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观察

2021-07-29黄映嫦张美胡姚柳贤黄淑如

现代医院 2021年5期
关键词:科室研究组满意度

黄映嫦 张美胡 姚柳贤 黄淑如

临床实习作为学校与医院学习两者中的一个衔接环节,能够促使护生将学到的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护生未来的职业素质和临床工作能力[1]。随着护理教育事业的革新,传统的临床带教模式已无法适应优秀护理类人才的培养。鉴于护生临床实习轮转的科室较多,各科室所涉及的理论知识与专科技能也有所不同,仅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通常导致实习护生的学习效率低下、主动性差及效果不佳等情况[2-3]。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护理工作模式的变化,目前医疗纠纷发生率逐年上涨,现代护理对于护理人员、护生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4]。目标管理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带教老师发挥引导作用,紧紧围绕学习目标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方式,近年该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教学中被广泛应用[5],该模式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分阶段细化,避免了传统带教的盲目性。本研究将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教学模式应用于消化内科护理带教中,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4月—2020年9月在本院消化内科实习的护生80名。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女37例,男3例;年龄18~22岁,平均(20.36±1.44)岁。研究组女35例,男5例;年龄18~22岁,平均(20.01±1.62)岁。两组上述资料具有均衡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带教老师的选择

选择消化内科护师及以上者担任带教老师,学历大专以上,且均已掌握目标管理理论教学模式的相关培训。

1.2.2 目标管理的实施

入组护生均接受4周实习。对照组行传统教学,带教老师依据教学大纲要求完成教学,指导护生跟班实习,每周组织1次小讲课和操作观摩。

研究组行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教学模式。①制定目标,据护生个体情况及科室往年护生实习缺陷,结合消化内科特点,制定护生在科室实习期间的带教目标,包括计划教学、护生临床操作、思维与沟通能力以及培养护生的实践能力3大板块,合理划分护生实习时间,明确每个阶段重点带教内容。②实施目标,见表1。③评价目标,实习结束后护生需汇报自己的学习心得,并上交1篇出科小结,科室内依据护生目标完成情况、考评成绩、护生对带教老师的评价结果,对带教老师进行反馈,实施整改。

表1 消化内科护生实习期间学习目标与计划表

1.3 观察指标

①于出科前采用科室自制的试卷对护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抢救能力及护理文件书写4个维度,各维度评分0~100分,分值越高,实习效果越好。该表Cronbach’s α系数0.840。②采用自制问卷评价护生对自身实习情况的满意度,包括工作态度、业务能力、人际关系、执行力、沟通能力及应变能力6个维度共21个条目,依据满意、较满意、不满意分别计10、5、0分,分值越高,满意度越高。该表Cronbach’s α系数0.790。③采用贺采英修订的中文版护生实习满意度问卷[6]测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情况,包含课堂教学、临床教学、实习计划、支持与资源4个维度39个条目,采用Likert 5计分法,得分越高,满意度越高。④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护生实习前、后的自我效能感进行评价,GSES共由10个条目组成,各条目评分1~4分,得分越高,自我效能感越高[7];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NBS)对护生入科、出科的职业倦怠情况进行评价,得分越高则职业倦怠水平越高[8]。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出科考核成绩

研究组在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抢救能力及护理文件书写等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出科考核成绩评分比较 分)

2.2 自我满意度

研究组对自身实习满意度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生对自身实习满意度得分比较 分)

2.3 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

研究组对带教老师在课堂教学、临床教学、实习计划、支持与资源等指标的满意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评分比较 分)

2.4 护生GSES、NBS评分

入科时,两组的GSES、NB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出科时,研究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NB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护生GSES、NBS评分对比 分)

3 结论

临床实习是医学类学生从理论向临床过渡的重要时期,临床带教质量对学生日后的职业生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国临床传统带教模式中,带教老师多以灌输式教学模式为主,导致学生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制约了其思维的发展,故而教学质量欠佳[9]。程若莺等[10]认为,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带教任务模糊、护生对护理实习的认识不足及部分带教老师教育水平欠缺等,均会致使护生实习的效果差强人意。另外,护生在各个科室学习的时间较为短暂,限制了带教老师开展全面而系统的教学活动[11],故而临床护生的带教需要制定目标与计划。消化内科的临床疾病类型较多,并且不同疾病临床表现大不相同,因此该科室内护理需求和难度均较其他科室略大,要求科室的护理人员及护生需学习、掌握消化内科护理方式,具备随机应变的问题解决能力。

目标管理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育理念的禁锢,突破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教师观点及书本知识教学的模式,通过将教学过程分解成紧密衔接的各个目标,不仅对护生进行理论与知识的双重培训,还对其进行思维与沟通能力以及法律意识的培训与强化,旨在从思想、行动两方面强化实习的效果[12-13]。目标管理教学模式对护生的实习时间进行合理划分,初始阶段以熟悉环境与夯实理论基础为目标,中期主张护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培养临床操作、思维与沟通能力,实习后期开展情景模拟演练比赛,以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使其能够在为期4周的实习时间内充分了解并掌握消化内科的基本知识与操作,从而有效应用于临床护理操作实践中[14]。本研究发现,研究组护生在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抢救能力及护理文件书写等方面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目标管理模式教学法较传统授课法,能够显著提高护生的理论、实践操作水平。有学者指出[15],若无明确的学习目标,当科室无法采取一对一带教时,护生的满意度会降低,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研究组护生对工作态度、业务能力、人际关系、执行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的自我满意度评分和对带教老师在课堂教学、临床教学、实习计划、支持与资源等指标的满意度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此种教学模式的应用,可提高带教老师与护生的双方满意度。在目标管理模式中融合教学方法,一方面能够明确教学目标,敦促带教老师不断进行自我学习和深造,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与能力;另一方面,该教学模式的实施,充分调动了护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对于临床实习有了较为明确的目标与规划,能够熟知教学目标及临床实习的要点,避免实习过程中的盲目性与随意性。许瑞雪等[16]认为,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越高,其职业倦怠则越轻。出科时,研究组护生的GS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其NB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实习过程中目标管理模式的应用,使得护生在较为繁杂的临床实习中能够抓重点,提高学习效率,使其自我效能感得到飞跃,对护理职业、护理工作有一个较为清楚的认识,并降低职业倦怠的情况。另外,本研究应用“教”、“学”双评的制度,除了带教老师需对护生在科室内的表现进行评价外,同时在护生出科时发放护理带教质量评价意见表,旨在发现科室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并行整改,以提高临床带教质量。

综上所述,目标管理理论的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提升护生的临床综合能力,提高其对自身实习效果、科室教学满意度及自我效能感,降低职业倦怠。

猜你喜欢

科室研究组满意度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爱紧张的猫大夫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