自我概念认识,并提升患者的自护能力,对患者术后治疗效果改善及社会适应状态具有正面影响,值得推广和使用。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造口品管圈直肠癌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GRP及GRP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医疗质量也要有“品管圈”
结肠造口并发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