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探讨

2021-07-22伍嘉丽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3期
关键词:优质化产科孕产妇

伍嘉丽

(江门市人民医院,广东 江门 529000)

0 引言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孕产妇对产科护理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产科护理当中积极尝试运用优质化护理,为孕产妇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1]。优质化护理已经成为人们对医院护理的基本要求,近几年我院积极尝试了优质化护理这一新型的护理模式,得到了住院孕产妇及其家属们的一致好评,现将优质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在广东省江门市人民医院产科接受治疗与护理的共计80名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0名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划分的方式,平均划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名。通过表1可以看出,两组孕产妇的年龄区间大致相当,平均年龄也基本一致,怀孕周期也不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总体上来说,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孕产妇在平均年龄、怀孕周期、平均孕周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见表1。

表1 观察组及对照组孕产妇的基本情况

1.2 方法。对照组的孕产妇,护理人员采取常规的护理手段,主要是进行常规的身心护理知识宣传,进行常规的产前产后护理以及心理健康护理。观察组的孕产妇,则采用优质化的护理模式,具体护理措施如下:①分娩前期的优质化护理,护理人员以亲切且平易近人的态度与孕产妇及其家属接触,保持一种友好且相互信赖的关系,迎接孕产妇愉快地入院待产。掌握孕产妇的基本情况以及临床指标,向刚入院的孕产妇详细介绍病房情况以及医院的相关管理制度。与孕产妇谈心,了解其心理准备情况,给予她们积极的心理引导,增加其迎接分娩的勇气;②强化食物营养护理,按照医生的要求,为孕产妇设计适宜的营养方案,并且根据孕产妇的身体情况及时调整优化营养方案。建议患者多进食高纤维、高蛋白食物,包括鹌鹑蛋、鸡肉、白菜、甲鱼、鸡肉、芦笋等,促进患者消化和吸收。同时,告诫患者禁止吸食烟酒,少食辣椒、胡椒等食物;③强化优质化的卧床护理,根据孕产妇的具体情况,引导产妇调整自己的卧床体位,同时引导其进行肢体的锻炼,为顺利生产做好准备[2];④创造优质化的病房条件,让孕产妇享受到舒适的休息环境。采取恰当的保暖手段,创造良好的床位条件,为孕产妇的舒适睡眠创造良好条件;⑤强化生产前期的优质化护理,重点对孕产妇的心理准备情况进行护理,向其说明手术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营造积极愉悦的氛围,降低其迎接分娩的紧张感;⑥做好生产后的优质化护理,对产妇进行24 h心电监护,并且保障其吸入充足的氧气,将所有的管道均做好加固,全天候关注产妇的身体心理变化[3]。

1.3 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算优质化护理以及常规护理对孕产妇分娩时间方式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其中满意度的计算方法为(满意人数+基本满意人数)/70。若P<0.05,则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住院时长以及分娩方式比较。从表2可以看出,采用优质化护理模式的观察组,在产妇住院时长、分娩方式方面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优质化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干预对产妇住院时长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窒息情况比较。从表3可以看出,采用优质化护理模式的观察组,出现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数量明显少于常规护理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优质化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的影响[n(%)]

2.3 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比较。从表4可以看出,采用优质化护理模式的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95.00%)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80.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优质化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干预对产妇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3 讨论

新时代人们对于产科护理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常规的护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孕产妇的护理需求,因此需要完善和更新产科的护理模式[4-5]。产妇分娩必然会产生紧张、恐惧等负性情绪,甲肾上腺素与肾上腺素的分泌极易导致产妇心率与血压上升,增大产妇分娩的难度。若护理期间仅实施常规护理,无法做到全面兼顾,所以需立足于产妇角度予以优质化护理。

所谓优质化护理,是指在充分掌握患者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基础护理的强化,依托于护理责任制的全面实施,通过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来达到全面提升护理服务水平的目的。而产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其护理服务的实施效果直接影响到产妇与新生儿的性命安全[6-7]。通过对比优质化护理与常规护理对产妇住院时长、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方面的影响,可以看出,优质化护理能够有效缩短产妇的住院时长,减少产妇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的发生,且采用优质化护理的观察组多采用自然分娩的形式,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也较高,优质化护理能够促进护理人员与产妇形成和谐关系[8]。作为评价医院服务质量的基础性指标之一,护理满意度的评价主要在于患者主观感受的体现,同时护理满意度与医院整体医疗服务水平之间存在明显关联,所以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高,意味着医院自身服务水平质量得到提升。通过对患者实施全面优质护理,在开展全面病情观察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饮食、心理、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进一步提升产妇护理的专业化、优质化,帮助产妇正确认知护理干预的重要性,拉近护患关系,促进产妇预后的改善[9]。此外,经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我院整体护士自身服务意识得到明显增强,其自身服务态度得到有效转变,且护理人员各项服务技能得到明显提升,确保其护理服务的实施满足患者实际需求。自我院实施优质化护理服务后,实现护理工作的零投诉,患者住院期间存在的负性情绪,因护理人员的真诚、热情而得到有效缓解[10]。

综上所述,优质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能够起到比常规护理更加积极的效果,值得在产科护理中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优质化产科孕产妇
重症监护优质化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分析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孕产妇健康教育问题分析及建议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二胎政策以来高龄孕产妇的高危因素分析和临床干预
探讨产科护理中常见风险与预防和处理方法
分析优质化护理在预防荨麻疹患者并发症中的效果
湖南省长沙市危重孕产妇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优质化发展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