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旅融合视角下亳州古建筑保护与利用研究

2021-07-25李静雨

歌海 2021年3期
关键词:保护与利用文旅融合建议

李静雨

[摘 要]随着经济发展的日益加快,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对古建筑进行保护与利用,让古建筑在文旅融合的影响下得到更好地保护、传承与发展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然而,作为人们精神文化层面重要表现形式的大量古建筑却因各种自然及人为等因素而遭到不同程度的毁损、破坏,乃至消失,大量散落、濒临灭绝的古建筑在实际保护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瓶颈,以亳州市古建筑为研究对象,在调查其保护与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发现其存在古建筑保护范围不明确、科学管理不到位、法律法规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分析并提出摸排古建筑清单、完善法律法规、科学管理,政府转变观念,加强督查,突出地方特色,彰显个性,实现文化+旅游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模式等发展建议与策略,以期为其它相似地区的古建筑保护与利用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使得古建筑在得到有效保护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共同目标。

[关键词]文旅融合;亳州古建筑;保护与利用;建议

古建筑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是人类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由于我国历史悠久,古建筑数量众多,同时又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如何更好地对古建筑进行保护,是摆在政府部门面前的难题。任何形式的保护和利用都不得破坏古建筑的外观,这是古建筑保护与利用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应大力鼓励社会各阶层力量出资修缮并使其拥有一定期限的使用权,这是目前古建筑重要的保护方式之一,用一定期限的使用权换取社会力量对古建筑进行保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因此,我们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遵循规律,因势利导,把握好方向,积极推进以文旅融合为背景的古建筑保护与利用。

一、亳州古建筑现状调查研究

亳州,这座历史上的名城,1986年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998年被评为“全國首批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大文化旅游城市”,其中涡阳和蒙城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时至今日,亳州市共有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40余处。其中AAAA级旅游景区7处,分别是:亳州花戏楼、古井酒文化博览园、曹操地下运兵道、亳州市博物馆、南京巷钱庄、蒙城博物馆、天静宫。现有8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是:南京巷钱庄、亳州花戏楼、曹操宗族墓群、亳州薛阁塔、亳州古地道、古井贡酒酿造遗址、蒙城尉迟寺新石器时代遗址、蒙城万佛塔。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8家,占安徽省的三分之一。著名的古建筑有:亳州花戏楼、曹操地下运兵道、华祖庵、曹氏宗族墓、亳州南京巷钱庄、薛阁塔、道德中宫、陈抟庙等。

以AAAA级景区亳州花戏楼、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曹操运兵道为例。花戏楼,原名大关帝庙,亦称山陕会馆,始建于清顺治十三年,被誉为中原宝藏,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花戏楼入口处左右两侧的铁旗杆每根重15吨,高16米多,旗杆分五节,每节分铸八卦蟠龙等图案,每根杆上还悬挂有24只玲珑的铁风铃,每当有风吹过,便会发出悦耳的叮咚声。这对旗杆的铸造与竖立方法至今仍是个迷。刚步入亳州花戏楼景区范围内,就可以看到咸宁街。单听这条街道的名字,大家可能会觉得这是一条亲近平和闲宁无争的街道,却不知在这条街道上曾经入驻了30多家商业会馆,其中山陕会馆则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是目前保存最好的一座古建筑。鼎盛时期山陕曾是十大商帮中的佼佼者,商号名扬天下,开遍全国。最初会馆是为士子会试之用,方便举子应试,日渐成会馆。后来会馆之风由京城蔓延至全国。商业会馆反倒后来居上,成为会馆的主流。起初经营药材生意的山陕两地商人云集于亳州落户经商。这些背井离乡的老乡基于共同的语言、风俗、生活习惯,为建一个供他们叙旧及畅所欲言的场所。在当时全国十大商帮中,山陕商帮双方始终处于领袖地位。那么,他们为什么要选择亳州建会馆呢?常言到,得中原者得天下。亳州地处中原地带,南北通衢,加之新起又是全国四大药都之首,自然是商家云集之地。山陕会馆的建筑工艺兼顾南北古建筑风俗工艺之长,融北方古建筑之大气与南方柔美风格于一体。清朝瓦舍雕梁画栋,屋脊六兽雄伟壮观,堪称是古建筑中的精品。这里的一砖一瓦、一屋一舍都经历了沧桑。比如山门前耸立的一对铁骑杆,直插云霄,为大观音庙增添了一种庄严威武之气势。相传在旗杆顶端原为各地丹凤佩之,后来相继消失,传说一只是为医治人间瘟疫到昆仑山盗仙草而夭折,病之病逝思念不已,予追随而去。顺然后别妙踪易。人们现在还幻想着那凤有一天还会飞回,因为山门在,其根在,那风铃也在。在山门上方还镶满砖雕作品,这里的每一幅雕刻都是精品。比如《三顾茅庐》中屹立了300多年的小竹竿,《白娘子》中镂空的小石凳,《李娘娘住寒窑》中窃窃私语的叫呼,不论是一个神态,还是一片羽毛都雕刻得栩栩如生,石头上显露出的不仅仅是一张张面孔,更是一种种原汁原味的特殊韵味。大都的门前,各有一棵松柏树,树也有深义,东边的一棵朝西拧,西边一颗往东迎,象征着的是山陕商人要一心将这种产业经营下去。两边一直高耸的柏树,就像两根旗杆守护着大屋正门,也守护着屋子里的满目沧桑。全国各地的生意兴隆,三江源头的金融资源兴旺发达,正是山陕商人的自我写照,这个建筑所建造的年代就是山陕商人真金白银最繁盛的时代。山陕商人从最初的一个产业发展到棉、布、粮油、药材、皮毛,以至于金融等各个产业都雄踞一方,他们的魄力之大、足迹之远以及财富之巨,让世界各地都认识到“晋商”的历史地位。

始建于东汉末年的曹操运兵道,在唐宋时期,经过许多的修缮仍被用作军事通道。然而,由于涉及到重要的军事机密,除了高级将领外,没有人知道这些机密,所以历史记录中很少有记载。它位于亳州古城主干道下,以大隅首为中心,向城外四面八方延伸,这是我国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大型地下军事设施。曹操运兵道分为谯望楼和古地道两个部分,已发现八千余米,其发现远远超过地面上保留的一座完整古老城池的价值,被称为“地下长城”。曹操运兵道于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历史需要传承,更需要保护。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中,针对市域历史文化遗产,亳州市将把市域范围内的古城遗址、古文化遗址、古墓群等作为继承和发扬的载体,建设不同种类的展览馆和博物馆;对古建筑、古树名木、历史街区等做到“整旧如故,以存其真”,对周围环境进行整治和合理利用。保护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独具特色的古城风貌是亳州市的保护目标。正因为有着对历史的良好传承和保护,亳州才能够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

二、亳州古建筑保护与利用存在的问题

亳州这座城市历史悠久,拥有古建筑众多,同时因其处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在保护与利用古建筑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古建筑保护范围不明确

亳州市历史悠久,拥有的古建筑不计其数。有一些较为著名的、影响力比较大的古建筑,这类古建筑已经拥有大量资金投入,保护力度大,知名度广,运转效果良好,不需要进行额外的调整。但仍有一些古建筑历史价值高,知名度较低,保护不足,资金匮乏,就需要在此保护范围内加大关注,增加投入,比如一些知名度较低有保护价值却没有被列入文保单位的古建筑。

2.科学管理不到位,有过度商业化的风险

文旅融合背景下,古建筑保护与利用引入社会各阶层力量对其进行保护,可能会导致古建筑过度商业化,也有可能会对古建筑的内部结构造成不同程度的损毁、破坏,而且商业氛围太浓会破坏古建筑本身的文化气氛,失去古建筑的教育作用和历史意义,与四周的环境显得格格不入。

3.法律法规不完善,相关制度缺失

文旅融合背景下,引入社会各阶层力量对古建筑进行保护是近几年一种新兴的方式,暂时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参考依据。例如古建筑使用期限是多久,对使用权如何界定,谁是主管部门,如何有效监管,若破坏古建筑该如何处罚等问题,都需要政府部门去制定与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三、亳州古建筑保护与利用的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改进和提高。

1.摸排古建筑清单,制定需要保护的古建筑的名单

对亳州市范围内具有历史意义的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组织一次大普查,对古建筑的数量及现状,做到底子清、数目明。对古建筑进行分类,筛出那些保护价值高,投入力度小的古建筑作为社会力量可以出资修缮的备选对象,备选对象要向大众公示,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最大程度做到公开、公正、透明。同时在修缮时要坚持“修旧如旧”,保持修缮古建筑外立面不变等相关原则。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亳州市政府部门应制定古建筑保护法,应对如何引进社会各阶层力量保护古建筑进行明确的界定——确定使用期限。如合约签订为每五年一次,具体视古建筑保护情况是否决定续签使用合约;完善惩罚机制。一旦发生破坏古建筑的行为,则立即责令相关责任人修复古建筑,视情节严重程度,处以不同程度的罚款,并设置诚信黑名单等。

3.文旅融合,需要政府转变观念

从文旅融合的背景来看,古建筑的保护光靠政府本身是不够的,应鼓励引进社会各阶层力量保护古建筑,有利于扩大资金来源面,缓解政府出资单一的问题,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古建筑,使城市拥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文化底蕴,引入社会各阶层力量保护古建筑是一种很好的很积极的方式。

再者,政府需要科学管理,转变发展理念,特别是城市发展理念,不再盲目追求高楼大厦。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商业化,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应根据城市自身人文底蕴,加强规划指导,加大对古建筑的保护力度,发展以人为核心的、有自身历史特色的城市化。与此同时加大技术发展和投入力度,让更多的科技例如VR、BIM等运用到古建筑的保护中,增设古建筑保护专业,让古建筑保护更加现代化和专业化。倡导用现代的技术手段和方式活化、固化历史文化,将内容、业态、产业转化为文商价值,以产品为中心深化产业的乘积效应,构架文旅平台优化综合能力。

4.加强督查

可以将亳州市古建筑保护工作纳入政府部门绩效考评内容,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部门责任,定期查看社会各阶层力量修缮的古建筑保护情况,开通举报电话,引入社会力量进行监督,构建全方面的监督体系,确保古建筑保护工作落到实处,达到切切实实的效果。

5.突出地方特色,彰显个性,实现文化+旅游共同發展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

亳州市范围内的古建筑应区别对待,以免千篇一律带来的同质竞争。对已经进行开发的古建筑应进一步发展“动态旅游”,提高旅游产品的参与度和影响力,增强游客的体验感。花戏楼、曹操运兵道是目前亳州市古建筑级别较高、保存较为完整的两处;华祖庵可以面向社区和学校进行五禽戏教学;中医药博物馆等项目可以打造“药膳、养生文化”的旅游产品;道德中宫围绕“道家、老子”的道家思想为主题,传承“道家文化”;南京巷钱庄通过徽派商铺体验、天井防盗网探秘等项目,塑造“古钱庄建筑”的旅游形象。对于一些需要开发的古建筑,我们首先应该从整体角度出发,对其进行包装定位,通过扎实的历史文化和创意相结合打造成一个文化旅游品牌。例如,古井镇以“古井贡酒”而闻名,可以深入挖掘其“酒文化”主题。亳州市范围内的一些古村落可以发展文化旅游,建立创意基地,打造精品民宿,从事文化创意,开放考察旅游等。“药王村”就是一个集文化、旅游、创作、民宿等于一体的很好的实践案例。

“文化+旅游”提档,产业升级。我们以“服、食、住、行、游、娱”六要素为中心,为游客提供体贴、精致、感人的服务。深入挖掘文化要素,进行合理的布局规划,促进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向优质、高素质产业转型升级。此外,还可以让砖雕、木雕、剪纸等亳州传承人和民间艺术大师进入庭院当中,科学地指导村民们进行生产活动和经营活动。

四、结语

在文旅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我们对古建筑的态度,总有很多争议,是坚持复原还是改造变化?建筑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一味的抱残守缺并没有实际意义,坚持“修旧如旧”,保持古建筑外立面不变的前提下,适当的创新改造反而能焕发新的活力与生机!亳州古建筑应以文旅融合为契机,不断深挖自身的文化价值,努力打造传统古建筑文化的品牌IP,推动文化旅游的转型升级。将优秀的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创新文旅融合的形式,控掘文旅融合的深度,把握文旅融合的尺度,最终实现文化与旅游的紧密结合和良性互动发展。

猜你喜欢

保护与利用文旅融合建议
黑龙江省全域旅游发展思路探析
文旅融合的城市旅游产业发展
文旅融合下文化遗产类景区体验型产品开发研究
“文旅融合”奏响“城乡大合唱”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浅谈群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利用
关于博物馆民俗文物保护与利用的思考
三代人的建议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