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与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分析

2021-07-21毕建华周俊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9期
关键词:胰岛胰岛素血糖

毕建华,周俊

1.江苏医药职业学院,江苏盐城 224000;2.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江苏盐城 224000

糖尿病主要是由于机体胰岛素功能紊乱,无法控 制患者血糖水平,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已经成为高发慢性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成为我国重点关注疾病。由于初发患者大多未失去胰岛素功能,只是胰岛素功能下降,因此选择合理的药物治疗,可提升患者胰岛素功能,并增加胰岛素抵抗性,患者在药物刺激下分泌胰岛素,减少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对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一直采取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但随着病程不断增加,患者胰岛功能下降,使得降糖药物效果较差,需要采取胰岛素治疗[1-3]。口服降糖药物也会出现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等,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该文通过将胰岛素与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研究,选取90例该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入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9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40~85岁,平均(57.86±6.12)岁;病程3~12个月,平均(7.21±2.54)个月。研究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40~85岁,平均(57.21±6.34)岁;病程3~12个月,平均(7.43±2.12)个月。两组上述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相关诊断,均能够积极配合治疗;②未合并严重并发症;③知晓该文相关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妊娠及哺乳期女性;②存在器质性病变者;③无法积极配合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口服格列齐特(国药准字H14020733)90~110 mg,2次/d;口服二甲双胍(国药准字H20023371)0.5~0.75 g,1次/d。服药1周后可减少剂量,并在饭后服用,观察患者饭后2 h血糖含量,并及时调整用药。

研究组采取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早餐后皮下注射胰岛素30R(国药准字H32024567)0.4 U/(kg·d),1次/d,餐后口服二甲双胍0.25~0.50 mg,3次/d,治疗1周后减少剂量,观察餐后2 h血糖变化,并及时调整用药。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情况、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行为。

①血糖情况: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4]。

②胰岛素分泌功能:FINS(记录治疗前后空腹胰岛素)、2 hINS(2 h胰岛素)、HOMAβ(基础胰岛素分泌功能)[5]。

③生活质量:使用生活质量量表(GQOL-74)在治疗前后评分,包括4个单项,单项目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6]。

④自我管理行为:使用问卷调查自我管理行为,共包括4个项目,其中躯体活动分为4个子项目,饮食行为分为13个子项目,社会心理行为分为5个子项目,治疗行为分为5个子项目,每个子项目1~4分[7]。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血糖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糖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情况对比(±s)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情况对比(±s)

?

2.2 两组胰岛素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胰岛素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胰岛素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胰岛素情况对比(±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胰岛素情况对比(±s)

?

2.3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

2.4 两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自我管理行为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对比[(±s),分]

表4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对比[(±s),分]

?

3 讨论

2型糖尿病在糖尿病中占据重要地位,主要病理特征为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胰岛素发生抵抗等,糖尿病发病时由于自身胰岛素功能下降,正常生理功能受到影响,无法合理调整机体血糖含量。糖尿病诱发机制较为复杂,会受到环境、遗传等因素相互作用,使得胰岛素出现不足,导致患者代谢紊乱[8]。初期发病患者胰岛β细胞受到严重损伤,无法正常在机体运转,胰岛β功能也会下降,造成患者血糖明显升高,导致胰岛β细胞衰竭。临床大多选择胰岛素改善患者情况,延缓疾病进展[9]。

及时采取胰岛素注射,能够尽快恢复患者胰岛细胞,使得血糖更加稳定,减少患者胰岛β细胞分泌出现的胰岛素原,降低IR,减轻患者胰岛β细胞负担,有利于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出现[10]。该文将胰岛素与磺脲类药物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各项血糖水平胰岛素、生活质量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血糖均低于对照组,胰岛素情况均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证实了该文研究的意义,也证实了胰岛素治疗的有效性。二甲双胍是目前较为常见的降糖药物,可提升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增加患者脂肪、肝脏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肠道吸收,调节患者糖与脂肪代谢功能[11]。磺脲类药物属于较为常用的降糖药物,通过药物刺激患者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达到降糖效果,但目前单纯药物治疗并不理想[12-13]。外源性胰岛素注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修复患者胰岛β细胞,缓解患者病情发展,减少其对患者的影响,降低患者血糖,改善预后,治疗效果较为理想[14-15]。与二甲双胍结合后,提高了2型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了患者肌肉、肝脏等外周组织对大量葡萄糖的吸收,并抑制患者肠道吸收。加之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受到损伤,使得无法发挥正常功能,持续高血糖会加重患者β细胞衰竭,因此在加用胰岛素治疗后,可延缓疾病进展[16-17]。索艳等[18]学者在研究指出,西格列汀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降糖效果好、安全性高,体质量增加少,患者生活质量较高,这与该文研究结果一致。该文结果中,治疗前两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研究组自我管理行为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在经过良好后,整体血糖下降,并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促进了血糖的控制,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加自我管理能力[19]。二甲双胍是目前临床推荐的新发T2DM的首选治疗药物,通过增加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的利用而降低血糖,抑制肝糖原异生,有效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水平,还能通过抑制胆固醇的生物合成和贮存有效调节血脂水平。配合胰岛素治疗,与肌肉、脂肪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在促进细胞对葡萄糖吸收利用的同时还抑制肝糖输出而有效降低血糖[20]。

综上所述,对2型糖尿病可实施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并降低患者血糖,改善胰岛素情况,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胰岛胰岛素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临床胰岛移植发展与现状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胰岛β细胞中钠通道对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家兔胰岛分离纯化方法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