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用即时手机通信的延伸护理干预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

2021-07-21任淑梅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9期
关键词:依从性用药血糖

任淑梅

东营乐安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山东东营 257300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需长期服药[1],但是大部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不强,不能长时间坚持治疗,所以,临床重视院外护理有利于使治疗依从性得到提高,确保治疗效果[2]。延伸护理是由院内延申到院外的一种护理,监督服务及指导需不间断完成[3],通过护理干预手段,可使患者的不良习惯得以纠正,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对于控制疾病有重要意义[4]。因此,为研究该护理手段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该研究选择于2018年7月—2020年7月东营乐安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接收的200例新诊断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基于即时通信技术的延伸护理和常规护理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东营乐安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接收的200例新诊断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100例。研究组男54例,女46例;年龄60~82岁,平均(71.17±2.08)岁。对照组男52例,女48例;年龄60~81岁,平均(70.95±1.9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该研究的200例患者均是自愿参与该课题的检查,患者及其家属清楚课题的研究内容,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该研究所选病例均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新诊断T2DM对照组患者进行的护理手段是常规性护理。主要内容有:①饮食控制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能够降低血糖,减轻胰岛细胞的负担。饮食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控制主食饭量,多食蔬菜、粗米等含粗纤维较多的食物。少食含糖量较多的食品以及水果,烹调使用植物油,要通过饮食控制,尽量使患者体质量达到健康标准。②患者出院当天,对其进行常规性的健康教育指导,如讲解疾病常识、对患者的饮食和生活进行指导,嘱咐患者遵医嘱,定期检测血糖水平,按期到医院接受复查[5]。

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研究组患者进行的护理手段是即时通信技术的延伸护理。首先,成立护理工作小组,成员包括医师4名、责任护士5名和实习生2名,小组长由护士长担任。为方便开展院外工作,及时建立公众号或微信群[6]。微信群的管理由小组长负责,将疾病相关常识整理处理,每隔1周传到微信群或公众号上,以方便患者能够及时查阅[7]。其次是护理实施。患者出院当天,由医师和责任护士向患者详细介绍新诊断2型糖尿病疾病相关的健康知识,提高其认识度。每周进行1次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疾病情况和服药情况,嘱咐患者按时复诊[8]。加强与患者家属之间的交流,了解其实际情况。对于情绪不佳的患者,要予以开导,同其家属一起商量解决方案,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了解其真实感受,通过适时锻炼,到户外参加活动或者聆听音乐以放松患者的心情[9]。每天至少1名护理成员在线值班,以便于患者随时能咨询,及时为其答疑解惑[10]。将语音和视频的随访时间定在下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开导方式,询问患者疾病具体情况[11]。

1.3 观察指标

1.3.1 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 选择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来评估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该表包括12个方面的内容,总分84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能力越强,反之越弱[12]。

1.3.2 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健康行为 选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来评估患者的健康行为,该表包括6个方面内容,分别是自我实现、健康职责、营养饮食、人际交往、压力处理、运动锻炼等。总分52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的健康行为越好,反之越差[13]。

1.3.3 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 依从率=依从患者例数/总例数×100%[14]。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比较

治疗前,新诊断2型糖尿病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分别为(49.66±12.96)分、(49.39±12.9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SDSCA评分都明显升高,分别为(67.26±9.45)分、(55.92±8.61)分,但是研究组患者的升高幅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比较[(±s),分]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比较[(±s),分]

?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健康行为比较

治疗前,新诊断2型糖尿病两组患者在自我实现、健康职责、营养饮食、人际交往、压力处理、运动锻炼等方面的健康行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患者HPLP-Ⅱ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HELP-Ⅱ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的HELP-Ⅱ评分比较[(±s),分]

?

2.3 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比较

研究组共98例患者依从用药,依从率为98%,对照组共82例患者依从用药,依从率为82%,研究组患者用药依从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比较[n(%)]

3 讨论

糖尿病主要特征为高血糖,属于终身性、慢性代谢疾病,经研究统计[15-16],发病率高达86%,诱发因素为饮食习惯、家族史、环境、年龄等。T2DM在临床上非常常见,患者血糖若长期不稳定,易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功能损伤和神经损伤,使患者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17]。除此以外,新诊断T2DM患者因不了解疾病,会导致治疗依从性不高,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从而使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升高[18]。所以加强护理干预有利于使患者的依从性得以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得以改善[19],能够延缓和预防并发症发生发展[20]。基于即时通信技术的延伸护理通常凭借现代通信技术为出院的患者提供医院-家庭的一种连续性护理服务,使患者的认知度提高,该护理理念是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个体化护理措施[21]。

该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分别为(49.66±12.96)分、(49.39±12.9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SDSCA评分都明显升高,分别为(67.26±9.45)分、(55.92±8.61)分,但是研究组患者的升高幅度更高(P<0.05)。说明采用了即时通讯技术为基础的延伸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同时,选用HPLP-Ⅱ来评估患者的健康行为,治疗前,研究组患者在自我实现、健康职责、营养饮食、人际交往、压力处理、运动锻炼方面的HPLP-Ⅱ评分为(21.7±3.3)分、(23.1±3.6)分、(21.6±3.4)分、(23.7±3.2)分、(21.4±3.4)分、(18.5±4.1)分;对照组分别为(21.6±3.2)分、(22.9±2.6)分、(21.7±3.4)分、(24.6±2.4)分、(21.6±3.5)分、(17.9±4.2)分,两组患者在自我实现、健康职责、营养饮食、人际交往、压力处理、运动锻炼等方面的健康行为评分相近(P>0.05)。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患者HELPⅡ评分分别为(29.4±1.4)分、(31.8±1.9)分、(32.5±1.1)分、(28.9±1.5)分、(27.5±1.2)分、(28.6±1.5)分,明显比对照组(21.8±1.1)分、(24.2±1.8)分、(29.2±1.9)分、(23.2±1.3)分、(22.6±4.1)分、(20.2±1.5)分高(P<0.05),由此表明,基于即时通信技术的延伸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另外,研究组患者用药依从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表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得到了显著改善,这与以往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22-26]。在自我管理行为的6个维度中,目前执行率最高的为坚持用药自我管理,执行率最低的为血糖自我监测管理,主要是因为目前人们普遍存在用药控制血糖理念,认为饮食、血糖监测、运动不重要,导致整体治疗效果不佳,若患者长时间维持用药剂量,虽可控制血糖,但由于未根据血糖值变化调整用药剂量,可影响用药安全性,对此还需加深患者对血糖监控和饮食、运动疗法重要性的普及。近年来,经统计发现,患者血糖控制与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存在密切相关性[27]。

综上所述,将基于即时通信技术的延伸护理应用到新诊断T2DM中可以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其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对新诊断T2DM患者的疗效和身体状况改善明显,对患者自身疾病认知度以及治疗依从性均得到提高,效果理想,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依从性用药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用药不当 反受其害
治病·致病·致命——用药需慎重
用药不如用乐——三择音乐养生法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