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在老年糖尿病中的应用

2021-07-22陈静康格平张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3期
关键词:循证饮食实验组

陈静,康格平,张娜

(1.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肾脏内分泌科,陕西 西安 710000;2.潼关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妇产科门诊,陕西 潼关 714300)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步加深,老年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随之提高[1]。目前,糖尿病现已成为继心、脑血管后导致老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且受到高度重视。该病因较为复杂,因可能缺乏相关营养、肥胖以及不合理饮食均存在一定关系,对此,临床治疗本病除去药物之外,还需加强运动、饮食等自我防护,但于临床实践中,部分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因对疾病了解不充分,且嘱医嘱行为较差,以及治疗信心有所不足,进而影响治疗效果。为控制患者的病情,提高其临床效果,因此,护理干预极为重要[2]。循证护理是近年来新型的一种护理模式,在临床中获得了满意的效果,本文现对循证护理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做以下探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所选患者均以2019年9月至2020年2月入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102例),以住院床位的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男26例,女25例,年龄66~84岁,平均(75.14±1.84)岁,病程1~8年,平均(5.39±1.51)年。实验组男30例,女21例,年龄65~85岁,平均(76.52±1.20)岁,病程1~9年,平均(6.09±1.11)年。两组所入选糖尿病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常规护理,可给予对症护理,为其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以及对其用药加强监督与提醒,同时,可做些适当的运动。查访期间,可对患者加强糖尿病相关知识与宣传。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

(1)循证问题:成立循证小组,小组成员包含护士长、责任护士及质控成员。

(2)循证支持:结合所处提出的问题,通过各大网络、数据库、期刊等收集相关数据,且依据其可行性、科学性予以评估,随后依据医院实际情况与患者情况制定相关方案。

(3)循证观察:对其病情。临床症状予以观察,且收集相关资料并对其分析,给予最佳的护理对策。

(4)循证应用:①健康宣教,部分老年患者因对疾病认知存在不准确且未准医嘱用药治疗,同时轻视了日常生活习惯对血糖的影响。对此,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发放关于糖尿病相关健康宣教手册,包含糖尿病发病机制、治疗方式、表现以及用药方式等。同时对患者疾病掌握知识进行评估,且耐心进行解答,直至患者了解;②心理干预,老年糖尿病患者因病程,且血糖反复波动,使其心理压力更大,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此,在护理期间需要对患者做好心理疏导,同时以亲切、热情与和蔼的态度面对患者,耐心与其交流等,并对予以患者关心、体贴,针对性为患者提供心理指导,进而使患者能够配合治疗;③饮食与运动干预,合理的饮食和科学运动为糖尿病护理核心内容,依据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合理饮食与运动计划,进而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进而使血糖控制稳定,对此,护理人员依据其体重、升高和每天活动量计算所需总热量,随后依据其身体情况、经济状况和饮食为其制定饮食计划,其主食可以荞麦面、小米、小麦面等,同时积极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另外,指导其进食粗纤维蔬菜,例如,芹菜、白菜等,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忌过咸、过油、过甜或是过油腻,此外,嘱其慢跑、步行以及做操等,运动时间在30分钟左右,每天运动1~2次。

1.3 观察指标。对2组血糖情况、生活质量、并发症与满意度对比。①对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情况对比;②依据生活质量量表(SF-36)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包含精神健康、生理机能、社会职能、情感职能。

1.4 统计学处理。全文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其中均数±标准差()用于表达计量资料,χ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P决定是否有差异,其中P<0.05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糖水平对比。护理前对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情况均改善,但实验组中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糖水平对比()

表1 两组血糖水平对比()

组别 例数 空腹血糖 餐后2 h血糖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51 8.69±1.36 6.39±0.28 12.86±2.51 10.39±1.17实验组 51 8.74±2.74 5.83±0.87 13.51±3.84 9.31±2.61 t - 0.116 4.375 1.011 2.696 P - 0.907 0.001 0.314 0.001

2.2 生活质质量对比。实验组中社会职能、精神健康、生理机能、情感职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生活质量()

表2 对比两组生活质量()

组别 精神健康 生理机能 社会职能 情感职能对照组 69.14±1.25 71.22±1.41 75.22±2.41 79.33±2.39实验组 87.14±1.47 88.14±1.98 89.39±1.49 91.47±1.29 t 46.641 34.804 25.005 22.349 P 0.001 0.001 0.001 0.001

3 讨论

糖尿病为一种终身慢性疾病,临床常见于老年患者中,老年糖尿病主要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其发病率高。主要因人体内胰岛素少量分泌或胰岛素功能发生障碍而出现紊乱,因此则导致出一组代谢性疾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身体消瘦、血糖高等,因此,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另外,若病情严重将出现脱水现象,同时也将导致其体内出现酸碱平衡失衡、高渗性昏迷与电解质紊乱等,甚至是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所以,为降低血糖值,则需将其缓解至正常水平,使并发症发生率降低。除此之外,因老年人对糖尿病缺乏相关认知,得知自身疾病是易出现悲观心理,且对其自身疾病感到焦虑[3]。该病并不是仅靠药物进行完成治疗且还需长期对血糖进行控制,同时护理也成为了治疗糖尿病重要部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使其痛苦有效减轻[4]。

现阶段对于糖尿病主要胰岛素、口服降糖药进行治疗,同时予以辅以护理干预,但常规护理仅为了配合治疗而定,缺乏针对性措。而本文所应用的循证护理,由研究结果可知,实验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生活质量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赫,P<0.05。王小梅[5]学者对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对照组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以循证护理,发现观察组血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赫,P<0.05。因循证护理主要是护理人员通过自身临床经验、科研结果等结合,且将其作为护理依据,为患者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该护理为一种新型的护理观念,护理方案始终以护患之间互动为基础,且结合相应情况制定相应的可行性方案,使患者的病情从而得到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也有所缓和[6]。另外,因患者对疾病存在缺乏了解,存在不良情绪和饮食运动不合理等问题,结合这些问题拟定针对性方案,增强患者对疾病认知,帮助其树立良好治疗信心,纠正不良生活习惯,依次对疾病进行控制[7]。鉴于此,循证护理的实施使患者血糖情况有效得到改善,且获得满意的效果,患者生活质量进而也显著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老年糖尿病患者经循证护理获得满意效果且血糖情况也均有效得到改善,以及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意义。

猜你喜欢

循证饮食实验组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春节饮食有“三要”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