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带锁髓内钉固定术联合骨肽注射液治疗胫骨骨折效果观察

2021-07-24管玉华张杭州郭良玉孙广宏梁立阳

山东医药 2021年20期
关键词:髓内胫骨注射液

管玉华,张杭州,郭良玉,孙广宏,梁立阳

1 朝阳市中心医院骨外科,辽宁朝阳122000;2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关节外科和运动医学科

胫骨是小腿内侧的长骨,分一体两端,胫骨近侧端膨大,向两侧突出成为内侧髁与外侧髁。近年来,胫骨骨折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在临床中较为常见[1]。因其位置具有一定特殊性,软组织覆盖少,导致血运异常,从而延长骨折的愈合时间[2-3]。胫骨骨折多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骨折断端固定效果显著,对胫骨的支撑有显著效果,促进骨折愈合。但部分患者也存在愈合不良情况,如肢体活动功能恢复慢,限制了患者的日常活动[4]。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操作简单,切口小,能尽可能地保留血运,不影响骨折愈合,且固定牢靠,有助于防止局部骨质疏松、促进骨折愈合。骨肽注射液含有多种骨代谢活性肽,可调节钙、磷代谢和骨代谢,刺激成骨细胞增殖,加速新骨形成。本研究观察了带锁髓内钉固定术联合骨肽注射液治疗胫骨骨折的效果,并与单纯手术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7 年 5 月—2020 年 5 月收治的胫骨骨折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 例。患者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胫骨骨折,均为单一下肢胫骨骨折,符合带锁髓内钉固定术适应证。排除合并神经血管损伤者、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者、合并多处骨折者、恶性肿瘤患者、发生骨折前存在骨关节功能异常者。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 18~46(30.9 ± 3.8)岁;对照组男 30 例、女20例,年龄18~50(33.5±4.7)岁。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文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YKDX-20170002)。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带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患者麻醉后取仰卧位,将患侧膝关节屈曲,下肢固定后,在髌骨下至胫骨结节位置行5 cm 纵行切口,将髌韧带纵行切开,牵引到两侧;胫骨结节上部骨皮质完全暴露后,当做切入点,开孔于偏内侧0.5 cm处,在复位状态下进行扩髓,根据骨折情况决定扩髓程度,当髓内钉可通过髓腔最狭窄处停止扩髓;插入髓内钉,连接定位系统,在其引导下将2枚远端锁钉置入,复位骨折部位后,再将2枚近端锁钉经配套瞄准器置入;行X 线检查,确认骨折复位成功,无分离和旋转畸形即为安放完毕,随后修复周围软组织,清理伤口并关闭。手术完成后给予抗感染治疗,包括消肿止痛、换药、口服或静滴抗生素等。观察组在手术治疗基础上加用骨肽注射液,以50 mg+0.9%氯化钠溶液250 mL 静滴,1次/d,4周为1个疗程,合计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项目 ①手术情况:记录两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痂形成时间、愈合时间。②血清骨代谢指标和炎症因子检测:分别于治疗前1 d、治疗结束后7 d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降钙素(CT)、IL-2、IL-6、IL-8,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β 胶联降解产物(β-CTX)。③关节功能评价:对踝关节和膝关节进行关节功能进行评分,功能评分涉及行走能力和上下楼能力,满分100分,85~100分为优,75~84分为良,70~74分为中,低于70 分为差。④骨折愈合情况:记录两组骨折影像学愈合时间、完全负重下地时间、Baird 踝关节评分。⑤临床疗效评价:治疗后7 d 评价疗效,局部无压痛、胫骨无成角畸形、无并发症为痊愈;骨折部位正常、愈合关节功能达到正常功能的75%以上,活动时偶有疼痛为显效;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关节活动功能小于正常功能的50%,活动有明显疼痛为无效;以(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计算总治愈率。⑥术后并发症:记录两组术后切口感染、切口延迟愈合、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周)14.60±3.20*18.66±3.56 n 50 50手术时间(min)69.88±21.02 67.69±19.60术中出血量(mL)112.36±18.21*245.56±36.88住院时间(d)12.10±2.89 12.63±3.89骨痂形成时间(周)7.86±1.65*11.32±3.21

2.2 两组血清骨代谢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PICP、CT、IL-2 水平高于治疗前,β-CTX、TNF-α、IL-6、IL-8 水平低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PICP、CT、IL-2 水平高于对照组,β-CTX、TNF-α、IL-6、IL-8 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表3。

表2 两组骨代谢指标水平比较(μg/L,)

表2 两组骨代谢指标水平比较(μg/L,)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a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相比,bP<0.05。

PICP n CT β-CTX组别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50 42.00±8.00 69.00±8.00ab 93.00±59.00 150.00±39.00ab 0.58±0.16 0.28±0.14ab 50 94.00±58.00 130.00±22.00a 41.00±9.00 51.00±9.00a 0.60±0.09 0.49±0.14a

表3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ng/L,)

表3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ng/L,)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a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相比,bP<0.05。

组别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n TNF-αIL-2IL-6IL-8 50 0.80±0.12 0.50±0.12ab 4.50±0.91 9.21±1.62ab 136.00±30.00 85.00±13.00ab 60.00±9.00 58.00±12.00ab 50 60.00±10.00 59.00±11.00a 0.81±0.15 0.67±0.07a 4.31±1.12 7.41±1.23a 139.00±29.00 116.00±19.00a

2.3 两组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后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60.39 ± 6.68)、(89.90 ±13.52)分,对照组分别为(58.65 ± 5.78)、(65.50 ±8.30)分,治疗后观察组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2.4 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比较 观察组影像学愈合时间、完全负重下地时间短于对照组,Baird 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4。

表4 两组骨折愈合情况比较()

表4 两组骨折愈合情况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Baird踝关节评分(分)90.50±15.30*81.10±12.20 n 50 50影像学愈合时间(d)90.58±16.00*133.10±23.90完全负重下地时间(d)130.60±18.00*160.30±25.60

2.5 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总治愈率分别为98.00%(49/50)、86.00%(45/50),观察组总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00%(4/50)、4.00%(2/5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胫骨骨折是最常见的长管状骨骨折[5],发生率约占全身骨折的10.8%。多因交通事故、压砸伤等直接暴力损伤造成,又因胫骨内侧面表浅,骨折多是开放性、粉碎性的,对治疗技术要求较高。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带锁髓内钉固定术日渐成熟。髓内针本身比较坚实牢靠,术后可以少用或不用外固定,有利于早期活动锻炼,且皮肤切口较小,骨膜剥离范围有限,损伤较小,优势显著[6-7]。

骨肽注射液是一种复方制剂[8],其成分包括多种微量元素,具有调节钙磷、骨肽代谢,促进成骨细胞增殖、骨折愈合的作用;其含有多种肽类活性物质,可起到镇痛、抗炎、改善邻近组织血供和营养情况、促进骨愈合及骨再生的功效[9]。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说明带锁髓内钉固定术联合骨肽注射液治疗胫骨骨折可以更好地促进骨愈合,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有研究称,血清黏附分子在骨折愈合中发挥重要作用。PICP、CT 是骨折愈合、骨细胞合成和形成骨生长的必需酶,是评价骨折愈合情况的重要指标[10-11]。β-CTX 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代表骨吸收的标志物,是骨重建过程中型胶原被降解后释放入血的片段,其水平增高反映骨吸收程度、骨质流失增加,临床主要用于评估骨质疏松症或其他骨疾病的抗吸收治疗疗效[12]。抗重吸收治疗中,双磷酸盐治疗的患者在开始治疗3个月后β-CTX 比基础值降低35%~55%,表示治疗成功[13-14]。本研究中,观察组血清PICP、CT、β-CTX 水平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说明带锁髓内钉固定术联合骨肽注射液治疗可有效改善骨代谢水平,促进骨折愈合。

IL-2是一种细胞生长因子,存在于免疫系统中,影响白细胞活性[15]。IL-6是一种具有多重免疫调节功能的细胞因子,可介导炎症、脱髓鞘和胶质增生[16]。IL-8 是由单核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产生的具有较强趋化作用细胞因子,可趋化中性粒细胞于炎症部位并诱导其变性、脱颗粒和弹性蛋白酶释放,生成活性氧,直接损伤组织细胞[17]。TNF-α 是一种没有毒性的细胞因子,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18],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直接杀伤肿瘤作用最强的生物活性因子之一[19-2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清IL-2水平高于对照组,IL-6、IL-8、TNF-α 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联合骨肽注射液治疗后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有利于骨折愈合。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的关节功能评分较高,观察组影像学愈合时间、完全负重下地时间缩短,Baird踝关节评分提高,说明联合骨肽注射液后缩短了骨折愈合时间,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总体疗效优于单纯手术。结合以上研究结果,我们认为,使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术联合骨肽注射液治疗胫骨骨折,可减轻炎症反应,改善骨代谢,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治疗总体效果更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髓内胫骨注射液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胫骨内侧开放楔形高位截骨术中矢状位截骨倾斜角度对胫骨平台后倾角的影响
髓内钉加钢板钢缆联合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
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
青少年双侧胫骨近端对称性疲劳骨折1例
鱼腥草注射液在养猪生产中的妙用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tocol for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Trial Version 7)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