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浪们都在哪里“浪”?

2021-08-03周洁

新民周刊 2021年27期
关键词:小众个性兴趣

周洁

有数据显示,中国汉服爱好者数量规模和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现在说起90后,已经都是“奔三或者正在奔三”的中年人了。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90后们也不必感怀自伤,因为世界总归要属于“后浪”——这一代后浪,就连命名方式都透着个性——Z世代,不是70后、80后、90后这样直白的铺陈分类,而是拐了个弯,把1995-2009年的年轻人都容纳进来。

他们长在红旗下,活在春风里,他们有全球视野,又有本土情怀,还有不同于以往的生活方式。他们逐渐成长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消费主体:据估算,接近3亿人的中国Z世代,2021年撬动的消费支出将超过5万亿元。

兴趣消费是Z世代的核心消费特征。有画像显示,他们是既能为所爱一掷千金的剧场达人,也是懂得捡漏节流的某鱼小能手;他们既可以熬夜通宵“爆肝”游戏,也是讲究零糖、轻盐、低脂的养生达人;他们是汉服国潮红火起来的背后推手,也爱追随盲盒、剧本杀、网络文学……

后浪们都喜欢在哪里“浪”?《新民周刊》走进Z世代的消费世界,以求管中窥豹,力图还原出他们的真实面貌。毕竟,对年轻人多一些了解,就是对未来多一些理解。

这一届年轻人还让“闲置经济”成为一股潮流。数据显示,这些年线上闲置交易额正在不断攀升,从 2018年的7420亿元到2020年的突破万亿元。

爱国风,爱汉服

有数据显示,中国汉服爱好者数量规模和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21年汉服爱好者数量规模预计达689.4万人,市场销售规模将达101.6亿元人民币。其中,汉服消费人群中,Z世代占比最高。

在汉服兴起之初,穿着汉服日常出门的人并不算多,吴晨俏可以说是汉服由小众走向大众的亲历者。1995年出生的她,从2013年开始接触汉服。入坑缘起一组网图——初代汉服种草机“璇玑姑娘”穿着曲裾(如今这一形制已被认定不属于汉服,成为“时代的眼泪”)在国外街头演奏。

“一瞬间就被击中了心房。”吴晨俏告诉《新民周刊》记者,直到现在,她仍然还在关注着璇玑。前几天璇玑编舞的《第一套国风广播体操》亮相央视,亦操亦舞,亦戏亦拳,从礼乐到太极,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运动“编年史”。

将对汉服的爱融入日常生活,这是吴晨俏一贯的理念,“以前每次出门,恨不得一箱子都是汉服”。因为入坑早,吴晨俏出门旅游常常遇到路人抓住求合影的情况,“一般只要大家夸我衣服好看,我都可以合影”。

一次在俄罗斯,她被一位阿姨问是不是韩国人,对于这个问题,她很快拿出手里的翻译机,输入文字:“不是韩国人,是中国人,这是我们的传统服饰。”阿姨止不住地夸赞,衣服真好看,“当然最后也合影啦”。

入坑至今,吴晨俏在汉服上已经花了好几万元,“贵的、便宜的都有”。她告诉记者,其中最贵的一套,是在汉服商家明华堂订购的九羊妆花织金长袄和紅呆龙马面裙,“花了一万多元”。至于剁手的原因,“明华堂的工期很长(一年半左右),想着结婚的时候要穿的提前订;当时他们的面料也要更新,我更喜欢原先的”……

但更关键的是,毕业后经济独立的兴奋。“我终于经济独立了,我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以前不舍得买的汉服、相机,我都要拥有。”不过,吴晨俏也坦言,这样的月光生活不可取,“现在已经好了,按需购买,佛系消费”。

在网上,吴晨俏的网名虽然叫做“国家特级退堂鼓表演艺术家”,但她对于汉服的热爱始终不减当年。从最开始的单纯好看,到后来通过学习了解,汉服对她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件衣服,更多的是文化的传承,“因为汉服,我了解并喜欢上了很多的传统文化”。

有报道称,因为Z世代的加入,古风服饰销售额增长连续两年超300%。吴晨俏对此曾感到迷惘甚至愤怒,“因为知道汉服的发展有多么不易,所以一开始对于所谓的汉服热是有抵触的,挺介意‘仙服(纯粹好看的古风服饰)混在汉服里”。但社会阅历的增加让她慢慢明白,百花齐放亦无不可——《2019-2021中国汉服产业分析报告》中分析了汉服消费者的购买动机,有47.2%的消费者是出于对汉服文化的喜欢,也有40.3%的消费者是出于对流行时尚的追求。

“如果一开始门槛就高,那对很多圈外人来讲就几乎不会去尝试了,不论‘仙服还是汉服,如果尝试后发现自己喜欢并愿意去深入学习,也不错呀。”吴晨俏表示。

不少文化学者对年轻人的审美趋势也表达了赞同,年轻人对汉服文化的推广和传播现象传递着一种文化自信,也凸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这是他们内心对于传统文化的依靠与诉求。

剧院里的Z世代

去年疫情影响,线下演出不得不全面停摆,待到禁令取消后,一个耐人寻味的数据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大麦发布的《2020演出国庆档观察》中,Z世代成为国庆档线下演出消费主力军,甚至不少观众为了观看一场戏剧专门奔赴一个城市旅游。

音乐剧作为一种新鲜的舞台艺术样式,20世纪90年代末逐步进入中国观众视野。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又经综艺节目《声入人心》的传播推广,音乐剧市场正在进入一个井喷式的发展阶段,其中,Z世代对于剧场的喜爱也比前浪们来得更为热烈。

上海,音乐剧最受欢迎的一座城市。在剧迷之间,靠近人民广场的不远处,甚至已经出现了一座“百老汇大厦”(亚洲大厦),这座大厦每天同时上演着《阿波罗尼亚》《桑塔露琪亚》《火焰》等多部沉浸式音乐剧,且场场爆满。大厦之外,《白夜行》《我的遗愿清单》《危险游戏》等音乐剧也收获了无数好评。

“相对于话剧,我觉得音乐剧形式更加丰富,而且许多音乐剧的旋律非常抓耳动听,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去年刚刚上大学的李唐选择来上海读书,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座城市的文娱活动非常丰富,“尤其是音乐剧演出,看完《声入人心》后,我很快就对音乐剧这种舞台形式着了迷。如果音乐剧里有我喜欢的卡司,我更会毫不犹豫地冲冲冲”。

猜你喜欢

小众个性兴趣
《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虽小众但可贵
北京CEDRUS小众买手店
找到属于自己的“小众强需求”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HTC久病无方难倒王雪红走小众路线或是明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