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新液联合挂线疗法对高位肛周脓肿患者术后疼痛、炎症因子及肛门功能的影响

2021-07-22袁伟超余灵辉王涛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3期
关键词:新液肛周脓肿

袁伟超,余灵辉,王涛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江西 九江 332000)

0 引言

肛周脓肿多由肛腺阻塞感染所致,可引起肛周部位肿胀、疼痛等症状,且排便或行走时加重,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2]。目前,手术是高位肛周脓肿重要治疗手段,挂线疗法较为常用,具有操作简单、引流通畅、瘢痕小等特点,先切开排出脓液后,再进行挂线处理,不仅可加快病情好转,还可防止术后肛门失禁[3]。但高位肛周脓肿位置较深、脓腔大,使得术中切口大,术后创面修复较为缓慢,加之肛门周围血管神经丰富,手术可引起强烈疼痛。康复新液则属于中药制剂,其主要成份为美洲大蠊干燥虫体提取物,具有通利血脉、养阴生肌之效,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创面修复[4]。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康复新液联合挂线疗法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对照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28~49岁,平均(32.14±4.28)岁;脓肿部位:11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13例高位肌间脓肿,17例直肠后间隙脓肿;病程2~11 d,平均(6.12±1.09)d。观察组男27例,女14例;年龄26~50岁,平均(32.21±4.33)岁;脓肿部位:10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12例高位肌间脓肿,19例直肠后间隙脓肿;病程2~12 d,平均(6.17±1.12)d。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符合《肛周脓肿临床诊治中国专家共识》[5]中高位肛周脓肿诊断;经B超等确诊;均为首次发病;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伴有炎症性肠病、结直肠结核、肿瘤等病;累及多个间隙的复杂性脓肿;合并肛瘘、肛裂等;心肺功能障碍。

1.2 方法。对照组行挂线疗法:常规术前肠道准备,行一次性脓肿切开挂线疗法,先借助肛门镜明确脓肿位置及内口,切开充分引流后,探清内口,于内口同高位行放射状切口,切口间对口引流,下方相通脓腔,坏死脱落组织清除后,以生理盐水和过氧化氢冲洗;橡皮筋在内口和脓腔最高位连线1/2左右挂入,拉紧结扎。术后常规甲硝唑清洗切口及肛周,术后第2 d开始便后换药。观察组加用康复新液(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43020995)治疗,术后换药时使用康复新液冲洗引流口及深部脓腔,填塞康复新液纱条,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至痊愈。

1.3 观察指标。①术后疼痛:术后1 d、术后7 d、术后14 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创面疼痛程度,0~10分,患者自主判断,得分高则疼痛重;②炎症因子水平:用药前及用药14d后,采集两组3 mL空腹血,分离血清后,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③肛门功能:用药前及用药4周后,采用肛门Wexner评分量表评价两组肛门功能,总分20分,得分越低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疼痛。观察组术后7 d、术后14 d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疼痛对比()

表1 两组术后疼痛对比()

组别 例数 术后1 d 术后7 d 术后14 d观察组 41 4.53±1.12 1.89±0.23 0.45±0.09对照组 41 4.62±1.14 2.21±0.28 0.79±0.16 t - 0.361 5.655 11.859 P - 0.719 0.001 0.001

2.2 炎症因子水平。观察组用药14 d后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表2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组别 例数 IL-6 TNF-α用药前 用药14d后 用药前 用药14d后观察组 41 56.58±7.59 26.54±3.41 72.65±8.59 32.56±4.13对照组 41 56.67±7.65 32.15±3.58 72.74±8.67 40.29±4.22 t - 0.054 7.266 0.047 8.383 P - 0.958 0.001 0.963 0.001

2.3 肛门功能情况。观察组用药4周后Wexner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肛门功能对比()

表3 两组肛门功能对比()

组别 例数 用药前 用药后 t P观察组 41 5.19±1.25 1.12±0.23 20.504 0.001对照组 41 5.23±1.27 1.53±0.28 18.217 0.001 t - 0.144 7.245 - -P - 0.886 0.001 - -

3 讨论

肛周脓肿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认为肛隐窝感染为主要病因。肛隐窝开口向上,粪便向下移动时,则易积聚于肛隐窝,导致内细菌大量繁殖,易引起感染。而肛隐窝感染后,可沿着肛腺、周围淋巴引流方向蔓延,当扩散至肛管直肠周围间隙时,可形成脓肿,若扩散至肛门外括约肌以上则形成高位肛周脓肿。挂线疗法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重要手段,先切开脓肿进行引流,再行挂线处理,不仅能防止炎症扩散,加快感染消退,还可减小肛门分开及回缩程度,避免手术损伤引起的肛门失禁[6]。但挂线治疗后存在明显疼痛,且脓腔愈合较慢,仍需采用辅助治疗。

IL-6、TNF-α为常见炎症因子,其中IL-6为多效性细胞因子,在手术损伤、感染等多种情况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中可大量分泌,促进炎症扩散;TNF-α由单核巨噬细胞分泌,可诱导炎症细胞聚集,加速炎症介质释放;当两指标水平升高时提示炎症反应加剧,可阻碍创面愈合,并引起强烈疼痛。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7 d、术后14 d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用药后14 d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用药4周后Wexner评分低于对照组,表明康复新液联合挂线疗法治疗高位肛周脓肿效果确切,可减轻局部炎症反应,降低VAS评分,促进肛门功能恢复。分析原因为康复新液内含多元醇类、黏氨酸、表皮生长因子等多种活性物质,能加速表皮细胞生长,促进肉芽组织增生,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帮助毛细血管再生,从而缩短创面修复时间[7-8]。同时,康复新液具有一定抑菌作用,可激活创面的免疫活性细胞,增强该类细胞吞噬作用,以阻止创面病原菌增殖,为创面修复、肛门功能恢复创造良好条件。康复新液还可加快自由基释放,灭杀微生物,并分泌干扰素、类白介素细胞等物质消除局部炎症,减轻炎性水肿及创面疼痛程度。

综上所述,康复新液联合挂线疗法可降低高位肛周脓肿术后疼痛程度,减轻局部炎症反应,促进肛门功能恢复。

猜你喜欢

新液肛周脓肿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康复新液保留灌肠联合口服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探讨
高位肛周脓肿给予切开挂线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鼻内镜术后应用康复新液行鼻腔冲洗的临床疗效研究
鱼刺致不典型小肠腹壁瘘并脓肿形成1例
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慢性牙龈炎的临床疗效
探讨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患儿慢性牙龈炎的临床效果
治疗难易不同的肝脓肿
以肛周扁平湿疣为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
肛周赘生物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