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礼润童心”课程提升学生素养

2021-08-05于珂卞莉聂瑨

教育家 2021年20期
关键词:文明礼仪童心礼仪

于珂 卞莉 聂瑨

礼仪是一个國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可塑性强、模仿性强,是良好礼仪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洛阳市瀍河回族区下园小学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开设“礼润童心”课程,传承中华文化,培养文明有礼的少年儿童。

课程背景。孔子问礼文韵千年,依于斯并融于斯的下园小学栖居于小巷深处。下园小学1950年建校,现有在职教师33人、12个教学班、学生517名。学校位于瀍河之畔,铜驼巷的尽头,丝绸之路东起点,毗邻“孔子入周问礼碑”,遥望老子故居。厚重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学校传承经典的使命。学校建构了“礼源文化,润泽生命”的教育体系,涵盖了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及学校管理、文化建设、教研创新、教师团队打造、课堂改革、课程开发等方面。

下园小学地处城乡接合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人数达学生总数的87%,是瀍河回族区最大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读学校,学生家长整体素质不高,孩子文明礼仪习惯令人担忧。2017年,学校成立了“礼源文化研发中心”,重点打造“八礼”工程,为孩子量身设计了德育发展框架。“八礼”涵盖了小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行走之礼、交往之礼、仪式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学校编排《下园八礼歌》,伴随着孩子们上学放学和课间嬉戏,打造了“八礼”教育课程,开发了校本课程“礼润童心”,真正让“以礼为基、德筑人生”的校训进入课堂。

课程理念。两千多年前,孔子千里迢迢来到洛阳拜访当时的大学问教老子,求教礼乐知识。记载两位大师会晤的那块石碑“孔子入周问礼乐至此”就位于学校东侧,学校历任领导都非常重视学生文明礼仪和良好品行的培养。

2017年,学校推出“礼润童心”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礼仪启蒙教育,培养文明有礼的下一代,构筑良好的校园文化,帮助学生纠正不良行为,在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促进学生人际交往及情感沟通能力的提升,特别是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及道德品质的发展产生影响,为学生的美好生活充电,为美丽中国赋能,重塑中华民族的“文明礼仪”形象。

课程目标。该课程根据1至6年级学生认知特点,依托孩子们的生活实际,努力探索6至12周岁儿童礼仪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重在养成、促进内化感悟。教材编写包括了站姿、坐姿及对他人的称呼、自我介绍等内容,重在引导学生从点滴入手、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文明习惯。

该课程的每节课,都是从经典名言的教学开始,在整节课上学生通过讲故事、演故事、议故事等进入情境,体验过程、习得方法。每节课后,教师会精心安排礼仪评价环节,通过自评、小组互评并进行学习分享,使学生将所学所思所想整合吸收后转化为日常的行动养成良好习惯。

该课程根植传统、立足祖国、放眼世界,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体现“立德树人”教育宗旨,传承、弘扬传统美德,提升学生文明程度,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旨在让孩子们在体验中学会做文明事、当文明人,促进学生礼仪教育和谐健康发展。

中华民族热情好客,文明礼貌、尊老爱幼…… 优良传统自古以来为世界各国所称道。作为现代中国人,传承优良的传统美德,讲文明、讲礼貌,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也是立身处世的基本要素。

猜你喜欢

文明礼仪童心礼仪
童心向党
童心向党 快乐成长
童心加油,战“疫”必胜
童心绘天下
在活动中养成良好文明礼仪习惯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
不懂礼节
文明礼仪的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