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探析

2021-07-17赵沛炎

锦绣·中旬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传承与保护问题探析非物质文化遗产

赵沛炎

摘要: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从唐宋元明清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文化的果实诞生,又有无数的智慧果实枯萎;有些成果存在于世界上,为世界的五彩缤纷填上绚丽的一笔,又有无数的智慧成果只存在于人们的脑海中,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文化浓厚底蕴的一部分。为了使这些文化的果实能够永远的传承下去,接下来我们就将探究如何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问题探析

由于历史不断的发展,现代科技逐渐走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此同时我国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却逐步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匿迹,悄无声息的消失了。这些象征着中华民族精神,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逐渐落后于时代,当年风采依然不在,只给人们心中留下些许的遗憾。为了弥补那一点遗憾,为了让我国的优秀文化得以延续,我们应当也一定要采取措施去维护它

一、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1.1非物质文化遗产落后于时代,不懂变革创新

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落后于时代,不能够与时俱进。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兴趣爱好自然就和老一辈人不同,类似于京剧一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不能再吸引住年轻人的目光,伴随着老一代人的逐渐逝去,京剧的受众面也就越来越窄,传统的唱段不受欢迎的情况下有没有新鲜剧目的产生,自然使大部分年轻人失去了对于京剧的兴趣。与之相反的则是相声近几年的火爆,相声在我国发展的历史同样十分之悠久,是我国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郭德纲先生带领的德云社对于相声秉承着继承传统、改革创新的精神,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相声逐渐走进了年轻人的视野,受到了年轻人的欢迎,重新焕发了生机。

1.2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式存在弊端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传承的问题。我国大部分的非遗传承者大多年事已高,但是他们却仍然没有继承者。缺少继承者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大部分的非遗手艺都需要一个人耗费大量的精力去学习,但是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大部分人都不能够沉下心来去认真的学习我国传承下来的各种非遗手艺;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非遗太过泯然于众人,群众对于它并不了解,对这种东西没有民族认同感、没有文化认同感,不能够真正的去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与深厚的民族精神。那么自然不可能为了它去消费,每个人都需要生活,非遗传承者一但没有了收入来源,又有多少人能够为艺术献身。因此,想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真正的做到代代相传,不仅要使人们认识到它的文化价值,也要使人们能够认可他的经济价值。

二、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应该采取的措施

2.1政府充分发挥职能,认识到非遗的重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文明的象征,是我国文化传承的标志。但是在近些年的非遗保护过程中却出现了许多的问题与闹剧,政府为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于是开始大力开发其经济价值,但却忘记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此外还有许多企业为了经济效益凭空捏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过度的开发使其受到损害,种种事例都应该使政府充分认识到发挥自身职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性利用的重要性。

例如,中国古代的著名宝剑龙泉剑,龙泉剑并不只是一把宝剑,而是一种宝剑的总称。传说最早的龙泉宝剑是由春秋战国时期的两位著名铸剑大师欧冶子与干将联手打造,有诚信高洁之意。之后在历史的不断前进中,龙泉宝剑逐渐的成为宝剑的称呼,受到人们的追捧。但在现代社会却有一些人为了自身利益粗制滥造一些剑去哄骗消费者,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去保护龙泉宝剑的名誉,保护消费者权益。

2.2運用现代化的科学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下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消失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伴随着老一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逝去,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后继无人。这种情况在古代是令人无可奈何而遗憾的,但在现如今科技飞速的发展,我们也能够通过种种手段将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技艺保留下来,之后再供后人观赏与学习,让这些技艺能够真正地传承下去,永远不会断代。

例如,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就是成功的事例,樊锦诗用自己的坚守与执着去守护敦煌莫高窟,他利用数字化保存技术,将敦煌莫高窟重新复制下来,可以让更多的人欣赏到敦煌莫高窟的美丽,揭开敦煌莫高窟神秘的面纱,让敦煌莫高窟从现在世人的眼中,不必再为敦煌莫高窟的分化而感到揪心。同时采用这种技术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延缓敦煌莫高窟壁画的风化速度,在对敦煌莫高窟进行保护性利用的同时也开发了其经济价值。

2.3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宣传

中华五千年年的历史带给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十分之多的,但是能够被人们记住的却没有多少。大多数人提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只知道京剧与相声,对于一些小众的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却不是十分的了解。因此,想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来,就必须加大他们的宣传力度,让世界上的人、让中国人能够真正的去认识到他们,感受到他们的魅力,从而增强文化认同感。

就像每个人都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春节放鞭炮是为了驱赶年兽,中秋节赏月是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我们也要争取让每个人认识到唐卡的绚丽与多姿,苗族古歌的灵动与活泼。此外,还有各种美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待被人们去发现,被人们去赞赏。只有是大部分人认识到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十分的珍贵的,才能够真正的起到保护的作用,让越来越多的人们对这些事物感兴趣,想要学习、想要传承它们。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悠长历史的见证,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是我国民族精神与民族风骨的脊梁,是全中国数十亿人民的精神支柱,是我国的骄傲。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我国的珍贵财产,还应该是世界的珍贵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是人类文明多姿多彩的证明。因此我们要尽自己所能,用尽全力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与保护。

参考文献

[1]周冰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探析[J].文化产业,2021(05):76-77.

[2]赖淑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探析[J].大众文艺,2017(12):2.

猜你喜欢

传承与保护问题探析非物质文化遗产
贵州黔东南侗族大歌传承与发展新探
关于企业资产评估中的财务会计问题探析
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高安采茶戏传承与保护研究
中国奥特莱斯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探析
关于扬州口头文学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
浅谈《反家庭暴力法》
我国产业基金会计若干问题探析
初探河南新乡锣鼓乐“小咚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