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数学课堂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

2021-07-20梁慧芳

师道·教研 2021年5期
关键词:加减法小棒动手

梁慧芳

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将增进他们认识与理解事物的敏锐性,也是形成数学素养的重要因素。而数学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阵地,是培养小学生推理能力的根。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一、在渗透数学思想中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一)善用转化思想,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转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渗透转化思想方法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一个好时机。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分类”时,在教学伊始,课件出示直角、锐角、钝角等图形,然后提问引出新知识的学习,抛出要探究的内容。因为对角的分类有了一定的经验,这时候,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很快地把图案中的三角形分类并热烈交流。在这节课上,因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学生很快地从旧知的分类方法中顺延到新知识的分类中,使学生的推理能力在运用转化中得到培养。

(二)巧用数形结合,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在教学中有机地将“数”的严谨性和“形”的直观性相结合,可使抽象的概念变直观化,枯燥的算式形象化,从而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如在学习“不进位、不退位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时,我先让学生独立探索1.25+2.41 3.66-1.25的结果。由于这是新知识,一部分学生被卡住了,一部分学生虽然能正确计算结果,却不能说明白为什么要这样算。面对他们的困惑,我出示图形并对他们说:“同学们,请认真观察这些图形,它将帮助我们寻找到计算1.25+2.41  3.66-1.25的道理。”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使学生明白计算的道理,还推测出计算小数加减法的道理与整数加减法的道理是一样的,使学生的推理能力得以培养。

二、在多维活动中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一)借助交流活动,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课堂上,借助学生与学生之间或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探讨,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克服教师讲解的枯燥性,弥补接受教学的不足,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教学“认识更大的数”时,在探究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各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的规律时,我就借助了交流活动来引导学生推测出这些数位间的进率规律,使学生的推理能力得到了培养。让学生根据学习,自行独立完成情境图中的填空内容。

(二)依托操作活动,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依托动手操作,有利于学生在探究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培养推理能力。教学“探索与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时 ,我先用课件出示下面的几组小棒,让他们猜一猜,哪组的小棒能摆成三角形。

孩子们猜测的结果不一,于是我拿出准备好的几组小木棍让他们动手摆一摆,看看摆的结果与猜的结果是否相同。通过动手摆小木棍,学生很快对(1)(2)两组的小棒能摆成三角形、第(4)组的小棒不能摆成三角形达成了共识,而在用第(3)组小棒摆三角形的时候,却产生了分歧。我鼓励他们联系三角形的特点再动手摆一摆。最后通过多次的操作,学生一致认为不能摆成三角形。紧接着,我问:“那怎样的三根小棒才会摆成三角形?”因为动手操作,学生对答案已胸有成竹,马上推理出:当两根小棒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根小棒长度时,它们就能摆成三角形。

(三)借用观察活动,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数学课中借用观察活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为让学生体会三角形稳定的特性,让学生观察思考日常生活。经过观察,学生发现桥梁架上的三角形、房子屋顶的三角形、自行车上的三角形、衣架做成三角形,不仅是美观,最重要是起到了稳固的作用,进而推理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需要老师在课堂上有意识地把培养任务贯穿于学生学习数学的始终,通过不断渗透数学思想和开展多维的数学活动来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形成个人数学素养,拓展思维的方式,增进事物认识的敏锐性。

責任编辑    李少杰

猜你喜欢

加减法小棒动手
我也来动手
怎样巧算小数的加减法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寻找规律巧算根数
动手画一画
一起数小棒
加减法的由来
巧移小棒
动手演示找错因
共需多少根小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