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终末期肾病的中医护理需求及影响因素

2021-08-06王方程小芹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年13期
关键词:终末期肾病问卷

王方 程小芹

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肾内科 635000

近年来,终末期肾病发病率持续升高〔1〕。由于终末期肾病长期饱受病痛折磨,如何减轻这类患者的痛苦体验,成为终末期肾病临床护理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2〕。中医护理技术以中医理论为依托,其在纠正负性情绪、缓解疼痛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中医护理需求状况,是决定这类护理方法推广应用的关键。因此,分析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中医护理需求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四川省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于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终末期肾病患者137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3例,女64例;平均年龄(52.9±11.9)岁。诊断标准参照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2012指南确定〔1〕:①伴小便次数改变、恶心呕吐、疲劳等典型终末期肾病症状,②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 ml/min,③症状与肾病有关。纳入标准:①符合终末期肾病诊断标准;②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依从性差者,②伴精神障碍者。剔除标准:无法正确填写调查问卷者。

1.2 方法

①中医护理需求调查。选择王迪等〔3〕编制的《中医护理需求调查问卷》,评估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中医护理需求状况。问卷由一般资料、中医护理需求两部分内容构成。其中,中医护理需求部分包含6个不同维度,即中医护理技术、情志护理、中医饮食指导等。6个维度分布于36个评价条目中,量表采用二级计分,“需要”计为1分,不需要则计为0分。量表总分36分,患者得分与中医护理需求程度呈正相关。高需求:>18分;低需求:≤18分。②自理能力评估。为所有终末期肾病患者发放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以评估终末期肾病患者的自理能力。量表计分范围:0~100分,患者得分与其自理能力呈正相关。评价标准:100分:患者自理能力良好,无需他人照顾;61~99分,患者自理能力尚可,少部分需要他人照顾;41~60分:自理能力欠佳,多需他人照护;<40分:自理能力差,日常生活均需他人照顾。③调查结果。由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为终末期肾病患者发放调查问卷,宣读指导语,引导终末期肾病患者如实填写问卷内容。本次研究共发放137份调查问卷(每份问卷均包含中医护理需求调查问卷及Barthel指数评定问卷),问卷全部回收,问卷有效率为100.00%。

1.3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2.0统计软件统计。单因素分析选用χ2检验,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中医护理需求状况

137例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中医护理需求评价结果显示:患者的中医护理技术需求最高,为(24.72±4.98)分;中药调护需求次之,为(22.95±5.06)分;其余维度评分由高到低为:情志护理需求得分(20.18±4.79)分,中医饮食指导需求得分(18.42±5.04)分,康复护理需求得分(16.84±5.16)分,养生保健需求得分(14.36±5.37)分。

2.2 单因素分析

依据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中医护理需求评估结果,划分成高需求组(80例)和低需求组(57例)。以单因素分析法评估两组终末期肾病患者在一般资料上的差异。结果提示:两组文化程度、自理能力、年龄及病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单因素分析结果〔n(%)〕

2.3 患者中医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

选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终末期肾病患者中医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自理能力、年龄、病程均为终末期肾病患者中医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均P<0.05)。见表2。

表2 患者中医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

3 讨论

3.1 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护理管理

近年来,随着各类慢性肾病发病率的不断升高,终末期肾病患者的规模也随之扩大〔4〕。这类患者的护理管理难度主要体现为:当慢性肾病进展至终末期阶段时,体内代谢废物、毒素的大量聚集,容易损害机体各类器官及系统,引发心肺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等相关并发症〔5〕。这类患者的危重病情及并发症,为临床护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6〕。

目前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护理工作多以纠正负性情绪、错误认知、改善生活质量为主要目标〔7〕。从护理工作的成效来看,终末期肾病患者病情较重,患者出现悲观、绝望等负性情绪,加之护理方法选择不当、护理方案不完善,导致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护理质量欠佳〔8〕。

3.2 中医护理方法的应用价值

中医护理以中医理论体系为依托,遵循整体理念,从多个方面,为患者的康复、养生保健及疾病预防等提供支持〔9〕。在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护理中,中医护理可从饮食、镇痛、情绪管理等方面,借助不同的护理方法,减轻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痛苦体验,并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10〕。

从不同中医护理方法的作用来看,不同中医护理方法的作用、价值各异。常见方法的价值体现为:①中医饮食指导。这种方法主要按照中医四性理论,参照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需求,为其提供恰当的饮食指导〔11〕。而对于终末期肾病患者而言,恰当的饮食指导,不仅可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还有助于避免慢性肾病症状的加重。②情志护理。终末期肾病患者多对病情抱有悲观情绪,不良影响导致患者的依从性水平下降,进而影响其护理质量〔12〕。而引入中医情志护理后,可运用情志相胜法,缓解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不良情绪。③中医护理技术。终末期肾病患者多伴慢性疼痛症状。选用针灸、按摩、艾灸等中医护理技术,给予终末期肾病患者实施护理,可有效缓解其症状,减轻慢性肾病患者的痛苦体验〔13〕。④中药调护。在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护理中,中药调护技术可通过中药配伍,改善患者的症状。如对于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皮损瘙痒症状,可采用具有清热祛邪、疏通气血等功效的中药方剂,经水浴、足浴或内服等途径给药,以缓解其皮肤瘙痒症状。

3.3 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中医护理需求

目前,中医护理并未实现全面普及〔14〕。基于中医护理方法的重要价值,在终末期肾病患者群体中推行中医护理具有一定的必要性〔15〕。在这种情况下,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中医护理需求,与这种护理方法的推行存在密切关联。

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医护理的推广,本研究创新性将患者作为服务核心,面向终末期肾病患者群体,开展中医护理需求评估,利用患者的需求评估结果,作为制定中医护理推广方案的依据。

为了精确评估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中医护理需求状况,本研究将137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医护理需求调查问卷进行评估,结果提示: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中医护理需求由高到低排列为:中医护理技术需求、中药调护需求、情志护理需求、中医饮食指导需求、康复护理需求及养生保健需求。从137例患者中医护理需求得分的统计结果来看,终末期肾病患者对中医护理的需求水平整体较高。这一现象可能与中医理论的发展、人们对中医护理了解的深入等因素有关。此外,文化程度、自理能力、病程、年龄是患者中医护理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不同文化程度患者需求存在差异的原因可能为: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获取中医护理知识的渠道较为丰富,这类患者多主动了解中医护理方法的作用与价值,由于其对中医护理的了解较多,其更倾向于借助中医护理减轻其痛苦体验。相比之下,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对中医护理的了解不足,这一状况限制了患者需求水平的发展。此外,年龄较小的慢性肾病患者通常文化程度更高,因此,其中医护理需求较高。而不同自理能力患者中医护理需求的差异原因可能为:自理能力较高的终末期肾病患者更希望延长其生存时间,其对护理工作的要求更高,因此,这类患者通常会表现出较高的需求。病程与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中医护理需求呈正相关,原因在于:病程较长的肾病患者长期受到慢性肾病症状的困扰,而中医护理在改善慢性肾病症状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因此,病程较长的患者多对中医护理表现出高需求特征。

3.4 终末期肾病患者中医护理需求的满足措施

本研究提示:中医护理需求评估结果为高需求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共80例,而低需求者仅57例。而从患者的中医护理需求内容来看,不同慢性肾病患者的需求差异较大。这一状况为中医护理的普及与推广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为了确保终末期肾病患者需求的充分满足,可建立信息化中医护理模式,借助微信群、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等多种信息化手段,面向终末期肾病患者定期推送中医护理信息,以加快中医护理的推广,满足患者的差异化需求,进而更好地发挥中医护理的价值。

综上所述,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中医护理需求较高,宜建立并推行信息化中医护理模式,满足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需求,并提升其护理质量。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终末期肾病问卷
探讨心理干预在终末期肿瘤患者康复中的临床作用
腹膜透析在有腹部手术史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应用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重女轻男”的肾病
问卷网
姑息护理在终末期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的心理支持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