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中学语文小说阅读教学课中的技能训练

2021-07-16黄维聪

锦绣·上旬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技能训练小说

黄维聪

摘要:小说课文在中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所占的重要地位绝不可忽视,小说中有大量的教学资源,研读小说课文,挖掘教学资源,对学生有益,对教学有用,对老师有利。时下,相当多数的小说阅读课没有关注小说的文体特征,没有利用小说丰富的教学资源连训练学生,部分小说阅读课内容肤浅,形式单调,生成模糊,流于品德教育,忽视或者无视小说中的语文知识渗透和技能训练。本文將以小说阅读课为基础,以知识渗透和技能训练为重点,阐释小说阅读教学课的基本设计思路和设计重点。

关键词:小说;知识教学;技能训练

初中小说课文一般较长,学生难学,学生普遍不感兴趣。致使小说阅读课变成了普通课,说教课,甚至是德育课,大面积打“外包围”,没有体现出小说阅读课该有的味道。小说阅读课如何上出“小说味儿”,如何在课堂上利用小说课文进行有小说味的技能训练,应是语文教师的追求。

利用小说进行语文技能训练,能体现小说阅读之味,能体现语文教师的功底。

笔者经过课堂实践,总结出利用小说进行语文技能训练,同时能体现小说之味的几种常用方法。

一、充分用好小说课文,多角度训练概括能力

小说中的情节,是用来训练概括能力的很好的素材。初中小说课文几乎都可以训练学生的概括,而概括能力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素养。在执教《最后一课》时,在进行背景知识的铺垫之后,设计一个概说活动:请围绕“小弗朗士特别的一天”概说情节,要求说出“特别之处”。学生在主话题的牵引之下,开始了静读和静写。于是有了异彩纷呈的答案。比如:上学途中的见闻、上课时的特殊体验、听韩麦尔先生特别用心的讲课、回忆自己过去特别的不懂事等和法语课的特别的意义等。同样,换一个角度亦可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如:请说出韩麦尔先生的几个“与往不同”之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又一次开始了思考,形成自己的答案:与往穿着不同、与往教风不同、与往课堂氛围不同、与往听课的人物不同、与往上课的语言不同、与往对法语课的情感不同等。这个主问题既利用情节训练概说能力,又利用人物来训练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达到一石二鸟之效。

二、充分用好小说课文,多角度训练评说能力

小说教学中,离不开人物形象的分析,人物形象是小说中最为核心的要素。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具有特定身份和特殊性格。可以是性格圆润饱满、复杂多变的圆形人物,也可以是性格固定、单调少变的扁平人物。紧紧抓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可以有很多的教学创意。如人教版高中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训练学生语言思维和评说能力,设计主问题:请用富有修辞的一段话评说林教头性格中的“忍”与“发”。这个问题直指主人公性格的深处,同时揭示“忍”与“发”这一对性格矛盾。学生可用比喻和排比来说话。如:林教头的“忍”是明知被害却吞声咽气的悲哀,是明知前途渺茫而苟且偷安的无助,是明知陷阱重重却只身硬扛的男子气概!换一个角度,训练学生的分析思维和表述能力。设计一个主问题:请用简洁的语言评说李小二的作用。这个问题把学生从主人公引向次要人物。分析次要人物的作用也是小说阅读中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老师可以用这样的语言来引导学生:“假如没有李小二,我们无法知道过去的林冲。”学生在多个假如中进行思维训练,最后形成答案:李小二的出场,交代了这是一次阴谋;李小二的出场,展现了李冲乐于助人的品质;李小二的出场,预示了将有一场生死的搏杀;李小二的出场,让李冲有了思想和行动上的准备;李小二的出场,牵涉出陆虞侯等人的狡诈等。又如:用四字短语评说《社戏》中的几个孩子。问题直接干脆,训练学生全面思考意识,同时精准使用语言,解读人物。

三、充分用好小说课文,全方位训练分析能力

小说课文是一座知识宝库,老师就是带着孩子们寻宝藏宝之人。小说课要有小说味,不得不关注小说技巧。单一的教授学生小说技巧会显得课堂死板,刻薄,不利于培养学生动脑动笔的语文学习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就淡化了对小说的兴趣,教学就显得疲惫无力,效果不显。小说味从何而来,除了人物、情节、环境之外,小说技巧的欣赏是保证小说味的主要因素。

小说课文一定是小说技巧充分使用的典范,老师就要带着学生完成这一次寻宝之旅。寻宝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小说技巧的分析和欣赏。这里的小说技巧一般指情节设置技巧。通常是悬念、伏笔、照应、铺垫、误会、反转、波折、线索等。如:人教版高中语文《祝福》一课,对伏笔、照应、铺垫的知识的分析和认识,设计一个主问题:作者为什么将祥林嫂安排远嫁到贺家坳?这是一个能够到调动学生探究兴趣的问题,也是一个很有内涵的问题。祥林嫂远嫁贺家坳能够体现作者构思布局的巧妙安排,嫁到贺家坳,才有了后文的一系列情节:阿毛的故事,祥林嫂性格的变化,祥林嫂再次来到鲁镇,祥林嫂捐门槛,祥林嫂之死等。这是一个很好体现小说铺垫艺术的设计,也体现了比较充分的伏笔和照应。又如:人教版高中语文《药》中,设计活动:围绕“药”说话。药从何而来?—理解革命者夏瑜之死;药有何疗效?--分析小说中人物的形象;药能治好病吗?—找出小说中相应的伏笔和照应。药真能治病吗?—理解小说深刻的主题。又如苏教版初中语文八下课文《麦琪的礼物》,设计活动:简评小说精妙的结尾艺术。引导学生理解“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欧亨利式笔法,既有知识渗透,又有思维训练。

参考文献

[1]余映潮.语文教学设计技法80讲[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15:自序

[2]余映潮.致语文教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73-74

[3]余映潮.这样教语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1-3

[4]钱梦龙.教师的价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23-27

(南宁市第十四中学 南宁)

猜你喜欢

技能训练小说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报刊小说选目
倾斜(小说)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提出问题技能训练初探
初中生作文素养的培养途径研究
“师徒制”式机械制造人才培养实践与成效
文学小说
不在小说中陷落
2011年《小说月刊》转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