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小探头气管镜对肺外周结节病变的临床应用

2021-08-03丁活冯亦伟吕锐

智慧健康 2021年18期
关键词:支气管镜气管检出率

丁活,冯亦伟,吕锐

(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 呼吸与重症医学科,广东 高州 525200)

0 引言

肺癌疾病属于恶性肿瘤疾病,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患者出现较高的病死率。现代医学中重视临床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遏制病情发展,降低患者疾病对患者身体健康的影响[1]。在肺癌疾病的早期诊断中,肺外周结节诊断发挥重要价值,临床上,肺外周结节诊断方法为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胸腔镜活检等,其中前者具有较大地风险,且活检率较低;后者创伤大,活检风险大。不利于肺癌患者早期诊断活动的开展,促使肺癌患者错失治疗黄金时间[2]。随着医疗技术快速发展,设备不断升级,超声小探头气管镜完善了经支气管镜穿刺盲检、胸腔镜活检等方法中的不足之处,提高了肺癌疾病的早期诊断准确率,对肺癌疾病患者治疗方案制定起到指导作用[3]。鉴于此,本项研究选取30 例肺外周结节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即以30 例肺外周结节病变患者为例,探究超声小探头气管镜对肺外周结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提高肺癌疾病诊断正确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2018 年3 月至2020 年8 月30 例肺外周结节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7 例,女13 例;年龄30~88 岁,平均(65.14±2.36)岁。吸烟史5~20 年,平均(15.25±2.42)岁。研究对象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直径>8mm 的肺外周结节;除外肺癌概率<5%及活检风险高的患者。排除标准:拒绝参与本项研究患者,肺癌概率<5%及活检风险高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

30 例患者行超声小探头引导下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的过程,予以患者全身麻醉,本次活检需在非透视状态下完成,建立孔道为超声小探头支气管镜进入提供路径,联合超声定位确定进入支气管目标,行进探头,行进至有阻力后撤回,当超声影像扫描到病灶目标后,由检测人员在行进支气管镜口道入口位置标记记号,继续撤回探头,指导病灶完全消失后,再于入口位置做出标记;始终保持支气管镜处于固定位置,以超声小探头的撤回与行进扫描病灶目标,测试支气管镜孔道距离;待完整记录数值后,在活检钳上做好标记,置于工作孔道中,行同一亚段活检复测。

1.3 观察指标

以病理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整理超声小探头引导下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的诊断结果,判断超声小探头引导下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的诊断价值。

1.4 统计学分析

建立数据库,采用版本为26.0 的统计学软件(SPSS)进行数据处理,进χ2检验数据,P <0.05 表示本项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超声小探头引导下经支气管镜肺活检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对比

经手术病理诊断,30 例肺外周结节病变患者均为肺癌患者。经超声小探头引导下经支气管镜肺活检诊断后,21 例患者为肺癌患者,检出率为70.00%;7 例患者为良性病变患者,检出率为23.33%;2 例未能确诊患者,占比为6.67%,如表1 所示。

表1 超声小探头引导下经支气管镜肺活检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对比

2.2 21例肺癌患者类型的诊断结果比较

在21 例肺癌患者中,有1 例小细胞肺癌患者,占比为4.76%;有14 例肺腺癌患者,占比为66.67%;有6 例鳞状上皮细胞癌患者,占比为28.57%。在7 例良性病变患者中,有4 例肺结核患者,占比为57.14%;有3 例肺脓肿患者,占比为42.86%,如表2 所示。

表2 患者类型的诊断结果比较(n,%)

3 讨论

肺癌属于发生在人体呼吸系统中的恶性肿瘤性疾病,肺癌的发生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性,以男性多于女性为主要特征。受我国老年化问题日益严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肺癌在我国的发生率的正一年比一年高。目前,治疗肺癌的主要方法为手术治疗,但易发生并发症,同时可能导致患者的肺活量显著降低。肺癌属于一种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型,其特点可表现为病情严重、并发症较多等,具有较高的死亡率。非小细胞肺癌属于肺癌中的一种常见类型,病情发展至晚期时易局部复发。通常情况下,当患者确诊肺癌时病情已经步入晚期,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了严重威胁。目前,肺癌发生早起积极诊断并确诊是提升患者治疗成功率和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重要方式。换言之,肺癌疾病的发病率逐年递增,且临床确诊肺癌疾病时,多为中晚期疾病,患者需要接受放化疗治疗,疾病不能得到根治[4]。需重视肺癌患者早期诊断,延长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肺癌患者的肺外周结节位置会发生病变,通过对肺外周结节位置进行检查,提升肺癌疾病的早期诊断率,并以此制定治疗方案,提升患者治疗效果。病理诊断是临床上诊断肺癌疾病的金标准,病理诊断方法需在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进行,无法未患者进行早期诊断[5]。以往,在肺癌患者早期诊断中,常用的技术有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胸腔镜活检等,但存在一定的弊端,容易出现漏诊情况,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为了提升肺癌患者早期诊断准确率,不断升级诊断检查技术,即超声小探头气管镜检查诊断技术。其既可以作用在中心气道周围的应变位置,也可以引导肺周围型病变活检。通过对肺外周结节病变位置进行检查,从而确定肺癌疾病,提高肺癌疾病的诊断率[6]。因此,本项研究的临床数据经统计分析后,结果显示:经手术病理诊断,30例肺外周结节病变患者均为肺癌患者。经超声小探头引导下经支气管镜肺活检诊断后,经手术病理诊断,30例肺外周结节病变患者均为肺癌患者。经超声小探头引导下经支气管镜肺活检诊断后,21例患者为肺癌患者,检出率为70.00%;7例患者为良性病变患者,检出率为23.33%;2例未能确诊患者,占比为6.67%。在21例肺癌患者中,有1例小细胞肺癌患者,占比为4.76%;有14例肺腺癌患者,占比为66.67%;有6例鳞状上皮细胞癌患者,占比为28.57%。在7例良性病变患者中,有4例肺结核患者,占比为57.14%;有3例肺脓肿患者,占比为42.86%。超声小探头引导下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有70.00%的检出率,但低于手术病理诊断100.00%检出率,肺癌疾病检出率为手术病理>超声组,由此说明超声小探头气管镜诊断技术诊断率比手术病理检出率低,但其优势在于可被广泛地运用在肺癌患者早期诊断中,提升肺癌患者的生存率[7-8]。

综上所述,在肺外周结节病变的检查诊断中,超声小探头气管镜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能够准确诊断不同类型的肺癌,并制定不同类型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实现肺癌患者的早诊断、早治疗目的。

猜你喜欢

支气管镜气管检出率
气管切开术后不同类型气管套管的并发症及处理策略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舒适护理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经支气管镜下药物灌注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导致腔内阻塞的效果观察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管理的研究进展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