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心理健康状况和职业认同感分析

2021-07-29刘晓鹏叶志雄黄晓瑜胡宝欣李燕如

现代医院 2021年5期
关键词:住院医师维度肺炎

刘晓鹏 叶 星 叶志雄 黄晓瑜 胡宝欣 李燕如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自2019年12月以来,在世界多个国家陆续爆发和蔓延,成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3]。目前已纳入国家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由于疾病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医务人员面对突发公共危机时在身体和心理上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以下简称学员)作为医疗储备人才,具有医生和学生的双重角色,虽然具有基本的医学常识,但缺乏充足的临床经验和防疫经历。他们在临床一线与患者近距离接触,承担诊治任务,面临被感染的高风险,在面对各种疫情相关信息的爆炸式传播时其心理应激状况、焦虑水平和心理需求如何亟待了解和掌握。本研究通过横断面调查,对广东省某三级综合医院学员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心理状况和职业认同感开展研究,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激状态下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员的心理危机干预和社会支持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取方便抽样法对广东省某三级医院119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开展问卷调查,包括:社会学员、单位学员、并轨培养的专业型硕士等。

1.2 调查工具

1.2.1 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自制一般资料与人口学特征调查问卷,包括性别、年龄、婚育状况、月收入、学历、是否有急诊或ICU轮科经历、目前轮科科室、有无亲朋好友被感染等。

1.2.2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员心理状况调查问卷 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并征求专家意见修改完善。分为情绪、躯体、行为三个维度共22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10级评分,均为负向积分,得分越低说明调查对象更倾向于积极的应对方式,越高说明问题越严重。

1.2.3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员职业认同问卷 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并征求专家意见修改完善。分9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10级评分,均为正向计分,得分越高说明职业认同感越高。

1.3 调查方法

研究者2020年3月5日以问卷星方式进行调查,确定保密和知情同意。119名学员参与了此次调查,共回收问卷119份,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构成比表示,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情况

本次参与调查的119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平均(26.050±2.783)岁。具体见表1。

2.2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员心理状态反应得分

结果显示,疫情期间学员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具体见表2。疫情期间学员过于关注与疫情相关信息,但学员心理接受心理疏导的迫切性较低。

心理维度得分中,行为维度得分最高2.181±0.640分,其余依次为情绪维度2.045±0.284分,躯体维度1.867±0.369分。具体见表2。

表2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员心理健康状况 (分,n=119)

2.3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员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分析

将情绪、躯体、行为三个维度与性别、年龄、教育状况、是否轮转急诊或ICU、教育状况、关注疫情时间、疫情负面信息占比进行相关性分析,显示性别与学员在疫情期间的情绪反应有相关性,负面信息占比与情绪、躯体、行为三个维度的反应之间有相关性(P<0.05)。具体见表3。

表3 学员心理健康状况相关性分析

2.4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员的职业感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员的职业认同感普遍较高,平均为7.826±0.331分。其中,最高为学员认为工作是有意义的(8.723±1.702)分,最低为学员认为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重要性(6.420±2.704)分。具体见表4。

表4 学员职业感水平 (分,n=119)

3 讨论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是我国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目标是为各级医疗机构培养具备岗位胜任力的临床医师[4-5]。心理问题是在内外部环境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一种顺应环境的紧张状态和身心健康问题[6]。此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在医务人员中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冲击[7-8]。此次调查对象为正在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了解他们在疫情期间的心理和职业认可,对后续指导医学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3.1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学员的心理状态分析

医院不管是定点医院还是普通病房的医护人员,在疫情期间,其心理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应[9-10]。调查结果显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线学员和其他医护人员一样,也具有焦躁不安、担心、紧张、焦虑等情绪状态,和申威等[11]的研究一致。此次调查发现,学员平均年龄为(26.050±2.783)岁,整体文化素质较高,对疫情的认知程度较高,自我调控能力较好。但由于疫情信息的过载、信息渠道的多样化,导致学员过于关注疫情信息(9.303±1.613)分,信息辨识难度增加,负面信息占比较高,不同程度导致了学员不良心理反应的产生,这在行为维度中反映比较突出,例如学员会反复查看与疫情相关的各种信息、反复测量体温、洗手消毒等行为。针对上述问题,建议加大网站的正面信息宣传力度,引导他们关注权威媒体和信息平台,提升学员网络信息筛选鉴别能力,获得防御办法的正确信息,从而安定情绪,避免恐慌、抑郁等不良情绪的产生[12-13]。

3.2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员心理影响因素分析

3.2.1 性别因素 在本次调查中,女性学员占55.46%。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学员在情绪维度和躯体维度方面的得分高于男性学员。他们更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表现和精力无法集中、头疼疲劳等躯体症状。这与性别差异有关系,女性受情感体验的影响[14]、特殊身体生理情况的影响,在面对疫情时容易出现负面情绪等倾向。

3.2.2 负面信息 研究结果显示,新冠疫情期间学员关注的媒介信息中负面信息占比与情绪、躯体、行为反映之间呈正相关。建议,努力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心理应激水平,给予鼓励与人文关怀,各界新闻媒体应加大正面信息的宣传力度;加强培训与考核保障制度,提供应激救援相关技能。

3.3 新冠疫情期间学员的职业认同感

虽然此次疫情爆发情况下,为学员安全考虑,全部调查对象均未在感染科、发热门诊等部门,但在急诊科、门诊部门、住院科室等参与了抗击疫情工作。此次研究显示,新冠疫情期间学员的职业认同感较高,认为工作有意义、重要,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充满了成就感。新冠疫情的爆发激发了学员的职业自豪,在疫情期间的职业担当和个人能力的发挥,以及社会对医务人员的高度关注使得学员更加认可本质工作。疫情期间因部分科室医务人员被抽调到武汉一线抗疫而出现医务人员不足的情况,规培学员均能服从大局和医院的抗疫工作安排且没有任何怨言。但同时,由于学员个人在团队中的角色是作为初级医师,对在团队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对个人在团队中的定位认知较低。下一步建议加大对学员的职业认知教育,培养作为医生的价值性质和内在认同。

综上所述,职业认可和心理健康是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5-16]。规培学员作为临床医师的重要储备人才,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关注群体心理健康和职业认同,缓解负面情绪,并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努力提高学员在防疫期间的工作积极性,提高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对稳定医疗储备人才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住院医师维度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六个关系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美国住院医师招收匹配计划简介与借鉴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问答》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