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渠田歌《豆芽葱蒜叶》的艺术特征及其文化解读

2021-07-25高畅陈国志

歌海 2021年3期

高畅 陈国志

[摘 要]“田歌”是主要盛行于我国长江流域,用于水田栽秧、摘稗扶苗、旱地薅草等集体性劳动场合的一种特殊民间歌种。《豆芽葱蒜叶》就是盛传于长江上游之上游巴渠地区的一首清唱田歌“薅秧歌”。相互换工、互帮互助的集体劳作民俗和巴渠人民“俗喜歌舞”的文化基因是这首民歌诞生的外因环境与内因基础;在旋律方面,这首民歌“偏爱级进与窄音程”的音调结构与旋法进行和“羽徵交融”的双重调式特征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在歌词方面,这首民歌与流传于川东、鄂西及湘西北一带的“穿号子”民歌在结构、衬词运用与演唱形式等方面如出一辙,当都是古代巴渝民歌“竹枝词”在当代的演化形式。

[关键词]巴渠田歌;豆芽葱蒜叶;旋律特征;歌词特征;文化解读

“田歌是流傳于我国长江、珠江流域且主要盛行于长江流域的一类民间劳动歌曲的总称。它主要用于该地区水田栽秧摘稗扶苗、旱地薅草挖地车水等集体性劳动场合,具有指挥劳动节奏、激发劳动情绪、排解劳动疲劳之功能。”①巴渠之地地处长江上游之上游、嘉陵江左岸最大支流渠江流域地区,该地同样流传着大量风格多样、曲目多变的田歌,其表演形式既有高亢嘹亮、用锣鼓伴奏的锣鼓田歌,也有无须伴奏的清唱田歌如薅草歌、薅秧歌等。《豆芽葱蒜叶》就是一首广泛流传于巴渠大地,非常具有影响力与地域特色的清唱田歌“薅秧歌”。

一、《豆芽葱蒜叶》产生的文化背景及其传播与影响

(一)文化背景

“巴渠”之地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取“巴山渠水”之意,“以大巴山(包括米仓山)南麓和渠江流域(主要包括州河、巴河两大支流)为其典型山水特征,属于长江流域的上游(嘉陵江)之上游地区,行政区域主要包括现今的巴中、达州两市,是今川、陕、鄂、渝四省市的结合部地带”。②巴渠人民自古以来就以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方式为主,每到农忙时节就以相互换工、互帮互助的形式自发开展春种秋收等活动。这种风俗习惯,为巴渠田歌的诞生与盛行提供了外在客观条件与环境。

巴渠之地也是古代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当地人民自古就“俗喜歌舞”,历史上曾经诞生并广泛流传着的“巴渝舞”“竹枝词”“下里巴人”等民间歌曲形式在中国文艺史上都有着重要地位。这种“集体无意识”的文化积淀为巴渠田歌的产生提供了内在可能。巴渠人民在久而久之的集体劳动过程中,为了解除疲劳,加快劳动进程,鼓舞劳动热情,以“使耕者忘其疲,以齐功力”,逐渐形成了一边劳动一边唱歌的风俗,于是诞生了“田歌”这一劳动歌曲形式,这种风俗习惯一直延续至今。在巴渠地区的巴中县(今巴州区)流传这样一首民歌:“下田就把山歌唱,不唱山歌心头痒。莫说都是口水话,撒在田里变米粮。”①这是巴渠人民爱唱山歌、爱唱田歌的真实写照,田歌已成了巴渠人民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豆芽葱蒜叶》就是在这样的民俗与文化背景下诞生的一首田歌“薅秧歌”。

(二)传播与影响

《豆芽葱蒜叶》大约诞生于解放初期,劳动人民抑制不住翻身得解放的喜悦心情,根据潜藏在内心的“基因曲调”,由心而生,由衷编唱了这首歌曲并在当地流传。在解放初的十几年里,巴渠各县每年都要举行文艺汇演。民间歌手阎华月(通江籍人)因其嗓音圆润高亢、富有表现力而多次参加通江县文艺汇演并演唱了这首田歌。后来阎华月又被选送到达县专区(今为达州市)参加文艺汇演,使阎华月和这首民歌都逐渐“走红”。1957年深秋,阎华月和当时的达县文工团的民歌手女演员郝羽霞(开江籍人)通过选拔排练,参加了“四川省第三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并演唱了这首民歌,《豆芽葱蒜叶》在成都“四川剧场”再次“走红”,成为这次演出中最具特色的一首民歌。此后,该民歌在中央、各省及各市广播电台上不断被宣传播放,成为省内外人民争先传唱的一首巴渠民歌。后来郝羽霞去莫斯科参加“世界青年联欢会”的演出(阎华月因故未能参加此次国际盛会)再次演唱了这首《豆芽葱蒜叶》,受到国内外一致好评,郝羽霞因此还被国家文化部评选为“优秀歌手”。《豆芽葱蒜叶》就这样逐渐成为了巴渠地区唱得最红、影响最广的一首民歌,成为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四川民歌之一。

如今,这首民歌已经被收录进《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四川卷》(中国ISBN中心,1997年版)、《达县地区民间歌曲集成》(四川省达县地区〈今达州市〉文化局编,1983年版)等多种民歌集册中,还被很多民族民间音乐教材、专著、论文等所引用和例举,也曾被一些歌唱家如练正华、李光羲等作为保留曲目进行演唱或收录进专辑唱片。其旋律音调还被一些作曲家作为素材借鉴运用,如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当代作曲家郭文景的采用西方十二音序列手法写成的小提琴协奏曲《土韵》第二乐章第二主题的音乐构思就是基于这首民歌《豆芽葱蒜叶》。②

二、《豆芽葱蒜叶》的旋律特征及其文化解读

(一)旋律概貌

该民歌旋律为短小精干的一段体曲式结构。根据其材料、节奏特征及其歌词结构看可分为4+6两个派生对比的乐句。第一个乐句由2+2两个平行乐节构成;第二乐句是由前一乐句引申变化而来,由于大量衬词衬腔的运用,导致其结构扩展为3+2+2三个乐节,形成非方整、非对称性的两句式乐段。(见谱例)

(二)音调结构与文化解读

该民歌旋律为徵、羽、宫、商构成的四音列民歌,将窄徵声韵和窄羽声韵两种音调结构相结合;旋法进行以宫-羽下行小三度进行为中心,结合上、下大二度的级进进行,纯四度的跳进旋法仅出现三次:第一乐句的前一乐节在宫羽小三度基础上在下方辅助性地用了一次徵音,第二乐节又在上方辅助性地用了一次商音,两个乐节均落在羽音上;第二个乐句的前一乐节由于歌词中的三个名词“萝卜、黄瓜、茄子”的并列使用,导致其旋律音调也形成平行重复,连续使用了三次徵音并引入了附点节奏,结尾依然落在羽音上;第二个乐节是整首民歌的点睛之笔,依然在宫羽小三度基础上,将上方的商音通过切分与附点节奏加以拖长强调,结尾落在宫音上;最后一个乐节是巴渠民歌中典型的窄徵声韵级进下行终止式,在宫羽小三度基础上再次二度下行落于徵音。这种“偏爱级进旋法和窄音程”的音调特征非常富有巴渠民歌的地域特色,同时还“似乎隐含着巴人或土家族音乐文化传统偏爱小三度的古老痕迹”。①

(三)调式特征与文化解读

再从其调式特征上看,全曲以羽音出现的次数最多,徵音仅出现了五次,前三个乐节的落音也均为羽音,具有明显的羽调式特征。但结束最后一个乐节稳稳地落在了徵音上,使该民歌又变成了徵调式。此调性布局特征使该民歌具有“既徵且羽、羽徵交融”的双重调式特征。这一表征也是巴渠民歌的一大特色,还有大量的巴渠民歌开始起句都与这首民歌的宫—羽下行小三度音调do-la-do-la相同,如《杨八姐过河》《绣荷包》《望郎歌》《闹元宵》《栀枝花儿抱田栽》等。巴渠地区正处于我国南北分界、东西过渡的特殊地理位置,加上历史上经历的多次人口流动与变迁,其文化也具有汉民族与少数民族交融、过渡的多样化色彩,导致巴渠地区的民歌具有羽徵调式交替、交融的双重调式特征。

三、《豆芽葱蒜叶》的歌词特征及其文化解读

(一)歌词概貌

该民歌每两句一段,其正词为4+3的七字句结构,中间夹杂了虚实相间的诸多衬词,共五段歌词,属于分节歌形式,内容如下:

1.大路边上(嘛)(连舍)栽南瓜(哟)(送郎我们回),我把(那)萝卜(黄瓜茄子海椒叶)当(哟)娃娃(哟)(豆芽葱蒜叶)。

2.隔河望见(嘛)(连舍)妹穿蓝(哟)(送郎我们回),扛一把(那)锄头(黄瓜茄子海椒叶)进(哟)菜园(哟)(豆芽葱蒜叶)。

3.轻脚轻手(嘛)(连舍)薅完草(哟)(送郎我们回),小菜(那)摘了(黄瓜茄子海椒叶)大(哟)花篮(哟)(豆芽葱蒜叶)。

4.四季豆儿(嘛)(连舍)两头尖(哟)(送郎我们回),当中(那)一个(黄瓜茄子海椒叶)闪(哟)弯弯(哟)(豆芽葱蒜叶)。

5.你是谁家(嘛)(连舍)小大姐(哟)(送郎我们回),转过(那)身来(黄瓜茄子海椒叶)我(哟)看看(哟)(豆芽葱蒜叶)。

(二)表现内容与文化解读

从歌词的内容可以看出,虽然歌名叫《豆芽葱蒜叶》,但并不是表现或赞美各种蔬菜,而是一首典型的以表现爱情生活为主的挑逗性情歌,描写的是一个男性青年对进菜园薅草并摘完小菜后回家的一位漂亮“小大姐”的爱慕、向往之情:第一、二段歌词采用“兴”的手法,分别引出“我”与“妹”两位男、女主人公,特别是第二段对“妹”的形象描写让人产生了美好的无限遐想;第三段歌词继续描写“妹”的一举一动,说明“我”一直在注视着这位漂亮的姑娘,内心不断泛起阵阵涟漪;第四段歌词镜头转向对“四季豆”这一物象的描写,但这并不是“我”已经不再关注“妹”,而是“由人及物”,又“由物及人”,为下一段情感的抒发积蓄力量和进行准备;最后一段,进入高潮,点明主题,深情表达出我对“妹”的期待和爱慕之情。歌词虽然简短,但场景与人物的心理活动却描写得活灵活现,非常富有意境、画面感和劳动人民的生活气息。

爱情歌曲自古以来就是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巴渠田歌中表现男女爱情生活的民歌同样非常丰富,例如南江民歌《太阳出来像把火》,也是每两句一段,中间夹杂着虚实相间的衬词,第一段这样唱道:1.太阳出来像把火,晒得贤妹没处躲。2.你把草帽拿去戴,任其太阳来晒我。再如《扯匹树叶吹响响》:1.清早起来去上梁,扯匹树叶吹响响。2.贤妹听见树叶响,假装出来晒衣裳。3.出来一看不见郎,伤伤心心哭一场。“这些情歌,毫不隐瞒自己的思想感情,爱就爱,想就想,直率大胆,激情似火,活灵活现,充满生活气息,扣人心弦,韵味无穷。”②同时,这类直白大胆的爱情歌曲也是当地青年男女恋爱、结婚的重要媒介,通过唱情歌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美好追求,進而帮助他们忘记劳动的枯燥与疲劳,充分发挥田歌“使耕者忘其疲,以齐功力”的功能作用。

(三)形式特征与文化解读

从这首民歌歌词的形式上看,衬词衬腔的运用无疑是一大特色,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衬词的分量几乎占到总量的一半;二是既有“嘛、哟、舍”等虚词做衬词,更有“黄瓜茄子海椒叶”“豆芽葱蒜叶”等实词作衬词;三是以其衬词作歌曲名称。“从其文化渊源来看,衬词的广泛运用特别是实衬词的运用,与这一地区各个历史时期民歌文化的发展一脉相承,特别是深受这一地区古代歌舞形式‘竹枝词的深刻影响。”①据北宋文学家、地理学家乐史所著《太平寰宇记》卷一三七《巴渠风俗》所记:“此县当夷僚之边界。其民俗聚会则击鼓、踏木牙、唱《竹枝歌》为乐。”明代胡震亨的《唐音癸签·卷一三》中记载《竹枝歌》:“有和声,每句七字,破四字和以‘竹枝,破三字和以‘女儿。”从这些文献记载以及一些遗留下来的“竹枝词”作品都可看出,这首巴渠田歌的歌词结构与“竹枝词”非常相似,不同的是衬词字数增多,规模扩大了,当属于源与流的关系。

若再从共时性的层面观察,这首巴渠田歌的歌词与今天广泛流传于鄂西、川东、湘西北等交界地带的一种特殊结构民歌体裁“穿号子”的结构特征非常相似。“穿号子”又称“穿歌子”“鸳鸯号子”等,主要运用于这些地区的田歌、山歌中,是在七言山歌之间穿插进一首五言歌,七字句被称为“叶子”(主歌),五字句被称为“号子”(又叫“梗子”)。演唱时“喊叶子”与“穿梗子”交替轮流,一唱众和或相互对唱等,形成一喊一穿的特殊结构形式。“主歌与号子在歌词上泾渭分明,而在曲调上却水乳交融地结合成一个整体。它们在唱词上的并置、映衬,在歌唱形式上的对比、变化和在音乐上的统一、顺畅构成了‘穿号子独特的艺术风格。”②“穿号子”形式、结构复杂多样,兹仅举一首流传在湖北江陵一带的田歌《喜庆丰收好热闹》,中间部分就是一段“穿号子”结构,其歌词内容如下:

1.正月(呃)十五(呃)闹元(的)宵(咧),(长的是喇叭咧)狮子龙灯(短的是唢呐)踩高跷(吹得好优雅)。

2.姑娘(呃)扭起(呃)秧歌(的)舞(咧),(长的是喇叭咧)小伙子(短的是唢呐)唱起喇叭调(吹得好优雅)。

3.爹爹(呃)婆婆(呃)哈哈(的)笑(咧),(长的是喇叭咧)喜庆丰收(短的是唢呐)好热闹(吹得好优雅)。

据诸多学者考证认为,这类“穿号子”民歌与历史上盛传于这一地区的“竹枝歌”有着明显的渊源关系,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衬词帮腔结构得以进一步扩大,演变成了今天的形式。同时可以看出,巴渠田歌《豆芽葱蒜叶》与这首湖北“穿号子”民歌的结构、虚实相间的衬词、演唱形式等方面如出一辙,说明《豆芽葱蒜叶》也是一首小型的“穿号子”民歌。类似这种结构形式的民歌在巴渠地区还有很多,已经融入薅秧歌、薅草歌、花园歌、灯歌等各种音乐体裁之中。但在巴渠地区却没有“穿号子”这种叫法,其深层次的原因有待进一步考证。

四、结语

相互换工、互帮互助的集体劳作民俗与“俗喜歌舞”的文化基因是巴渠田歌《豆芽葱蒜叶》诞生的外因环境与内因基础;在旋律方面,这首民歌“偏爱级进与窄音程”的旋法进行和“羽徵交融”双重调式特征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在歌词方面,这首民歌与湖北的“穿号子”民歌在结构、虚实相间的衬词以及演唱形式等方面都如出一辙,都应当是古代巴地民歌“竹枝词”在当代的演化形式。这首民歌之所以能够被广泛传唱并产生深远影响,不仅因其形式特征与表现内容的“美”,更有其深刻的群众基础与文化背景。也正因为如此,这首民歌才能够被人们所接受、喜爱并广泛传播,成为巴渠地区浩瀚民歌海洋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