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SSCI数据库的乡村振兴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2021-07-16贺栋豪刘桃

安徽农业科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研究概况知识图谱乡村振兴战略

贺栋豪 刘桃

摘要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运用CiteSpace软件对CSSCI数据库(2017—2020年)期刊文献进行处理及知识图谱分析。在深入阅读文献内容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得出乡村振兴相关研究主题的研究概况。结果显示,目前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研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国内学者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日益深化,研究主题及内容深度不断拓展且主要集中在“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治理”“乡村文化建设”“乡村旅游”“产业振兴”“乡村贫困治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梳理了当下乡村振兴相关主题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进一步深入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知识图谱;可视化;研究概况

中图分类号 S-05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11-0235-05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11.060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Knowledge Graph Analysi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Based on CSSCI Database

HE Dong-hao, LIU Tao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Hohhot, Inner Mongolia 010070)

Abstract By adopting bibliometrics method, periodical literatures of CSSCI database (the year 2017—2020) were processed by CiteSpace software. Based onindepth reading of literature, the research statu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was summariz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levant researches on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was at the stage of rapid development. Domestic scholars have been deepening their research on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Research topic and content depth continues to expand. Research topic was mainly focused on integrated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rural governance, rural cultural construction, rural tourism, industry revitalization, rural poverty control, reform of the rural land system and so on. Based on this, research disdvantages of future rural revitalization were researched, and further research was forecasted.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Knowledge graph;Visualization;Research situation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随后学术界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的学术成果呈现指数增长。乡村振兴涉及到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乡村地理规划学、农业科学等众多学科,对于乡村振兴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科学地梳理,有利于进一步拓展乡村振兴研究的范围及深度。虽然沈费伟等[1]对乡村复兴主题的学术进展与未来趋势进行了研究,但由于传统文献述评方法受偏好选择及文献检索不够全面的影响,造成对于乡村振兴的研究现状描述聚焦视角不一、内容庞杂且综述有失偏颇。因此,新时代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迫切需要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全面科学的梳理。而知识图谱分析是一个客观评价及分析相关研究领域研究现状及研究态势的科学方法。但学界对乡村振兴主题相关的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的研究还并不多见。其中,陈升等[2]利用CiteSpace工具对“乡村治理”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知识图谱的分析。而杜文忠等[3]以CNKI和Webof Science数据库中关于“休闲农业”领域的核心期刊文献作为研究样本进行了图谱分析。许恒周等[4]通过对我国农地确权研究领域的发展轨迹及特征分析,为减少后续研究的主观性提供了参考依据。李根[5]则基于定量和图谱对国内精准扶贫的研究进行了可视化的分析,并指出了精准扶贫的研究中存在精准扶贫理论研究指导性不强、研究问题细化不足、缺乏创新等问题。然而,上述研究中,要么是基于乡村振兴相关研究的一个子方向来进行文献梳理,要么虽然是以乡村振兴主题作为研究的对象,但对其研究现状及研究热点的梳理缺乏科学性、客观性。因此,通过科学的文献计量分析工具,系统全面地梳理乡村振兴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明确乡村振兴相关研究的热点内容等既有理论意义也具有实践意义。鉴于此,笔者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运用CiteSpace软件对CSSCI数据库(2017—2020年)期刊文献进行处理及知识图谱分析;在深入阅读文献内容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得出乡村振兴相关研究主题的研究概况。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紧接着学界关于乡村振兴的相关研究迅速爆发,文献数量呈指数增长趋势。为确保研究结果能准确、客观地体现乡村振兴相关研究的研究现状、热点和前沿。笔者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作为文献检索来源,通过高级检索功能,将发文年限设置为2017—2020年,检索条件限定为主题词“乡村振兴”或关键词“乡村振兴”,手动筛选并剔除会议介绍、观点综述、笔谈记录、書评、编辑部提示性说明,以及期刊中的新闻报道、工作部署等非学术性研究文献和与乡村振兴主题联系不紧密的部分文献。然后将经过格式转化后的样本数据导入CiteSpace软件中进行处理及图谱分析。关键词词频分析即通过能够反映文献核心内容和思想的关键词出现的频数,来反映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科学知识图谱是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结果的延伸[3],“图”具有直观性和可视性,“谱”具有序列性[6]。因此,科学知识图谱是通过的数学算法计算得出,并通过图形节点大小、连线、时间序列位置等形式可视化地呈现出来研究结果的一种科学方法。

2 乡村振兴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2.1 乡村振兴的研究主体分析

目前对于乡村振兴主题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个数量庞大、初具规模的研究群体。通过对作者所发表文章的图谱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形成了以刘彦随、龙华楼、屠爽爽、张英男等学者为核心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的研究团队;以贺雪峰为代表的武汉大学社会学院的研究团队及以姜长云为代表的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的研究团队,以上这些作者及研究团队期刊文章产出数量较高。此外,刘彦随、龙花楼、姜长云、李裕瑞、戈大专等学者发文数量较多且被引频次在100以上,也将更进一步说明这些作者是乡村振兴研究领域的“专家”,在乡村振兴主题研究方面产出了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成果,其研究成果中的观点也被普遍认可和接受。最后,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等全国各类高校的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形成了乡村振兴主题相关研究的中坚力量。

2.2 研究热点问题

关键词是一篇文献的关键研究内容及研究问题的集中呈现[7],该研究通过对关键词词频进行分析,来确定乡村振兴研究领域的热点主题。在CiteSpace软件中,选择“keyword为网络节点类型,剪切连线算法(Pruning),择路径搜索算法(Pathfinder)和路径网络简化(Pruning sliced networks),设置适当阈值后行可视化分析。初次分析得到关键词节点之后,通过人工筛选将部分意思表述一致、存在包含关系的关键词节点进行合并,例如将“‘三农问题”与“三农问题”进行合并,将“农村现代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进行合并。并去除“路径”“路径选择”“发展路径”等含义宽泛的关键词,然后绘制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如图2所示。由表1可知,除文献检索的主题关键词“乡村振兴”及“乡村振兴战略”之外,频数最高的5个关键词分别为“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治理”“农业农村现代化”“精准扶贫”“三农问题”,说明上述关键词是乡村振兴相关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聚类可以显示学者们关注的研究热点间的结构特征[6]。因此该研究在参照CiteSpace生成的聚类图谱结果后,查看具体聚类关键词,并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进行人工合并部分相似度较高的类项。最终总结出目前乡村振兴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 城乡融合发展。随着农业税取消之后,城乡关系从过去城市资源攫取型转向城市反哺农村。虽然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补齐乡村发展的短板,城乡分割的局面不断被打破,但长期以来城乡之间不对称的发展,导致城乡之间在资源要素配置、基本公共服务、经济发展等方面存在巨大

的差距,“城市繁荣”和“乡村衰落”之间形成了难以弥合的张力。因此,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期,弥合城乡发展差距的一大重要战略,对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及城乡非均衡发展的现实问题,实现城乡协同发展起到了政策导向性作用。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再次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系统梳理国外城乡关系理论、国内城乡关系演变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理论观点及改革方向。然而单纯的新农村建设并未能触及城乡之间深刻的矛盾根源。要实现乡村振兴,首先要把乡村摆在同城市同等重要的位置来看,重新塑造城乡关系。姜德波等[8]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视角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乡村衰落成因展开分析,系统阐述了乡村人口结构、产业发展、教育、文化、社会治理、生态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张克俊等[9]认为实现城乡融合发展,首先要激活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乡村与城市之间要素市场融合。此外,城乡融合发展还涉及除城乡关系以外乡村空间格局[10],乡村地域系统的演化等诸多城市规划领域方面的研究[11-12]。然而,基于“项目”式的改造及重塑不仅可能存在与乡村固有价值不相容问题,而且也有可能会导致资源浪费,乡村社会矛盾升级的问题产生。

2.2.2 乡村治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乡村治理主体日渐多元化,治理内涵、形式也逐渐丰富。自从基层政权的职能从农业税征收到现在资源的分配转变之后,基层政权“悬浮化”,传统乡村自治组织“行政化”[13]等现象日益严重。并且在城镇化进程中,乡村面临“空心化”“老龄化”、乡村社会主体缺失、组织涣散等严峻问题。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面对日益增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要素的回流,乡村将面对更加复杂的治理态势,乡村治理也再次成为理论和政策研究者的研究热点议题[12]。目前关于乡村治理及治理体系的研究较多集中在乡村治理主体、模式、机制等方面的探索。在治理主体层面,袁金辉等[14]分别从乡村干部队伍、专业技术人才、新型职业农民、乡贤能人及其他各界人士等方面为乡村治理主体优化提出相关指导意见。在治理模式层面,袁方成等[15]乡村政党与社会力量嵌入式整合的乡村治理模式及刘建生等[16]提出“双轨双层治理”等。但遗憾的是,在鄉村治理机制及治理体系的研究中自治、德治、法治之间功能及作用组合程度没有明确的学理分析[17]。此外,关于村民自治的空间、实现形式,学者们也未能给出较为清晰的剖析。最后,虽然研究人员曾主张在从乡村分化的角度来讨论乡村管理体制的问题,为乡村治理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但目前部分学者研究乡村治理体制、机制时,仍然较少依据乡村类型特点来进行分类讨论。

2.2.3 乡村文化建设。该类别所包含的关键词有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文化、文化治理等。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进程的推进,乡村资源向城市流动,对乡村文化、乡村价值造成了较大影响。其中,索晓霞[18]通过时间、空间、个体与整体视角去阐述乡村文化的价值。门献敏[19]提出乡村文化可以通过有形和无形的方式推动乡村精神风貌发生转变,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及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另一些学者则围绕乡村文化的“保护”与“创新”,“繁荣”还是“衰落”,“公益”还是“产业”以及乡村文化振兴过程的现实困境、实现路径等方面展开了研究[20],产生了较多的研究成果。方晓红[21]认为乡村文化振兴需要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和事业等层面入手。但也有部分学者认为,乡村振兴不是简单地复制城市的发展模式,也不是将乡村建设成城市。而是在保留乡村现有底色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乡村独特的文化艺术的内涵和价值。通过重塑乡村文化[22]、文化治理[23]等途经对村落传统特色文化的挖掘、文化符号的识别以及保护和传承来梳理乡村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探索乡村未来发展的趋势,满足人民群众对多元文化艺术体验的需求,彰显乡村发展的自身规律。

2.2.4 乡村旅游。该聚类包含乡村旅游、美丽乡村建设、生态宜居等关键词。刘长江[24]提出美丽乡村建设需要落脚到乡村生态产业、乡村人居环境及乡村生态文化上。“生态宜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之一。十九大之后,理论及政策研究者逐渐转向关于建设“生态宜居型”乡村的讨论。生态宜居乡村的建设涉及生产、生活、生态3个方面的联动[25]。在生产方面,以陈美球为代表的学者主张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的生态化[26-28]。在生活层面,现有文献则主要围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所涉及的内容要求,探索其实施路径。最后,在生态层面,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形式多样的重大工程进行生态整治及生态修复工作,提升乡村的生态景观。然而,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业态,既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打造“生态宜居型”乡村、传承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但对于乡村旅游的概念、功能等问题,理论界目前还存在分歧。由于过分追捧乡村旅游的经济功能,在实践中乡村旅游存在过度引导、过度开发的现象[29]。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也是由于理论界没有将乡村旅游的多重功能、价值界定清晰。因此,对于乡村旅游的其他功能的拓展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2.2.5 产业振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不仅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而且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前提所在。因此,部分学者围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的发展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倡导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作用,推进多功能的产业融合[30],延伸产业链,打造农产品区域品牌来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目标。但另一些学者,认为上述产业振兴路径路线不明晰,缺乏分类。因此,部分学者将产业定位分为与乡村发生关系的农业和不发生关系的农业来划分,为乡村产业振兴分类实施提供了较好的区分视角。此外,叶敬忠从“小农”与“小农户”的界别上,为乡村产业振兴的具体方案,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视角[31]。并且提出了区别于主流无限市场的“巢状”市场,作为一种小农扶贫实践[32],致力于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这无疑也为欠发达地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总而言之,2种分歧可以归纳为:一种是受新古典经济学的影响,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和效率的最优,无法摆脱规模效应思想的影响,认为小农生产是落后的生产力的代表,必将被规模化的农业生产所代替,然而在规模层面却未做进一步深入的探讨;另一种是充分考虑乡村的价值、功能的多元化和政治的稳定,从而对规模化、技术化、设施化的农业及农事行为的改造保持谨慎怀疑的态度。

2.2.6 乡村贫困治理。该聚类类别中所包含的关键词有民族地区、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产业扶贫、现代农业等。“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的关系界定,主体、政策、组织职能的过渡以及机制衔接的研究是学者们讨论的热点话题。其中,豆书龙等[33]提出两大工程之间在主体、内容、作用等方面的互涵式关系。其中,朱建江[34]从必要性和可行性2个方面切入探讨两大工程之间的衔接机制的构建。但也有学者提出不同观点,即“两大工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暂且搁置“两大工程”之间的差异,对于两大工程之间如何紧密对接及相互联动,如何实现“两大工程”之间目标、内容、资源、组织等方面的有机协调,如何指导政策及实践在两大系统工程之间的平稳过渡,进而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研究仍然具有非常重大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

2.2.7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涉及生产关系的再调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35]。众多学者从我国土地改革的历史脉络去梳理土地制度改革的历史变迁,从而总结我国历次土地制度改革的经验及挑战,并提出未来改革的建议。当前的土地制度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之间存在巨大鸿沟,因此迫切需要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释放经济发展潜力,从而发挥土地制度改革的联动作用。处理好农民和土地、需求和供给、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关系,并形成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共识。随着社会发展,城乡二元对立关系逐渐走向融合[36],因此需要再盘活农村沉睡资产,促进土地合理有序流转,激发乡村的生产经营的活力。但贺雪峰[37]认为,发展并非农村第一要务,乡村是我国实现城镇化进程的缓冲阀,保留了进城失败农民返回的权力,有效避免了城市“贫民窟”现象的产生。此外,现有部分研究在探讨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的重大问题时,没有界定清晰是中国农民整体性的土地问题还是个别地区局部性的土地问题。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进行土地制度改革讨论时,也没有界定清楚乡村发展的首要目标是“发展”还是“稳定”,并且对于改革最终所惠及的是“强势”农民还是“弱势”农民也没有进行深入的剖析[38]。

3 乡村振兴的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綜合看来,目前乡村振兴已有研究中仍然存在一些欠缺之处:

(1)目前虽然关于乡村振兴主题的研究文献在指数增长,但综合看来,除乡村振兴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间形成了一定的合作基础外,其他众多学者游离在核心作者网络之外。主要以个人研究为主,总体上呈现出研究合作深度与广度不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因此,需要通过举办相关学术交流活动或其他形式,加强乡村振兴学术研究交流与合作,思想碰撞,相互启发,从而产出更多高质量的学术成果。

(2)在研究对象层面,我国地域辽阔,东西部乡村类型及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其中,贺雪峰[39]将乡村地区划分为沿海地区经济带的城市了的乡村和中西部地区传统农业型乡村。但目前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郊融合类村庄、特色保护类等更具备发展潜力的“潜力型乡村”,这类乡村在全国占据的比例较少,较容易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而对于一些生态相对脆弱、发展基础较为薄弱、暂时仍不能搬迁撤并的村庄的研究相对较少。而此类村庄占我国村庄总数70%以上,且大多处于中西部地区,是典型的资源输出型乡村。在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中,村庄中人力、资本、技术等要素向城市单向流动,且缺乏第二、三产业发展所要求的规模经营及集聚效应的特点[37]。因此,这类村庄才应该是乡村振兴的主战场。此外,部分学者照搬城市社区及沿海地区“工业化”乡村的振兴经验,忽略了研究对象的主体在地域上的差异。因此,未来需要增强对不同类型乡村振兴的研究,尤其突出对中西部地区资源输出型乡村的研究。

(3)在研究范式层面,目前学界对乡村振兴主题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乡村战略实施的背景、必要性、目标要求及实施路径的理论性阐释,以及对“三农问题”问题的描述和分析等方面。但缺乏对于“三农问题”形成机理的理论性探讨,缺少跳出“五个总要求”“五个振兴”框架的探索性分析。在某种程度上,现在研究成果对于乡村振兴战略更具体、更明晰的战略定位、目标愿景、实施步骤及与“其他国家战略”内在逻辑联系的研究不足,对于“三农问题”内在矛盾性思考也不够深入,未来可补齐对上述研究短板。

(4)在研究方法层面,从最初规范研究取向转变为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结合并重。但總体呈现出重“路径模式类”的定性分析,轻“评价指标类”的规范化研究。因此,未来需要重视新的技术、工具的应用,充分借鉴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形成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体系,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的时间体系,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空间体系[40]。从而形成新的理论增长点,丰富研究成果并更好地从学理层面解释、指导乡村振兴实践过程[41]。

总而言之,部分研究对于乡村振兴主体、对象、目标界定不明,重在谈论乡村振兴实践问题和应对对策,而忽略了理论性层面的探讨。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种宏观的战略谋划,是一种战略性的蓝图及构想。为更好地指导微观层面的乡村振兴实践,学者们需要对乡村振兴战略做更为精确的中观性的理论阐释,完成实施步骤在中观层面的具体化。例如,虽然学者们在鼓励构建新型主体参与乡村产业振兴方面基本达成共识。但目前研究并没有深入区分不同主体的特点以及在产业振兴中的作用,更没有对小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之间进行区别。这便造成了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愿景相违背的政策主张和实践事例比比皆是。因此,学者们在进行乡村振兴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时应避免先入为主,警惕用城市发展的愿景、要求和标准来改造农村,避免造成乡村振兴过程中只关注局部价值而忽视乡村多元价值问题的产生。

参考文献

[1] 沈费伟,刘祖云.中国乡村复兴研究:学术进展与未来走向[J].领导科学,2016(23):12-15.

[2]陈升,张发栋.中国乡村基层治理知识图谱分析:基于多领域的比较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97-111.

[3] 杜文忠,席玮.休闲农业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J].世界农业,2019(11):24-33,131.

[4] 许恒周,刘源.我国农地确权研究的热点分析与演化路径: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0,34(2):1-9.

[5] 李根.基于定量和图谱的国内精准扶贫研究可视化分析[J].兰州学刊,2020(1):172-185.

[6] 陈悦,陈超美,刘则渊,等.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33(2):242-253.

[7] 王立峰,韩建力.党内法规研究的现状、热点及趋势:基于CNKI期刊(1992—2018年)的文献计量分析[J].探索,2019(5):81-92.

[8] 姜德波,彭程.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衰落现象:成因及治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视角的分析[J].南京审计大学学报,2018,15(1):16-24.

[9] 张克俊,唐新.我国城乡要素市场的二元性再分析与统一建设取向[J].中州学刊,2019(11):34-41.

[10] 曹智,刘彦随,李裕瑞,等.中国专业村镇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学报,2020,75(8):1647-1666.

[11] 刘彦随,周扬,李玉恒.中国乡村地域系统与乡村振兴战略[J].地理学报,2019,74(12):2511-2528.

[12] 李玉恒,阎佳玉,刘彦随.基于乡村弹性的乡村振兴理论认知与路径研究[J].地理学报,2019,74(10):2001-2010.

[13] 张新文,张国磊.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乡村治理转型与乡村振兴[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3):63-71.

[14] 袁金辉,乔彦斌.自治到共治:中国乡村治理改革40年回顾与展望[J].行政论坛,2018,25(6):19-25.

[15] 袁方成,杨灿.嵌入式整合:后“政党下乡”时代乡村治理的政党逻辑[J].学海,2019(2):59-65.

[16] 刘建生,涂琦瑶,施晨.“双轨双层”治理:第一书记与村两委的基层贫困治理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9(11):138-144.

[17] 邓大才.走向善治之路:自治、法治与德治的选择与组合:以乡村治理体系为研究对象[J].社会科学研究,2018(4):32-38.

[18] 索晓霞.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土文化价值再认识[J].贵州社会科学,2018(1):4-10.

[19] 门献敏.关于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若干关系研究[J].理论探讨,2020(2):46-51.

[20] 邓坚.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乡贤文化建设的困境与途径[J].学术论坛,2018,41(3):169-173.

[21] 方晓红.大众传媒与农村[M].北京:中华书局,2002.

[22] 吕宾.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重塑的必要性、困境与路径[J].求实,2019(2):97-108,112.

[23] 吴理财,解胜利.文化治理视角下的乡村文化振兴:价值耦合与体系建构[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16-23.

[24] 刘长江.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美丽乡村建设对策研究:以四川革命老区D市为例[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4(1):20-39.

[25] 李周.乡村生态宜居水平提升策略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9(7):115-120.

[26] 刘艳婷,陈美球,邝佛缘,等.社会网络、信息成本与农户生态耕种采纳意愿[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9,24(11):250-258.

[27]谢贤鑫,陈美球.农户生态耕种采纳意愿及其异质性分析:基于TPB框架的实证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9,28(5):1185-1196.

[28] 陈美球,袁东波,邝佛缘,等.农户分化、代际差异对生态耕种采纳度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9,29(2):79-86.

[29] 史玉丁,李建军.过度旅游:乡村社会的现实挑战与治理创新[J].商业研究,2019(8):9-13.

[30] 周立,李彦岩,王彩虹,等.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产业融合和六次产业发展[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3):16-24.

[31] 叶敬忠,张明皓.“小农户”与“小农”之辩:基于“小农户”的生产力振兴和“小农”的生产关系振兴[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1):1-12,163.

[32] 葉敬忠,贺聪志.基于小农户生产的扶贫实践与理论探索:以“巢状市场小农扶贫试验”为例[J].中国社会科学,2019(2):137-158,207.

[33]豆书龙,叶敬忠.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机衔接及其机制构建[J].改革,2019(1):19-29.

[34] 朱建江.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发展:以上海为例[J].上海经济,2017(6):17-24.

[35] 陈坤秋,龙花楼,马历,等.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乡村振兴[J].地理科学进展,2019,38(9):1424-1434.

[36] 罗玉辉.新中国成立70年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历史经验与未来思考[J].经济学家,2020(2):109-116.

[37] 贺雪峰.大国之基:中国乡村振兴诸问题[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9.

[38]贺雪峰.乡村的前途——新农村建设与中国道路[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39] 贺雪峰.乡村治理现代化:村庄与体制[J].求索,2017(10):4-10.

[40] 张英男,龙花楼,马历,等.城乡关系研究进展及其对乡村振兴的启示[J].地理研究,2019,38(3):578-594.

[41] 郭俊华,卢京宇.乡村振兴:一个文献述评[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0(2):130-138.

猜你喜欢

研究概况知识图谱乡村振兴战略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论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底蕴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
从《ET&S》与《电化教育研究》对比分析中管窥教育技术发展
近十年国内日语听力教学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