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剂量利伐沙班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学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2021-07-21王茂基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1年11期
关键词:利伐沙班性反应抗凝

王茂基

(邓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河南 邓州474150)

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由于脑部动脉出现狭窄或闭塞,导致脑部供血障碍,引发局部脑组织与脑细胞坏死,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1]。目前临床治疗该疾病多应用脑组织保护、抗凝、溶栓等类药物控制,可有效控制斑块发展,降低致死与致残率。利伐沙班是一种溶栓类药物,是目前临床应用广泛的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具有良好的溶栓、抗凝作用,但目前临床对采用何种剂量治疗效果更佳,尚未得到统一[2]。鉴于此,本研究探讨利伐沙班不同使用剂量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在我院接收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1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55~73(64.19±5.28)岁;体重指数16~27(21.17±0.26)kg/m2。观察组中男20例、女21例;年龄55~74(64.25±5.31)岁;体重指数16~26(21.18±0.27)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3]中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②经临床诊断、脑血管造影确诊;③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精神异常,无法建立有效沟通;②合并恶性肿瘤;③凝血功能异常。

1.3 方法 入院后,所有均予以稳定斑块、降低颅内压、扩容等治疗。

1.3.1 对照组 采用利伐沙班治疗,10mg/次,1次/天。连续治疗14天。

1.3.2 观察组 采用利伐沙班治疗,20mg/次,1次/天。连续治疗14天。

1.4 临床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治疗14天后,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4],并结合患者临床体征,综合评估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标准为:显效:NIHSS评分降低45%~80%,且患者恢复清醒,头晕、恶心体征消失;有效:NIHSS评分降低15%~44%,且患者恢复清醒,头晕、恶心体征部分消失;无效:无法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血清学指标水平:治疗前及治疗14d结束时采集两组患者晨起空腹状态下静脉血3ml,以3 500r/min离心10min后,取上层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血清学指标,包括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3)不良反应:统计治疗14d期间两组头晕、虚弱无力、牙龈出血等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血清学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14d后,两组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较治疗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清学指标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血清学指标水平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IL-6(μg/L) TNF-α(μg/L) hs-CRP(mg/L)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t P治疗14天后观察组对照组t P 133.64±21.56 132.89±21.47 0.157 0.876 31.56±9.37*59.68±15.28*10.012<0.01 83.26±16.81 83.17±16.29 0.025 0.981 26.49±6.74*49.75±11.25*11.320<0.01 41.25±6.79 41.31±6.81 0.040 0.968 13.68±5.74*26.19±6.10*9.508<0.01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虚弱无力、牙龈出血、头晕发生例数各为2例、1例、1例,总发生率为9.76%,对照组虚弱无力、牙龈出血、头晕发生例数各为1例、1例、1例,总发生率为7.5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0.718)。

3 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为临床心脑血管科常见的病症,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主要由颈动脉、椎动脉狭窄,从而引发的脑部血供不足,进而造成脑组织死亡,临床多表现为突发性眩晕、肢体麻木、双眼黑朦等,如未及时接受规范治疗,可累及患者其他感觉系统,造成感觉障碍,严重者可危及生命[5]。稳定斑块、降低颅内压、抗血小板聚集等均为目前临床治疗该疾病的常用方式,但各类治疗药物较多,效果参差不齐[6]。因此,本研究旨在探寻一种安全、优质的治疗药物对改善患者各项临床体征,提升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炎性反应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发病机制,其中IL-6、TNF-α水平升高,可有效刺激炎性因子高效表达,并启动机体凝血反应,从而加速血栓形成;hs-CRP属于一种急性蛋白,可有效趋化机体炎性反应,从而进一步导致血管闭塞,加重疾病发展,因此,抑制机体炎性反应可提升治疗效果[7]。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4d,观察组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且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20mg/天的利伐沙班治疗的效果确切。分析原因在于,利伐沙班属于一种抗凝类药物,进入机体后,主要通过选择性的阻断机体Xa因子活性靶点,从而抑制Xa因子的合成与分泌,可有效催化凝血酶原Ⅱ因子转化为凝血酶Ⅱa,进而达到抗凝的作用;同时,该药物进入机体后,在抑制血管闭塞的同时,还可对受损的内皮细胞进行有效修复,从而加速疾病康复。但该药物服用剂量过大也易加重肾脏负担,引发不良反应[8~10]。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表明20mg/d剂量可进一步提升临床价值,且安全,值得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20mg/d的利伐沙班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机体炎性反应,且安全 性较高。

猜你喜欢

利伐沙班性反应抗凝
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的肺功能与气道炎性反应特征
利伐沙班联合氯吡格雷对房颤合并冠心病行经皮冠脉介入术患者的疗效观察
局部枸橼酸抗凝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AKI患者NLRP-3及下游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心脏瓣膜术后,抗凝药物这么吃才安全!
男人像灯泡 女人像熨斗
利伐沙班治疗肺栓塞20例临床疗效观察
Mutually Beneficial
活络骨康丸联合利伐沙班对髋关节置换术后35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研究
女性的性反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