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传承背景下话剧进高校的现状及路径分析

2021-07-26孙怡凡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文化传承话剧高校

摘要: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大众生活水平提高,娱乐形式也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传统文化表演形式受到较大的冲击,话剧这一传统文化表演形式如何在校园中传承值得我们思考。為此,本文对话剧的现状和发展路径进行探究,以期为各大高校发展传统文化提供借鉴。

关键词:话剧;高校;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7-0232-02

一、话剧进高校的发展历史和背景特征

(一)话剧的历史发展过程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在引进西方戏剧和改革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剧种形式——话剧。中国话剧起源并盛行于校园,青年学生是推动话剧诞生的重要力量。

在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先进知识分子同青年学生将话剧形式推向民众,民间涌现出大量民众剧社。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话剧成为连接社会变革与民众生活的纽带,在此背景下,话剧始终基于现实主义发展,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话剧诞生之后走出校园,以其内容带有的现实主义色彩表达时代变革需求,更多地面向社会。

发展历程中,现代话剧完成了本土化的转变,彻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类型,话剧结合现实生活,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民族性为特色继续发展。但受革命时期的影响,如今话剧在普通高校中并不如之前那样受到广泛重视,更多的是以学生社团的形式出现,仅凭学生个人兴趣参与和传播。

(二)政策背景的鼓励支持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进步流传下来的文化结晶,话剧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可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蕴含民族性,是在新时代背景下紧跟国家政策发展的剧种,对于传承中华文化,推动我国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各大高校有责任推动中国话剧在校园中的传播。

二、话剧在校园中难以广泛传播的原因

(一)高校忽视对话剧受众的培养

话剧要获得成功,重回大众视野,不仅需要重视剧本、舞台效果等因素,更要重视与话剧受众的关系。如今大多数青年人对话剧并不了解,话剧受众群体萎缩,然而各大高校并没有意识到该问题。话剧经过发展,已成为具有中华文化内核的文艺形式,其紧跟时代,关注国家政策,关心人民生活,存在发展具有社会意义。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是话剧一大潜在的受众群体,各大高校响应国家政策,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传播,话剧作为结合中华传统文化与现实主义色彩的文艺形式,其发展也应得到高校的支持与推动。各大高校具有培养话剧受众的责任,而目前话剧在高校并没有得到普及,反映了各大高校忽视话剧受众培养这一问题。

(二)影视对于话剧的冲击

大众生活水平提高,娱乐形式也开始了多元化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影视技术得到极大提高,影视文化已融入大众生活,而话剧受形式、表演地点和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并不如影视化作品那样受到大众的关注与喜爱。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之余几乎不去剧院观看话剧,更多地选择在手机或电脑上观看视频。影视剧的蓬勃发展也吸收了众多优秀的话剧编剧,他们看到了影视剧中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新的发展机遇,纷纷投身影视行业,这从源头上减少了话剧的创作数量。

三、推动话剧进高校的意义

话剧产生并发展于中国社会变革时期,这决定了中国话剧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关注民族的历史命运、中国社会现实与人民生活。探究话剧走进高校的途径与前景,是为进一步在高校中发展话剧,为话剧培养更多观众做准备,有助于推动话剧进入大众视野,使之肩负起传承中华文化自信的责任,可以增强话剧中蕴含的民族性。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推动话剧进高校,如让各知名剧团在大学校园进行公益演出等,从而推动优秀剧目在大学生中的传播,树立话剧的品牌效应,赢得青年大学生的认可与推广,提高优秀话剧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最终助力话剧的持续发展。

随着娱乐形式多元化发展,大众可供选择的娱乐形式不断增加。大学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阶段,学生课余时间较多,娱乐活动也更加丰富。校园文化具有导向作用,大学可以通过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完善大学生人格,使大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做到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2]。如今大多数学生的课余时间都消耗在宿舍中,通过电视剧、打游戏等方式消磨时光。话剧进高校为学生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娱乐休闲方式,学生在校园中观赏优秀话剧作品不仅能够提升其审美水平,也能提升其综合素质。

中国话剧是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的剧种,其虽然是由西方戏曲传播演变而来的,但随着中国近代历史变革已经完全实现了本土化。当今,中国话剧立足于社会现实,具有鲜明的民族性,透过中国话剧,我们可以看到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推动话剧进入校园,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四、话剧在国内外高校发展的现状

随着人们消费眼光的改变以及商业大潮的冲击,话剧逐渐淡出青少年的视野,他们更愿意将时间投入电子游戏、商业大片以及一些明星效应显著的电影。观察当下高校举办的活动,我们可以发现,多数高校更乐意于办讲座、放电影、举办文艺活动、邀请明星进行路演,话剧活动却几乎见不到。我国大学生数量庞大,高校众多,但将话剧活动引进校园的却寥寥无几。中国话剧产业发展较好的两个地方是北京和上海,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存在知名的戏剧学院,话剧与这些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而在其他城市的高校中,话剧只是一个名词,这会导致话剧在人们心中的印象日渐模糊甚至被遗忘。缺少市场,话剧就难以获得支持其发展的资金,难以招募到优秀演员,无法组建专业剧团,一旦形成恶性循环,话剧的生存环境只会越来越糟。但是从北京产业的数据来看,北京话剧产业每年以20%的比例增长,且每场的上座率高达80%,可见话剧是一个极具爆发力的产业,可惜的是其并不具备爆发条件。

纵观西方国家,西方戏剧作为我国话剧的前身,已经成为一门课程出现在西方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中,许多欧美国家都将西方戏剧列入了基础学科,他们认为戏剧是学生应该了解并学习的。根据美国戏剧教育协会的统计,99%的美国高中管理者认为学习戏剧能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自我理解和自律能力[3]。

然而,国内并没有意识到话剧的重要性,话剧文化几乎不会出现在学生的生活中,同时也没有合适的载体对其进行理念式传播。很多中国家长对话剧存在误解,认为这是一门“耽误学习,无足轻重”的课程,但将话剧剖开来看,可以发现它是一门极具特色的,结合了音乐、美学、古典文学的综合性学科。话剧教育作为一种学习和认知的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感知这个世界。

五、案例分析——北京师范大学的话剧传承与发展

2018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公布北京师范大学为中国话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借助北京师范大学这一成功案例,本文分析了如何推动话剧进校园的两大因素。

(一)构建“三位一体”话剧美育课程体系

借助体系化课程,可以让同学们认识并深入了解这项优秀的传统文化,北京师范大学在话剧文化传承上具备文化底蕴和地域环境优势,其他高校可以先从选修课与慕课入手,拓宽同学的学习途径,潜移默化地影响不了解此文化的同學。

(二)普及推广话剧文化,召开多方合作研讨会,增强专业师资力量

很多人对话剧的概念缺乏基本认识是因为话剧的传播途径窄,因此,作为学生知识来源的学校更有义务去推广、传播话剧文化。例如,可以成立话剧社团,也可以举办奖项丰富的话剧剧本创作比赛,更可以邀请著名话剧剧团出演文艺晚会并将其设置为固定项目。多校间的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组织同学们参观戏剧学校,近距离地接受话剧的熏陶。

六、针对话剧进高校现状的对策建议

(一)学校建立学生社团,完善社团管理

让学生们亲力亲为负责话剧社团的建设,可以使他们有更深的认知和更多的收获。可以先从小方面入手,如要求每年制作两部话剧,将经典剧作为开幕剧,另一部则寻找突破和探索,通过海报和推文的宣传,展示学生对话剧的理解。可以制作先锋性较强的话剧,其话题性较强,更贴近现实,比较容易获得学生认同,反响会更好。

(二)与优秀院校和话剧基地建立合作,创作优质内容

高校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校园话剧是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形式之一,应积极顺应时代潮流,以保护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文艺素质为前提,与优秀的话剧传播基地建立合作。现如今,合作推出产品的形式屡见不鲜,学校和基地可以推出“限定话剧场”,在这个话剧场中,进行时间和题材的限定,为话剧增加神秘性和吸引力。同时,还要对内容、形式以及演员的舞台经验进行把关,通过不间断地产出优质话剧,给同学带来深远的影响。

(三)探索正确的宣传方式,加强宣传力度

话剧要持续发展就要有足够的观众,观众少就会挫伤话剧演员的士气,导致话剧行业萎靡不振。在科技时代,高校与话剧剧团可以运用多媒体宣传手段如微信公众号、QQ群、微博抽奖送门票等方式扩大宣传范围,从而获得更多观众,使受众群体更加庞大。

七、结语

国家及各地高校都在积极推动“话剧进高校”活动。首先,此举有利于保护我国传统文化,可以传承我国文化瑰宝。其次,这有利于我国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可以增加学生的文学修养,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回顾话剧发展历史,借鉴成功高校经验,使话剧社团步入正轨,使校园话剧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国华,江波.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路径[J].人民论坛,2018(16):238-239.

[2] 刘春萍.大学生中华文化自觉与人格塑造[J].新疆社科论坛,2012(6):96.

[3] 范俏倩.中国传统戏曲进校园的意义和创新发展[J].戏剧之家,2017(16):158-159.

作者简介:孙怡凡(2000—),女,山西太原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传媒、影视。

猜你喜欢

文化传承话剧高校
浅谈文学性在话剧中的重要性
再见啦,秋天!
过去的理想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话剧《惊梦》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