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急诊护理干预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07-21廖丽萍郑虔枫陈由嘉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9期
关键词:酮症酸中毒血糖

廖丽萍,郑虔枫,陈由嘉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福建福州 350000

糖尿病是临床中常见慢性疾病,主要因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糖代谢紊乱,致使血糖水平过高,影响机体脏器功能,导致较多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健康与生命造成严重影响[1-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临床中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主要以急性感染、应激反应等因素有关,患者大多表现为恶性、呕吐、脱水等症状[4-6]。急救治疗是当前临床中对患者治疗的主要措施,虽然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存在护理内容较为单一,对患者日常饮食、心理、并发症等方面重视程度不足。有研究指出[7-9],通过全面急诊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对加速纠正酸中毒,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降低并发症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该次研究选取2016年11月—2020年11月该院急诊收治的64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针对全面急诊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急诊收治的64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34~68岁,平均年龄(51.63±3.27)岁;平均体质量(58.2±8.1)kg;糖尿病平均病程(7.2±1.8)年;平均空腹血糖(26.5±8.2)mmol/L;其中8例患者的呼吸深大、伴有明显的酮味,4例患者出现酸中毒性昏迷。对照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33~67岁,平均年龄(51.28±3.42)岁;平均体质量(59.2±7.7)kg;糖尿病平均病程(7.0±1.9)年;平均空腹血糖(27.1±7.9)mmol/L;其中9例患者的呼吸深大、伴有明显的酮味,3例患者出现酮症酸中毒性昏迷。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选患者均经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诊断及实验室相关检查,符合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诊断标准;②原发病均为2型糖尿病者;③患者或家属知情并签字同意。

排除标准:①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②恶性肿瘤者;③严重精神异常者;④临床资料不全者;⑤妊娠期及哺乳期孕妇。

1.2 方法

两组均进行常规护理:入院后立即给予氧气吸入、心电监护、血氧监测,并检测血糖、血酮、电解质和血气分析等,为医生提供诊断依据。针对患者酮症酸中毒及脱水症状,给予患者补液处理,纠正患者临床症状,给予胰岛素治疗,起始静脉滴注速度控制在500 mL/h左右,然后逐渐增至1 000~2 000 mL/h,结合患者的年龄、肾功能等调整滴速,避免发生心力衰竭、脑水肿。采集患者各项检测标本,结合患者的各项指标调整治疗方案,为预后判断提供指导;在抢救过程中,护士应加强临床监测,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以及血压变化情况等,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实施全面急诊护理。①患者入院后第一时间给予病情评估,建立抢救治疗小组及专项护理小组,明确患者病情,制定针对性的抢救护理方案。②纠正患者水电解质紊乱,缓解患者的酮症症状,同时针对患者的糖尿病情况给予降糖治疗,碱液补充要适宜,防止患者出现低血糖、低血钾症状,降低脑水肿并发症发生率;针对停止输液患者,睡前给予胰岛素注射治疗,剂量为4~8 U,避免次日发生酮体。③严格按照护理计划实施各项护理操作,确保24 h无缝隙护理,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异常,以患者为中心,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④饮食护理: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病情与日常饮食习惯、偏好,对患者日常饮食进行安排,确保患者日常热量的供给,若患者存在昏迷等现象,则需要给予鼻胃管对患者进行喂食。⑤心理护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情危重、变化快,可危及患者生命,救治过程中有出现昏迷的可能,多数情况下,患者受疾病影响,大多存在惧怕、抑郁等情绪,对患者病情康复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无法达到对患者治疗的目的。对此,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及家属之间的交流,讲解该院抢救条件、抢救成功病例,以建立康复的信心。并对导致患者消极情绪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同时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此外,护理人员需要采用温和的语气与态度对患者进行交流,使患者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病情,提高患者对治疗的重视。⑥并发症预防:在对患者临床护理中,为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需要给予患者有效的感染预防等措施。通过给予患者实施抗生素预防性治疗,对患者实施肺部感染护理,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此外,还需要加强对患者尿道感染的预防,特别是女性患者,需要采用消毒液对会阴进行冲洗,维持患者皮肤清洁,避免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其次需要对患者是否存在足部变化,患者所穿鞋子应当选择宽松舒适的,避免对足部造成损伤,从而诱发感染,导致患者生命受到威胁。⑦预防知识宣教:根据患者文化水平,对患者就疾病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前期疾病典型表现等相关健康知识进行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血糖仪进行日常监测,规范日常胰岛素使用,叮嘱患者按时用药,合理运动,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1.3 观察指标

症状改善时间对比。包括酮症酸中毒症状纠正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

血糖水平对比。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

护理干预后心理状况对比。采用焦虑评价量表(SAS)、抑郁评价量表(SDS)对患者进行评估,分值越高表示负面情绪越严重。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包括低血钾、肝肾功能损伤、感染等。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的表达方式为(±s),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表达方式为[n(%)],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酮症酸中毒症状纠正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为(5.26±1.47)、(12.63±1.38)h,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64±1.32)、(20.52±1.2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对比[(±s),h]

表1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对比[(±s),h]

?

2.2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对比

观察组患者FPG、2 hPG水平降至(6.57±1.28)、(8.94±1.45)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93±1.36)、(10.93±1.27)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对比[(±s),mmol/L]

表2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对比[(±s),mmol/L]

?

2.3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心理状况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心理状况对比[(±s),分]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心理状况对比[(±s),分]

?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发生相关并发症2例,发生率6.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糖尿病属于临床中常见慢性代谢性疾病,因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导致糖代谢功能紊乱,在疾病中后期可伴有较多并发症,其中酮症酸中毒是临床中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健康[10-12]。邱俊霖等[13]通过对2003—2013年间23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资料分析研究显示,23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1型糖尿病患者99例,占比41.60%(99/238),2型糖尿病患者131例,占比55.04%(131/238),相关分析结果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概率较高,且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由于患者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等特点,若未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患者易出现休克、昏迷等,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14-18]。当前临床中对患者主要采用药物治疗,虽然可以降低患者血糖,同时对酮症酸中毒情况进行纠正,但由于突发急症,同时慢性疾病仍将长期困扰,且具有复发的可能性。患者在治疗中易产生负面情绪,影响治疗效果[19]。因此,临床中必须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相关研究显示1型糖尿病发生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具有一定自发性,而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多为诱发,诱因如感染、胰岛素治疗不规律或不正规、餐食结构不合理、饮食不规律等[20-22]。 有研究指出[23-24],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首先需要注意患者每日的饮食搭配,确保患者营养元素的均衡,将血糖水平控制在合理水平,有利于改善预后及降低糖尿病诱发的感染或并发症。

当前急诊临床中对患者实施的常规护理,主要通过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检测,遵医嘱护理为主。护理内容较为单一,常规护理对患者日常饮食、心理、并发症等方面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对患者护理效果不够理想。全面急诊护理是一种具有全面性、综合性、整体性的护理模式,通过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服务,从而满足患者对护理的需求。临床中酮症酸中毒患者最为典型的表现为多尿、口渴及呼吸异味,是临床极为常见的急性病,因此,在急诊临床护理中,需要及时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临床症状,从而使患者在出现上述表现时可及时接受治疗,避免耽误患者最佳治疗时机[5]。同时通过加深认识,增强自我防范,让患者不再惧怕疾病。根据蓝三琴等[25]人研究指出,通过以患者为中心,围绕对患者整个治疗过程实施个性化、人性化的全面护理模式,不但能有效增强对患者常规护理优势,还能加强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重视。同时告知患者对疾病的检查与治疗必要性,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影响。冯丽[26]在对4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护理干预研究中发现,实施传统护理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70.29±6.55)分,明显低于全面急诊护理的(87.93±7.63)分,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熟悉程度评分为(56.19±11.27)分,也明显低于全面急诊护理的(71.33±15.91)分,同时全面急诊护理的患者酮体转阴的时间缩短,发生低血糖的概率低于传统护理的患者(P<0.05)。表面全面护理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护理价值,通过加强对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不但能加强患者护理效果,还能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从而有效提高患者对治疗的重视,提高临床疗效,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该研究中,通过对患者实施全面急诊护理干预后发现,实施全面急诊护理的患者酮症酸中毒症状纠正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5.26±1.47)、(12.63±1.38)h,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64±1.32)、(20.52±1.26)h,干预后,FPG、2 hPG水平显著降至(6.57±1.28)、(8.94±1.45)mmol/L,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93±1.36)、(10.93±1.27)mmol/L(P<0.05)。林芳[27]在对6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护理中,发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尿酮转阴时间及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缩短,护理后FPG、2 hPG降至(5.26±0.98)、(6.98±1.25)mmol/L,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的(7.89±1.12)、(9.26±1.35)mmol/L(P<0.05),与该文结果基本一致。提示全面急诊护理方式对患者急救效果可起到明显的提升作用,更有效地加速患者症状纠正时间,降低患者血糖水平。

该研究中在干预后,全面急诊护理的患者SAS、SDS评分为(52.01±5.12)分、(48.37±4.1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3.23±6.48)分、(55.32±6.13)分(P<0.05),显示通过全面急诊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患者出现不良情绪的程度,为巩固治疗效果,提升预后提供坚实保障。两组并发症对比也应证,全面急诊护理的患者发生相关并发症2例,发生率6.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0%(8例)(P<0.05)。施爱华[28]在研究中选取4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给予整体护理,结果显示患者的低血钾、感染、急性肾衰竭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的20%(P<0.05),与该文研究结果相似。说明全面急诊护理通过加速患者症状纠正时间,改善患者饮食心理状态,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预后具有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全面急诊护理可有效降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症状改善时间,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改善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酮症酸中毒血糖
中西医结合治疗牛瘤胃酸中毒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表现的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1例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的临床观察
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预防及治疗策略
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48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