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课STEAM教育模式的初探

2021-07-23林清

教育界·下旬 2021年5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学生

林清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逐步提高,要求人才不仅具备专业知识,而且具备跨学科意识和创新能力。对此,在小学阶段为学生讲解科学知识时,教师应当通过生活元素的引入、问题的设计以及项目实践活动的设定等方式,创建STEAM教育模式。

【关键词】小学科学;STEAM;学生

STEAM教育模式是一种已经得到广泛认可的教育形式,它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为基础,强调跨学科教育,以便学生可以将散乱、琐碎的知识变成整体、系统的知识,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发展创新思维。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引入STEAM教育模式,不仅可以充分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而且可以满足未来社会对学生的期望,使学生在真正掌握科学知识之余,实现综合科学素养的提高。

一、结合教学内容,增添生活元素

将生活元素与学科知识进行整合,是STEAM教育模式的一大优势。科学学科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的。教师对学生讲解科学知识的目的之一,就是期望学生可以使用科学知识理解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因此,教师在STEAM教育模式的指导下开展科学教学活动,应当重视生活元素的介入,让学生从融入数学、工程和艺术的综合性思维出发,分析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比如“天气和气候”一课主要介绍了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和气候术语的正确使用方法等内容,而这些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对此,教师可以将卫星云图、天气预报等生活元素引入课堂之中,增添课堂上的生活气息。课堂一开始,教师先为学生播放“天气预报”,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天气预报的情况,使学生从这一生活元素出发,主动地将注意力放在课堂上。之后,教师为学生展示生活中一些常见天气的图片,如下雨、下雪、晴天、阴天等,引导学生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天气。紧接着,教师为学生展示在同一天不同地方的不同景观图片,使学生在概括这些景观中认识到气候的不同特点。在学生对天气和气候等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教师再为学生提出一些生活化的问题,使学生在分析中逐步认识到天气和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可以看出,教师基于科学学科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引入生活元素,并让学生启动多种思维对这些生活现象进行分析,能够发挥STEAM教育模式的优势,使学生真正将科学知识与现实问题进行整合,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使用问题引导,强化探究能力

在STEAM教育模式中重视科学、技术、工程和艺术的整合,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问题有其存在的必要价值。在实际讲解科学知识时,教师应当围绕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给学生提出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使学生基于自身的科学素养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解读,完成对教材中科学知识的筛选和分析,逐步强化对科学知识的探究能力。

例如在“食物与营养”这一课中,教师就可以以问题为媒介,引领整节课的教学活动。透过对教材的分析,教师能够快速锁定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蛋白质、脂肪和淀粉等食物营养成分,以及检验食物营养成分的实验方法等。结合上述内容,教师向学生提出“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呢?”“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应当如何进行检验呢?”等问题,使学生产生对本节课知识的好奇心。随后,教师以上述问题为方向,对本节课的科学知识进行探索和分析,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读,逐步了解蛋白质、脂肪和淀粉等成分是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以及对食物中蛋白质进行检验的方法。在学生回答了上述问题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了解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分析效果,查漏补缺,使学生真正地掌握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等科学知识。

显而易见,教师以教材中的科学知识为基础,提出探究性的问题,能够让学生更有方向地进行科学知识的解读和建构,逐步提高学生对教材中的信息进行筛选和分析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素养。

三、设定项目活动,完成实践操作

STEAM教育模式与小学科学课程的整合,颠覆了传统科学课程的教学结构,更加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动手实践操作中认识科学知识。因此,在实际讲解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为学生设定合作学习的任务,引导学生在集中集体智慧的同时进行材料的搜集,并运用数学数据分析思想和工程思想对合作学习的任务进行讨论,以便在相互交流、共同操作中逐步激发灵感,最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以“空气有质量吗?”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就可以通过项目设定,引导学生完成实践操作活动。在活动开始,教师可以先提出“空气有质量吗?”的问题,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并让学生依据自身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随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使用什么方法进行空气质量有无的测量?”的问题,使学生结合之前所学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之后,教师为学生划分合作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阐述自己的设想,并聆听他人的见解,从而在交换彼此的意见中得出统一的实践操作方案。紧接着,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践操作活动,获得一定的数据后,啟动数学思维和工程思维,分析所得数据,通过探究论证的方式逐步得出“空气具有一定质量,但是质量很轻”的结论。

基于上述案例可见,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探究活动,能够强化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性,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其中的科学道理,从而加深对科学知识的印象。

四、整合媒体资源,实现锦上添花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也是科学知识的载体。然而,教材中的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小学生很难直接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理解。随着网络资源的发展,许多教师开始变革传统教学手段,主动使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带给学生强烈的视听感受,抓住学生的目光。所以,教师有必要使用媒体技术进行科学知识的讲解,带给学生直观的学习感受,提高STEAM教育模式下科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比如“河流与湖泊”这一课中包含河流与湖泊形成原因的知识。当教师完全采用口述的方式为学生介绍这些内容时,学生会因为生活经验较少、科学素养较弱等问题,影响对内容的理解。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使用媒体技术为学生模拟河流与湖泊形成的原因,辅助学生进行理解。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我国常见的河流和湖泊,让学生快速地认识到本节课的学习主题。随后,教师为学生展示京杭大运河、瘦西湖、池塘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片的区别,使学生初步认识不同河流与湖泊形成的原因。紧接着,教师使用flash动画模拟河流与湖泊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具象、直观的视角,有效地掌握河流、湖泊的形成原因,提高学习效果。

现代媒体技术具有将抽象知识转变为直观、具象知识的功能。在STEAM教育模式下,教师主动地利用媒体技术呈现科学知识,能够削弱传统科学知识的抽象色彩,让学生从直观的角度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

五、促进成果展示,优化评价结构

教学评价环节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STEAM教育模式中,教学评价环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不足,认识到自己的优势。然而,在以往的科学课堂上,教师只是围绕学生的课堂表现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言语点评,并不能让学生明确地认识到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对此,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学习成果展示平台,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针对性的评价,让学生明确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

例如在“点亮小灯泡”这一课的教学后,学生对小灯泡的结构和简单电路的搭建方法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此,教师可以开展“点亮小灯泡”的探究活动,并为学生提供小灯泡、导线和电池等材料,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操作。在完成操作活动后,学生会用有限的材料设计出简单的点亮小灯泡的电路。随后,教师为学生创建成果展示平台,让每个学生都展示自己设计的电路,并围绕自己设计的成果讲述制作的过程以及遇到的困难等,使他人对自己的操作过程和成果有一个详细的了解。紧接着,教师请几位学生作为评委,对同学们设计的电路和操作过程进行点评,使学生基于同伴的视角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最后,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从专业视角评价学生应该改进的地方,使学生设计的线路更加科学合理。

可以看出,在STEAM教育模式下對评价环节进行调整,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能够让学生围绕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和回顾,以便对作品的细节进行改进,提高学习实效。

总而言之,STEAM教育模式与新课改理念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将STEAM教育模式与科学课程进行完美整合,能够带给学生绝佳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多学科融合、多角度思索中加深对科学知识的印象。所以,在未来讲解科学知识时,教师应当继续对STEAM教育模式进行深入解读,并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找寻落脚点,使科学教学走向高效之路。

【参考文献】

高雯雯.人文视角关怀下的小学科学教育[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3):52.

彭德凎.基于STEAM的小学科学技术与工程领域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6):219.

吴桂胜.STEAM理念下的小学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J].华夏教师,2020(03):51-52.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学生
学生写话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