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的视觉化——高科技风格在书籍设计中的应用与发展

2021-08-02陆勇

编辑之友 2021年3期
关键词:书籍设计装帧

【摘要】高科技风格的诞生拓宽了艺术设计审美的范畴,成为现代设计的流行趋势之一。文章具体探讨了高科技风格在书籍装帧设计实践中体现的应用特点和审美价值,通过分析高科技风格在目前书籍装帧领域的设计状态,预测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高科技风格 装帧 书籍设计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687(2021)3-084-08

【DOI】 10.13786/j.cnki.cn14-1066/g2.2021.3.013

高科技(high tech)风格原是建筑设计风格的一种,指在建筑形式上突出当代技术与特色,实现科学技术的象征性内容,以夸张的形式达到突出高科技的目的。[1]理论上的高科技风格是从詹·克朗和苏珊·斯莱辛1978年的著作《高科技》中开始产生的。这个术语在设计上特指两个不同层次的内容:一是技术性的风格,强调工业技术的特征(technology);二是高品位(highstyle)。[2]

随着设计审美和消费观念的迅速发展,高科技风格从建筑设计领域向众多的艺术设计细分市场蔓延,精细的技术结构、专业的制作材料、先进的加工技术促成了设计产品的工业化象征,设计师把设计实践中的技术成分做夸张处理,高科技风格便形成了一种独立的设计符号语言。书籍作为传播信息功能的客观载体,其装帧结构形态以及纸张材料、印刷、装订、特殊工艺等各环节的设计考量也经历着高科技设计风格的洗礼。

高科技风格书籍装帧设计将技术性思维作为设计途径,将技术与艺术的互动统一起来,实现对技术的艺术化加工改造,以尽力满足读者多元化的阅读体验需求。国际出版物中采用客观而精确的高科技风格设计手法比较常见,如入选2019年度“世界最美的书”的Nichtsein,入选2019年度“AIGA全球书籍装帧设计50佳”的Made in Fukushima等。与之相比,国内书籍装帧设计对高科技风格设计的应用才刚刚起步,具有代表性的有2018年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由设计师孙晓曦设计的《琳瑯:清代宫廷玻璃器》,以及入选2019年度中国“最美的书”,由设计师尹琳琳设计的《骨科小手术》等。随着全社会越来越强调高水平的阅读文化和高质量的阅读审美,高科技风格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在国内众多的科学技术类期刊、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科普读物、科技实体的宣传手册等以科技内容为主的出版物设计实践过程中,采用高科技风格书籍设计的优秀案例不断涌现,这将会极大丰富高科技风格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中国经验。

一、高科技风格书籍设计内涵分析

1. 情感观:敬畏崇拜与符号消费

社会对物质生产的客观需要,促成了科技的爆发式进步,尤其进入20世纪后半期,人类一系列的科学技术突破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人类既对无所不能的高科技产生崇拜,又对高科技带来的毁灭手段产生恐惧。随着时代发展,高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使人们暂时忘记了对高科技的恐惧,人们梦想深入挖掘、拓展高科技给日常生活带来便利的潜能,高科技风格迅速在设计实践中得到应用,无论是否为高科技产品,都或多或少呈现高科技设计风格。书籍视觉上的暴露结构和密集编排,色彩上的黑、白、灰等中性色调,材料上的金属、塑料等工业资源,都是高科技风格表现出来的设计特征。

高科技风格追求技术与机械的美感,推行一种严谨、冷酷的设计风格,逐渐在社会中演变成一种时尚符号。如设计大师Dieter Rams的作品TG60(见图1),高科技风格将设计的科技感推向前所未有的美学极致。人们选择高科技风格的原因已不是科技带来的功能性作用,而是表达对高科技的崇拜和倾慕。多数情况下,人们对于高科技的印象仅仅是设计师的冷漠,生硬的设计风格,一种高贵、不易亲近的象征性设计符号消费。高科技风格对书籍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物质财富迅速积累的条件下,读者追求的不仅是书籍所承载的信息内容,还包括书籍结构形态以及纸张材料、印刷、装订、特殊工艺在阅读过程中带给读者的技术性象征和时尚符号审美感受。

2. 理念观:图式思维与视觉修辞

图式是一种通往心理表征的算法体系,一种抵达事物形式与特征的建模结构,其功能就是为认知活动提供一种加工依据,使知觉过程变得有章可循。[3]图式本质上体现着错综复杂的思维认知构架,其主要作用是帮助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性质定义、分析归类、造型记录,以及基于经验基础上的认知再加工。在视觉思维体系中,读者对书籍视觉造型的建立、对书籍视觉审美的认知,实质上是读者脑海中图式思维的功效体现。高科技风格书籍设计是利用艺术化的技术这一意象审美图式,利用图形和文字的编排、色彩和质感的组织等手段作用于读者的知觉过程,在先验演绎基础上,实现了阅读过程中感性信息内容与理性设计表征的交融互动,满足了读者多元而挑剔的阅读体验要求。

视觉修辞是一种以语言、图像以及音像综合符号为媒介,以取得最佳的视觉效果为目的的人类传播行为。[4]视觉修辞是一种研究方法和视角,书籍设计是其重要的研究部分,尤其在图像视觉修辞范畴内,设计师能够通过书籍的造型设计和隐喻性表征,激活不同的视觉修辞效果,从而顺利对书籍阅读感受进行设计探索。高科技风格书籍设计利用技术化的艺术这一视觉修辞符号与书籍的结构、材料和工艺等设计因素的交互配合,阐释了一种工业化隐喻,使高科技的表征和建构具有普遍的视觉修辞认同基础和审美领悟模式,体现了设计师对书籍设计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积极探索。

3. 差异观:宏观营造与微观加工

在提及高科技风格设计概念时,读者很容易联想到艺术设计领域内的工业风格。高科技风格和工业风格这两个概念非常接近,具有相似的设计理念和追求,设计表达严谨、冷酷。但二者也体现出细微的区别:首先,概念的起始时间不同,工业风格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就已模糊地显示出来,而高科技风格在20世纪后半期才初露端倪;其次,概念应用领域不尽相同,工业风格主要应用在建筑内装的系统性营造方面,而高科技风格的设计内涵和外延比工业风格更加广泛,触及艺术设计范畴内的多种微观研究方向;再次,两者强调的设计研究着力点不同,工业风格深耕于工业遗产再利用和工业形态再模仿,而高科技风格专注于严谨、冷酷的技术美学审美符号研究和应用,如果说工业风格是宏观的,那高科技风格则是宏观和微观兼具,两者虽有重合,但并不可以互相替代。

二、高科技风格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1. 形态造型符号的借鉴

造型各异的科技产品视觉形态成为高科技风格在书籍装帧设计创意中模拟的对象。《辞海》中关于形和形态的解释如下:形为形象,形体;形状,样子;势;显露,表现;对照;通“型”。形态为形状和神态。[5]从设计的角度来看,形和形态概念是对书籍外部轮廓最基本的外观造型表述,由于读者长期积累的社会实践,对书籍形和形态的审美感知过程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共性符号,高科技风格书籍的形象、造型、形态能够使读者感知书籍内容文本所表达的观念、意义等信息要素。信息论美学的创始人莫尔斯首先提出信息有两种类型:语义性信息和审美性信息。前者是以消息内容的意义为主,后者则是具有审美价值的信息。[6]书籍设计的造型任务主要是负责书籍形态造型的审美信息传播,书籍设计师把对高科技概念的视觉印象转化为严谨、冷酷、缺少亲和力的机械美学的象征性符号,呈现给目标读者们。

Victionary出版社出版了64位来自英国的著名创意设计师的系列作品合集64GB-64 Eminent Creatives from Great Britain(见图2)。书籍的整体外部轮廓造型模仿数码记忆卡进行整体模切设计,书籍封面和封底的图形、文字元素也完全参照真实的SD记忆卡的配置结构来设计印刷,整本书籍呈现给读者一本放大比例的SD记忆卡的视觉模拟。[7]这本书籍的设计实际上是应用了形态造型转换的原理,设计师通过特定设计的造型语言把参照物原始的主客观形态转换为一种设计符号进行设计再应用,使书籍的设计造型具备一定的隐喻价值,进而构成了读者阅读的象征环境。需指出的是,形态造型转换不是肤浅地模仿、借鉴客体的外观造型,书籍设计中要参考书籍信息内容的内涵特征,经过设计师审慎而周到的斟酌,最终产生书籍造型审美的外化。

2. 结构模块元素的嵌入

建筑学里,嵌入指在历史形成的建筑群體环境中的一个地块上嵌入的一个或一组建筑。嵌入概念也可借用和引申到书籍装帧设计领域。从结构学意义上来说,阅读模块实体嵌入书籍的状态可能是多角度、多层次、多维度的,即可能具有复杂交互和融合的读者阅读状态,形成一种独特的信息读取高科技嵌套关系。吕敬人认为:书籍设计是注入时间概念的塑造三维空间的书籍“建筑”,精致的建筑是设计师设定的外观设计和结构设计相互密切配合的结果,书籍设计也是如此。[8]由于书籍结构一般由封面、封底、书脊、书签带、扉页、勒口、环衬、护封、书耳、书槽等多部分组成,以设计师设定的方式建构,那么从结构设计的角度可将书籍结构解释为构成书籍产品的各组件间组合连接的方式。高科技设计风格在书籍结构设计中嵌入有关工业构造、机械零件等视觉元素的创意风格,给受众带来严谨、精确、冷漠的观感,实现设计师设定的创作意图。从书籍设计师的层面来说,应研究嵌入概念如何助力设计师的设计创意思维;从读者的层面来说,应感受嵌入概念如何影响读者对书籍信息内容的阅读认知。

入选2019年度中国“最美的书”的《骨科小手术》由尹琳琳设计(见图3),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这本书籍的图像、文字、版面和色彩的综合设计效果把医学缜密、精确的思维高度视觉化,特别是书脊设计成类似手术后的缝线视觉效果和体现科技感的X光片折页模块嵌入。The paper skin(见图4)是为Leica X2相机制作的限量版概念书,书籍装帧结构中嵌入产品的模拟形象实体,呈现出莱卡相机严谨、精确、冷漠的工业视觉感受。无论从书籍设计师的创意角度,还是读者阅读认知过程来说,高科技风格书籍设计的结构嵌入手法可认为是英国文艺家克莱夫·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理论在具体设计实践中的反映。设计师将书籍的诸多零件以体现科技审美特征的方式,形成元素与元素之间的创意建构组合,激发读者的阅读审美情感。

3. 材料质感语义的设置

德国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在论及材料时认为:“所有的材料,不管是人工的或自然的都有其本身的性格。我们在处理这些材料之前,必须知道其性格。材料及构造方法不一定是最上等的。材料的价值只在于用这些材料能否制造出什么新的东西来。”[9]因此,包括书籍设计在内的广义的艺术设计审美实践与设计对象所具有的客观性材质、肌理和结构密切相关。书籍设计创意的细节设定往往与材料的设计探索、应用实践是交融进行的,巧妙的书籍设计创意不一定非要依靠材料的发明创造,打动读者的往往是设计师对日常生活中触手可及但比较容易被忽视的材料所进行的设计再应用,再普通的材料经过设计师的创意应用实践,也有了独特的质感和有意味的审美。

高科技风格的书籍设计材料研究与视触觉理论相关联。视触觉理论指通过视觉来调动相关的触觉经验,通过视觉来体验触觉感知。铝箔和镭射介质等材料能体现科技感的原因在于读者在触觉体验基础上引发的情感体验与联想,读者通常会在视触觉感受的瞬间对书籍做出审美趋向的初步判断。书籍材料设计过程不仅仅是对材料的自然特征进行选择,还包括对设计作品形成的创意质感变化而实施的整体把握。材料质感作为设计创意表现的载体,成为一种可进行艺术加工再造的文化符号形式。高科技设计风格的书籍利用高科技材料的物理特性,如颜色、质地、形状、空间等元素带给读者的心理感受,把体现科技美学的书籍装帧设计呈现给目标读者。

NASA Graphics Standards Manual(见图5)是美国航天局2017年第三次印刷的关于NASA平面系统标准手册的书籍。书籍外包装采用铝箔材质,整体视觉形象中富含寓意的材质设置和航天局的高科技气质完全匹配。《GDC17平面设计在中国2017》(见图6)是由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编辑,设计师潘焰荣设计的关于GDC(Graphic Design in China)平面设计在中国展览的作品集,此项展览是中国面向全球的大型综合性设计竞赛双年展活动。书籍中镭射介质印制工艺的应用,激发了读者的科学联想和技术体验,营造了书籍的阅读科技氛围,烘托了书籍整体的高科技风格。

4. 图形色彩的简易交互

图形和色彩是书籍设计不可回避的视觉表达元素,设计师可运用特定的技术手段在书籍图形和色彩等视觉元素的基础上,进行简易的交互设计创意表达。所谓高科技风格书籍设计的交互,指设计师创造性地通过一系列技术性手段的应用,将书籍和读者的关系从单向不可逆状态转变为双向彼此联系且相互作用的状态。如设计师利用有机板材的滤色技术,通过读者的特定行为显示或隐藏书籍中的图形或文字。《琳琅:清代宫廷玻璃器》(见图7)是2018年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书籍,由设计师孙晓曦设计。其利用封套材质在使用过程中的互动性,将滤色和印刷结合起来。选择封套的不同色彩面和封面封底图形的重叠状态,把重叠后与封套色彩相似的图形过滤掉,揭示书籍中封面封底图形文字的相关部分。这本书籍通过特定技术的运用和书籍阅读方式的设置,实现高科技风格书籍图形色彩的简易交互阅读设计。高科技风格书籍交互设计的目的是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根据设计师采用的技术手段对阅读感受作出反馈,进而完成与书籍设计作品的交互,引导实现高科技风格书籍设计的意向性、趣味性、多样逻辑性、不确定性等,加深对书籍设计成果使用过程的记忆,进一步深化读者对创造性的阅读思维的理解。

高科技交互的书籍设计改变了传统书籍给人带来的被动、限制的阅读方式,具备了阅读的反馈功能,以便引导读者继续下一步的阅读认知。高科技风格书籍的交互设计其实是最大限度地调动读者的配合度,使读者因众多书籍设计师所采用的高科技风格设计理念、设计方法、设计习惯的不同而产生不一样的阅读感受。

三、国内外高科技风格书籍装帧设计现状比较

1. 造型与意境:高科技风格书籍设计思维之比较

基于中西方不同的哲学价值观表现出来的不同设计审美文化观念,给人们的阅读设计消费提供了自由的选择和丰富的体验。概括来说,西方高科技风格书籍设计审美观受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宗教理论、现代工业的影响,倾向于科学技术逻辑的表现叙述,强调书籍造型轮廓的理性技术规范。国内的高科技风格书籍设计审美观主要受儒家的中和与道家的空灵影响,表现出气韵传神的内在精神享受状态,倾向于与技术相关的抒情写意,强调技术的意境之美。

国际高科技风格书籍装帧设计强调书籍造型轮廓的整体性、秩序性、比例与协调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整体性原则,高科技风格书籍的物化造型要符合美的形式,其自身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形态,能从其他类型书籍装帧设计形式中凸显出完整且独立的形式美;其次是秩序性原则,高科技风格书籍装帧设计只有让书籍装帧的众多设计因素处于特定的秩序之中,才具备独立的审美价值,与秩序性原则相联系的书籍设计审美要素包括比例、对称、均衡、反复等;最后是协调性原则,高科技风格书籍装帧设计的各部分相互配合,高度协调。匈牙利设计师Tamas Marcell在2017年以高科技风格重新设计了伊姆雷克纳经典名著Book about book(见图8),不同的印刷材质肌理隐藏在大面积的黑色主基调中,造型轮廓整体性非常明显。若干数量的可视几何块面比例的大小和倾斜的角度体现了特定的秩序性,封套的模切和凹凸印刷工艺相呼应,几何块面的反复型视觉流程设置得当,构成了具有科技感的协调美。

国内高科技风格书籍装帧设计关注书籍设计装帧结构形态以及印刷介质、特殊制作工艺等各环节的交互配合。从中国传统书籍装帧形式的历史发展来看,从编简、卷轴到龙鳞装、经折装,再到蝴蝶装、包背装、线装,几乎都是从业者对书籍装帧设计结构形态的设计革新。反观西方书籍装帧形式的历史,无论莎草纸书、羊皮书还是手抄本书,书籍装帧结构形态变化不明显。因此,国内高科技风格书籍装帧设计继承了这个传统,对书籍装帧结构形态以及纸张材料、印刷、装订、特殊工艺等各环节的配合做了大量的设计实践。2016年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设计师吴勇设计的图书《介入》(见图9)就是对书籍装帧结构形态变化的设计实践,吴勇分别从建筑设计、书籍设计方面对45组概念进行讨论和叙述。设计师将印刷纸张对折成书籍的页面再进行装订。设计将模切工艺应用到书籍的前半部分,通过超常规的装订方式,将该模切拉伸成斜状圆洞,形成既有空间感又呈阴阳图形的综合形态语言表达,书口也自然形成具指向性的箭头状,巧妙地表达了此书的主题意境。

由此可见,国际高科技风格书籍讲究技术性设计的形与色的表现叙述,国内高科技风格书籍追求技术性设计气韵的抒情写意。

2. 直白與含蓄:高科技风格书籍设计装帧审美之比较

语言最通常的表达方式包括直截了当的正面叙述和拐弯抹角的侧面暗示。这两种表达方式在书籍视觉设计领域转换为直白与含蓄的设计技巧。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书籍设计师通过独特的创意思维和设计技巧,或使错综凌乱的视觉信息变得简洁直白,或让读者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体会到含蓄的曲径通幽。概括来说,直白可让书籍设计作品主题更加简洁与明确,含蓄可让读者产生阅读后的回味与想象。

国际高科技风格书籍装帧设计强调书籍审美的直白性,体现一种客观、理性的文化内涵。西方的文化与文明更注重现代科学的发展,讲究科学的客观性、理性、确定性,相对严谨,表现得比较直接。法国设计师Milan Janic在2017年设计了一本关于珠宝饰品的书籍The Miracle of the Golden Pearl(见图10),书中大部分内容展示了最富盛名的珠宝品牌的系列作品。整本书籍通体采用金属色油墨印刷,以金色调向当代珠宝设计制作所采用的顶尖加工技术致敬。这本书的造型语言简单而直白,没有繁复的图形文字和夸张的立体结构设计穿插,大体量的书籍开本和整体金色油墨的使用,具有足够的分量感和视觉冲击力。

国内高科技风格书籍装帧设计擅长采用含蓄的表现手法,体现一种文化的内敛特征。所谓含蓄,是隐而不露、藏而不显,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作为艺术形式语言,它指在不损害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不减少形象感染力的要求下,体现的一种更简洁、更概括、更令人回味的表达方式,进而产生一种含蓄的意境。[10]2014年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设计师尹琳琳设计的图书《材料图传——关于材料发展史的对话》(见图11),体现了高科技风格书籍设计下传统的含蓄意境文化。书籍封面以简单的抽象几何线条图形进行满版横向重复式排列为主,利用封面中心位置“材料”两个汉字的轮廓边缘与几何线条图形叠加,对几何线条做溢出处理,使“材料”两个汉字隐约可见于横向重复排列的线条里。

总之,一件成功的书籍设计作品,书籍的装帧设计和读者的审美感受构成完整的统一体。直白和含蓄作为设计的表现形式,具有感人的冲击力和丰富的感染力,对书籍设计师的设计实践有特殊作用和积极意义。

四、高科技风格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发展趋势

1. 高科技風格的技术怀旧文化实践

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新旧更迭对人们的怀旧经验起到重要的引导和重构作用,不同时期的科技成果被认为是怀旧的物质性中介。当被时代淘汰的技术形式不断消失时,人们总是想补偿这种记忆性的技术缺失,所以人为“做旧”的审美观念和行为的产生就不难理解了。随着理论和实践的稳步发展,技术怀旧概念已越来越普遍地被纳入书籍视觉设计的情感体验环节。从激光雕刻技术对手工印刻书籍的再现,到RISO小型印刷机器对丝网印刷的模拟,都表明设计师对这种被淘汰技术的再研究、再定义、再应用、再创造,缓解了人们因科技急速变迁而导致缺乏安全感的不适应,通过熟悉的物质性技术中介,为大众提供心理安慰体验。

技术怀旧可理解为对过往技术的追忆和向往,如书籍设计中印刷菲林胶片的颗粒感、金属质感纸张的划痕、浅色塑料薄片的褪色效果等,都是对过往技术效果的重构或再模仿,追求一种时间的倒叙和回放。读者对科技书籍装帧设计中的怀旧手法,往往展现出包容的心态,认为技术怀旧是对现代感的反动。随着技术怀旧在设计审美形式中重新崛起,作为一种美学认知而非技术特征的文化实践,高科技风格书籍装帧设计正在产生新的审美意涵和理论价值。西班牙设计师Pablo Silva在2016年设计了一本关于字体设计的书Tipos potentes(见图12),书中内容主要是关于设计师最喜欢的文字与图形的组合创意文档。整本书籍的封面借鉴了早已淘汰的3.5寸计算机软盘的外形,按照书籍的开本比例放大软盘的外形结构,作为书籍的硬质封面和封底,书籍内页夹置在中间。计算机软盘的形态造型象征书籍是信息内容存储的容器,对信息存储方式的技术怀旧表达,引导读者对过时技术的美好追忆。设计师陈耕在2019年对胡适著作《差不多先生》进行了概念设计,制作了一本胶卷书,把书籍内容印制在怀旧的胶卷形态载体上,满足了读者追忆技术、文化怀旧的需求(见图13)。

2. 高科技风格的参数化设计观念介入

艺术设计范畴内,参数化设计是数字化设计的研究分支,是数字技术的具体表现。参数化设计是一个算法思维过程,设计的表现形式能够实现对参数和规则的表达,设计意图转化为设计结果属于算法关系范畴。传统意义的人为设计是定向、精准、自上而下、有目的的问题求解搜索过程,而参数化设计是试错、任意、自下而上、无目的地搜索所有可能空间的过程。[11]正如设计师舒马赫所描述的那样,有序的复杂性,无缝的流动性,随机、自由、不均衡、多视点和曲线等都是参数化风格的感知属性。[12]参数化设计所展现的设计特征识别性和感知属性,表明其可被看作高科技风格设计的一种发展和进化。

参数化设计作为数字化设计技术,必然也对高科技风格书籍设计产生积极的指导意义。参数化设计在书籍设计中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参数化思维模式在设计中的更新,书籍设计师在做设计综合考量时,代入参数化思维,权衡设计创意的利弊,提炼出书籍设计参数和基本设定规则;二是计算机软件运算后提供的参数模型,设计师通过对书籍设计对象的分析,优化书籍的造型、结构、材料和阅读方式,特别是控制与书籍有关的图形处理,使读者掌握复杂而有序的阅读逻辑关系和规则。

参数化设计丰富了高科技风格在书籍设计领域的应用,参数化风格介入装帧设计也增加了书籍的互动性、观赏性。设计师Soh Jin Ping设计的POETICS OF HARMONY(见图14)非常有趣,书籍利用参数化计算纸张模切工艺,配合恰当的装帧结构,每两张相邻页面都由模切的几何镂空线条连接,且相邻的页面线条连接的位置和方向都因参数化的计算而不同。在书籍打开和折叠的过程中,读者完全摆脱了正常的阅读视觉形式,体现了有序而复杂的参数化设计审美感知。2016年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设计师赵清设计的书籍出版物《书·筑离合》(见图15),也局部采用了参数化的模切。书籍正面黑色部分和背面白色部分都以几何形状为基础做大量的参数化精细模切工艺,体现了书籍的建筑空间感。

3. 高科技风格书籍的互动设计

任何客体间相互联系、影响的关系都可描述成互动。互动设计不仅仅是设计行为动作的交互,还包括设计使用过程中精神思想的沟通。科技因素是书籍阅读互动设计的重要技术基础,阅读互动设计是高科技技术风格书籍设计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书籍互动设计,借助各种不同的设计因素,实现不同学科互相交叉的设计使用,引导并反馈读者的行为和心理。利用技术性资源深度探索阅读互动设计的内涵和外延,是高科技风格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优势。

(1)书籍的技术互动设计善于营造情景互动。早期的高科技风格书籍设计以技术美学为基础,给读者带来精确、高效的设计感受,这种设计风格显然将读者的心理感受放到了次要位置。随着设计审美的不断发展,高科技风格表现方式越来越单一化、模式化,显得冰冷、缺乏人情味,读者越来越需要情感因素来平衡技术因素所带来的非人性化的负面影响。书籍设计的趣味性事实上就是对情感的诉求,高科技风格书籍装帧设计有必要增加设计的互动趣味性,赋予高科技设计风格更多的阅读情景互动。Pershing yacht catalogue(见图16)是为意大利Amd公司Pershing游艇品牌制作的产品宣传书籍。书籍封面设置了一幅看不出具体形态的圆形动态模糊图片,读者通过阅读书籍扉页的文字解释,将书籍附送的镜面圆环放置在封面动态模糊图片的中央,经过精确曲率计算的镜面圆环表面,可显示出形象清晰的可阅读图片,实现图片的阅读功能。这种阅读互动设计成功地给读者营造了一个有趣的科技互动阅读情景。

(2)书籍的技术互动设计善于突破材料束缚。经过现代科学技术鉴定的、超越传统材料性能的新型应用材料,使传统材料性能有显著提升或产生新功能的新技术都是书籍互动设计的创意资源。特别是新材料与新技术使艺术设计造型更加独特,颜色更加艳丽,触感更加丰富。新材料与新技术在高科技风格书籍装帧设计实践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纤维织物、合成橡胶、热敏感应、PVC胶片、激光切割、金属涂层、镭射纸张等新材料与新技术的运用,让读者应接不暇。很多书籍对材料进行复合式使用,特别是一些高端印刷介质,有可能会使用数十种不同的材料。《盲人摸象》(见图17)是设计师吕旻设计的书籍,由“一又二分之一”设计工坊依托“幕间休息”出版项目于2019年出版,作者希望这本书带有强烈的互动性和游戏感,所以书籍页面采用了热敏感应印刷技术,实质就是依靠印刷承载物体表面温度的提升或下降来显示或隐藏印刷内容。读者只需把手压在封面的蓝色热敏印刷介质区域内,介质感受到读者手部的热源,便可使原本蓝色印刷区域内因低温而隐藏的手稿显示出来,实现图像的阅读功能。这种因材料特殊性而产生的阅读互动,满足了书籍设计师的创意诉求,改善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結语

高科技设计风格来源于建筑设计领域,作为一种设计理念和设计流派,它促进了艺术设计各门类的设计形式深层次的发展。作为艺术设计领域的研究方向,高科技风格也为书籍装帧设计实践提供了新思想、新方法、新路径。欲思其利,必虑其害,高科技风格丰富了读者的多元化阅读体验,但也往往被诟病为冷漠而缺乏人情味。因此,书籍设计师在对高科技风格应用的具体设计实践中,应恰当地利用技术视觉上的怀旧和阅读过程的互动等,摆脱高科技风格表征的局限性,丰富高科技风格的审美维度。采用高科技设计风格的书籍出版物越来越多地进入读者的视野,提供给读者除柔性物感设计之外的阅读审美选择,这对丰富中国式现代书籍设计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诸葛阳,方向明. 建筑设计中高科技风格的形成与发展趋势[J].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73-76.

[2] 刘先觉. 现代建筑理论[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137.

[3] 刘涛. 图式论:图像思维与视觉修辞分析[J]. 南京社会科学,2020(2):107-109.

[4] 陈汝东. 论视觉修辞研究[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47-53.

[5] 戴威. 基于形态学的大跨度城市公共建筑形态设计研究[D]. 重庆大学,2010.

[6] 肖畅. 审美符号传播研究[D]. 武汉理工大学,2003.

[7] 陆勇. 创意阅读——艺术设计类书籍装帧设计新趋向[J]. 出版发行研究,2018(4):94-97.

[8] 李嵘. 方圆之内边缘之外——探求书籍中的"连动"概念[J]. 美术大观,2011(6):142-143.

[9] 毛连杰. 彼得·沃克极简主义设计美学思想研究及其实践应用[D]. 扬州大学,2018.

[10] 胡文,王莹. 浅谈意境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运用[J].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2(5):34.

[11] 顾方舟,赵江洪,赵丹华. 参数化设计与参数化风格的感知研究[J]. 装饰,2020(4):16-20.

[12] 徐炯.“参数化主义”的时代成因与基本特征探究[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8(4):21-24.

Visualization of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gh-Tech Style in Book Design

LU Yong(School of Fine Arts,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3, China)

Abstract: The birth of hi-tech style has widened the aesthetic category of art design, and has become one of the fashionable trends of modern design.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ndependent aesthetic value of high-tech style in book design practice, and predicts its development trend by analyzing the design status of high-tech style in the field of book binding.

Keywords: high-tech style; binding; book design

猜你喜欢

书籍设计装帧
中国出版政府奖装帧设计奖获奖作品集(2007—2013共3册)
从信息的展示传播角度论书籍装帧的设计
论书籍装帧设计中视觉质感的体现
浅谈鲁迅先生的书籍装帧设计艺术
现代书籍设计中纺织材料的应用
迷人的书《S.》
书衣亦有灵
基于线性视觉流程的出版装帧应用研究
书籍装帧配色设计研究
中国传统美学下的书籍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