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探索与思考

2021-08-05骆莲莲

速读·上旬 2021年9期
关键词:四史思政课高校

◆摘  要:近年来,高校逐渐加强对“四史”教育的重视程度。“四史”教育是以历史为基础的政治教育,把握“四史”的深刻意蕴,意识到加强“四史”教育的理论逻辑和现实需要,才能真正把握“四史”,从而找出有效的方式和途径将其融入到高校思政课堂之中,不断加强大学生对“四史”的理解,从而坚定四个自信,培养能够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四史”教育;高校;思政课

2020年1月8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明确指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高校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而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则在于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思政课教师必须要以理服人,而真理是历史和逻辑的一致,从史实出发进行分析和引导,才能促使现代大学生深入理解思政课的意义所在。因此,在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紧密结合“四史”教育,才能真正做到以理服人。

一、把握“四史”深刻意蕴

“四史”主要包括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党史即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即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党领带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历史。只有深刻学习党史,才能清晰的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脉络,知晓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意识到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以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关键作用。新中国史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学习新中国史,意识到中国起步之艰辛、发展速度之迅速以及今日生活之幸福,才能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改革开放史即自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以来的历史。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速度迅速跻身世界前列,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支撑。社会主义发展史是四史当中历史最为长久的历史,这段历史不仅仅限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其反映的是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曲折发展历程。充分把握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才能真正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今后的巨大发展前景。

“四史”内容丰富,与思政课程紧密相关。思政课共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及《形势与政策》五门课程。其中,前两门课程是与“四史”联系最为紧密的课程,可以说是将“四史”大绝大部分内容涵盖其中。然而其他课程同样也离不开“四史”的理论支撑,真正结合历史现实,才能不断加强课程说服力,更好地讲好思政课,让学生理解和接受思政课,乃至对思政课产生兴趣。

二、加强“四史”教育的理论逻辑和现实需要

于高校大学生而言,思政课是为数不多能够系统接触“四史”教育的课程,因此,在理解“四史”内涵的基础上,理解和把握“四史”教育的理论逻辑和现实需要,才能在思政课教学当中系统性的加强“四史”教育。

(一)加强“四史”教育的理论逻辑

“四史”中最核心、最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只有充分理清“四史”之间的理论逻辑,才能明确这一观点。“四史”并不是指四段彻底分裂开来的历史,而是承前启后、相互联系交织的历史。“四史”当中的社會主义发展史,其中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史与新中国发展史和改革开放史均离不开党史,也就是说,“四史”当中的一条逻辑主线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新中国史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在实现民族独立之后,不断探索美好生活的历史;改革开放史是中国共产党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在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当中,乃是一项最为成功的实践,是向全世界展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成功典范。

加强四史教育,是为了实现历史和逻辑的统一,让思政教育真正做到以“理”服人”。四史相互贯穿,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列夫·托尔斯泰曾言,“历史是国家和人类的传记”,只有深入研究“四史”这本厚重的传记,才能深刻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逻辑。中国的历史发展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真理性,证明了只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证明了只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为保持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仰才能让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备现实的可能性。必须不断加深学生和教师团体对于“四史”的了解,在真正了解历史的前提下,才能了解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意识到党的领导的重要作用,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二)加强“四史”教育的现实需要

在思政课当中强调“四史”教育,这是由当前的现实需要所决定的,学习历史,回顾过去,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学习历史,才能让我们更有自信展望未来,坚定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信心。

首先,学习“四史”有助于科学地把握党和国家当下所处的历史方位,把握时代发展主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变局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但机遇往往总是与挑战并存。西方资本主义借助互联网等多种方式恶意抹黑中国形象的案例数不胜数,向中国进行文化和价值观入侵的企图仍未停止。因此,必须要通过“四史”教育使全党全国人民清晰认识到当下我国所处局势,牢记初心和使命,才能更好把握历史发展方向。

其次,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的使命感,防止历史虚无主义。2021年2月2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不仅是党员,作为新时代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学生更要学党史、学“四史”。大学生生活在互联网发展极为成熟的时代,可以全面及时了解世界发展的一切热点话题。但由于网络空间的匿名性,导致网民发布的言语良莠不齐,也极容易受西方价值观的诱导。00后们想法超前,思想活跃,但也更容易受到极端思想的蛊惑,因此,必须进行“四史”教育,才能防止大学生产生历史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在社会大力提倡自由与平等且信息化的时代,大学生可以接受到信息量极大,但内容却又极为混乱复杂,思政课教师必须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三、“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思考

为了更加有效地推进“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堂,对当下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课前,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加强“四史”的学习;课中,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后,带领学生走出课堂。

(一)加强“四史”与教材的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因此,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堂,就是要结合教材,将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脉络、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以及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融入到课堂当中。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为例,可以结合基础课教材当中的具体内容,有针对性地融入“四史”相关的重大事件与重要人物。由于概论课和纲要课的内容已经偏向社会主义发展史和党史学习了,因此,基础课在进行教学时,需要有侧重性的进行教学,否则融入内容重复且讲解不够到位,所起效果有限。例如,在讲解第一章第二节“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时,可以加入青年毛泽东的人物案例,在讲解第二章第一节“信念的内涵与特征”时,可以结合长征案例等。

除此之外,还可以加入中国共产党东莞历史人物故事,以此来丰富课堂以小见大。例如,曾在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中作过重要贡献的袁振英,便是出生于广东东莞县温塘村。袁振英于1920年8月参加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9月1日应陈独秀邀请参与编辑《新青年》,还参与过共产党纲领草案的讨论。《新青年》迁至广州后,他继续负责该刊“俄罗斯研究”部分的编辑和撰稿,为介绍和宣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除了袁振英以外,东莞还有很多党史人物及相关的事件,结合东莞本地的案例进行分析时,既可以达到进行党史教育的作用,又可以加深学生对于东莞的了解,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周围事件进行思考的能力。

(二)继续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也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多种教学活动的转换,可以使学生通过转换思维方法或者短暂“休息”的模式,提高上课效率。

因此,在讲“四史”教育融入课堂的时候,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最为传统的方式便是讲授法,将与“四史”相关的红色故事讲给学生听,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效果。除此之外,还可以直观展示法,向学生展示相关的照片或对比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历史前后国家的发展和进步之大及其原因。此外,还可以读书指导法加强学生的自学水平,推荐一些“四史”主题图书给学生,如《毛泽东风采》(上下册)《周恩来的四个昼夜》《邓小平的改革岁月》《新华社烈士传》《龙啸绝地》等,并选时间在课堂之上进行读书分享谈一谈心得体会,以达到检测学习效果的作用。

当下,全国高校都在推进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融入“四史”教育同样也需要在以学为中心的前提下进行,为此,必须继续加强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完善。尤其是在信息技术日益完善的今天,同样也要在课堂之上发挥出网络的作用。以广东科技学院为例,自2021年以来,开始在全校范围内推行超星学习通平台的使用,因此,可以充分结合该平台加强“四史”教育。例如,可以借用学习通的“问卷”功能,调查学生对“四史”当中的哪段历史掌握更为成熟,对哪段历史更为感兴趣,从而进行针对性补充教学。还可以发布“我最深刻的党史故事”等为主题的“主题讨论”,通过积分奖励的方式激励学生在主题下回帖,分享自己最为熟悉感人的故事等。

(三)推进“四史”教育走出课堂

除了利用思政课堂时间以外,还可以走出课堂、走出学校,通过多种实践活动来加强“四史”教育。课堂之上,已经通過多种方式对“四史”进行了讲述和学习,除却课堂时间,还可以通过公众号、小程序等方式,学习和分享相关的内容。在学校组织学生看“四史”系列红色电影,例如《建党伟业》《建国大业》等,跟着电影学“四史”。而在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更有《1921》《革命者》等电影即将上映,可以组织学生走进影院看电影活动。

学“四史”既要学好国家发展史,也要从身边着手,挖掘家乡的历史,安排学生利用假期回家调研或者借助网络查询家乡的红色故事,并撰写实践报告,回校进行小组汇报或单人比赛。如此一来,不仅可以起到加强“四史”教育的作用,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实践调研和查找筛选信息的能力。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校外实践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历史,感受东莞的发展,感受祖国的发展。以东莞为例,这里不仅是著名的虎门销烟地,还保留了很多红色革命遗迹,包括鸦片战争博物馆、东江纵队纪念馆、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和国殇冢等。可以根据课程性质,带领学生前往不同的地点,设身处地亲身参与更容易引起学生对历史的共鸣。例如,广东科技学院曾带领学生前往参观东江纵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以此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结语

加强“四史”教育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建党100周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们建立了新中国,并发展成为今天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已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能够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四个自信。

参考文献

[1]陈立平.袁振英在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的作用[J].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2001(04):32-34.

[2]虞志坚.“四史”教育融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三重逻辑[J].江淮论坛.2020(06):17-21.

[3]顾钰民.“四史”学习与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J].理论与改革.2021(01):26-29.

[4]郭武柯.将“四史”教育融人思政课教学的思考[J].高教论坛.2021(02):37-39.

[5]肖文燕,罗春喜.习近平关于“四史”学习重要论述的精神实质[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20(06):11-14.

[6]习近平.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1-09.

[7]习近平.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21-02-21.

[8]习近平.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01.

作者简介

骆莲莲(1993-),女,山东济南人,广东科技学院专任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经济社会发展。

猜你喜欢

四史思政课高校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广泛开展“四史”宣传教育
在“四史”教育中培育新时代学生
让“四史”教育在中小学落地生根
开展“四史”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
开展“四史”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