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耕教、学、研 做魅力教师

2021-07-27方观生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1年3期
关键词:河源市数学老师

方观生

编者按:有人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培育美麗的花朵;也有人说,教师是春蚕,劳作到死吐丝方尽;还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着学生的精神世界;更有人说,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去照亮别人。从教18年来,丘子珊老师不断提升教学能力,注重开拓创新教学方式,致力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丘子珊老师在三尺讲台上发光发热。

丘子珊,广东省骨干教师,河源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河源市年度教师,河源市优秀教师,河源市优秀班主任,河源市“骨干教师”、“县区种子教师”指导老师,“广东省名师工作室(赵莉工作室)”成员。

从教十八年,丘子珊老师多次参加全国、省、市、校级比赛,承担公开课30余次,其中,获国家级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一次,省级二等奖两次,市级获奖10余次,获“优秀执教教师”多次。积极开拓、不断研究,走“研究—实践—再研究”的自我发展之路,主持或参与国家、省、市级课题研究各1项。已在国家级、省级教育教学刊物上公开发表教研与教育管理论文近10篇。2018年6月和7月,在河源市图书馆开展了两场《启动好奇与探究的数学魔术》公益讲座,吸引了几百名学生和家长参加,反响强烈。

名师格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魅力,是一种独特的气质。医者仁心,是从医者之魅力所在;德高身正,是从教者之魅力所在。著名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只有人格,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用健康的、正确的思想教育学生,以自己高尚的灵魂和言行感染、影响学生,这就是教师人格魅力所在。做一个学生喜爱、博学多才、风趣幽默、能和学生成为好朋友的老师,是丘子珊老师的教育梦想。

一、初心,为魅力奠基

子,从字义上理解,是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如:孔子、先秦诸子。也许是父母期许她长大后能成为一名教师,才在她的名字中缀了这个“子”字。早在孩提时代,教师的圣洁和崇高品质就在丘子珊老师的心中根深蒂固,从2002年站上神圣的讲台起,她就在不断地践行做一个好教师的初心。十八年来,认真践行两个“率先”,努力做到乐于奉献、勤于学习、严于律己;对学校布置的工作任务无条件服从,不拈轻怕重,不计个人得失,满腔热情地奋斗在教育、教学工作的第一线;虚心向同行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与同事之间互帮互助、共同提高;教育学生时,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严出于爱,注重用自己的模范行动来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回首来路,丘子珊老师在信念的引领中幸福地成长。

二、教学,让魅力发生

初登讲台,丘子珊老师迫不及待地要把毕生所学全部教给学生,但她也遇到了困难:不知道课堂上该讲什么、讲多少,不懂得什么教学方法,课堂氛围沉闷,缺乏活力、缺少趣味,除了少数几个学生在比较认真地听讲之外,其他学生表现出很淡漠的样子。为打破这样的局面,丘子珊老师每天都去听老教师的课,看到其他教师的课堂上那热烈的气氛、活跃的场面,她感到不解:同样的知识点,相同的讲授方法,为什么效果却差这么多?她深刻地反思、仔细地比较与老教师的差异:老教师们熟悉教材、了解学生,他们的授课计划总是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具有预见性,并能准备好一套或几套解决方案;他们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语言生动,讲解详略得当;他们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学生始终在前一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这样,学起来轻松,掌握起来也不感到困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量变的积累终于迎来了质的改变,慢慢地,备课变得容易了,课讲得生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变得浓厚了,丘子珊老师也成长为市里的教学能手。

2011年,丘子珊老师代表河源市参加广东省第七届小学数学优质课比赛,第一次站上省赛的舞台,与众多教学大咖同台竞技,她意识到自身教学方法和教学水平的落后,从此立志更新自身教学理念,打破教学常规,克服自身短板,向着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的方向前行。2014年,丘子珊老师在河源市教育局组织的市直小学教研交流活动中小试牛刀,她所执教的《数图形的学问》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效果显著,获得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同年,课例《平移与旋转》在“课堂改革与有效教学”优质课评比中被评为市直一等奖。渐渐地,丘子珊老师的课堂已经摆脱了固有模式的束缚,形成了“趣、实、活、新”的教学风格。不断开拓、不断娴熟的教法,为她赢来喜人的业绩:2016年获河源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大赛特等奖;第十四届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大赛二等奖;课例《猜一猜》《确定位置》获“一师一优课”小学组市级优课;2017年参加广东省第十届小学数学优质课大赛获二等奖;河源市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获小学综合实践学科一等奖;2020年设计课件《体积与容积》获首届“京师杯”全国中小幼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展示活动教学课件类作品三等奖;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承担录制河源市“电视课堂”工作和审课工作,获全市师生普遍好评。回首来路,丘子珊老师在鞭策和历练中幸福地成长。

三、素养,使魅力提升

古有“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之词,而今,作为教师,更要有一定的专业水准,需要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更多的文化资源,使自己的教育观念不断革新,才能胜任角色,增添魅力。

坚持学。除了参加学校组织的业务学习以外,丘子珊老师坚持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专业知识。工作期间,自觉参加函授大专与本科学习,均已顺利毕业。2015年,丘子珊老师成为广东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在四年四地的培训中,丘子珊老师不仅提升了教育教学思想水平和教育教研水平,也结识了一班业务精湛的同伴,鞭策自己成长。2017年,她参加了河源市教育局与民进省委共同开展的为期两年的“百位名师结对培养合作”项目,每学期到广州跟岗学习一周,近距离与名师交流、攀谈、切磋,让她的教学能力有了质的飞跃,2020年丘子珊老师被评为“优秀学员”。为了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2018年自费参加了“2018年全国数学魔术种子教师研修班”,获一级证书;2019年自费参加“数学游戏设计与教学工作坊”,顺利结业。

坚持写。在工作中,丘子珊老师积极開拓、不断研究、勤写论文,走“研究—实践—再研究”的自我发展之路,不断向“研究型、学者型”教师过渡。2013年9月,论文《浅谈低年级数学课堂中的“读”与“说”》发表于《河源日报·古邑学堂》第135期;2018年11月,论文《立德树人视域下中小学家校合作模式的构建》发表于《文渊》杂志;2019年2月,论文《提高小学数学家庭作业设计有效性探究》发表于《中外交流》杂志;2019年3月,应《河源晚报·教育周刊(小学版)》邀请,连续两期撰写《四年级数学下册·一周重点》,受到家长、学生的一致好评;2019年4月,论文《落实小学作业有效性原则的途径探索》发表于《广东教学报》;2020年4月,论文《帮助小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思考》发表于《新教育论坛》。

坚持研。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丘子珊老师迈着坚实的步伐砥砺前行。2013年,参与国家级课题《信息化环境下小学生合作学习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该课题排名第二,5年来积极投身该课题研究,并主动承担“2016年河源市教育信息化应用现场会”公开课教师,该课题于2018年5月顺利结题;2017年主持开展了市级课题《提高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的研究工作,开发了校本教材《小学数学课堂作业题集》12册,一直作为课堂作业范本,供本校师生使用,反馈效果良好。

为了使学生跳出思维局限,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事物、看待世界,丘子珊老师利用数学魔术培训所获并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于2018年在河源市图书馆开展了两场《启动好奇与探究的数学魔术》公益讲座,吸引了几百名学生参加。回首来路,丘子珊老师在教研的和风细雨中幸福地成长。

四、管理,赏魅力起效

丘子珊老师以“美其道,慎其行”为工作座右铭,恪守信念,全身心倾注教育,心系学生,专注学生健康成长。在班级管理方面,形成了独特的班级管理思想:以爱为本,尊重成长。她注重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和文明习惯,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尊重每个学生的权利,给每个学生营设平等、和谐的班集体氛围。坚持因材施教,抓两头促中间。多年来,先后转化了几十名后进生,转化率达100%;每年所教班级的平均分在年级均名列前茅,遥遥领先于同年级其他班级。丘子珊老师还根据当今的实事、节气等进行选材,开展班会课。如“新学期新打算”“发现身边的美”主题班会活动,捐赠爱心活动,端午节“传承文化精髓,铭记爱国使命”亲子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规范学生的言行,培养学生的爱心,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从而提高了全班学生的思想素质,促进了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鼓励学生发展各项兴趣爱好,带领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力求让每位学生全面发展,快乐成长。其中,省级奖项有:戴琦同学获第30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二等奖;何阳熠、陈锦涛同学分别获第29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作品二等奖;何阳熠同学在2014年1月7日获广东省教育厅组织的“我的中国梦”主题绘画活动二等奖。市级奖项有:戴琦、袁翎、欧阳栩桐三位同学荣获第九届河源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创新成果(小学组)竞赛项目一等奖;2014年谢钦宇同学获河源市象棋比赛少儿组二等奖,他所撰写的《精彩的舞龙表演》《中山公园的桃花》发表于河源日报教育版古邑学堂等等。

2015年,丘子珊老师所带班级被评为广东省少先队先进中队,丘子珊老师多次被学校评为“先进教师”“优秀班主任”“十佳班主任”“阳光班主任”,2016年被评为“市直教育系统优秀班主任”,2017年获得“河源市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回首来路,丘子珊老师陪伴着学生们一起幸福地成长。

五、引领,用魅力播撒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帮助、引领更多的教师迅速成长、成材,才能使各种教学风格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在谋求自身发展和团队共进的道路上,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彩局面。

2017年12月,教育局授予“丘子珊名师工作室”牌匾,她的工作室本着“导师引领,教研结合,团队合作,资源共享,均衡互补,全员提高”的原则,以促进各成员专业素养的提升及教学研究能力,获得可持续的专业发展为目标开展工作,使工作室成为“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辐射的中心,师生的益友”。丘子珊老师综合考虑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学员们的学习需求,以工作室所在的河源市第二小学为主阵地,向市直名校品牌校辐射,通过多向听课、评课磨课、上研讨示范课、开展课题研究和专题讲座等形式,借助“同课同构”“同课异构”“主题研讨”的不同策略,带领学员们扎扎实实地开展培训活动。此外,工作室还开通了“丘子珊名师工作室”公众号,定期更新教学动态,分享优秀教学经验,累计同行粉丝达200余人。

多年来,丘子珊老师多次到边远山区下乡支教,走遍河源五县二区的山山水水,充分发挥作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给山村教师传递先进的教学理念,把自己归纳总结出的教学经验带给更多的老师,促进山村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还先后在“县区种子教师”培训、“河源市骨干教师”跟岗培训等各类教师培训中担任指导教师,给予老师们理论及实践上的指点。积极指导年轻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如:2017年指导张小彬、骆伟红老师参加全国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优质课均获二等奖;2018年指导骆伟红老师在2017年河源市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优质课评比中获小学组一等奖;同年10月,指导曾梅娣老师在第七届河源市中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中荣获小学组主题班会设计一等奖;2017年6月和2019年2月,指导高悦芝老师在两年的“河源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回首来路,丘子珊老师陪伴着老师们一起幸福地成长。

回顾十八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丘子珊老师用孜孜不倦、开拓创新的精神在三尺讲台上诠释着自己的教育梦想,努力让自己发展为深受学生喜爱、深受家长信任的有理想信念、有扎实学识、有道德情操和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让教育绽放幸福。

猜你喜欢

河源市数学老师
近期原创作品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课堂提问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浅谈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
六·一放假么
粤东北山区绿色经济发展实证分析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