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育教育改革对中小学音乐课堂实践新思路

2021-07-16庞锦

锦绣·上旬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艺术实践美育教育

庞锦

摘要: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美育教育的要求在学校艺术教育,特别是基层艺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观点。一方面完善中小学基层音乐课程等硬件教学设施,另一方面提出美育评价、美育问责等相关措施。中小学作为基础教育的出发点,传统的音乐课堂的教学方式方法以不在能满足当今的现实要求与音乐美育的实际运用。秉着育人为本,遵从国家提出的“世界观与美育培养”相结合的艺术美育规律,以笔者自身对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为此进行论述对音乐课堂教学实践的新要求与新思路。

关键词:美育教育;中小学音乐;艺术实践;新思路

一、完善中小学音乐课堂的课程保证

国家从基础教育到老年教育都在始终强调美育的作用,现实中实施起来就有诸多诟病。“德智体美劳”等素质教育中美育的环节是最为薄弱的,而加强美育教育的培养,艺术课堂在这一环节之中是尤为重要的。如今,中小学音乐课程的缺失已经成了普遍现象,更有从小学到大学美育接触过艺术课程与美育教育的不良现象。为此,完善相关音乐课程管理保证体系也成重中之重。“美育进中考”、“艺体纳入综合考核”等形式也成为了中小学基础教育的热门话题,音乐美育课程的系统构建与相关培养方案的制定也成为学校教学评价的标准之一。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我国经济日益蓬勃发展,提高人民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地位,在文化多元化的当今,更要明确基础音乐教育与美育教育的目的,应大力提高基础教育中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艺术学习的兴趣。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此应采取“三加一”的艺术课程管理体系,“三”即:探索学校课程监督系统的实施、教师自身课时量的保证、学生对音乐课程的质量评定。“一”即是:学生家长对中小学学生音乐美育方面、审美能力、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等日常评价并给予学校相应反馈。这一环节是不单单向以往的音乐美育教育只停留在对学生评价的层面,更应该上升到对课程老师、学校、教育监管部门的评价上,以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为基础,推动学校音乐等相关课程的课时与教学质量的保证。这样的系统构建可以从制度层面上出发,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重文化课、缺艺术课”的弊端,也在某些方面使得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契合。

二、探索中小学思想政治课与音乐课程相联系

音乐美育不是海市蜃楼,更不是空中楼阁。其教学与培养方法尤为重要,教学手段新颖、渗透能力强也是前提要求,不能脱離音乐教学的初衷与大纲内容,更不能违背大时代的背景,应与社会发展相联系,美育的展现和表达应以实践为前提,相反,音乐课堂艺术实践对美育的践行与培养有反作用。为此,以“音乐美育融入课外活动”、“音乐美育融入家庭生活”等为课题进行在中小学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发现,在我国诸多中小学学校有开展合唱实践班、现代音乐赏析班等,都取得了可观的成果。但也出现大量保持传统音乐课堂的教学模式,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案“假大空”,没有切实的考虑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自身状况。使之音乐课变成了“音乐赏析课”;“音乐理论课”等,其多种教学实践有利有弊,大多数多为单一化的教学形式,对美育的培育没有一定的针对性。思想政治作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社会精神,是武装头脑的重要利器,在建党一百周年这一契机,选择将思政课与音乐课堂这一形式相联系,探索新的授课方式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将以红色经典音乐、红军党史等为依托,参照优秀的红色经典交响音乐、合唱音乐等为脉络,在学习乐理等理论知识的同时,切实感受红军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精神。增强其爱国主义精神与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思想上培养其学生在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思维能力,培育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与此同时,音乐对精神思想性的培养有培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有引领性,而中小学的思政课多以书本形式教学,对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目的的积极性较为排斥,长此以往不利于思政课的进行。而通过这一形式,变相的推动了学校思政课程的开展,使学生从排斥到接纳,从接纳到切实感受,真正做到以党史和革命思想来武装头脑。

三、中小学音乐课堂器乐教学的必要性

器乐教学是对中小学生培养舞台表现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在器乐教学中根据相关的现实的实际情况。也将采用“针对性教学”与“排练式教学”两种不同的模式进行,其中“排练式教学”泛指在有条件的学校开展学生管乐团、木管乐团、交响乐团等音乐组织。在音乐的课堂教学与课外组织乐团排练应两者相配合,相辅相成。课堂通常以音乐欣赏、音乐理论学习,培养感性认识。课外的乐团日常排练应秉持着锻炼音准、其他声部、乐器、指挥之间的协奏合作能力。与此同时,应保证在音乐课堂的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尽量在乐团排练中培养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这无论在职业的交响乐团或者音乐学院的考试中是十分重要的。在各大中小学校对器乐演奏或者视奏能力较好的学生,进行辅助教学,开展“提琴班、木管班、铜管班、键盘乐班”等来适应学校在日常音乐会排练或舞台艺术实践等诸多场合。通过这一形式,既能保证学生日常乐器的练习,开拓其眼界,在作品中找到趣味,使之在音乐作品自身上寻找规律,对排练作品中的调式调性、音乐术语、读谱法等有一定的实践意义。而“针对性教学”通常以学生有明确的艺考目标或者明确音乐职业化的职业规划。以艺术考试为先导作用,美育教育为辅助作用。但器乐教学应保证在提高技巧性前提,提高其情感性、艺术性。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作品的选择、作品的把握、教学计划、教学进度等进行“一对一”形式的安排。做到每个学生都因材施教,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充分发挥“德育、美育”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为其摆脱音乐学习中的倦怠心理,鼓励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其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在专业技巧上做到细水长流,帮助学生打好器乐学习中的演奏基础。培养其对作品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宏观的视角去看待音乐作品的背景、发展,和各时期的代表性的演奏家。每节回课时,除了对专业曲目进行演奏,在理论方面更要以书面总结的形式对上一节的课程内容做出简要的概括和回顾。锻炼其在日常学习独立思考能力和总结能力,为以后音乐职业化的道路上做足准备。

参考文献

[1]南艺萌,栾博强.美育改革背景下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探析[J].时代报告(奔流),2021(03):124-125.

[2]李双.中小学音乐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辽宁教育,2020(21):54-56.

[3]白雪.中小学音乐社团育人功能研究[J].戏剧之家,2020(24):97-98.

(西北民族大学 甘肃 兰州 730000)

猜你喜欢

中小学音乐艺术实践美育教育
中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思考
美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潜化探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探讨
浅谈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现状及改善策略
大学生舞蹈专业艺术实践教育的设置及意义分析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教学中艺术实践的意义与实施方法
教师教育专业化背景下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艺术实践教学改革
加强中职学校学生艺术实践的思考
开展创意、释放能量、汇聚智慧
浅论动画音乐进入音乐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