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除风清脾饮加减治疗湿热夹风型过敏性结膜炎临床观察

2021-08-03杜冬菊

光明中医 2021年14期
关键词:洛芬结膜炎结膜

杜冬菊

过敏性结膜炎(AC)是因外界致敏原刺激眼部结膜组织产生的超敏性免疫反应,也被称为变态反应性结膜炎[1]。患者临床表现为眼部瘙痒、畏光、流泪、眼部异物感,同时结膜会充血发生水肿,分泌物增多等体征,在急性发作期患者会出现难以忍受的烧灼感和瘙痒感,严重的还会影响视力。在我国中医药理论中,过敏性结膜炎属于“时复目痒”的范畴[2]。病因主要与肝虚血少、风湿热邪相搏有关。临床证型常见脾胃湿热内滞,外感风邪,邪气滞于胞睑、白睛从而形成湿热夹风证。治疗多采用清热除湿、止痒祛风等治疗方法,从改善患者特有体质出发,利用相关中药的药理特性抑制免疫反应[3],减轻结膜炎症反应及局部眼水的使用对结膜的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普拉洛芬滴眼液为非甾体类抗炎药,能够阻止花生四烯酸转化成前列腺素,减少对结膜的刺激作用,改善过敏性结膜炎症状。本次研究分析湿热夹风型过敏性结膜炎采用除风清脾饮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现进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2019年3月—2020年6月江门市五邑中医院眼科收治的104例湿热夹风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52例患者。观察组中,男24例,女28例;年龄13~67岁,平均(38.8±3.2)岁;病程4~35 d,平均(18.2±8.0)d。对照组中,男25例,女27例;年龄14~66岁,平均(37.5±3.1)岁;病程5~34 d,平均(18.3±7.9)d。2组一般资料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眼科杂志《过敏性结膜炎的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中过敏性结膜炎的诊断标准[4]:患者有明显眼痒症状;伴有明显异物感;眼部分泌物明显增多;结膜及结膜乳头发生特异性病变特征。

1.2.2 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医眼科学》中湿热夹风型“时复目痒”的标准[5],主症:眼部发痒、白睛发红、流泪增多、伴有黏丝状分泌物、睑内增生颗粒物、黑睛和白睛边缘存在结节隆起;次症:腹部胀满、小便短黄、大便溏薄、口中黏腻、胃呆,苔黄腻舌红,脉数。主症2项或2项以上,次症2项或1项次症1项主症的患者。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过敏性结膜炎专家诊断标准[6];符合中医湿热夹风型过敏性结膜炎的诊断标准;年龄13~70岁;在近期1个月内未使用局部滴眼药物治疗;患者自愿接受治疗,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对本次研究药物过敏或无法服用中药的患者;单眼发病患者;全身或局部病变引发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合并有眼底病变或其他眼病患者;存在精神障碍疾病;存在威胁生命疾病患者。

1.4 治疗方法2组患者入组治疗后开展健康宣教,从心理、饮食、环境及用眼习惯上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7]。对照组采用普拉洛芬滴眼液(国药准字H20093827,山东海山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治疗,每次滴眼2滴,每日滴眼4次,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采用除风清脾饮进行加减治疗。组方包括:陈皮6 g,知母10 g,连翘10 g,荆芥10 g,桔梗10 g,大黄(后下)6 g,防风10 g,元明粉10 g,玄参10 g,黄芩10 g,黄连5 g,生地黄10 g。临床随症加减,以上中药用水煎煮,早晚温服,药渣加开水闷5 min后用其熏洗眼睛,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

1.5.1 泪膜稳定性包括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试验(FL)[8]。①泪膜破裂时间(BUT)试验:将荧光素试纸条放在患者下穹窿结膜囊内,叮嘱患者瞬目5次,将荧光素均匀分布于眼表,记录患者睁眼到眼角膜干燥斑出现时间,正常值超过10 s。②角膜荧光素染色试验(FL):用裂隙灯的钴蓝色滤光片观察患者角膜上皮染色情况,将角膜区域划分为4份,整个区域无染色0分,染色小于1/3记1分,染色1/3~1/2记2分,染色超过1/2记3分,得分越高证明角膜上皮受损越严重。

1.5.2 临床症状体征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症状体征评分,其中症状包括眼痒、畏光、流泪、异物感,体征包括眼分泌物、结膜水肿、结膜充血、睑结膜乳头滤泡增生,分别计分为0分(无)、1分(轻度)、2分(中度)、3分(重度)[9]。

1.5.3 疗效评价疗效指数=(治疗前症状体征评分-治疗后症状体征评分)/治疗前症状体征评分×100%。根据患者疗效指数进行疗效评价,显效:患者疗效指数超过70%,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有效:患者疗效指数在30%~70%,临床症状体征有所缓解;无效:患者疗效指数低于30%,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

2 结果

2.1 泪膜稳定性2组治疗前的BUT值与FL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BUT值与FL评分均明显改善,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BUT值明显更高,观察组的FL评分明显更低(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泪膜稳定性比较 (例,

2.2 症状体征评分2组治疗前的症状体征评分(眼痒、畏光、流泪、异物感、眼分泌物、结膜水肿、结膜充血、睑结膜乳头滤泡增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症状体征评分(眼痒、畏光、流泪、异物感、眼分泌物、结膜水肿、结膜充血、睑结膜乳头滤泡增生)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比较 (例,

2.3 临床疗效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眼结膜的生理结构复杂,内含有大量的淋巴组织和血管,多直接暴露于外界,容易受到微生物、理化因素的刺激,发生变态反应[10]。过敏性结膜炎目前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相关研究认为与花粉过敏有关,各种微生物、皮屑、羽毛都可能成为变应原。其中常用药物普拉洛芬可抑制环氧化酶的合成,从而减少花生四烯酸转变为前列腺素,缓解炎症反应,但其属于非甾体类药物,考虑其不良作用,不适合长期使用。

除风清脾饮出自《审视瑶函》,其功效为清脾、除风、燥湿,主要治疗脾经湿热夹风证,组方中知母、黄芩、大黄、黄连、连翘均有泻湿热、清脾胃的功效;方中的防风、荆芥具有疏风散邪的功效;另配以大黄、生地黄、玄明粉具有清热凉血散瘀的功效。诸药联用可起到疏风清热、利湿祛风的功效。随证加减方,临证无大便干结者可去大黄;临证脾虚者,可加炒白术、党参;舌苔厚腻者,可去大黄,加藿香、白术、佩兰;结膜充血严重者,可加赤芍、牡丹皮、红花。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除风清脾饮加减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的观察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的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治疗后的BUT值、FL评分和症状体征评分的改善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在内服中药的同时,用药渣对眼部进行熏洗,可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加快药物的渗透,利于风邪外散、血脉畅通,减轻眼部红肿痒痛,促进角膜及结膜的修复,有利于眼表微环境的重建。

综上所述,在普拉洛芬滴眼液外用基础上,湿热夹风型过敏性结膜炎采用除风清脾饮加减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提高疗效。

猜你喜欢

洛芬结膜炎结膜
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
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致视网膜损伤1例
爱眼有道系列之四春季过敏性结膜炎的防治战略
蒙医治疗结膜炎症临床研究进展
浅析酮洛芬自乳化制剂的处方组成及化学稳定性
健康教育应用于急性结膜炎患者的效果
普拉洛芬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的临床观察
眼科手术后干眼症采用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治疗的临床分析
芪明颗粒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糖尿病超乳术后干眼并角膜上皮损伤59例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对糖尿病结膜松弛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