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后疫情”时代未来教育“新”形态

2021-07-20彭志洪

师道·教研 2021年5期
关键词:后疫情云端线下

彭志洪

自2018年《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颁发以来,“全面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实现‘互联网+教育”成为众多优质学校最新的探索甚至转型的方向。尤其是疫情当下,“线上教育”在一夜间成为了教育的主渠道,全国上千万教师、亿万学生相聚“云端”。可以说,这次疫情不仅成功地加快了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更加快了未来教育形态的“新”变化,即“云端进课堂,一生一学案”。

其本质是“个性化教学”,指的是在未来学校里,学校依旧以“课堂”为教育主渠道,但绝不是“传授—接受式”,而是學生手持“云端”进行“自主—指导式”、“问题—探究式”或“探究—项目式”学习,一生一学案,真正实现了OMO(Online-Merge-Offline)这种高度结合的学习。

那么,未来教育应该如何固本培元、坚守教育本心、真正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呢?我想用八个字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即是“和而不同,进而创新”。主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融合要“求同存异”。不管是线上教育还是线下教育,教育者应该充分认识到教育本质是“立德树人”。我们要聚焦教学本质,发挥线上教育丰富资源、广角辐射特点及线下教育文化育人功能,努力培养自主学习型人才。疫情期间,我校引进腾讯课堂进行云端视导教学,在指导全校师生正确认识疫情,形成防疫抗疫意识的同时,注重让全校师生正确对待困难,把面对的问题当作契机,让教师利用这个契机教育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让学生利用这段特殊时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自律。因此,师生在“云端”相聚,线上开学以来,以“珍爱生命”为主题举行了系列主题班会,以“沙中学子有‘画说”为思路,让学生以绘画形式致敬英勇的逆行者,以“沙中父母课堂系列”指导家长与孩子正确沟通和管理,思想和心灵不断碰撞,我们以家长来信、推选最佳小组长、线上优秀笔记、宅家学习日记的方式进行反馈,让我们感受到学生们正在成长。随着线上教育的持续开展,我校除了引进腾讯课堂之外,还引进了12xue,借助其云端数据反馈、错题归类、优劣分析等功能了解学生学习掌握程度,“线上答疑”与“线下家访”双管齐下,对于存在问题的学生及时一对一地跟踪,真正实现线上教育期间学生成长的可视化。

二是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融合要“循序渐进”。在OMO融合过程中,我们必须做到明目标、分阶段、有步骤去做。疫情期间,我校推行“空中课堂”时,通过“教师分批加强培训——出台优课参照标准——成立云端合作小组——组织云端集体研修——开展云端示范课堂——评选云端最优师生——凝练特色教学模式”的链式闭环,已经小有成果。全校行政、教师全面投入,教务处给出教研方向,以任务驱动式、问题研究式、精点讲解式、师生互动式、反馈评价式“三环五步”课堂模式为基点,鼓励各学科创新,形成各科特色的线上教学模式。各备课组每周一节示范课,全体行政每天参与听课评课议课,线上教研与线下教研相配合,教师在追求上一节好网课的过程中锻炼自己,促进专业水平的提升。学科组在评课议课中,发现问题,找出症结,积极反思,课堂模式开始显现特色与成效。

三是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融合要“推陈出新”。近期,我校通过评比最美教师,最美团队,各科组认真总结线上教学以来的工作,例如:如何克服困难,共同学习各种信息化教学软件技术;如何开展线上集体教研,发挥合力。从各科组具体的研究和总结的过程来看,充分体现了对课程改革的深入思考,新课堂理念的逐步提高。未来教育,有效学习是教育重点,而自主学习是有效学习的前提。要全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要创新教研模式,由教研变为学研;创新教学模式,由教学变为导学;创新教学内容,由多学变为精学;创新评价模式,由单一变为多元;创新育人模式,由个体变为联盟。只要智力众筹、资源共享、取长补短,才能推陈出新,更好实现    OMO的高度融合,从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责任编辑    黄铭钊

猜你喜欢

后疫情云端线下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人民币国际化面临“后疫情”机遇(经济茶座)
特朗普强势开启“后疫情”竞选集会
云端之城
“后疫情”时期,关于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
“后疫情”时代,中国自行车产业的蓝图与现实
美人如画隔云端
行走在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