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德育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21-07-27陈慧贤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1年3期
关键词:渗透策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

陈慧贤

摘 要:现代教育体制不断变革与发展,任何学科的教学目的都应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前提,而不仅是进行知识的传授。小学时期是形成正确人生观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小学生的思想和世界观尚未成形,因此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智能化电子产品在小学生群体中的快速普及,导致部分小学生形成了享乐主义的价值观,文章主要围绕德育教育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德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策略

小学生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及时在小学阶段对小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准确地融入小学生的生活学习中,促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随着客观世界多元化发展,小学生更倾向于多姿多彩的表现形式,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积极转变教学模式。文章主要从德育教育融入核心价值观的意义、策略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德育教育融入小学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实现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建设

社会主义价值观念需要渗透到小学的每一门学科中,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团体竞赛活动是小学阶段常见的教学形式,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理智看待比赛的胜负。通过教学活动,体育教师将团结友爱的精神品质传达给小学生,让他们在实际的合作中能够更好地形成集体主义思想,更加明确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尤其在注重团队合作的时代背景下,对于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更加需要从小培养其团结友爱的精神,为创造和谐社会贡献自身力量。

(二)明确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培养遵纪守法的公民,必须从娃娃抓起。对小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着重引导学生的守纪律意识。尤其在体育竞赛上更加需要秉承敬畏规则的理念,以此在日常生活中加强遵纪守法的意识,进而做出更加有益于社会发展的贡献。

二、小学德育教育融入核心价值观的策略

(一)教师需要发挥道德模范作用

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实施者和践行者,其一举一动都是学生的表率。教师的思想深度和对待问题的态度也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坚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素养,做到爱岗敬业。比如,教师在上课时需要严格地把控时间,如果在上课时出现上课不及时,下课总拖堂等现象,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形成薄弱的时间观念。首先,教师需要对自身的行为做出严格规范,使得核心价值观得以在实际生活实践中体现。其次,教师应立足本职,锐意进取,力求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优异的教学成绩,做学生思想和学习上的引路人,呵护学生健康成长,用自己的行动为学生树立榜样。

(二)利用先进英模的事迹进行教育

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不仅仅是小家大家的对比或者结合,而是对这一概念的进一步升华。利用先进英模事迹对学生进行教育,不仅可以加深他们对爱国主义更深的理解和领悟,还可以营造浓厚的家国氛围。“我和我的祖国”主题班会上,教师结合历史人物进行讲授,尤其是对吉鸿昌、杨靖宇等英雄人物进行重点讲授,通过音像资料,结合情境教育使小学生加深对爱国的切身感受,逐步形成民族认同感与归属感,形成家国情怀。再者,利用每年清明节扫墓这个契机,通过参观烈士陵园等方式缅怀革命先烈,也可以培养小学生的爱国精神及家国情怀。

(三)主題活动,用环境熏陶

主题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重要渠道,教师通过丰富多彩的图片、视频以及游戏向学生传达良好的价值观念。例如,可以带领学生参与重阳节的敬老活动,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孝亲观念,进而在浓厚的氛围中提升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感知程度。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家务劳动中,让其在劳动中感知父母的辛苦,进而培养学生感恩、勤劳的品质,对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起到很好的作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人为本,灵活运用心理学教学技能,充分洞悉学生的心理特征,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学生内心的实际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定期召开主题班会,通过朗诵、演讲、讲故事、文娱表演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形成良好班风和学风,营造良好环境,陶冶道德情操。

(四)以情动人,体现人文关怀

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是提升价值观念渲染的重要基础。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可以结合情境教学来营造教学氛围。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自身的宽容与爱心融入小学教育中,将“友善、文明、和谐”的价值观念通过日常教育的方式,使小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不断健全自身人格。除此之外,语文教学还可以体现人文关怀,教师可以通过教材知识的传达,借机融入价值观念,以此提升学生的接受水平。例如在教授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时,可以将史铁生的事迹告诉学生,进而引发学生对文章中“我”反常行为的情感共鸣,进而进一步引导学生面对社会上的残疾人群以及弱势群体更加需要怀有一颗爱心,对他们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关爱,少一些苛责,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平等待人,关心他人。语文课程实际上也是一种无形的精神资源,因而教师更加需要基于有意义的教材选择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引导教育,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在感知文章情感的同时不断健全自身人格。

总而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尺,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结合课程以及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模式的转换变革,这样可以将抽象的概念更加形象具体化,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于小学高年级德育教学而言,社会主义价值观念能够更好地传达正确的价值观,这样不仅可以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提供参考和帮助,还能帮助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胡占东.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职教育学科教学的策略的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18(10).

[2]游柱然,陈均土.论优秀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的课程思政价值[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2019(01).

[3]孙莹.参与式教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探究——以高中思政课为例[D].天水:天水师范学院,2018.

猜你喜欢

渗透策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