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马克思的需要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2021-07-28赵秉峰张旭辛莹莹

理论观察 2021年1期
关键词:现实意义马克思

赵秉峰 张旭 辛莹莹

关键词:马克思;需要;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B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1 — 0049 — 03

马克思的需要理论是目前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仅就马克思需要理论形成的思想渊源、主要内容和现实意义三个方面作进一步探讨。

一、马克思需要理论形成的思想渊源

马克思的需要理论是在扬弃西方古代、近代哲学中需要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中,古希腊哲学、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中人的需要思想对马克思的需要理论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古希腊哲学中的需要思想

古希腊时期较早并较为明确涉及人的需要问题的是德谟克利特。他将需要划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两个层面,强调物质需要只是短暂的,坏处居多,只能满足人一时的快乐,而精神需要才是神圣的,善的,长久的,是人们真正应该追寻的需要。柏拉图对人的需要作了进一步的论述,第一次提出人的“欲望”的含义。他认为人的灵魂由欲望、意志、理性三部分组成,并阐释了三者的联系。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将人的灵魂分为理性的成分和非理性的成分,并把欲望划分到非理性成分,是要被抵制和克制的对象。真正正确认识欲望并明确提出需要概念的哲学家是伊壁鸠鲁。他论证了人的欲望的丰富多样性,并认为欲望的不同对人产生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他认为人有许多欲望,有些是必须且自然的,有些是不必须但自然的,有些是既不必须也不自然的。他还第一次提出了“需要”概念,但没有进一步阐述。他将感觉同需要联系起来,并认为人的缺失感是产生人的需要的主观前提,人的需要是人的缺失感追求的目标。

(二)十八世纪法国哲学中的需要思想

这一时期相关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爱尔维修和霍尔巴赫。爱尔维修将需要仅视为一种人的肉体对他物的感知,并将人的身体需要视为人的各种活动,包括精神性活动、社会性活动,但他将人的需要等同于动物的本能需要。与爱尔维修同处一个时代的霍尔巴赫对其思想进行了进一步论述。他认识到了人的需要的多样复杂性,并将人的需要与动物的需要区分开来。他认为人的想象力及人的意识对人的需要产生能动的主导作用。他在这里指出了人类在不断进化发展的过程中从生命的结束到再生,一种社会形态的灭亡到另一种新的社会形态的产生,其实是因为人实现了以往的需要,进而有了现在甚至未来的需要,通过这种方式使得人自己和人类社会得以进步与发展。霍尔巴赫对需要问题的探讨达到了更高水准的认知,但他过于夸大人的意识的主动性,将人的想象力视为人的需要的源泉,并将人自身和社会的发展仅仅归结为人不间断的需要的满足。

(三)德国古典哲学中的需要思想

黑格尔将需要问题置于辩证法的角度去考察,使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一定的高度。首先,黑格尔将人的需要的实质视为一种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影响的对立统一的关系。主体需要不断规定客体存在的价值,客体价值服从于主体需要,从而实现人的需要的满足。当这种关系不能维持平衡时,就会陷入一种矛盾状态。其次,黑格尔还论证了人的需要与动物的需要满足方式的不同。动物是凭借本能,自然无意识的从外在自然界中直接获取单一的生存所需,其唯一目的是生存,而人则是通过生产实践(劳动)和发明工具,利用和改造自然来满足自身的多种需要。最后,黑格尔还在他的市民社会理论中,将个人需要与他人需要联系起来,进而上升到市民社会。他认为个人通过自身劳动使得自身需要得到满足,与此同时他人也通过自身劳动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在彼此的劳动之中无形地使得个人与他人双方彼此互相满足。这就构成了一个需要体系,这个需要体系就是市民社会。而费尔巴哈则从人的本质的角度来阐释人的需要问题,但是他将人的本质归结为简单的生理意义上的东西,人的需要也变成了自然生理需要。他只注意到了人的自然属性,却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因而是不全面的。

尽管西方先哲们的需要思想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他们都总是无意识地将人的目的、意志、欲望等视为需要的动因,无疑具有片面性,而马克思正是在对他们的需要思想扬弃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科学的需要理论。

二、马克思需要理论的主要内容

在马克思的经典文獻中,马克思并没有专门论述需要的章节,他的需要理论在总体上往往是以零散的论述形式与他的其它重要理论内容交织在一起的,但我们通过对其经典文本的梳理,发现它仍具有丰富的理论内容。本文侧重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其主要内容。

(一)需要的本质

通过对马克思相关经典文献的梳理,可以大致将马克思关于需要的本质的理解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是劳动的满足,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物化和表现形式。马克思指出:“我的劳动满足了人的需要,从而物化了人的本质,又创造了与另一个人的本质的需要相符合的物品。”〔1〕这就是说,人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首先满足人的最基本的需要,而最基本的需要的满足是通过劳动实现的。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而且创造了各种各样的物品来满足人的各种需要,是满足人的需求的主要手段。其次,需要是人的本性的表现形式。马克思明确指出:“人类的需要就是其本性。”〔2〕人的本性是人的本质的最集中的体现,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性是指人的类特性,是人与自然和社会相互联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最本质的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是人的本性的本质属性和集中表现,而人的需要恰恰就是这三种本质属性的内在需要的表现形式。最后,需要是人对客体依赖关系的自觉反映。马克思这样描述“需要”,他说:“需要是人对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生活条件依赖关系的自觉反映。”〔3〕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对需要的理解并没有排斥人的物质需要,并深刻揭示了物质需要是人最客观最基本的需要,精神需要同样也是人不可或缺的感性的高层次的需要,人对二者是一种依附关系的主动的自觉的反映。这里,马克思从认识论的角度把需要看成是人对客体的一种自觉的反映,从而进一步揭示了需要的本质。

(二)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

马克思曾说过:“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它一切动物。”〔4〕马克思的这句话包含了三层意思:

第一,人的需要是无限的。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要生存,首先要满足维持人类生存的“迫切的需要”、“物质需要”,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这是人类的最基本需求。社会生产力是不断向前发展的,生产工具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改进,人们的生产劳动能力也是不断提高的,从而使人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提高。旧的需要满足了,人们自然会产生新的需要欲望,人在劳动的过程中需要创造出更多的满足自身需要的产品。人不仅具有基本的物质需要,而且还有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奢侈需要的欲望。欲望的无限性决定了人的需要的无限性。

第二,人的需要是广泛的、多样的。虽然马克思对需要的广泛性、多样性没有作过专门的论述,但他在不同时期、不同的文章中提出了一系列需要范畴。早在《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一文中,马克思提出了“生活的需要”的概念,为贫民阶级拥有基本生存权而斗争;在《论犹太人问题》和《〈黒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两篇文章,马克思提出了“实际需要”、“物质需要”、“解放需要”等概念,探索人类的生存问题和解放问题;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许多需求概念,如自然需要、社会需要、感性需要、工人需要、劳动需要、最迫切的需要等,深刻揭露了资本家剥夺工人应有的基本生存需要的本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提出了“第一个需要”、“新的需要”、“一切需要”等概念,进一步丰富了他的需要观;在《资本论》巨著中,马克思又提出了“必要的需要”、“个人的需要”、“奢侈需要”、“需要体系”、“需要的系统”等概念。马克思提出的这些需要概念,有力证明了马克思在广泛的领域里对人的需要多样性的涉猎。

第三,人的需要与其它一切动物的需要是有区别的。马克思认为,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自然具有与其它动物共同的自然需要。但动物的需要仅仅是为了维持其生存的被动的本能需要,而且动物的活动范围局限在自然界;人的需要是一种主动的、自觉的需要,其活动范围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动物的需要是有限的,仅仅需要能满足其生存而已,人的需要的无限的,而且这种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提升;动物的需求是单一的,人的需要丰富多样的,不仅有物质需要,而且有精神需要、奢侈需要、发展需要。

(三)需要的满足和目标

由于人的需要的无限性和多样性,这就需要能满足人的需要的途径和目标,马克思对此进行了探讨。归纳起来,集中表现在:一是实践活动。为了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人就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和社会,进行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因为你是具有意识的,你的需要只有通过你的活动来满足……”〔5〕二是发展生产。在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中,马克思特别强调生产实践的重要作用,生产决定需要,同时需要也决定生产,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因为只有生产,人类才能生存,才能从事其它的各种活动,马克思把它称为“第一个历史活动”。三是大力发展生产力。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因和最终决定力量,是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一种强大力量,也是满足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一种能力。实践证明,社会的进步,人们各种需要的满足,归根到底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四是调整生产关系。马克思特别强调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对生产的重要作用,要求通过正确处理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的相互关系来促进生产的发展,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认为,满足人的需要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三、马克思需要理论的现实意义

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马克思的需要理论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严格控制人的过分需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国著名环境史学家卡洛琳·麦茜特从环境史的角度探讨历史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列举了由于人类过分的需要欲望,对“地球作为养育者母亲”〔6〕的不合理开发,从而导致了环境危机的种种事实,提出必须用人类理性控制人类过分的欲望,对开采地球实行规范性约束,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有机社会”。同时,马克思强调生存需要对人类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反对资本家的奢侈需求。他们的思想对我们合理控制人的需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深刻启示。应当承认,经过几十年的生态文明建设和治理,我国的生态环境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白色污染、农药化肥污染等污染在一些地区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因此,我们绝不能放松警惕,坚决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家。

其次,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树立科學的精神需要观。马克思所说的精神需要主要是指“对科学的向往、对知识的渴望、他们的道德力量和他们对自己发展的不倦的要求。”〔7〕他为我们规定了精神需要的主要内容,即知识技能方面和道德方面,与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基本一致。几十年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显著,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在知识技能方面,“知识无用论”的思想有所抬头,“应试教育”在一些地方的中小学教育中仍然存在着,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不努力、厌学等;在思想道德方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仍然存在,奢靡现象、腐败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社会公德出现滑坡,一些人出现“精神空虚”状况等。对于这些现象,我们应该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精神需要观。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4.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164.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3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28.

〔6〕〔美〕卡洛琳·麦茜特.自然之死——妇女、生态与科学革命〔M〕.吴国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24.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7.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现实意义马克思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儒学视阈下刍议箪食瓢饮的颜回之乐与现实意义
最有思想的句子
马克思妙计催书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中国梦”在民族地区医德教育中的现实意义初探
心灵的旅程
论“教之道, 贵以专”的现实意义
别开生面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