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进行鉴别诊断对提升临床诊断精准率的研究

2021-07-22刘杏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3期
关键词:弥漫性结节性原发性

刘杏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人民医院,江苏 连云港 222300)

0 引言

原发性肝癌作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疾病,临床主要病灶以肝细胞、肝内胆管细胞为主,其肿瘤分化程度较低,恶性程度较高,根治难度较大,患者预后生命时长较短,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因原发性肝癌具有较高隐匿性,其早期病理表现不显著,临床鉴别诊断需求较大,于临床检出时以中晚期患者为主,多伴有癌症转移情况,错失最佳治疗时机,是导致原发性肝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针对疾病开展有效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课题探讨价值[1-2]。近年,随着我国医疗事业快速发展,临床学者针对原发性肝癌早期筛查重视度提高,探究适配原发性肝癌早期病理鉴别手段尤为重要。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技术是基于传统螺旋CT平扫原理上、确立而来的新型检验手段,有效提高常规平扫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于组织病变具有较高诊断精准性,可为癌症早期筛查提供客观参照[3-4]。现研究笔者特针对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于原发性肝癌鉴别诊断有效性进行探究,以传统螺旋CT平扫为参照,针对原发性肝癌阳性检出率及癌症鉴别诊断精准性进行比对,开展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以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收治原发性肝癌患者为探查对象,共计纳入病例30例,病例筛查期限为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分设2组,观察1组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33~74岁,平均(46.38±3.11)岁,经手术病理诊断:9例为结节性,3例为弥漫性,3例为巨大型;观察2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35~72岁,平均(46.51±3.08)岁,经手术病理诊断:8例为结节性,4例为弥漫性,3例为巨大型;统计2组中风偏瘫患者基线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本研究采用西门子双源CT诊断仪,于检查前嘱患者禁食4 h,于CT诊断予以患者1L饮用水,促使胃肠道充盈;借助一次性双筒高压注射液,选用300 mg/mL碘佛醇注射液,于肘静脉注射造影剂,设置给药剂量为80 mL,设置注射速度为3.5 mL/s,设置CT参数,层厚设置为2 mm,层间距设为5 mm;观察1组15例,予以多层螺旋CT平描,观察2组15例,予以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依据三期增强扫描方式,于全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平衡期,于造影剂注射后25 s后开展动脉期扫描,于造影剂注射后60 s后开展全肝门静脉期扫描,于造影剂注射后90 s后开展病灶平衡期扫描;将所得图像传输置后台进行数据分析,所有成像均由影像科内资深2名影像学医生进行阅片,若争议较大,可联合诊断。

1.3 评价标准。①比对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多层螺旋CT平扫阳性检出率;②以手术病理诊断为参照,比对2组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结节性肝癌、弥漫性肝癌、巨大型肝癌等病理类别诊断精准性。

1.4 统计学分析。统计学软件SPSS 24.0进行假设校验,P<0.05设为统计学差异基础表达。

2 结果

2.1 两种检验方式阳性检出率分析。多层螺旋CT平扫阳性检出率66.67%,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阳性检出率93.33%,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种检验方式阳性检出率分析(n,%)

2.2 两组患者原发性肝癌鉴别诊断结果统计。两组患者以手术病理诊断为参照,观察1组患者经手术病理诊断,结节性肝癌检出率22.22%,弥漫性肝癌检出率33.33%,巨大型肝癌检出率0;观察2组患者经手术病理诊断,结节性肝癌检出率87.50%,弥漫性肝癌检出率100%,巨大型肝癌检出率100%,2组多层螺旋CT检验于巨大型肝癌诊断具有一致性,观察2组结节性肝癌、弥漫性肝癌检出率高于观察1组,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原发性肝癌鉴别诊断结果统计[n(%)]

3 讨论

据我国卫生组织发布数据显示,我国肿瘤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以原发性肝癌为主的恶性肿瘤发病率显著升高,因其癌症组织恶化程度较高,患者预计寿命时长较短,多为3~6个月,加之疾病具有较强的隐匿性,早期病理表现不显著,于临床检出时,易导致癌组织迁移情况,增加临床治疗难度,危害患者生命安全,其临床治疗预后不佳,探究有效的诊断手段为疾病治疗提供客观参照尤为重要[5]。

既往临床针对原发性肝癌多采用CT诊断的方式,因其CT开展时效性较高,临床操作无创,于临床体检中得以推广运用;针对原发性肝癌早期病理表现进行客观评估,以便落实早期癌症筛查,但于临床应用中发现,传统CT临床诊断影响因素较多,极易出现漏诊及误诊情况发生,需开展多次扫描,以评估机体肝脏供血情况,完善CT征象,对病灶部位进行有效评估,临床开展局限性较大[6]。随着临床影像学技术快速发展,螺旋CT敏感性及特异性提高,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技术被确立起来,相比较常规动态扫描手段,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可于一次屏息情况下开展多维度、多方位图像重建,评估不同角度病灶情况,建立清晰的三维图像,可以为临床病理诊断提供资料支持;同时,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多期增强扫描技术可对其肿瘤病灶血供情况进行客观评估,通过与正常肝脏密度进行比对,有效评估肝脏组织器质性病变情况,以评估其损伤进程。临床应用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及敏感性[7]。

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CT诊断于原发性肝癌阳性检出情况,多层螺旋CT平扫阳性检出率66.67%,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阳性检出率93.33%,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5);2组患者以手术病理诊断为参照,观察1组患者经手术病理诊断,9例为结节性,3例为弥漫性,3例为巨大型,观察2组患者经手术病理诊断8例为结节性,4例为弥漫性,3例为巨大型,2组多层螺旋CT检验于巨大型肝癌诊断具有一致性,观察2组结节性肝癌、弥漫性肝癌检出率高于观察1组,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5);经研究结果可知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具有典型影像学特征,于动脉期增强扫描中可见肝癌病灶伴有明显强化迹象,强化程度与正常肝组织具有显著差异,与对比剂不同浓度探究中发现,其肝动脉内对比剂浓度降低,其供血密度随之降低,于门静脉期增强扫描中可见,多数肝癌病灶呈现低密度表现,清晰反馈肝癌病灶分界情况,同时于病灶密度探查,发现其密度不均。中心病灶密度显著低于周围组织坏死区密度,于平衡期增强扫描中可见,肝癌病灶呈现低密度改变,部分非典型肝癌患者表现为高密度或等密度[8];若于增强扫描探查中发现不完整或完整延迟期强化情况,可确诊为原发性肝癌;全部增强过程表现为“快进快出”征象,具有典型的肝癌动态强化表现;经由不同时期增强扫描可知,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影像学特征明显,可通过评估其影像学表现,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客观参照。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于原发性肝癌鉴别诊断精准率显著高于多层螺旋CT平描,于原发性肝癌病理检出率较高,临床开展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弥漫性结节性原发性
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性肿瘤临床分析
CMYC、BCL2、BCL6蛋白表达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措施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应用高压氧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的效果研究
枯骨逢春饮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结节性筋膜炎的MRI特征性表现
多层螺旋CT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价值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在原发性甲亢外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外伤导致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与血巨核细胞体外扩散的相关性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