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腺癌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效能

2021-07-30李甜甜石莉程孔辉齐栩

山东医药 2021年18期
关键词:二聚体腺癌血栓

李甜甜,石莉程,孔辉,齐栩

1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南京 210029;

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老年医院呼吸内科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癌症的常见并发症[1]。肺癌是临床最常见的并发VTE肿瘤类型。因肺癌的组织学类型不同,VTE发病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以腺癌并发VTE的发病率最高[2]。目前,已有约60%的肺腺癌驱动基因被确定[3],其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是目前研究最多且最常见的特征性肺腺癌驱动基因。VTE可缩短癌症患者的生存时间,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4]。但关于肺腺癌并发VTE的预测指标相关研究较少。我们回顾性分析了134例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肺腺癌并发VTE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其在其在肺腺癌并发VTE中的预测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住院的134例肺腺癌的患者,纳入标准:①经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肺腺癌;②经相对完善的影像学检查确诊是否发生VTE;③完善EGFR基因检测;④病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其他类型肺癌;②既往有血栓病史;③未行EGFR基因检测者;④病历资料不完整者。134例患者中发生VTE43例、未发生91例。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纳入者或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资料收集及统计学方法 在本院电子病历系统中以出院诊断为“肺腺癌”“肺癌”“非小细胞肺癌”“支气管肺泡癌”进行搜索。选取肺腺癌并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合并疾病、肺癌分期、EGFR突变情况、是否伴发VTE及发生部位等临床资料。

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非正态分布用M(QR)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用数值或百分比表示,用χ2检验进行比较;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EGFR基因突变与肺腺癌患者并发VTE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危险因素对对肺腺癌并发VTE的预测价值。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VTE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37~79(63.49±9.85)岁;体力状况(performance status,PS)评分0~1分者2例、2~4分者41例;吸烟15例,饮酒12例;肺癌分期为Ⅰ~ⅢA者15例、ⅢB~Ⅳ者28例;合并高血压15例、冠心病3例、糖尿病5例、脑血管疾病1例、慢性肺部疾病1例、慢性肾脏疾病2例;行肺癌根治术18例,中心静脉置管22例,化疗21例,放疗4例,靶向药物治疗19例;外周血白细胞(8.80±3.96)×109/L,血红蛋白(118.74±19.65)g/L,血小板(217.05±98.90)×109/L,D-二 聚 体(9.76±10.06)mg/L,白蛋白(33.85±7.30)g/L,CYFRA21-1(8.45±14.13)ng/mL,NSE(22.24±9.12)ng/mL。

非VTE者男45例,女46例,年龄35~85(63.74±9.93)岁;PS评分0~1分者37例、2~4分者54例;吸烟26例,饮酒18例;肺癌分期为Ⅰ~ⅢA者54例、ⅢB~Ⅳ者37例;合并高血压42例、冠心病6例,糖尿病16例、脑血管疾病5例、慢性肺部疾病3例、慢性肾脏疾病3例;行肺癌根治术51例,中心静脉置管51例,化疗51例,放疗8例,靶向药物治疗27例;外周血白细胞(7.10±3.01)×109/L,血红蛋白(122.47±21.01)g/L,血小板(221.95±90.75)×109/L,D-二 聚 体(2.23±3.27)mg/L,白 蛋 白(36.91±5.61)g/L,CYFRA21-1(3.62±4.15)ng/mL,NSE(18.46±9.37)ng/mL。

两者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慢性肺部疾病、中心静脉置管、肺癌根治术、化疗史、放疗史、靶向治疗、血小板、血红蛋白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肺腺癌临床分期、PS评分、白细胞、白蛋白、D-二聚体、CYFRA21-1、NSE水平比较,P均<0.05。

134例患者中存在EGFR基因突变83例,其中并发VTE者28例,未并发VTE者55例,VTE发生率33.7%;无EGFR基因突变者51例,其中并发VTE者15例,未并发VTE者36例,VTE发生率29.7%;二者VT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0.271,P>0.05)。

血清D-二聚体水平、PS评分是肺腺癌伴发VTE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1.198、5.586;95%CI分别为1.055~1.362、1.109~28.175;P均<0.05)。

EGFR基因突变与肺腺癌并发VTE没有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045,P=0.606>0.05)。

血清D-二聚体水平截断值取4.795 mg/L时,血清D-二聚体水平预测肺腺癌并发VTE的敏感度62.8%、特异度87.9%,曲线下面积为0.832。血清D-二聚体水平预测肺腺癌并发VTE的R OC曲线见图1。

图1 血清D-二聚体水平预测肺腺癌并发VTE的ROC

3 讨论

静脉血栓栓塞症是肺癌的一种常见并发症,肺癌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5]。多项研究[6-8]提示静脉血栓栓塞症与肺癌的预后密切相关。与其他类型肺癌相比,肺腺癌发生VTE的风险较高,且合并VTE的患者预后更差,病死率更高,而规范的预防性抗凝可降低VTE的发生率[2,4]。因此,认识肺腺癌并发VTE的危险因素,做到早预防、早诊断及早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中并发VTE患者的年龄(63.49±9.85)岁,非VTE患者的年龄(63.74±9.93)岁,年龄在肺腺癌患者并发VTE的风险方面并无显著影响。然而,既往多项研究[9-10]表明,年龄是肺癌患者并发VTE的危险因素之一,年龄越大,并发VTE的风险越高,这可能与研究样本量的大小有关。本研究表明,性别在肺腺癌患者并发VTE的风险方面也无显著影响,与相关研究结果相符[11]。但值得关注的是,不同性别的肺癌患者,其病理类型往往不同,女性患者多罹患腺癌[12-13],而与其他类型肺癌相比,肺腺癌发生VTE的风险较高[2],因此女性肺腺癌患者更应评估并发VTE的风险。本研究单因素分析发现肺腺癌临床分期、PS评分、白细胞、白蛋白、D-二聚体、CYFRA21-1、NSE与肺腺癌伴发VTE相关。

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D-二聚体及PS评分是肺腺癌伴发VTE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他研究发现肺腺癌伴发VTE的危险因素还包括:年龄、化疗、放疗、合并慢性肺部疾病等[11,14-16]。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我们发现,病理分期较高(ⅢB~Ⅳ期)、白细胞升高、白蛋白降低的肺腺癌患者更容易并发VTE,但进一步的回归分析显示并无统计学差异,考虑可能是晚期患者多病情较重,营养状态差,卧床时间增加,合并感染的机会增多,更易出现高凝状态,所以应给予足够关注,并且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

PS评分即体力状况评分,是用来评价肿瘤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体力状况评分越高往往提示患者一般情况差,常处于恶性肿瘤晚期,免疫力低,抵抗力差,需长期卧床,容易出现血栓。本研究结果也显示两组间P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PS评分是肺腺癌合并VTE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临床中需对病人的体力状况进行动态评估。血清肿瘤标志物是指特征性存在于恶性肿瘤细胞,或由恶性肿瘤细胞异常产生的物质,或是宿主对肿瘤的刺激反应而产生的物质,这类物质存在于肿瘤细胞和组织中,也可进入血液和其他体液[17]。本研究发现VTE组患者血清的CYFRA21-1、NSE水平明显高于非VTE组,然而回归分析并未提示上述肿瘤标志物升高是肺腺癌患者并发VTE的独立危险因素。

至今尚未有关于CYFRA21-1、NSE等肿瘤标志物与血栓形成关系的研究报道,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是否可以作为肺腺癌患者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D-二聚体是可溶性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健康人血液中有低水平的D-二聚体,而血栓形成相关疾病中D-二聚体水平会升高。本研究中VTE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非VTE组,这与既往文献报道结果相一致[1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二聚体升高是肺腺癌患者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当肺腺癌患者D-二聚体升高时,应注意警惕VTE的发生,因此,临床中应重视肺腺癌患者的D-二聚体的动态监测,以便及早发现VTE的高危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有助于降低VTE发生风险,但因其升高也可见于其他非血栓疾病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恶性肿瘤、感染及肾脏疾病等,因此如患者同时存在以上情况时,应结合其临床表现以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加以鉴别,避免过度诊疗。国内外指南均指出,血清D-二聚体在诊断肺栓塞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排除诊断上,并根据年龄校正临界值,可明显提高特异度。本研究肺腺癌合并VTE患者D-二聚体的预测价值,当以4.795 mg/L为临界值时,血清D-二聚体诊断VTE的敏感度62.8%,特异度87.9%。

随着精准医疗的迅速发展,驱动基因检测已经成为临床诊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研究显示肺腺癌患者发生VTE的风险与EGFR突变状态有关,EGFR扩增或突变可诱导肿瘤细胞过度表达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从而增加肿瘤的凝血活性和VTE的发生率[18]。有研究发现EGFR基因突变是肺腺癌术后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11]。然而Davidsson等[19]研究显示,携带EGFR突变的肺腺癌患者发生VTE的风险较低。本研究中VTE和非VTE组EFGR突变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EGFR基因突变状态与肺腺癌伴发VTE不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045,P=0.606),与既往有关报道[20]相符。关于肺腺癌EGFR驱动基因与发生VTE的风险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众说纷纭,这可能与样本量以及忽略了一些无症状的VTE事件等有关。目前,关于肺腺癌EGFR基因突变与VTE关系的研究结果不一致,仍缺乏相关数据证明两者之间的确切关系,所以需要大量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探索,明确肺腺癌EGFR基因突变与VTE之间的联系,评估EGFR突变状态是否可以用来预测肺腺癌患者发生VTE的风险,从而为临床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D-二聚体升高、PS评分高是肺腺癌患者并发VTE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医生应加强对上述影响因素的动态评估,及时发现并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从而减少VTE的发生率以及改善肺腺癌并发VTE患者的预后。本研究为单中心的回顾性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来需要多中心、大样本量的前瞻性研究,筛选出肺腺癌患者并发VTE的风险相关特异性较高的变量,建立更加有效的预测模型并进行前瞻性验证,对改善肺腺癌患者生存质量及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二聚体腺癌血栓
云南地区多结节肺腺癌EGFR突变及其临床意义
十二指肠腺癌88例临床特征及相关预后因素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降钙素原、D-二聚体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
VIDAS 30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相关性研究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