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历史“双主共育”教学模式的运用

2021-07-23赖海波

教育·综合视线 2021年4期
关键词:共育教学方式历史

赖海波

素质教育呼唤人们整体素质的提升,同时也强调打破传统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应该不断探索和创新更多有趣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而“双主共育”教学模式的出现,可以帮助历史教师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此,初中历史教师应借助“双主共育”教学模式和课程内容相结合,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师生之间共同学习和进步。

一、初中历史教学课堂出现的负面现象

1.教学评价运用不恰当

教师的教学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学生学习科目的兴趣和学习效果。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自己的思想和一定的自尊心,教师的评价对它们会产生不小的影响。初中生其实也有心理压力,面临自己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刻———中考,每次大考、小考过后,因为成绩不理想,教师不仅不倾听学生想法,鼓励学生,还会一味地去指责、批评,致使学生会对教师产生逆反心理,对教师的教训置之不理。

2.缺乏与学生的互动交流

以往的历史课堂教学,教师没有明白“教学”的含义,只注重自己对学生的“教”,而忽视了学生从教师这的“学”。教师只看重自己的教学进度,自己讲解的知识点有哪些,而从不去考虑学生是否能够对教师讲的内容全盘接收。就是因为缺乏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更新教学方式;学生不敢向教师提意见,不敢与之交流,认为就算说了,教师也不会接受。导致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高昂,成绩则更不理想。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应该增加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多听取学生心里的想法,把学生当做朋友去对待,初中的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教师不應该忽视学生的想法。学生的世界里,也有许多教师未知的东西,那一个个鲜活的,独具特色的生命,是我们永不枯竭的营养源泉。

3.教学观念陈旧、单一

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已经具备一定的思想,自身对事物也有一定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在教材讲解中可以借助辅助资料,扩充学生的知识面。但许多历史教师只会向学生传输课本的知识内容,没有新思想、新内容的引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接收的知识也受到局限性,接受不到新鲜的历史信息,致使学生在考试方面,自身思维不能灵活转换。长时间的单一教学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自主探索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对学生的历史学习也带来许多负面的效果。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历史“双主共育”教学模式的运用策略

1.创设任务情景,驱动学生探究

初中历史带我们领略了中国古代文化、人文、建筑、经济等各方面的不断演变和进步,使学生近距离的去了解我们国家曾经的面貌。每当提起历史,学生都会觉得离我们过于遥远,其实我们可以感受到历史演变的脉搏,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和了解周边的事物,就会发现“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历史是对过去发生事件的描述,我们过去的每一天都可以称为“历史”。为了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联系,教师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以任务驱动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历史知识。教师可以为学生列举几个主题,供学生去选择,并通过其他手段查阅资料,完成主题任务。

比如:(1)学习完《百家争鸣》之后,我们从教材中了解到:“战国时期,旧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其中,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影响最大。”那么除了教材中提到的四大家,还有其他哪几个学派的思想主张颇有影响呢?可以让学生以调查百家争鸣其他学派为主题进行探索。

(2)又如:教学和《三国鼎立》相关的知识时,学生知道了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对三国鼎立局面建立的重要性。以此可以让学生去进一步探讨为什么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这两个战役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有哪些有利的因素促使战役的胜利?

通过设置任务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去主动学习探索,引导学生去学习历史、了解历史。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增添对历史学习的情感。

另外也能借助有关资料的搜集、阅读、整理以及运用调查等手段,让学生学习到深入了解历史的方法和途径。

2.巧用信息设备,激发学生兴趣

时代在不断变化,科技在不断进步,致使许多先进的信息设备被广泛应用于日常教学中。以往的历史教学课堂,教师在讲台阅读课本,学生在下面听讲,学生只能从书中去了解历史,了解过去发生的事,学生本身并没有多大的体会,不能感受其中,学习历史的兴趣也逐渐下降。而随着先进设备的出现,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带来的便利,去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兴趣,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从而增加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情感。

比如:教师在教授《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相关知识时,提到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发明。那么在授课前,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先为学生播放在纸出现以前,古代的人们是怎么记录文字,又是如何一步步进行演变的相关视频,以此抓住学生注意力。通过视频,学生了解到原来古人会把文字刻画、书写在甲骨和简帛上面,或铸刻在青铜器上。然后再播放另一个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原因促使人们发明造纸术和后期造纸术的发明、演变过程。借助这些新奇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了解到古代记录文字的不易,和古人的聪明智慧。

又如《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这一章节的学习,教师可以利用播放“人类进化史”的相关视频,让学生去了解我们如何演变成今天的样貌,人类现在和最开始的有哪些变化。借助视频,激发学生好奇心,让他们内心深处有所了解和感悟。之后再带领学生去学习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去了解和学习他们的样貌特征、生活习惯等。

3.转变教学方式,凸出“双主共育”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的改革,对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当转变教学方式,摒弃传统观念,创新和探索教学方式,以此来满足众多学生的学习需求。其中,“双主共育”的教学方式被许多教师借鉴,引用到了课堂教学中。“双主共系”改变以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倡导教师要发挥主导性作用的同时,也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师做到虚心接受学生建议,学生也要尊敬教师。做到师生共同学习和进步,共同扶持成长。

4.加强时空观念培养,提升学生认知

初中历史的教材内容,许多包含时间、人物、事件、地点的事件需要学生去理解和记忆。繁琐的教材内容,让学生对历史学习望而却步,往往力不从心,纵使努力去学习也很难把这些内容熟记于心,总会容易把内容混淆,导致学生的历史成绩并不理想。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教师在对教材内容讲解结束之后,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把所有有关联的重难点串联起来,方便学生去更加直观、清晰地对比、记忆。而在主要的历史事件讲解时,教师可以把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仔细为同学分析透彻,使学生借助教师的讲解,去理解事件发生的由来,同时加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逐步提升学生的历史认知,提高自身的历史核心素养。

以《辛亥革命》为教学案例,其中“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对于革命具有重要意义。借助两场起义,教师为学生详细的讲解起义发生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两场起义。从而使学生更好的去理解和学习。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两场起义分别为例,总结和概述起义对革命的影响。在作业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指导性的意见,但不要过分去干预学生的思想,懂得尊重和鼓励学生的创新和想法。在课堂讲述中,对于学生错误的想法,要多加引导学生逐步进行改正,而不是否定学生的学习成果,那样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使学生逐渐丢失学习历史的兴趣。

5.重视情感教育,树立正确历史观念

通过学习历史教材内容,深入了解教材知识,我们可以发现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事迹,古代人民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国家发展做贡献的内容。借助这些知识我们知道我国人民都具有甘于奉献、勇于斗争、为了国家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对自己国家的热爱之情。作为一名中国人,更要时刻心怀一颗感恩的心,懂得缅怀先烈,尊敬和维护他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我们应该以我们是中国人而感到自傲,要以那些伟大的英雄人物为荣,是他们的无私付出,为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比如被我们众所周知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这两个运动的出现,为我国在文化方面的發展做出巨大的贡献。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文化革命,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当时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新文化运动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帮助国民接受先进的思想主义,摒弃旧文化。

五四运动则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在这次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初现锋芒,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更是让许多人认识到工人阶级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只有我们大家团结一致对外,我们的民族才能不断的进步和发展。

通过这两个“运动”,使当时大部分中国人转变陈旧思想,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它们的兴起为后来的文化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为我们祖国的繁荣发展更是带来巨大的影响。借助这两个事件的重点讲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爱国意识,争取成为社会未来发展的有用人才。

历史作为一门文科科目,许多繁琐、难懂的内容需要学生去了解和记忆,使学生对学习历史知识产生一定的距离。时空观念不足,更加使学生对学习历史感到力不从心,为此,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进而逐步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共育教学方式历史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