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自治区非遗项目布贴画的田野调查

2021-07-16李梦茹额尔敦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牛仔布贴画展览馆

李梦茹 额尔敦

(1.2.内蒙古艺术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2020年1月14日~18日,内蒙古文化和旅游厅在内蒙古展览馆举办了“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主题活动。笔者在参观本次主题活动过程中,体验了为振兴民族传统工艺,培育民族工艺品牌的“传统工艺大课堂”布贴画现场教学。在现场,笔者同来自内蒙古农业大学附属小学的三十多名学生一起,学习制作鼠年生肖吉祥物的布贴画。在体验的过程中,切实体会到这种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变废为宝的艺术创作的快乐,被布贴画这种民间艺术的魅力所深深吸引。由此,笔者前后五次对内蒙古自治区布贴画做了较为详细的田野调查,同时也对布贴画传承人崔锁莲母子进行了访谈。

2020年1月14日17:00~18:30,笔者参加完体验课后,对呼和浩特布贴画传承人崔锁莲老师进行了访谈(见图1,拍摄时间:2020年1月14日下午。拍摄地点:内蒙古展览馆。拍摄内容:图片左侧的笔者与内蒙古自治区布贴画传承人崔锁莲的合影。摄影:内蒙古展览馆工作人员)。

图1

2020年1月20日,笔者前往内蒙古师范大学博物馆二楼,对内蒙古师范大学馆藏布贴画作品进行学习观摩。2020年6月25日笔者对内蒙古自治区布贴画另一位传承人(崔锁莲老师的儿子)孙羽老师创作抗疫主题布贴画的心路历程,进行采访,了解了现代布料——牛仔布布贴画的制作工艺和发展现状。2020年12月27日和2021年4月16日,笔者又两次前往内蒙古展览馆传统工艺研习坊进行了实地考察,这篇关于“内蒙古自治区布贴画”的田野调查报告,就是结合笔者的田野考察实录,并结合着传承人提供的图片资料、口述资料和相关文献资料,整理完成的。

一、布贴画的发展历程

(一)传统布贴画的历史溯源

布贴画原名为宫廷补绣,又称布堆画、布贴花或补花。据传,最早起源于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在隋唐时期有较大发展。到了明清时期布贴画开始繁荣。最有力的例证是“清朝乾隆皇帝的母亲曾亲自带领宫女们做宫廷补绣,用这种工艺做出了很多的生动传神的花鸟人物作品……”[1]而更加广义的观点认为,古代的战旗、挂幡旗,或是现在裹背上面所绣的图案,都属于布贴画。

布贴画在市井街头也广为流行,且多叫做补花、布堆画或者布贴花。民间布艺的布贴画是用小块的不同颜色布料拼接而成各种图案的刺绣手法,据传这是由我国古代民间有给新生的新生儿穿“百家衣”①的习俗演变而来。其手法是用向乡邻收集的各种颜色布料拼接缝制童衣,取百家保护、护佑平安之意。

据《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记载:“布贴画是用多种花布剪贴而成的图画。底子多用白色,也可用其它颜色,视所要表现的内容而定。布贴画色彩丰富鲜艳,剪贴的边线明朗整洁,富有木刻版画的刀木特点。和丝绸剪贴画相近似仅原料有别。”[2](801)隶属于陕西省延安市的延川县布贴画较为出名。延川县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现代民间美术画乡”。“延川布贴画的形成、发展与农村地区的物质基础以及华夏民族的集体智慧有着密切的联系。”[3]是勤劳善良的延川妇女在缝制衣服时,勤俭持家,对布料边角料的再利用。布料色彩选用较为鲜艳,饱和度高,装饰性很强,而且很容易上手。“布贴画是各类绘画艺术手法的兼收并蓄与自我艺术的二次创作的综合体现”[4]从现实生活出发,通过手工布缝和补花布饰工艺,创造出具有浮雕感画面的布贴画。这样的作品既有木刻版画的刀木特点又有丝绸剪贴的柔软细腻,延川布贴画的图案造型更为深入,装饰较为细致,使用的色彩相对更多。内容大多取材于民间传说、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以及表现乡村民俗生活的吉祥图案,运用丰富浓烈的色彩,在大胆夸张的画面之中开拓新意,体现浓郁的风土人情、地方特色。从现有的大量延川布贴画作品中可以看出,延川人希望通过各类布贴画图案、形象生动地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例如用各种颜色的碎布头剪贴虎头、花卉和各种吉祥图案,缀纳在儿童衣帽鞋子上或者剪贴成“鱼戏莲”②装饰在新婚男女的枕头上。(见图2,拍摄时间:2020年1月20日。拍摄地点:内蒙古师范大学博物馆。拍摄内容:博物馆馆藏延川布贴画作品《鱼戏莲》。摄影:李梦茹)

图2

由此可见,延川布贴画的取材和用途,都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充分反映了普通民众的共同心理感受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布贴画的呼和浩特市本土化特征

由于延川县地处延安以东的黄河岸边,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因此受鄂尔多斯草原艺术的影响,以及蒙汉民族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渗透,都为内蒙古自治区布贴画的产生提供了条件,打下坚实基础。

内蒙古自治区布贴画,在布料的选用和作品主题创作上,与延川布贴画相比,有所不同,多体现内蒙古独特的民族历史、风俗习尚、地域特色和审美观念,代表作品有《昭君出塞》(见图3,拍摄时间:2020年1月14日。拍摄地点:内蒙古展览馆。拍摄内容:《昭君出塞》。摄影:李梦茹)、《蒙古马》《蒙古族福娃》等。发展至今教授模式更符合现代课堂教学模式,主题也多以弘扬内蒙古地域特色和社会价值观为主,更具时代特色。

图3

随着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和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政府对布贴画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与重视,传承人对布贴画的保护与传承,内蒙古自治区布贴画已被收录进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布贴画制作工艺

内蒙古自治区布贴画,作为一种以古老技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新型艺术品,用带有天然纹理和花纹的布料,将工笔画用布贴的形式表现出来。制作工艺简单,但选料非常讲究,传承发展至今,无论是材料选择的丰富性还是工艺技法的技巧性都有了很大的改进。例如多用凤尾纱、粗布、绸缎、牛仔布等为材料,很多时候布料本身也是自带装饰的,利用好这些装饰,会让布贴画的画面更加丰富,如果还能加以纽扣、绳结、珠子作为点缀,会让画面更加活泼生动,“在实际制作时要因材施艺才会不落俗套”。[5]

(一)制作材料

1.凤尾纱:是一种染经织纬的棉布,早年间北京特有的一种纱,其上有呈条带形的晕染图案,它的颜色由浅入深,有一种渐变的效果,像凤凰的尾巴一样美丽,所以称凤尾纱。在布贴画创作中运用凤尾纱,(见图4,拍摄时间:2020年1月20日。拍摄地点:内蒙古师范大学博物馆。拍摄内容:博物馆馆藏延川凤尾纱布贴画作品。摄影:李梦茹)堆叠工艺为布贴画的色彩锦上添花。它与其它的丝织物比较起来色彩更加丰富,渐变效果明显,赋予作品立体感。

图4

2.粗布:又称“土布”是以纯棉为原料纺织而成的布,用染料高温染制成各种颜色。在布贴画的制作中,由巧手妇女剪贴而成不同色彩、不同质地、不同形状的布块,通过布缝和补花等制作工艺,创造出画面具有浮雕感的布贴画。

3.牛仔布:牛仔布作为一种现代服装面料,多用于人们日常的裤装,颜色以蓝色为主。现代布贴画在面料运用时把牛仔布经过特殊染色处理,白色的牛仔布用消毒液进行泡白褪色处理,深色的牛仔布用煮兰染色上色,从而形成不同明度和纯度的蓝色牛仔布料,以堆叠的方式制作布贴画,用颜色的深浅变化体现现代布贴画的立体感和逼真感。(见图5,拍摄时间:2020年1月14日。拍摄地点:内蒙古展览馆。拍摄内容:孙羽牛仔布布贴画作品《大话西游》。摄影:李梦茹)。

图5

4.绸缎:泛指丝织物。古代多是有钱人家作衣物的布料,其触感光滑亮丽,色彩五彩缤纷。分为素面和花面,做布贴画的绸缎多选用做蒙古袍的绸缎,相较于南方绸缎的柔软纤薄,适于做蒙古袍的绸缎布料更加硬挺,布料的光泽感使得作品呈现效果更好,若选用一些带有浓郁蒙古族花纹图案的绸缎进行蒙古族布贴画拼贴,会使作品更具蒙古族韵味。(见图6,拍摄时间:2020年1月14日。拍摄地点:内蒙古展览馆。拍摄内容:崔锁莲绸缎材料布贴画作品《蒙古族福娃》系列。摄影:李梦茹)。

图6

(二)制作流程

制作布贴画需要的工具及材料有:布料、染料、面粉、胶水、剪刀、硬纸板。“制作技法主要有绘图制样、剪裁、修、组、压制等多道工序。”[3]

1.选料。首先选取好的纯棉布料,便于上色,好的布料染出的颜色较为鲜艳,而且不容易掉色。现代多购买现成的花色布料,方便选择。

2.染色。过去印染多用提炼的天然植物染料,有的以矿物作助染剂、辅助染料或用其漂洗。使用最多的是蓝色,黑色、红色、黄色、绿色等,色彩纯度较高。现代多从市场购买现成布料,或用家中闲置衣服的布料做布贴画,可根据创作内容的需要进行布料再造,纯度降低等二次加工。

3.挂浆。挂浆的目的是让布料更加平整、挺阔。浆的原料是浆糊。在水里放适量的白面面粉或土豆粉面,加温后搅拌成糊状。然后用刮刀在布的背面涂抹匀称,等晾干后的布就挺括,现代可直接购买成品浆糊进行挂浆。

4.画、剪。布贴画的创作都来源于生活,民间艺人通过平时对环境、人物、植物、动物的细心观察,娴熟的画出底稿,再通过布缝(大面积的拼贴)和补花(小面积的花饰纹样点缀)进行画面粘贴创作。

5.粘黏。用自制浆糊、胶水、胶棒等粘贴工具,将裁剪下的布块粘贴,再统一粘贴到硬质背景板上,完成画面的组合。

6.包边。防止画面布料出现线头,对画面细节进行完善,要进行包边处理。布贴画包边制作技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平贴,就是将剪好的布边直接贴到纸板上,缺点就是立体感不强。另外一种叫做浮雕包,也叫做软包,就是在布里填充蓬松棉,再将布边粘贴到纸板上,立体感较强,现多用两种包边方式结合的方式进行画作处理,以制作出具有浮雕效果的作品。

三、内蒙古自治区布贴画传承人及代表作品

(一)内蒙古自治区布贴画传承人崔锁莲母子

崔锁莲(1953-),乌兰察布市凉城县东沟门村生人。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布贴画第一代传承人,代表作有《昭君出塞》《八骏图》《老寿星》等。

崔锁莲曾是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箱包厂的一名普通女工,1978年下岗。自幼受太姥姥、妈妈剪纸、刺绣、做布贴画的影响,崔锁莲下岗后也做一些针线活,缝补衣物,补贴家用。她用零碎布头做成贴画,不仅装饰自家,还送左邻右舍。在采访中崔锁莲告诉笔者:“我最早以我太姥姥为灵感创作的《奶奶庙里的太姥姥》被我们当地(凉城县)一家民俗博物馆收藏,邻居们的夸赞和政府的重视,坚定了我从事布贴画创作的决心。”③

2005年,崔锁莲创作了两米五高、一米五宽的《昭君出塞》巨幅布贴画作品献礼第六届昭君文化节。她多年对布贴画艺术的执着和喜爱获得大家的肯定,引起呼和浩特市政府的关注。2013年布贴画入选呼和浩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崔锁莲也被列为呼和浩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崔锁莲用小布头的独特方式讲述内蒙古自治区的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描绘内蒙古的发展繁荣,谱写时代变迁。2019年1月崔锁莲被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布贴画内蒙古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见图7,拍摄时间:2020年1月14日。拍摄地点:内蒙古展览馆。拍摄内容:崔锁莲获得的“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布贴画代表性传承人”证书。摄影:李梦茹)。

图7

孙羽(1977-),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人。布贴画项目盟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自幼爱好布贴画、剪纸、彩色铅笔画、蛋雕、泥塑等,他的布贴画代表作有《菩萨像》《荆楚起风波,万里扬旗帜》《冰霜驰武汉,兰笔散异香》。母亲的艺术造诣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的热爱与坚守,深深的影响着自己的儿子。孙羽自幼喜欢美术,成年后曾在上海王凯摄影学校学摄影。从小受到母亲的艺术熏陶,他对布贴画也有着特殊的情怀,他想把布贴画创新,所以他运用牛仔布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展示笔墨所不能代替的布料堆叠呈现出的浮雕感。在已有美术和摄影的基础上,跟随母亲的步伐,画出草图,拿起剪刀,拾起布头,打出浆糊,一次次的潜心创作,推倒重来,创作出具有现代特色的牛仔布艺布贴画。通过多年的潜心创作和坚守,孙羽被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评为“布贴画项目盟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母亲崔锁莲一起在内蒙古展览馆开设的传统工艺研习坊工作,受聘为内蒙古展览馆传统工艺研习坊的常驻教师,专业教授布贴画制作,传承非遗文化。

(二)代表作品

1.《祝福祖国》

2019年9月26日,传承人崔锁莲母子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作品,他们特意制作了一幅布贴画《祝福祖国》,借此画表达自己拳拳的赤子之心,爱国之情。

这幅《祝福祖国》(见图8,拍摄时间:2020年1月14日。拍摄地点:内蒙古展览馆。拍摄内容:崔锁莲母子布贴画作品《祝福祖国》。摄影:李梦茹),有118.3平方厘米大小,象征内蒙古自治区118.3万平方公里的面积;画面以蓝色和绿色为主背景,体现内蒙古“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底见牛羊”的草原美景;画面中间一位身着蒙古族民族服饰蒙古袍的小伙子,手持五星红旗在草原上翩翩起舞,表达“一笔无垠骏马翔,少年鞭响牧歌扬”内蒙古儿女热爱祖国,纵情歌舞的豪放情怀。火箭发射寓意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是火箭降落之地,内蒙古地区为我国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布贴画中疾驰的动车,则蕴含内蒙古通往北京的高铁通车,与祖国的心脏离的更近的喜悦之情。这幅布贴画表达了两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对祖国的真挚热爱与深情颂歌。

图8

2.《蒙古族福娃》

崔锁莲在自己的画作里加入了内蒙古地区特有的地域文化特色和蒙古族文化元素,摒弃表现乡村民俗生活的吉祥图案过于追求红色、黄色或沉着和浓烈的色彩传统,采用蒙古族崇尚的蓝白两色以及蒙古袍的花纹绸缎布料制作布贴画。例如《蒙古族福娃》(见图9,拍摄时间:2020年1月14日。拍摄地点:内蒙古展览馆。拍摄内容:崔锁莲布贴画作品《蒙古族福娃》系列。摄影:李梦茹)系列作品是为福娃穿上蒙古袍,戴上蒙古帽,塑造出一个个憨态可掬的蒙古族福娃形象。

图9

3.《荆楚起风波,万里扬旗帜》《冰霜驰武汉,兰笔散异香》

2020年6月13日~18日,内蒙古展览馆举办了“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内蒙古传统美术作品展”。在此次以抗击疫情为主题的展览中,传承人孙羽,递交的布贴画作品的题材内容,是以2020年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耄耋之年的钟南山院士和年过古稀李兰娟院士为描绘对象,创作出两副牛仔布布贴画展出(见图10,拍摄时间:2020年6月17日。拍摄地点:内蒙古展览馆。拍摄内容:孙羽牛仔布布贴画作品《荆楚起风波,万里扬旗帜》。摄影:李梦茹;图11,拍摄时间:2020年6月17日。拍摄地点:内蒙古展览馆。拍摄内容:孙羽作品《冰霜驰武汉,兰笔散异香》。摄影:李梦茹)。

图10

两幅布贴画作品分别长70厘米、宽50厘米,用现代布料牛仔布制成。把牛仔布经过特殊处理染色再通过构图、剪裁、拼贴、粘连、包边等方式组合最终完成,不同明度和纯度的蓝色牛仔布料通过孙羽扎实的美工基础和巧妙的构思,生动传神的体现了两位医学专家的风采,立体逼真。这两幅优秀的作品也成为他2020年9月申报“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布贴画内蒙古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的代表性作品。

4.《礼赞》

为庆祝建党100周年,2021年4月16日崔锁莲老师联系笔者,欣喜的告诉笔者为庆祝党的生日,她创作了一幅名为《礼赞》的布贴画,(见图12,拍摄时间:2021年4月16日下午。拍摄地点:内蒙古展览馆。拍摄内容:崔锁莲布贴画作品《礼赞》。拍摄者:李梦茹)来纪念这一伟大征程。笔者前往内蒙古展览馆拍摄采访得知,崔锁莲老师的这幅布贴画寓意深刻:牡丹花是我们的国花寓意祖国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和平鸽和荷花寓意我们的党廉洁和平,红彩带寓意庆祝喜庆党的生日。画面中的每一处细节都流露出对党和国家的赞美和歌颂。

图12

通过上文对布贴画的发展情况的梳理,我们发现,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如何将民间艺术与现代艺术相结合,走出一条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完美结合的中国特色的设计之路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6]希望通过对传承和发展布贴画的探讨,对布贴画的未来,乃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未来发展之路有借鉴意义。

第一,地方政府的支持与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尤为重要。内蒙古展览馆推出以“振兴传统工艺、弘扬民族文化”为宗旨的公益性服务平台传统工艺研习坊。通过技艺展演、浸入式体验、授课传习、公开讲座等活动方式,弘扬工匠精神,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传播、普及和交流,推动传统工艺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

第二,传统民俗艺术与现代课堂教学相结合,以教学的方式加大布贴画的普及性,对布贴画的流行与传承有着重要意义。崔锁莲多次走进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各个学校,激发学生对布贴画制作的兴趣使学生更有参与感及成就感。通过扩大受众人群的方式来传承布贴画,对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母传子”、”父传子“的家庭传承模式发展,所致其发展受限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三,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创新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原动力,从延川布贴画到内蒙古自治区的布贴画,崔锁莲在材质和题材上都进行了创新,如何在技法上进行创新?是否可以借鉴剪纸、工笔画等工艺技法?如吉林王氏布贴画”“借鉴了东北地区桦皮画、鱼皮画、兽皮贴、满族补绣的技艺,融汇贯通,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技法,并将工笔人物画的写实手法融入布贴画的制作工艺中。”[7](32)这样与传统布贴画相比,色彩更为丰富,立体感强、更富有艺术感染力。

第四,现代媒介的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和传播有着重要意义。“从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对于主导性文艺传播媒介作大的阶段性、标志性划分,则可以划分为口头、印刷、电子这三个最基本的阶段。”[8](113)因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从民间艺术、民俗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从业者和传承人也多为民间艺人,文化程度有限,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方式还是以“口头”为主。以内蒙古自治区布贴画为例,截止2021年4月底,在中国知网(CNKI)上检索“内蒙古布贴画”为主题的文献,只有一篇期刊论文和一篇新闻报道,我们应该用现代传媒方式让其传承发展。如四川省政府出版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职业技能培训教材丛书:藏羌布贴画》,“旨在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理,规范其技术技法,普及其制作工艺,对高中等人员进行职业技术培训,帮助他们脱贫致富。”[9](5)此外,还可以利用备受年轻人喜爱的“两微一端”(微信、微博和新闻客户端)、“抖音直播”等电子媒介吸引年轻群体,推动布贴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下的传承和发展。

第五,“民族个性始终是民族艺术存在和发展的精魂。走向开放的民族艺术在当代新的人文背景之下,应当始终高扬新的民族个性。”[9](182)崔锁莲的布贴画剪工细腻,层次分明,图像逼真,其作品以表现内蒙古民族特色为主,以谐音寓意美满幸福、吉祥喜庆的作品最普遍。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因此,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团多次组织崔锁莲和其他非遗传承人,代表内蒙古民族文化,前往厦门、斐济、(见图13,拍摄时间:2018年3月。拍摄地点:斐济对外文化交流中心。图片内容:崔锁莲与斐济国家妇女儿童减貧部长交流。图片来源:崔锁莲提供)台湾等地进行艺术文化交流。所到之处,深受人们喜爱,这样精美的纯手工艺术作品,既是对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尽心传承与发展,又是传承本民族文化精神的优良基因,是地域友好往来交流的“活的名片”。

图13

在打造“民族个性”和“活的名片”时,不仅要“走出去”还要能“带出去”。如以获文华大奖的原创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为题材,以内蒙古各高校校庆做一些周边产品,或与内蒙古博物院、鄂尔多斯博物馆联名做一些文创布贴画,使其作为一种文创产品、伴手礼,像故宫文创一样,以市场化的售卖或文化交流的馈赠佳品推动布贴画的发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新的人文背景下走的更远。

民俗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中国社会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民俗文化特色。这种特色是通过我国民俗文化的稳定性体现出来的。”[10](112)民俗文化的产生与其民俗风情、生活习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布贴画继承于延川布贴画又发展演变于内蒙古地区,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取材于实体而又丰富了实体,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内蒙古地区的生产生活与风土人情,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通过对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布贴画的历史发展脉络梳理,工艺技法和布料方面的创新,探索了传统民俗艺术的现代发展之路。在布贴画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中,政府支持、改变教学模式、提高创新技能、利用现代媒介、弘扬民族个性都尤为重要。希望这种指尖的民俗文化艺术,在多方的保护和发展下,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能世世代代传承下去,传播民族文化,散发新的魅力。

注 释:

①百家衣:育儿习俗。流行于中国多数地区。旧时民间育婴,,要向众邻亲友讨取零星碎布, 缝成一件“百家衣”给小孩穿上,谓能得百家之福,小孩少病少灾,易长成人。又寓小儿贫贱, 以为贫贱者易活。式样多为无领大襟。缝制各地不同。

②鱼戏莲:闻一多先生曾对“鱼戏莲”作过一个著名的解释:“用鱼喻男,莲喻女,说鱼与莲戏,实等于说男与女戏。”(《闻一多全集》第一册《说鱼》)在陕北民歌中有“鱼儿戏莲花,夫妻两个没麻瘤”,“鱼儿闹莲花,两口子上灭结缘法”的说法,因此给新婚男女赠送“鱼戏莲”,祝福他们夫妻恩爱、多生贵子。

③引自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布贴画第一代传承人崔锁莲话术。

猜你喜欢

牛仔布贴画展览馆
篆刻作品欣赏
Task 1 本刊试题研究中心
Task 1
贴画送给好爷爷
布贴画欣赏
展览馆工作中档案利用的意义探讨
有趣树叶贴画
34
贴画争夺记
展览馆